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装饰元素的革新与传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徽派建筑装饰元素的革新与传承作者:杨白冰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年第01期摘要:古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的典型代表,其装饰元素是徽文化的艺术符号,独具徽州地区的人文特色。装饰是传统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依附于建筑结构而发展。随时代的进步,今徽派建筑装饰元素多样化,形式现代化,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对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进行革新与传承,表现出徽州特有的作风和文化是当前新徽派建筑面临的主要问题。关键词:徽派建筑;装饰元素;革新;传承徽州古建筑装饰中的造型设计是以其独特的经济、文化为基础,包含了特定的人文内涵,是意象与情趣的完美契合,具有徽州鲜明的地域特色,被称为徽派建筑。宗白华先生曾经对建筑作过这样的评价:“建筑之特点,一方不离实用,一方又为生命之表现。”[1]清末民国时期,徽派建筑呈现一种“西化”的趋势,传统建筑艺术形式加入新的理念和创意,以古徽派建筑样式为原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借鉴与创新,赋予徽派建筑现代化特色,形成一种新的建筑形式。一、以马头墙为例的外部装饰元素每一座建筑物都忠诚体现了它的时代与地域特色,建筑是历史最直接的反映。在徽州地区最具特色的装饰元素是马头墙,马头墙的各个装饰部分有着徽州地区的文化特色,在江南地区马头墙的装饰普遍存在,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风格。由于徽州地区独特的地形特点,徽州房屋建筑布局较为密集,最初的建造材料主要为砖木结构,一旦失火则邻里皆难幸免。所以智慧的徽州人便筑起了高高的马头墙,马头墙的首要作用是防火,但它的意义也不仅局限于山墙。马头墙是徽派建筑里最具特色的装饰元素之一,由于它置于建筑外部,所以形式上的统一和整体造型的和谐流畅是建造者追求的目标。徽州马头墙有坐吻、印斗、雀尾三种形式,“印斗式”马头墙一般置于墙顶部以古文篆字“万”为造型形式,印斗下多为体现徽州地域文化的彩画和雕刻,“坐吻式”以独特的窑烧构件,层次丰富复杂,做工相对精细华丽,主要出现在祠堂、社屋等场所,“雀尾式”是徽派建筑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规模较小,构造简单,古朴大方。无论哪种形式,其共同点是造型轮廓呈阶梯形状,富有强烈的节奏感与动势感。古徽派建筑除去造型上技艺精湛外还在格调与色彩上有着别样的韵味。徽派建筑以黑、白、灰的层次变化为主要建筑色调,黑色的瓦为条形脊,白色的墙体与黑色的瓦片之间虚实相互呼应,整体装饰色调淡雅,给人以古朴清新的感觉。现代徽派建筑在古徽派建筑的基础上发展,以古徽派建筑元素为原型,设计出符合现代气息的文化符号。例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的建筑设计,作品吸收了徽派马头墙、粉墙、黛瓦等形态要素,甚至包括月梁、雀替等细节部要素[2],设计者大胆将马头墙形式异化,加入现代设计元素,造型具有几何线条的流畅美,创造了有意义的空间排序,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地融为一龙源期刊网体。现代徽派建筑多为自发建造,在一定程度上少了古徽派建筑整体和谐美,当地政府应该重视现代徽派建筑的发展趋势,使得现代徽派建筑不离本体又得到升华。二、以版画和雕刻为例的内部装饰元素徽派建筑的特色不仅体现在外部装饰元素,内部装饰也尤为重要。徽州版画是画家、刻工和印刷品合作的产物,由画家以线条为艺术语言,通过刻工二次创作,然后赋彩印刷,明清时期版画主要是反映在墨谱、诗画谱、笺谱、书籍插画,这些艺术元素的内容大多反映的是社会风气、文化倾向和以人为主体的观念信仰。徽州版画的代表作之一《维摩说法图》,这是一幅宗教绘画,描绘了维摩与30个不同体态的菩萨的神态,据传此画是程世芳构图,汪世会摹绘,黄錂等刻,这幅画运用了国画的技法,也传达出诸位艺术家文人思想。版画的功能不仅是用来记录,还被用于现代建筑室内装饰,施以色彩,悬于公共场所或民居,增加文化气氛,逐渐演变为徽州建筑的装饰元素。版画的发展前景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现代装饰画的种类繁多,版画在经济价值方面高于普通装饰画,但实用价值在审美能力较低的人群中较低,所以需要转变版画的功能,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作品,迎合现代社会的需求。砖雕是“徽州三雕”里独具魅力的艺术元素,多用于装饰门罩、门楼、照壁、门额和八字门墙。木雕的表现力最强,古徽派建筑多为木构,入室可见木雕装饰,徽州木雕有“大木雕”和“小木雕”之分,大木雕是建筑承重体系的组成部分,小木雕是建筑的装饰部分。雕刻造型各异,内容丰富。常见的有以鹿为主题,“鹿”谐音即为“禄”,目的是在装饰中表达欢庆的美感;有的以荷花为主题,有“出淤泥而不染”之意。石雕多用于建筑的基座和外部装饰。典型的案例如“梅竹图”和“松石图”,它们都是徽州著名的石雕,精美的镂空雕刻,在装饰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传达着希望后代做人要坚韧高洁的寄托。还有“八仙过海”图、“三国”图、“百鹿”图与“二十四孝”图等,寄寓的也都是品行教化和睦吉祥之意。古徽州建筑艺术形式重视表达精神内涵与深刻的文化价值。作为古徽州建筑不可或缺的元素,徽州三雕承载着更多的使命。古徽州建筑中木材是主要的建筑材料,显然它会涉及到环保和经济价值问题,所以现代建筑要合理使用混凝土、玻璃、金属等材料,学习现代装饰设计图案,设计出符合现代社会审美需要的雕刻,继续将徽派建筑内部元素传承下去。三、徽派建筑的空间布局徽州建筑外观较朴素,仅以青瓦白墙呈现,内部陈设却精美灿烂。如民居中堂正中多摆放八仙桌,两侧摆放八仙椅,中堂画为祖先相或名人相,展现宗族的信奉核心,八仙桌左边摆放瓶,右边为钟,取意为终身平静,以此时刻教育子孙做人道理。中堂两侧常悬挂楹联,“要好儿孙须从尊祖敬宗起,欲光门第还是读书积善来”,“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内部空间布局多学于西方,设计更简洁,形式上比传统空间布局简单,在文化内涵上少了古徽州特有的韵味。院内部设有天井,在工艺方面,天井代表着徽州建筑审美特征的主题元素,天井的意义与徽商的观念有关,意为财源不断,也关乎子孙繁衍,家风正气。受理学的影响,徽商重视教龙源期刊网育,有的天井置于书房内,一教化子孙读书时要心如水平静,二告诫子孙读书不可井中观天。明清时期天井的数量与房主主人的财力和房屋数量相关,有通气、采光的实用功能,现代设计因为功能需求增多,室内更多的是需要人工采光,传统的天井设计加上现代玻璃材料,形成现代特色的天窗,根据天气变化,可通风换气。自然景色的融入,使现代空间布局更为丰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四、结语自古徽州建筑就有“三分匠人,七分主人”,一座建筑是主人主观意志的呈现。审视现代的徽州建筑群体,市场的冲击下,徽州建筑的文化功能越来越重要的同时,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古徽州遗留村落的历史痕迹被商业、旅游业利用,建筑自身的功能逐渐变得模糊,居民的生活区变成了商业区,经济的发展固然是改变了居民的生活,但古徽州建筑的文化意义却鲜为人知,其装饰图案、布局所依赖的母题更是逐渐被现代人遗忘。现代徽州建筑的诸多改变满足和适应现代人的生存需求,它是对古徽州建筑的革新,作为现代的“匠人”,是否应该更多地去探索建筑的人文精神,而不是盲目地改变与革新,除去建筑环境要求,通过不同的艺术元素向世人传达时代的使命。参考文献:[1]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536.[2]张文起.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及纪念碑设计[J].建筑学报,1994,(12):36.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龙源期刊网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