信息化教学设计——我空中楼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5课题名称我的空中楼阁所用教材信息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第一单元;语文出版社课型新授课教学模式信息加工教学模式覆盖范围第一单元:体察作者情感的第四课课时数2课时教学对象高一中职生依据标准教育部2009年颁布《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一、教材分析《我的空中楼阁》是职高一年级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在学习《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生命的化妆》的基础之上,学生对散文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从语言入手,体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方法学生已基本掌握,学习《我的空中楼阁》就能够投入更多的情感与信心,能更成熟的与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对话。散文阅读、鉴赏的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课标要求,在职高阶段实施中学美育,重视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能力,重视散文更优于实现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关注学生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实现美育目标和德育目标。二、学情分析本文的教学对象为职业中学高一学生,他们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但他们的理性思维比初中学生强,爱动手,自主意识比较强,所以课文以阅读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设计自己的《梦幻小屋》(写一篇小短文或画一幅小画描绘自己的梦幻小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学习定景换点的写景方法和正确把握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整体感知课文,能够理清思路。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散文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并提高审美情趣;使学生明确建筑与环保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15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意境合作者的心境,感受作者矿大美好的心境和“心远地自偏”的情怀及对宁静自由的向往,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立自由的情感和品质。。四、教学内容分析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目标的确定知识点学习目标识记理解应用课文对比阅读√√课文√√托物言志表现手法√√2.教学重点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感受画面美;引导学生学习定景换点和定点换景的写景方法,把握文章的“形”;引导学生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3.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把握文章的“神”,体察作者情感4、突破策略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学件、投影等信息化设备辅助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组织结构,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定景换点和定点换景的写景方法与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即提出问题---分组讨论---记录---交流反馈---分析归纳—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亲身体验,从而体会讨论学习中的艰辛,领悟其中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建筑与环保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五、信息化环境选择与资源设计1.教师教学环境与资源设计(1)多媒体教室(2)教学课件(3)学生学件2.学生学习环境与资源设计3/15六、教学设计流程图七、信息化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信息化教学方法新课引入(多媒体展示图片)自古文人多“雅士”,“雅士”居“雅舍”,如刘禹锡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陋室”,归有光祖传的百年老屋-----“项脊轩”,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归园田居”。他们的“雅舍”虽然简陋,破旧,但他们居于其中感到无比快乐、温馨。让我们随着当代台湾散文作家李乐薇的笔触,领会她所追求的“雅趣”,想想自己的房子应该怎样布置。1、教师出示学学生观看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和文字,思考和本文的联系,教师顺势导入新课。进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创设氛围,引入新课(1)多媒体教室(2)学生学件3.教学所需设备、材料与资源设备、材料、资源名称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教学课件呈现主要教学内容教师利用无线鼠标操作控制学生学件铺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查阅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提出问题分组创设情景引入新提出问题分组讨论讨论结果展示分析归纳得出结阅读课文探究新知展示阅读成果讨论讨论结果展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阅读课文探究新知展示阅读成果学以致用,首尾呼应课后练习引入新课4/15进行新课展示目标、作者简介、题解、触景生情、畅所欲言,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习目标2、作者简介:李乐薇,江苏人,现代台湾作家。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有感情。3、题解:题为《我的空中楼阁》,一语双关: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蒙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4、触景生情、畅所欲言。导入风景图片,感受自然情趣。师:我想问一下在坐的各位同学,假如你有足够的钱的话,你会把你心目中的房子建在哪里?怎么设计?师:很奇妙的想法,为什么呢?师:嗯,班长向往通过查阅教材,回答教师提问学生看图片,认真听老师讲解学生思考,老师引入:我记得我们的班长好像对建筑学很感兴趣的,班长先说说好么?班长:我心目中的房子应该建在水上的。班长:因为我比较喜欢在水边的生活,我可以下水游永,钓鱼,我觉得那样的生活很适合我。生:我心目中的房子应该是建在空中的。师:空中?想像力丰富,不知道我们现代的科学技术能不能造出那样明确学习目标——明白作者写作之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多媒体展示作者图片及与作者的相关信息多媒体展示含有“题解”的内容展示两幅对比鲜明的风景图片资料5/15那种清悠的生活。其他同学呢?想好了吗?(学生开始活跃起来,师开始巡视)师:孔子登泰山一览众山小,你是在高空中鸟瞰大地,一览世界小,呵呵,这是你的豪情壮志,请坐。有说水边的,有说空中的,还有同学呢?怎么想的?师:像海子那样,有颗空灵的心,每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对不?(生点头)师:这位同学喜欢远离尘嚣脱离世俗的那种生活。师:有没有世俗一点的,比如向往热闹的城市,繁华的摩天大楼,有没有啊?师:啊?为什么的房子,你能说说为什么吗?生:因为我比较喜欢站在高空往下看的感觉,然后我可以和云朵作伴,还有,上面的空气一定很新鲜的。生:我喜欢在大海边生活。每天面对大海,我的心情就很好。生:我喜欢山村里的生活,因为我这个人喜欢清静,喜欢一个人独处,喜欢和大自然作伴。生:没有(几乎异口同声)激发学生好奇心和自信心,增强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同类散文进行类比,重点突出本文的特点。利用教学课件,扩充教学内容。播放课件6/15呀?我就喜欢那种生活呀,是不是我们这里的房价太高了的原因啊?(全体笑)师总结: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我想,每个人心目中都会有向往已久的房子,我们暂且称它为小屋吧,温馨点。这小屋它可能在毛泽东笔下的湘江畔,在徐志摩的康桥边,也可能有在郑愁予达达的马蹄走过的江南小镇,在舒婷浪漫的橡树林里,在狄金森充满诱惑的篱笆下。这小屋也许像海子的房子那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许在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或者干脆就是归有光的一间陋室。这小屋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精神的家园,选择什么样的小屋,往往能看出我们什么样的性情和志趣。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作家李乐薇她心目中的小屋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屏显:我的空中楼阁三、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多角度阅读,整体感知课文。播放陈思远的音视频朗读文件,感受散文的意境美。7/15解析文章结构,整体感知课文1、播放朗诵视频,欣赏本文,互相交流。师:我下面要放一个视频朗诵材料,我要大家做到,用耳朵去倾听视频里那个人是怎么声情并茂的朗读的,我们平时又是如何朗读的。然后,把你手中的画拿出来,将你心中的画也拿出来,跟视频里面的画面比比,用眼睛去欣赏画面,然后,用心灵去感应,感应什么呢?感应字里行间作者所体现出来的感情,有没有让你心灵产生共鸣的地方。由于本篇文章较长,全部放完要很长时间,显然是不太合适,我们花个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来欣赏,好吗?(视频播放完毕)师:好,哪位同学能说说,这是你心目中的那幅画面吗?师:为什么?师:好的,大家回答很好。我们说,一篇文章到了我们读者手里阅读就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每个人的理解感受都会不同。那么,我们今天的学学生认真听配乐朗读,听准字音,感受画面,把握作者的写作情感。生:我特别喜欢视频里那座房子,我觉得那就是我心目中的画面,这画面真的太美了。生:我心目中的画面和它差远了。生:我的想象力不够丰富的,没有视频里这么美的,或者我对文章阅读的不够深入吧。我想我比较喜欢这样的生活的,不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多角度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感知课文。师生互动环节8/15习目标是: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多角度写景的方法,还有就是品味语言。当然,作为一篇精美的散文,仅仅是这个层次上的解读是不够的,但是这是第一课时,我们只有在这一层面上理解了才能在下一课时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好的,现在我们进入学习目标第一阶段——理清思路。2、快速浏览全文,找出你最喜欢的段落,概括其内容,并给小屋起个名字,说说小屋的特点。师:我先举个例子,比如说,我很喜欢文章的第一到第三自然段,在这里,作者非常传神的将小屋比喻成眉梢的痣一点,我觉得这里的小屋是俏皮的,活泼的,可爱的,灵动的,我给小屋取个名字叫:山之屋。给小屋取名字的时候,我对大家有个要求,必须要以什么之屋的形式命名。师:大家想好了吗?哪位同学先说说呀。想好了就先说说,这个问题应不是现在,是以后,老了的时候。生:我心目中的房子跟它还是有点距离的,房子的风格不是很相同……学生认真听老师的要求,回答相关的问题。(学生浏览,思考,几分钟后)生:我喜欢十到十二自然段,因为这里写到云和霞,还有那一句,我最喜欢: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我就特别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课文的能力。播放课件体现创新设计与发散思维9/15该不是很难对不?你只用说说你喜欢的,说说你所想的。师:空之屋?能不能用那个“香”字,叫香之屋呢?师:多好听的名字呀,多浪漫的小屋呀,这个名字好。师:好的,夜之屋。生:我也喜欢十五自然段,但我想取名为梦之屋。师:梦之屋,多有遐想的名字呀,其他同学呢?师:好的,讲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本课学习中大家要掌握的重点知识。4、重点突破喜欢那种空气。而我的房子是要建在空中的,所以我要给小屋取个名字叫……叫……叫空之屋。生:不好,哦,对了,空中还有云和霞,就叫云之屋或霞之屋吧。生:我喜欢十五自然段,这里作者写到小屋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像个空中楼阁,我觉得这里的小屋很美,朦胧美,我取名为夜之屋。生:我喜欢写小屋和树的关系那几段,作者说小屋像小鸟一样,我觉得小屋有动感,我取名为。。。取名为。。。树之屋。学生自主朗读全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感受画面美;引导学生学习播放课件10/15教学重点师:包围在小屋四周的有无花的碧树,有五彩的花,有哪些花呀?师:还有灿烂的云和多彩的霞,有山外青山,有绿野阡陌。我们又看到明丽如洗光滑如缎的清晨里小屋,暮霭沉沉满月清辉里的小屋,还有灯影重重下如烟似梦的小屋。在这里,作者仿佛是以小屋为焦点,为我们拍摄出一幅又一幅的画面,那个他这个拍角角度是单一的吗?有没有顺序的?大家互相讨论一下,说说角度问题,然后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师:好,我们一起来说一下好吗?我们先从视觉角度来说,有哪些呢?师:也就是说,近处看看,近处望望,上面看看,下面看看,左面看看,右面看看(生笑)还有吗?师:这位同学观察定景换点和定点换景的写景方法。(看看谁是回答问题的小标兵。)思考并回答:生回答生讨论(3分钟后)生:有近看、远观、左顾、右盼、仰视、俯瞰。生:(小声)还有里面看看,外面看看——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感受画面美;引导学生学习定景换点和定点换景的写景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播放课件11/15很仔细,他说里面看看,外面看看,也就是有屋外对小屋的描写,也有屋内对屋外的捕捉,好,大家找出相应的句子。师:这是空间角度,还有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