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五《等差数列前n项和》优秀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必修五2.3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探索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了解倒序相加法;2.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并能用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4.通过现实问题和数学小故事,让学生体会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学会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思路的获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导入新课出示图片印度泰姬陵是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所在地阿格拉市,泰姬陵是印度古代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个古陵墓融合了古印度、阿拉伯和古波斯的建筑风格,是印度伊斯兰教文化的象征.陵寝以宝石镶饰,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传说当时陵寝中有一个等边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如下图),奢华之程度,可见一斑.你知道这个图案中一共有多少颗宝石吗?生:只要计算出1+2+3+…+100的结果就是这些宝石的总数.师:对,问题转化为求这100个数的和.怎样求这100个数的和呢?(学生自主探究,请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很多学生都能采用高斯算法)师:同学们生:首尾配对相加的方法,就是:1+100=2+99=3+98=…=50+51=101,有50个101,所以1+2+3+…+100=50×101=5050.师:对,同学们想到的这个方法和小高斯想的不谋而合.高斯是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高斯十岁时,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题目,老师说:“现在给大家出道题目:1+2+…100=?过了两分钟,正当大家在:1+2=3;3+3=6;4+6=10…算得不亦乐乎时,高斯站起来回答说:“1+2+3+…+100=5050.高斯回答的方法就是刚才大家说的方法.作为数学王子的高斯从小就善于观察,敢于思考,所以他能从一些简单的事物中发现和寻找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希望大家也能像高斯一样善于观察,敢于思考.师:数列1,2,3,…,100是什么数列?而求这一百个数的和1+2+3+…+100相当于什么?生: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1+2+3+…+100这个式子实质上是求这数列的前100项的和.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等差数列的前n项的和的问题.二、合作探究,推进新课师:我们再回到前面的印度泰姬陵的陵寝中的等边三角形图案中,在图中我们取下第1层到第49层,得到右图,则图中第1层到第49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呢?生:这是求“1+2+3+…+49”奇数个项的和的问题,我们刚才的方法就不能用了.要是偶数项的数求和就好首尾配成对了.师:嗯.“首尾配对”的算法分奇、偶个项的情况求和,适用于偶数个项,我们有没有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生:有!我用几何的方法,将这个全等三角形倒置,与原图补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中的每行宝石的个数均为50个,共49行.则三角形中的宝石个数就是1+2+3+…+49.师:妙!这种方法不需分奇、偶个项的情况就可以求和,真是太好了!我们将他的几何法写成1+2+3+…+4949+48+47+…+1对齐相加(其中下第二行的式子与第一行的式子恰好是倒序)这实质上就是我们数学中一种求和的重要方法——“倒序相加法”.(1)求1到n的正整数之和,即求1+2+3+…+(n-1)+n.(这问题在前面思路的引导下可由学生轻松解决)(2)nnan求等差数列的前项的和S?生1:对于问题(2),我用倒序相加法求的,因为12321nnnnSaaaaaa12321nnnnSaaaaaa,再将两式相加,因为有等差数列的通项的性质:若mnpq,则mnpqaaaa所以.(Ⅰ)生2:对于问题(2)2)(1nnaanS11111()(2)(3)[(1)],naadadadand因为S11(1)[123(1)]2nnnnandnad所以S即1(1)2nnnSnad.(Ⅱ)【归纳小结】师:两位同学的推导过程都很精彩,一位同学是用“倒序相加法”,后一位同学用的是基本量来转化为用我们前面求得的结论,并且我们得到了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的两种不同的公式.这两种求和公式都很重要,都称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两个公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把代入公式(Ⅰ)中,便可以得到公式(Ⅱ)。而且我们可以发现,公式(Ⅰ)与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相似,这里的上底是等差数列的首项1a,下底是第n项na,高是项数n,有利于我们的记忆.【方法引导】师: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1a,项数为n,第n项为na,则求这数列的前n项和用公式(Ⅰ)来进行,若已知首项1a,项数为n,公差d,则求这数列的前n项和用公式(Ⅱ)来进行.生:每个公式中都是5个量.师:如果我们用方程思想去看这两个求和公式,你会有何种想法?生:已知其中的三个变量,可利用构造方程或方程组求另外两个变量(知三求二).三、知识应用【例1】(直接代公式)(1)1+3+5+…+(2n-1)(2)2+4+6+…+2n(3)1-2+3-4+5-6+…+(2n-1)-2n.(让学生迅速熟悉公式,即用基本量观点认识公式)请同学们先完成(1)~(2),并请同学回答)生:(1)1+3+5+…+(2n-1)==n2;(2)2+4+6+…+2n==n(n+1).师:第(3)小题数列共有几项?是否为等差数列?能否直接运用Sn公式求解?若不能,那应如何解答?(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发言解答)生1:(3)中的数列共有2n项,不是等差数列,但把正项和负项分开,可看成两个等差数列,所以原式=[1+3+5+…+(2n-1)]-(2+4+6+…+2n)=n2-n(n+1)=-n.生2:上题虽然不是等差数列,但有一个规律,两项结合都为-1,故可得另一解法:原式=(-1)+(-1)+(-1)+…+(-1)=-n.师:很好!在解题时我们应仔细观察,寻找规律,往往会寻找到好的方法。注意在运用求和公式时,要看清等差数列的项数,否则会引起错解.【例2】(课本例1)2000年11月1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统治》.某市据此提出了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总目标:从2001年起用10年时间,在全市中小学建成不同标准的校园网.据测算,2001年该市用于“校校通”工程的经费为500万元.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计划每年投入的资金都比上一年增加50万元.那么从2001年起的未来10年内,该市在“校校通”工程中的总投入是多少?【分析】让学生读题、审题并找出有用的信息。生:由题意我发现了等差数列的模型,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500,记为1a,公差为50,记为d,而从2001年到2010年应为十年,所以这个等差数列的项数为10.再用公式就可以算出来了.2)11(nn2)22(nn(1)1aandn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对,下面我们来完成此题的解答.解:根据题意,从2010~2001年,该市每年投入“校校通”工程的经费都比上一年增加50万元.所以,可以建立一个等差数列{}na,表示从2001年起各年投入的资金,其中1500a,d=50.那么,到2010年(n=10),投入的资金总额为10101105005072502nS()(万元)答:从2010~2001年,该市在“校校通”工程中的总投入是7250万元.【方法总结】师:本题是应用题,解决的关键是建立数学模型,根据题意:"从2010~2001年,每年投入的经费都比上一年增加50万元".所以,可以构造一个等差数列,利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例3】(课本例2)已知一个等差数列{}na前10项的和是310,前20项的和是1220.由这些条件能确定这个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吗?【分析】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就是一个关于dnaanan,,或,,11的方程.若要确定其前n项求和公式,则必须知道什么?生:必须要确定首项1a与公差d.师生:由已知条件,我们已知了这个等差数列中的S10与S20,于是可从中获得两个关于1a和d的关系式,组成方程组便可从中求得.(方法一)解:由题意知10310S,201220S,将它们代入公式112nnnSnad(),得到.,122019020310451011dada解这个关于1a与d的方程组,得到1a=4,6d,所以214632nnnSnnn().(方法二)解:11010103102aaS得11062aa;①120202012202aaS所以120122aa;②②-①,得1060d,所以6d,代入①得:14a,所以有21132nnnSandnn().师:通过上面例题3我们发现了在以上两个公式中,有5个变量.已知三个变量,可利用构造方程或方程组求另外两个变量(知三求二).运用方程思想来解决问题.四、课堂小测1、在等差数列}{na中,已知818481naa,,,其前n项和nS-88.2、在等差数列}{na中,已知32705141nada,.,.,其前n项和nS604.5.3、已知等差数列na中,512,11naa,1022nS,求公差d.解:由等差数列na的前n项和公式得10222)5121(2)(1naanSnn,解得4n,即5124a.又da)14(14=512,所以d171.4、已知一个n项的等差数列的前四项和为21,末四项的和为67,前n项的和为286,求项数n.解:由题设得.,67213214321nnnnaaaaaaaa两式相加得883423121nnnnaaaaaaaa.又3423121nnnnaaaaaaaa,所以88)(41naa,即221naa.286112)(1naanSnn,所以26n.五、课堂小结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内容?生: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2:.2)(1nnaanS2)1(1dnnnaSn师:通过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内容的学习,我们从中体会到哪些数学的思想方法?生:①通过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我们了解了数学中一种求和的重要方法——“倒序相加法”.②“知三求二”的方程思想,即已知其中的三个变量,可利用构造方程或方程组求另外两个变量.六、布置作业课本习题2.3A组第1、2、3题.七、板书设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推导过程例1、例2、例3、2)1(2)(11dnnnaaanSnn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