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信息时代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分析孙文波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小学Tel:0580-3022066Fax:0580-3022322E-mail:swenbo@yhaoo.com.cn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人们只有深刻理解其发展的趋势,才能很好地把握今天教学改革的方向,才能从各个方面来改革我们当前的教育。本文尝试分析了信息时代多媒体、网络条件下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见图1)。关键词:信息模式发展趋势发展趋势逐渐形成图1信息时代教学模式改革发展趋势图1引言在21世纪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理论的成熟,都给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当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时,我们的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探索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路子,必然会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等根本性问题的改变。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教育的四大支柱等观点为基础,分析信息时代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2从教师为中心模式向学生为中心模式发展,并逐渐形成主体性能充分体现的教学模式教育中心从教师向学生的转变,这是教育思想转变的基础。这种转变必将引起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一系列的转变。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教师为中心模式班级学习教学模式教师讲授式模式分科定时教学模式单纯教学型模式学生为中心模式集体、个体、小组多样式教学模式结合模式学生主体探究学习、教师辩证指导模式教学模式多学科交叉学习模式教学、评价型模式学生主体性充分体现模式无班级界限、自由式教学模式虚拟逼真的情境式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综合、即时模式无学科界限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简单化模式教学手段现代化模式信息获取、处理、应用、交流等高速化模式202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多媒体、网络条件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有喜欢的内容可学(文字、图像、动画等合成的形象、生动内容),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流(与电脑、与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而且可以用各种形式(写、画、唱、合作)创造性地反映学习成果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体现学生首创精神的特点。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多媒体条件可以创造各种各样生动的、现实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比较麻烦创造的模拟情景,使学生通过与电脑的对话,在电脑的具体应用,使知识得以外化。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网络环境使反馈信息变得四通八达而又非常迅速,从而就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实现自我的反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成熟,教学手段的不断先进,学生的主体性会越来越得到体现,最终形成学生主体性高度体现的教学模式。3从班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向集体、个体、小组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模式发展,逐渐形成无班级界限、自由式教学模式以班级集体组织形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正逐渐向班级、个体和小组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学模式发展。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协作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种学习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包括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信息等的作用。固定的、无个性的班级学习教学模式阻碍了这种交互作用,如人与物的交互变少,与多人交往的机会减少,学习的形式不够灵活,信息量不够大,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群体的资源得不到共享等等。所以多种形式课堂教学形式的结合势在必行。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远程教育越系发达,个体学习成为人们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部分,个体学习能力越将成为人的一种主要能力,所以教学中的个体教学模式是培养这种能力的一个主渠道。同样,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的“学会共同生活”(即如何进行协作)是未来人才的重要标志,小组学习是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形式,同时小组学习能使信息通达,资源进行共享,使群体能更好地进行意义建构。而班级学习教学模式虽在概念上要有根本性的改变,但其集体化样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能使信息反馈的面变得最大,信息交流的速度更快,更直接。由此可见,集体、个体、小组学习模式的有机结合是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随着学习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合作化等不断发展,按年龄、成绩分组的班级模式逐渐淡化,并最终消失。班级的概念发生了改变,变为一种临时的而非固定的集合体。人们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自由分组、自由决定组合形式,并逐渐形成无班级界限、自由式的教学模式。教学的主体性将更加突出。4从教师讲授模式向学生主体探究学习、教师辩证指导模式发展,并逐渐形成虚拟、逼真的情境式教学模式由教师讲授模式向学生主体探究学习、教师辩证指导模式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在电脑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所有知识和能力都不是教师直接教给的,而是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和形成的。教师制作软件,提供学生自学的条件,指导学生的自学;通过反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理解知识;并提供拓展学习资料,让学生拓展学习。教师充分体现了辩证指导的作用。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强调各种资源是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探索、自主学习,主体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意义建构,才能在探索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而是学习的帮助者、组织者、促进者,学习资源的介绍者、提供者。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索的情境,组织探索活动,进行个别、小组和集体的辩证指导,在交互中用问题或情境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探索,并进行反馈和评价,介绍和提供各种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等。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虚拟、逼真的情境式教学模式逐渐变成现实。人们在各种逼真的问题情境中探索,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效,主体性得以充分203的体现。5从教学手段简单化模式向教学手段现代化模式发展,并逐渐形成信息获取、处理、应用、交流等高速化模式信息时代的教学可在连接Internet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进行的。学生可以在网络工作站上自主学习,也可以上网查询资料,也可相互传送资料、合成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跟踪学生学习和即时指导,广播交流成果。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INTERNET的不断发达,教学模式的改革从教学手段的相对简单化向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发展。教学手段由“三机一幕”向多媒体、网络化发展。陈至立部长在为《中国教育报》5月18日创办的题为“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题新闻版撰写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文章中强调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是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的“爆炸”,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需要有获取、处理、运用信息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人才。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对这种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同时,现代计算机、网络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这种模式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最终使人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和相互交流变得高速而有效,并形成信息获取、处理、应用、交流等高速化教学模式。人们处于一种需要什么知识,就能获得什么知识,想干什么就能有这种虚拟情境的一种学习环境中,知识和能力将不断得以发展。6从分科定时教学模式向多学科交叉学习模式发展,并逐渐形成无学科界限教学模式在分科教学中往往所涉及的内容已非该学科所能包括的。如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学生可以了解到一些属于自然常识学科的内容。学生在语文课中的学习也并非单靠语文能力所能进行的,如还要依靠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美术知识等等。随着知识的日益膨胀,知识间的相互渗透,纯粹的单学科已不复存在。使得那种语文教师只管教语文,数学教师只管教数学的“小家”式的分科定时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教育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的改变,超文本的想象,使得知识相互交叉、随时跨越。教学模式逐渐向多学科交叉的学习模式发展。语文教师不再单教语文,数学教师也不再单元教数学。语文课中有许多数学、常识的知识,数学课中同样也有。教学变成一种“大观”教学,知识间用一种链接方式结合着,迎合着人们的想象,也迫使教学模式去适应这种结构。教学时间也不局限于四十分钟,可长可短;有时甚至学习的空间也不局限于教室、学校内。随着这种发展趋势,知识越来越综合,知识间的频繁交叉,学科界限已越来越淡,人们在掌握着的各种知识,有时不能简单地用语文、数学来区分。教学模式逐渐走向无学科界限的教学模式。7从单纯教学型模式向教学、评价型模式发展,并逐渐形成评价综合、即时的教学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教学由单纯的教学型向教学、评价型模式发展。网络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成果,即时地广播给全体,进行展示和评价,从而肯定学生的成绩,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为再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过去由于意识和条件的限制,我们往往只注意对练习、作业、问题的一般反馈,而忽略了对学习成果的整体评价(如对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的评价),以及对各种信息进行科学的、及时的、量化的评价。使得由于反馈不及时,学生的错误得不到有效的纠正,学习的成功得不到及时的肯定,教师对教学效果不能及时了解到,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有效进行科学评价创204造了物质条件。利用软件,可以即时反映出学生的错误情况(包括错误人数、错误点、错误人等),使得教师能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纠正学生的错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把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则是这种发展趋势的根本特征。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教学评价变得更综合,更有即时性。不但可以评价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而且评价量化、更客观,并能即时反馈。逐步形成教学评价综合、即时的教学模式。使学习变得更透明、更有效。参考文献[1]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关于ME命题的论证.中国教育信息网.[2]何克抗.CAI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CAI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中国教育信息网.[3]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中国教育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