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7999522220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副院(校)长博导陶良虎教授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目录一根本依据:历史依据、理论依据、现实依据二根本途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根本保障: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于经济发展目标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O二O年比二OOO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关于经济发展目标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关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个关键:胡锦涛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关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八项举措:(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关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七)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八)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一、根本依据: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1、“又好又快”是我们党关于经济发展理念的重大变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速度地、稳定地1992年党的十四大: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1997年党的十五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2002年党的十六大: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1、“又好又快”是我们党关于经济发展理念的重大变化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6·25”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好”讲的是发展质量和效益;“快”讲的是发展的速度。2、“又好又快”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四个统一:“又好又快”是“好”与“快”的统一;发展主体和目的的统一;发展的质量、效益和速度的统一;经济建设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统一。2、“又好又快”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两个反映:反映了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协调、均衡发展的要求;反映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3、“又好又快”是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的必然选择现实支撑: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高,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体制性条件;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显著提升、消费结构的升级,为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见附表)。3、“又好又快”是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的必然选择时间类别1978年2006年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运行大起大落快速平衡供求关系短缺相对过剩经济总量世界第10位世界第4位外贸总额世界第27位世界第3位人民生活解决温饱建设全面小康表1: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变化迫切需要: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够协调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3、“又好又快”是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的必然选择表2:我国人均占有能源资源量(2005年)项目我国人均水平占世界人均水平人均总量50%水资源2151立方米25%石油人均剩余可采储量7.7%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7.1%煤炭人均剩余可采储量58.6%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图:2002-2006年能源消费总量及其增长速度表3:能源消耗现状(200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1.651.511.41.061.211.382.95(等价值)(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152412101036966108312782264(等价值)(千瓦小时/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3.33.52.883.113.134.026.57(吨标准煤/万元)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表4:能源消耗国际比较(2003)世界中国印度日本美国巴西德国俄罗斯联邦消费总量105145.25.3231.83.46.1(亿吨标准油当量)人均消费量1734109452040537843106542054424(千克标准油当量)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表5:我国能源资源利用率(2006年)项目中国世界GDP27000亿美元5.5%总利用率33%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15%钢材消耗3.88亿吨30%水泥消耗12.4亿吨54%主要矿产品对外依存度在50%左右资料来源: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表6:环境污染现状(2005)全国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工业废水排放总量2439.2125.46.3123.2(亿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30.370.340.700.420.621.12(亿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699.46.04.47.015.515.1(千亿标立方米)“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7555462264179188339250(亿元)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二、根本途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好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就经济增长本身的投入产出而言的,要求有数量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不但包括了经济增长、而且要求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好地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用“发展”来代替“增长”,有利于正确区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好地体现了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要求。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一个坚持: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四个转变:(1)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低效粗放、资源环境代价过高的格局,转变为高效集约、要素组合优势充分发挥、可持续的格局;(2)产业结构由低水平重复严重、服务业落后、高端产业竞争力较差的格局,转变为技术含量较高、服务业比较发达、整体竞争力较强的格局;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3)城乡关系由城乡互动不畅、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格局,转变城乡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统筹发展的格局;(4)区域发展由区域生产力布局不合理、发展差距过大、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的格局,转变为特色优势明显、区域发展比较均衡、公共服务比较均等的格局。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一是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要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三是要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一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三个转变。二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3)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第二,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第三,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第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4)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一是要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二是加强国土规划,调整经济布局。三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四是加大中央政府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五是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5)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把节能减排贯彻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二是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三是发展环保产业和保护生态环境。四是狠抓节能减排责任落实和执法监管。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6)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一,新时期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必须定位于实现全球战略上。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第二,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现状:贸易大国但不是贸易强国。主要表现为外贸还存在着“四大不协调”(即速度与效益、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贸易与产业、东部和中西部外贸不协调)和“四个不可持续”(即贸易摩擦增多、低成本、高资源消耗、缺乏核心竞争力不可持续)。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一是要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二是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三是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四是要完善公平贸易政策。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第三,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合理引导外商投资方向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提高利用外资质量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三、根本保障: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方向。2、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2、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一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巩固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深化各类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三是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四是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五是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六是健全社会信用体系。3、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二是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健全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三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四是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五是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六是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4、内创协调发展体制,外创全球化参与应对机制。(1)内创协调发展体制。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地区协调、经济与社会协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2)外创全球化参与应对机制。推进涉外体制改革,尽快建立起促进外贸、吸引外资和“走出去”的体制,建立一整套实现自我保护的制度安排和有效应对全球化风险的机制。谢谢!2007.10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