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未与群芳同温暖却在枝头独欢笑唐弢(1913-1992)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鲁迅研究家文学史家。活用为动词,通“韬”,隐藏的意思,如韬光养晦。隐藏才能,不使外露。未与群芳同温暖却在枝头独欢笑唐弢(1913-)生于浙江省镇海县一个农民家庭。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史家。上学只念到初二,十六岁考入上海邮局工作,参加过工人运动,在鲁迅先生的热情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散文与杂文创作。靠自学成才,成为了我国著名的学者。本文写于1961年。当时,作者由上海调至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这年恰逢鲁迅先生八十诞辰,外文出版社创办的英文杂志《中国文学》要作者写一篇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于是作者应约写了这篇《琐忆》,刊载在《中国文学》9月号上。唐弢巴金曹禺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未与群芳同温暖却在枝头独欢笑原来比喻舆论的力量大,后来形容人多口杂,能混淆是非。铄,熔化。会面。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睚眦()犀()利会晤()众口铄()金wùshuòyázìxī未与群芳同温暖却在枝头独欢笑讹()诈①假借某种理由向人强迫勒索财物。②威胁恫吓。梦魇()睡眠中做一种感到压抑而呼吸困难的梦,多由疲劳过度,消化不良或大脑皮层过度紧张引起。伎俩()不正当的手段淆()乱①杂乱②扰乱掳掠()抢劫人和财物yănjìliăngéxiáolŭlüè未与群芳同温暖却在枝头独欢笑•倔强juéjiàng---性格刚强不屈,坚持自己想法和做法,不为外力所改变•兆头zhào---事物在发生前出现的一种警示征兆.•虫豸zhì---虫子,泛指虫类小动物。可比喻碌碌无为,弱小的人。•妄加揣测chuǎi---极不真实的根据不足的证据推测•横眉冷对---怒目而视且冷静对待。•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未与群芳同温暖却在枝头独欢笑•睚眦必报---极小的怨恨也要报复•疑神疑鬼---这也怀疑,那也怀疑。形容非常多疑。•指桑骂槐---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惴惴不安---zhuì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感到不安。•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的遇见。地大物博---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未与群芳同温暖却在枝头独欢笑•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自惭浅薄---因自己浅薄而觉得惭愧。•克己为人---克制自己,一心为别人。•居高临下---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独抒新见---自己有自己的新见解。•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恰切。•大吹大擂---许多乐器同时吹打。比喻大肆宣扬。未与群芳同温暖却在枝头独欢笑•满城风雨---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淆乱乾坤---xiáoluànqiánkūn喻扰乱社会次序。•抛头露面---露出头和面孔。原指妇女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现指公开露面。•笑不可仰---笑得直不起腰来。•莫名其妙---没有谁能说出其中的奥妙来,有称赞意。现在则用以形容事情的稀奇古怪,难以理解。•流芳百世---谓美名永远流传后世。•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未与群芳同温暖却在枝头独欢笑指出下列各句中成语用得不正确的一项(A)A、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是如坐春风。B、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对封建社会的一些文人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C、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几天,二婶常在院子里指桑骂槐,搞的家里很不安宁。D、千万不要得罪她,她这个人气量狭窄,睚眦必报。未与群芳同温暖却在枝头独欢笑学习目标:(一)知识、能力学习目标1、能概括鲁迅先生各次谈话的要点,能以提要或综述的方法概括课文内容。2、正确理解作者所引的鲁迅的两句诗在课文谋篇布局中的作用。3、领会课文以小见大的选材和构思特点。4、体会学习文中概括性很强的语言,掌握课文注解中的重要词语以及自己认为需要积累的其他词语。(二)思想学习目标认识和学习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未与群芳同温暖却在枝头独欢笑1、课文通过鲁迅先生的七次谈话写了哪七件琐事?怎样概括每件琐事的要点?2、这些琐事和文中引用的鲁迅的两句诗有什么关系?这些小事应该怎样分类?思考题:未与群芳同温暖却在枝头独欢笑概括要点的方法:抓住话题抓住关键句提炼概括未与群芳同温暖却在枝头独欢笑1.作者在没有见到鲁迅之前,对鲁迅的印象怎么样?第一次谈话鲁迅是不容易接近的,还是不去和他接近好。2.作者后来为什么想见鲁迅?此时他的心情如何?自己写文章让鲁迅挨了骂,想当面道歉又怕被骂,心情惴惴不安。3.作者见到鲁迅以后,情况怎么样?“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都出于意料之外。”以为会挨骂事实并没有挨骂4.“半晌疑云,不,很久以来在我心头积集起来的疑云,一下子,全都消尽散绝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第一次谈话两层含义:一是指作者担心挨骂的疑虑消失二是指敌人对鲁迅的造谣不攻自破。5.通过这次谈话,鲁迅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平易近人不期而遇,疑云消散提要第一次谈话内容不期而遇,疑云消散代作者挨骂“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第二、三次谈话第二、三次谈话“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狮子”比喻国力强盛的国家和民族,“猪、羊”比喻资源丰富但国力衰弱,遭受侵略和掠夺而濒临灭亡的弱小的国家和民族;提要第二次谈话内容政府腐败,不容夸耀批评自夸地大物博者1931.9.8晚,日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柳条湖事件)。日军借此进攻沈阳…九一八事件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面抗日。“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第二、三次谈话“小溪”比喻学问虽浅,但心性纯正的进步青年;“烂泥塘”比喻学问虽深,但心术不正,夸夸其谈的学者。第二、三次谈话2.鲁迅通过这两个比喻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两个道理:当时的中国腐败落后,自夸国大只能招来侵略。青年人虽然阅历浅薄却总单纯热情,比那些故弄玄虚的学者好多了。政府腐败,不容夸耀勉励青年,自信自强第四次谈话进化论嘛!我明白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这是为的什么呢?进化论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创立的学说,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它正确地阐明了自然界都是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但它只承认渐变不承认飞跃,对变化发展缺乏对立统一的认识。第四次谈话达尔文1.如何理解“进化论牵制过我”?第四次谈话片面理解进化论,认为青年一定比老年进步,后一代一定比前一代进步。不问青年表现怎样都为他服务,做了像为青年补靴这一类事情。2.“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易,这是后来的事”这句话怎么理解?指青年也有倒退落后的不进步的。替人补靴与进化论1.鲁迅先生讲“攀附阔佬”的目的是什么呢?第五次谈话用类比法揭露了国民党政权依附美国的丑态,讽刺国民党的做法就和要饭的一样,恬不知耻。2.这次谈话体现了鲁迅怎样的战斗风格?讽刺“攀附阔佬”,丧尽国格1.鲁迅为什么建议大家一律戴上防毒面具?第六次谈话用引申法(又叫归谬法,是指从一种错误的观点出发,把这种错误推向极致,推导出一个茺唐的结论,从而证明出发点的错误)驳斥禁止男女同泳的谬论,使我们一眼看穿那些假道学的迂腐和荒唐。2.这次谈话体现了鲁迅怎样的战斗风格?幽默禁止同泳,荒唐可笑1.鲁迅从哪些方面揭露批判了国民党检查官的倒行逆施?第七次谈话四个层面:A.指出这种做法是“骗子的行当”,是自欺欺人的;B.指出他们是吃了“讹兽”的肉,不得不如此,暗示国民党收买的御用文人有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C.建议出“官批集”,借以讽刺国民党的荒唐;D.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这种做法的卑怯心理和垂死挣扎的本质。2.这次谈话体现了鲁迅什么样的战斗风格?观察分析的深刻、入木三分。皇帝免冠,卑怯疯狂•1978年秋,邓小平在复出后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访日。邓小平此行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主要领导人对日本的首次访问。会见了裕仁天皇。秦始皇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凯撒大帝路易十六绝代艳后:玛丽鲁迅的七次谈话内容提要:1.代人挨骂(平易近人)2.批评自夸地大物博者(批评青年)3.勉励青年要有自信(鼓励青年)4.替人补靴与进化论(爱护青年)5.攀附阔佬的故事(讽刺政府奴性)6.抨击禁止男女同泳(抨击官僚封建)7.建议出官批本(批判政府卑怯屈服)鲁迅先生的这七次谈话很分散,内容不一,作者是如何把他们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回想建国以来,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大多强调鲁迅先生品质中战斗的一面,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一句阐发得比较充分;但是关于他对同志,对青年的爱就强调得很不够。我认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正是鲁迅先生伟大人格在不同方面的两种表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对敌人恨,对同志必然是爱。所以我想在我的纪念文章里应该两方面都讲一讲。三十年代我作为一个青年,曾经和鲁迅先生有过一些接触,亲身感受过他对青年的关心爱护,因此,想从后一方面多说一些,这就是我写《琐忆》时的指导思想。”——唐弢爱护青年憎恨敌人俯首甘为孺子牛横眉冷对千夫指平等待人克己为人嘲讽丑行平易近人揭露丑恶7、建议出官批本1、代人挨骂2、批评自夸地大物博者3、勉励青年要有自信4、替人补靴与进化论5、攀附阔佬的故事6、抨击禁止男女同泳彩线串珠法这是文章常用的技法之一。它是指以一个具体事物或一种具体的感情为线索,把珍珠一样散乱的生活材料穿起来,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使文章内容杂而不乱、形散神聚,如念珠在握,历历可数。如《琐忆》中以鲁迅先生的两句诗作为红线统摄全文,故虽为“琐忆”,却“琐而有序”。思考题:1,本文有几处议论,这些议论有什么作用?2,作者写大人物,为什么舍“大事”而取“琐事”呢?①如果把这段话看作是他对“副首甘为孺子牛”的解释,那么,“横眉冷对千夫指”呢?②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对待变坏了的青年,是决不宽恕,也决不妥协,也许这就是有些人觉得他不容易接近的缘故吧。③据我看来,“横眉冷对”是鲁迅先生一生不懈地斗争的精神实质,是他的思想立场的概括。④就战斗风格而言,又自有其作为一个成熟了的思想战士的特点。⑤他的气度,他的精神力量,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仿佛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势:从容不迫,游刃有余。⑥讽刺显示他进攻的威力,而幽默又闪烁着反击的智慧。⑦对社会观察的深刻,往往使他的批判独抒新见,入木三分。⑧鲁迅先生的后期杂文,几乎都是讽刺文学的典范,他的谈话,也往往表现了同样的风格。∣∥阅读文字,回答问题:1本段可分为几个层次?试用“|”“||”在文中标出来。2概括出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⑴总起,点明议论的话题。⑵对话题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a从“思想立场”上分析“横眉冷对”b从“战斗风格”上分析“横眉冷对”3文中五、六、七句分别讲了哪些内容?⑤“居高临下”的气度⑥“讽刺”和“幽默”的力度和巧思⑦“独抒新见”的批判•4.找出议论语句、体会作用:•(1)开头第1段两句诗后的评价——点名题旨,鲁迅的人格魅力。“全部人格”(对敌对友,能憎能爱)也是全文的总纲,线索。•(2)第1段有关鲁迅是否不易接近的议论—

1 / 6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