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碳经济下的浙江工业发展之路摘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其他省市正在积极谋划低碳经济发展,浙江省应立足当前实际,在转型时期积极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实现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本文将从浙江省的工业能耗现状出发,探析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提出几点积极的建议,力求浙江省低碳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词:低碳经济;浙江;工业;发展一、引言自从英国于2003年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低碳经济战略。2008年欧盟就欧盟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达成一致,形成了欧盟低碳经济政策框架;澳大利亚于2008年发布了《减少碳排放计划》政策绿皮书,对减少碳排放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同年,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提出了应对气候变暖的“福田蓝图”计划;美国于去年通过了《低碳经济法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并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的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浙江作为我国东部强省,是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工业发达,工业能耗占全省能耗比重很大,如何在不约束自身发展空间的前提下,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低碳经济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二、各省市工业发展低碳经济进展近几年各省市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纷纷投入重金支持低碳经济发展。(1)上海。上海已着手打造南汇区临港新城、崇明岛等三大“低碳经济实践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建立新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设立了节能减-2-排科技专项资金,支持节能技术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并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等综合措施,强制淘汰了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有步骤地关、停、改了一批小冶金、小钢铁、小建材和小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综合能耗由1992年3.80吨标准煤每万元下降到2007年的0.83吨标准煤每万元;目前上海电气已在开发2MW风电机组,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已投入营运,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2)江苏省。江苏省已规划建立试点低碳城市、低碳经济开发区及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其中,江苏省低碳经济研究院已于去年成立。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中,江苏正在进行一系列尝试,拟在生态环境较好、污染排放较小的宿迁市以及苏南的常熟、昆山等生态市选择两个城市作为试点“低碳城市”;将南京河西新城打造成世界级低碳新城;拟将苏州新城工业园、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打造成“低碳经济示范区”;在盐城、连运港、南通三市各选一个开发园区,打造“可再生能源生产化基地”。(3)青岛。青岛积极鼓励重点用能工业企业的节能技改和低碳技术研发,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强制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关停小火电39.45万千瓦;在新能源利用方面,积极推进风电、太阳能、海水淡化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改变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能源消费现状;尤其在风能开发上,已建立了多个风能发电场,并与德国合作,计划在沿海设立5台5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这将是我国第一个海上大型风力发电项目,也是亚洲最大风力发电机组。三、浙江工业发展及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一)浙江工业与能耗现状浙江虽然一直是制造大省,但经济总体上是以低成本劳动和低层次产品为支撑,离先进制造业基地还有很大差距,基本以纺织、服装、皮革、机械、化工等传统产业为主,虽然近几年的重组并购,企业实力有所增强,但在技术、知识密集型方面转型速度及投入相比江苏省还是很不足的。能耗大户第二产业中,一方面,以资源消耗和外延扩张为主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与现状矛盾在加剧,产业技术水平不高、质量差、生产能耗大,粉尘、污水、废气等对当地环境造成较大-3-的污染;另一方面,企业整体实力较弱,人才、技术、管理基础较差,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影响了我省经济转型速度。2008年的金融危机虽然对我省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也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我省产业的不足,包括出口依存度过高,受国际因素影响较大;中小企业规模小,整体实力较弱,抗危机能力差等。2008年我省单位GDP能耗0.7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5%,是“十一五”以来降幅最大的一年,第二产业每千克标准煤产出9.2元,比上年上升6.3%。能耗并呈现以下特点:(1)能源对外依存度很大。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1229万吨标准煤(等价值),比上年增长5.1%;全省净调入和进口能源1374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3%,一次能源对外依存率为96.5%(当量值)。(2)可再生能源比重不高。煤炭占能源品种消费结构的62%,石油占21.6%,天然气占1.4%,水电、风电和核电占8.1%(比上年上升0.1%),一次性能源所占比重达83.6%。(3)可再生能源发展强劲。水电方面,全省电力总装机容量531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7.7%,小火电、小油机淘汰基本完成国家任务,电力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拉、限电次数较上年明显减少,电力供应稳定性增强;在风能方面,全省已建成投产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14.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倍,风力发电量1276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倍,风能的开发利用步伐明显加快;在垃圾焚烧发电方面,已建成投产垃圾焚烧发电机组装机容量28.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4.7%,年发电量约13.3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4.2%;太阳能发电方面处于起步阶段,宁海建立了多家太阳能光伏生产企业,但是以单晶硅生产为主,技术比较低级,真正投入使用并网发电的只有省电力公司大楼顶楼900多块太阳能电子板,装机容量为300千瓦。(4)第二产业能源经济效益不高。第二产业每千克标准煤产出9.2元,比上年上升6.3%,第三产业每千克标准煤产出37.7元;第二产业能源利用效率远低于第三产业,且同美国、日本的发达国家相差很大,具有很深的挖掘潜力。总之,在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能耗占74.6%,消费1127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9%,全省年耗能5000吨以上的1311家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费4552万吨标准煤,占全社会总用能的30.1%。因此,第二产业的能耗比下降对建立低碳经济增长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二)浙江省工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4-低碳经济发展可能是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我们要把握机遇,抢占先机,以赢得未来竞争优势,但是总体来讲,我省在低碳经济方面目前动作不大,江苏、上海、广东等省市均已开展试点工作,至少可以表明他们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已有了初步规划与战略,因此我们要加紧制定策略,积极谋划低碳经济发展思路。目前我省关于低碳经济方面有以下几点内容:(1)政策方面。我省已制订了《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布局了25个循环经济试点基地,明确清洁型工业、生态型农业、绿色服务业、节约型社会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发展思路,并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推进低碳能源结构、发展低碳产业结构、提升低碳技术水平等都作为重要内容。(2)举行市民活动,提高低碳意识。各有关部门在全省范围内持续开展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绿色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绿色低碳,传递环保理念,并在杭州建立了低碳科技馆,使低碳理念由政府、企业向群众传播,从生活细节、消费习惯等全方位参与到绿色环保、低碳经济行动去。(3)积极申报CDM项目。清洁发展机制(CDM)是指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用于发达国家减少本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目前,我省已有多个项目通过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审查,如绍兴市垃圾(污泥)焚烧发电CDM项目、红狮集团39MW低温余热发电CDM项目等;衢州市已经有4个CDM项目在联合国成功注册,年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达1000万吨,另有10个CDM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审批,包括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低温纯余热发电项目、小水电项目等。(4)可再生能源开发。我省近几年可再生能源虽然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仍不高,但发展迅猛,秦山核电站二期、三门核电站的获批建设,将大幅提高我省核能利用率;风电方面:洞头风电场13.5MW工程、温岭东海塘风电场一期40MW工程、衢山岛风电场40.8MW工程、慈溪风电场4.95MW工程等相继开工或投入使用,使我省丰富的风力资源得到了有效开发,为将来我省打造海上风力发电基地打下了宝贵的基础,遗憾的是我省风电设备制造能力薄弱,能自主制造整套风电设备公司目前尚无;水电方面,长兴县合溪水库工程、湖州老虎潭水库、台州市朱溪水库工程等已水利水电工程正加紧推进。(5)低碳相关产业。一方面政府、企业加大环保领域投入,在沿江、沿海高污染企业进行关、停、并、转或迁入工业园区进行统一管理,对环境污染物进行统一治理,在化工、冶炼、轻纺印染、热电联产等企业开展了清洁-5-生产,减少废水、固体废弃物、二氧化硫等排放量,实现经济与环境友好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积极开发环保技术,大打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绿色项目,如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我省有1/4以上项目属于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这反映了我省企业对低碳经济前景敏锐的观察力,有力的促进我省在低碳高新技术的开发,抢占制高点;最后,低碳经济的发展给我省传统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我省传统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为主,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市场的饱和,部分传统行业的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企业的选择无非是寻找生产成本更加低廉的加工市场,迁徙工厂或放弃原有行业,寻找更符合国家政策的高科技行业,从新创业,目前我省已有多家企业开始进入新能源领域,开拓市场,如LED电灯、多硅晶、太阳能灯具等等。四、浙江工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1)调整经济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是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我省也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三产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从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型增长方式。2008年,我省常住人口人均GDP达6078美元,但是也面临着收入不均、资源消耗过大等压力,如何将“资源小省”建设成“经济大省”,任重道远。因此,我们在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同时,要积极推进新兴主导产业培育,2008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仅相当于江苏的1/3,差距甚大。路甬祥认为,在今后的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会改变全球产业结构和人类文明的进程,在能源与资源、信息、先进材料、农业等领域将会发生革命性突破。因此,我省要牢牢紧抓机遇,大力培养相关产业,加快高新技术转化进度,使科技与经济“两张皮”能很好的融合,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减少高污染、高耗能相关第二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降低能源消-6-耗。(2)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供给结构2008年,我省可再生能源比重不高,水电、风电和核电占总能耗仅8.1%,比上年上升0.1%,以煤炭、石油为主能耗日益突出,加大了我省能源对外依存度,油价、煤价波动对经济运行稳定影响加大,因此,我省要在大力建设水利发电同时,不断提高新能源在能源供给结构中比重。①提高风能发电比重。目前,风能是技术比较成熟、具有规模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之一,我省风能资源极为丰富,海岸线有1840公里,大小岛屿星罗棋布,这些都为风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并且大多数海岛年平均有效风速时数6000小时以上,开发前景广阔,随着海上风电场建设技术的成熟,远景可以大力开发海上风电。②适度开发太阳能发电。浙江已有多家企业从事多晶硅生产,但是光伏发电成本高,比普通电价高一半还多,而国家财政补贴有限,因此实际投产并网发电很少,因此,我省多晶硅生产企业目前应以提高科技投入,提高产品太阳能利用率,并以开拓国内外市场等为主,在省内可以建设几个太阳能发电试点。③加大垃圾发电建设。全球目前已有各种类型的垃圾综合处理工厂近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