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土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8楼地面工程8.1水泥楼地面起砂、空鼓、裂缝控制8.1.1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面层为水泥砂浆时,应采用1:2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5,面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2细石混凝土面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细石混凝土面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8.1.2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早强型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2选用中、粗砂,含泥量≤3%。3面层为细石混凝土时,细石粒径不大于15mm,且不大于面层厚度的2/3;石子含泥量应≤1%。8.1.3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浇筑面层混凝土或铺设水泥砂浆前,光滑的基层表面宜凿毛或铺设时批、刷界面剂。基层表面应粗糙、洁净,并提前浇水水湿润,待内潮面干时铺设面层材料。2应严格控制水灰比,用于面层的水泥砂浆稠度不应大于应35mm,用于铺设地面的混凝土坍落度不应大于30mm。3水泥砂浆面层应边铺砂浆边抹压均匀,并用短杠刮平;浇筑混凝土面层时,应采用平板振捣器或辊子滚压,面层应密实,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应掌握和控制好压光时间,终凝前至少抹平压光2次。5地面面层施工24h后,应进行养护,并对成品进行保护,连续湿润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抗压强度应达到5MPa后方准上人行走,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8.2楼梯踏步阳角开裂或脱落、尺寸不一致8.2.1楼梯踏步阳角处应增设护角。8.2.2楼梯踏步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踏步抹面(或抹底糙)前,应将基层清理干净,并充分洒水湿润。2抹砂浆前,应先刷一度素水泥浆或界面剂,并随刷随抹。3砂浆稠度应控制在35mm左右。抹面工作应分层进行,每次抹砂浆厚度应控制在10mm之内。4踏步平、立面的施工顺序应先抹立面,后抹平面,使平立面的接缝在水平方向,接缝应搓压紧密,踏步阳角宜抹成小圆角。5抹面完成后应加强养护,湿润养护天数不少于7d,养护期间应禁止行人上下踩踏。工程竣工验收前,宜用木板或角钢置于踏级阳角处保护,以防被碰撞损坏。8.3楼梯踏步尺寸偏差控制8.3.1楼梯、踏步结构施工时应留有面层装饰量。控制好楼梯平台、踏步处结构标高与建筑标高之间的差值。8.3.2面层装修时,应控制好楼面面层标高和休息平台面层标高,带双斜线等分楼梯踏步的高宽尺寸,使相邻踏步高差小于10mm。8.4厨、卫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渗漏水控制8.3.1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卫生间、浴室、厨房、配水点的封闭阳台、不封闭阳台等和其他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均应进行防水设计。2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应向上做一道强度等级不低于C20、高度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翻边。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他房间地面标高降低至少20mm以上。8.3.2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座标位置应正确。2PVC管道穿过楼面时,宜采用预埋接口配件等方法。3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2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塞。管道安装后,应在管周进行24h蓄水试验,不渗不漏后再做防水层。4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5地面找平层朝地漏方向的排水坡度为1%~1.5%,地漏口应比相邻地面低5mm。6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mm,不渗不漏为合格。7烟道根部向上300mm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8卫生间墙面应用防水砂浆分2次刮糙。8.5有基土地面沉陷、裂缝控制8.5.1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不同的土质确定基土的压实系数。2软弱基土厚度不大时,宜采用换填土;当软弱土层较厚时,应根据土质情况并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等有关规定进行设计与处理,使其符合建筑地面的要求。3.混凝土垫层或面层中,宜在顶面下20mm处配置钢筋直径为4~8mm、间距为100~200mm的双向钢筋8.5.2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面垫层应铺设在均匀密实的地基上。地面垫层下的填土应选用砂土、粉土、粘性土及其它有效填料,不得使用过湿土、淤泥、腐植土、冻土、膨胀土及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填土土块的粒径不应大于50mm。2地面基土回填时的含水量应为最优含水量,应分层夯实,分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3回填土应按规范要求分层取样做密实度实验,压实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无要求,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9装饰装修工程9.1外墙抹灰空鼓、裂缝、渗漏控制9.1.1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自保温外墙抹灰宜设底层、中层、面层;外墙外保温的抹灰基层厚度大于10mm时,应设两层。2.自保温外墙抹灰的底层、中层和外墙外保温的抹灰基层应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当抹灰基层为混凝土或烧结砖时,应采用1:3或强度等级为M15的聚合物防水砂浆;当抹灰基层为轻质砌体时,应采用1:1:6或强度等级为M7.5的聚合物防水混合砂浆。3抹灰面层应设置分格缝。,分隔缝宜设置在混凝土柱、梁处。9.1.2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外墙抹灰用砂含泥量应低于2%,细度模数不小于2.5。严禁使用石粉和混合粉。2.抹灰层超厚铺贴的钢丝网片的网孔不应大于15mmX15mm,网筋直径不小于1.0mm。9.1.3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层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表面凹凸明显部位应先踢平或用1:3聚合物水泥砂浆补平;2)粉刷或化学毛化前,均应清除基层污物,并提前浇水湿润;3)混凝土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或进行化学毛化处理,轻质砌块基层应采取化学毛化或满铺网片等措施来增强基层的粘结力;4)外墙脚手洞及孔眼应分层塞实,并在洞口外侧粉刷一道防水层墙层;5)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应铺设抗裂铁丝网或耐碱纤维网,与各基体间的粘结宽度不应小于150mm。2外墙抹灰厚度超过10mm时,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宜为7~8mm。3每一层抹灰前,必须对前一层的抹灰质量(空鼓、裂缝)检查处理(空鼓应铲除重粉,只裂不空应用水泥素浆封闭)后才进行;两层间的间隔时间不应少于2d;各抹灰层接缝位置应错开,并应设置在混凝土梁、柱中部;达到冬季施工条件时,不应进行外墙抹灰施工。4抹灰层总厚度在35mm~50mm(含基层修补厚度)时,必须采用铺贴钢丝网片的措施,且固定网片的固定件锚入混凝土基体的深度不应小于25mm,其他基体的深度不小于50mm;抹灰层总厚度超过50mm时,应由设计单位提出加强措施。5外窗台向外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0%;腰线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5%,外挑板的排水坡度不小于2%,且靠墙体根部处应抹成圆角;外挑构件下面滴水槽的宽度、深度不应小于为10mm;当粉成滴水线时,滴水槽的宽度、深度不应小于10mm,当粉成滴水线时,滴水线宽度不小于20mm,下挂高度不小于12mm,并粉成鹰嘴式。9.2内墙抹灰空鼓、开裂控制9.2.1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轻质墙体应采用1︰3︰9(水泥:石灰:黄砂)或强度等级为M5.0的混合砂浆打底,采用1︰1︰6(水泥:石灰:黄砂)或强度等级为M7.5的混合砂浆抹面。2轻质墙体的抹灰表层宜整铺一道抗裂耐碱纤维网。9.2.2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抗裂耐碱纤维网的断裂强力不小于750N/50mm,每平米质量不小于130g。9.2.3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层处理应符合本标准9.1.3条第一款的规定。2.管线暗敷和线盒等已安装结束,且开凿的槽口已按规定铺贴抗裂网后,才能进行内墙抹灰。3应分层贴灰饼,并按分户验收要求控制好室内空间尺寸。4内墙抹灰厚度超过10mm时,应分层进行,面层应待底层抹完2d后进行。5轻质内墙面层抹灰后应立即铺贴抗裂耐碱纤维网,并将耐碱纤维网均匀压入砂浆内,不得露出网筋,两网之间的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00mm。9.3顶棚抹灰裂缝、脱落控制9.3.1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无防水要求的房间,现浇混凝土基层应选择直批腻子的做法。即先批两遍聚合物普通水泥腻子,再批聚合物白水泥腻子。每遍腻子的厚度不宜大于0.5mm,总厚度不宜大于2mm。2混凝土基层采用抹灰时,应设置一道抗裂耐碱纤维网,并采用1∶3聚合物水泥砂浆打底,1∶1∶6混合砂浆抹面。4木质基层应设一道镀锌钢丝网片,并采用1∶1∶6混合砂浆打底,宜采用掺抗裂纤维的1∶1∶6混合砂浆抹面。9.3.2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耐碱纤维网应符合本标准第9.2.2条的规定。2钢丝网的网孔不应大于6mmX6mm,网筋直径不应小于0.5mm。3抗裂纤维的长度宜为15~25mm。9.3.3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层处理应符合本标准第9.1.3条第一款的规定。2批腻子前,应将局部外露的钢筋头、钉头和铅丝头等宜泛锈点凿除,并凹入混凝土表面内不小于5mm,点刷防锈漆后再修补平整。当每间顶棚宜泛锈点超过5个点时,应满贴一层耐碱纤维网。3混凝土基层为抹灰天棚时,应待底层抹完2~3d后,用聚合物水泥浆铺贴抗裂耐碱纤维网,再抹面层。4木基层上铺贴钢丝网时,应用薄金属片钉压牢固,钉距不大于400mm。5抗裂纤维混合砂浆应搅拌均匀,纤维应充分分散开。9.4外窗气密性不良、渗漏控制9.4.1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组合窗拼樘料应进行抗风压变形验算,并应选择插接式拼樘料,插接深度不小于10mm。宜选择带附框的外窗。当选择无附框的外窗时,应设置带排水坡度的现浇混凝土窗台板(梁),向外的排水坡度不小于2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5;窗台板纵向钢筋不小于3φ8,窗台梁纵向钢筋不小于4φ10.9.3.2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附框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附框与洞口间的嵌缝密封材料应为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3密封胶条应选择耐候性和弹性好的三元乙丙橡胶条、硅橡胶条等材料。9.4.3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斜窗台板(梁)应一次浇筑成形,振捣密实,向外的排水坡度符合本标准第9.4.1条第2款的规定。2无附框的窗框安装,应采用先粉内框,后装附框,再粉外框的施工工艺,且窗台处应粉成直径不小于15mm的圆角。3组合窗拼装时,应带胶承插拼接,溢出型材表面的胶液应及时清理干净。4拼樘料应左右或上下贯通,并锚入窗洞口的预留孔内,锚入深度不小于30mm;也可采用连接角码来固定拼樘料的两端。5窗框安装应采用专用镀锌钢片连接固定,镀锌钢片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点从距转角150mm处开始设置,中间间距不大于500mm。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6附框安装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7施打发泡剂时,洞口预留缝隙(窗台除外)应干净、干燥,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影响防水效果。8外墙装饰面层与窗框之间应留5mm宽的打胶槽口;装饰面为抹灰层时,应贴T型塑料条做打胶槽口。9打胶面应清理干净、干燥后方可施打。严禁将硅酮耐候密封胶施打在涂料面层上。9.5栏杆高度、间距、连接固定、耐久性控制9.5.1护栏高度、栏杆间距、安装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护栏安装必须牢固。9.5.2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栏杆应选择具有良好耐候性和耐久性的材料,阳台、外走道和屋顶等受日晒雨淋的地方,不得选用木材和易老化的复合塑料。金属型材壁厚应符合下列要求:1)不锈钢:主要受力杆件壁厚不应小于1.5mm,一般杆件不宜小于1.2mm。当栏杆直线长度大于4m时,主要受力杆件壁厚不应小于2.0mm。2)型钢:主要受力杆件壁厚不应小于3.5mm,一般杆件不宜小于2.0mm。3)铝合金:主要受力杆件壁厚不应小于2.0mm,一般杆件不宜小于1.4mm。2栏杆高度及立杆间距应符合下列要求:1)多层住宅及以下的临空栏杆高度不低于1.05m,中高层住宅及以上的临空高度不低于1.1m,楼梯梯段栏杆和落地窗围护栏杆的高度不低于0.9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高度不低于1.05m。2)栏杆垂直杆件的净距不大于0.11m,采用非垂直杆件时,必须采用金属密网、板材等防止儿童攀爬的有效措施。3砌体栏杆压顶应设计为现浇钢筋混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