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心理和谐的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健康的心理、和谐地发展成都市财贸职高德育组讨论:根据同学们自我感觉,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健康的人?什么样的人才是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健康包括三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珍视心理健康。案例1: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马加爵连杀四位同学,其事件起因很小,就是因为四位同学爱拿他来戏耍,开他玩笑,让他在很多时候下不了台,所以,他怀恨在心,在2004年2月10日因打牌发生争执,他随即凶残杀死了四位同学,其中还有一位与自己平时关系很不错的同学。我们认为,马加爵有心理缺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没有能够处理好身边的烦恼。如果他的心理能够得到及时的疏导,我想,这些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可见,只有排除自己的烦恼才能真正获得心理健康,使自己生活得更加愉快。心理健康对我们的学习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许多同学都有这种感觉,就是一遇到烦心的事情就学不进去。案例:马加爵事件视频:马加爵遗书案例:马加爵事件——病态的人格和扭曲的性格•外表朴实内心自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易激怒易冲动•不善于与人交往•缺乏应对挫折方法•不公平感和不安全感•攻击性倾向•案例2:有一位学生王某,从高一到高二,他都在全年级前五名之内,许多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是重点大学的苗子。但在这个时候,他飘飘然了,他和本班的一位女同学谈起了恋爱,后因一位男生对这个女生说了一句不敬的话,使他很恼火,于是整天算计着如何教训这位男同学。为此,他接触上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闲散人员,拉帮结派,拜把兄弟,最后终因和这个学生在校园内打群架,而被学校给予留校查看处分,虽然没有被开除,但因为他天天无心学习,终于名落孙山,后来他连续复习了2年,最终他还是没有考上大学,我们可以看出,他为此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心理健康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案例3:杭州有个9岁的孩子,××小学三年级,学习优秀,班长,兼少先队中队长。有一天上午,他被全票通过评为“三好学生”。当天中午,姐姐××把茶话会上的4块糖果带回家,分给××两块,留给妈妈两块,可××不干,坚持全要,并大发脾气,踢姐姐几脚之后,跑到楼上,反锁在屋内,并用红领巾将自己吊死在窗框上。案例4:四川大学的一名女大学生,在小学和中学一直都是班上的尖子,考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很难再拔尖,无法面对现实,痛苦万分,留下了遗书,匆匆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些事例虽然属于特例,是极个别现象,但心理疾病在目前的社会中却是极为普遍的。二、心理疾病挑战全球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心理疾患已成为社会熟知的疾病。在美国纽约:每年精神病发病率平均为8.3%,同时每年还以0.6%的速度在递增。在这个美国,有30%的人曾经接受心理治疗。近50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89%的人经历过沉重的心理压抑。•在我们中国,由于社会的转型,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疾病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1992年在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危机干预自杀研讨会”上,中科院一项调查批露: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14至16万,平均每天400人(当然,这个数字不包括自杀未遂的,更不包括曾有自杀意图的)。•2005年国家教委的一份报告:对全国12.6万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疾病患病率达30.23%。上海的一项调查表明,44%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深圳市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3.2%,但如果把心理问题达到临界程度的考虑为需要心理干预,则需要个别心理指导的学生达到32%。•听到这些数据,可能有些同学会问,什么样的心理才算是健康呢?心理健康的概念•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三、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有诸多标准,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变态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10条标准:•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我们认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1.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2.人际关系和谐,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一起。•3.能正视现实,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根据环境和形势要求改变自己,也能创造环境。•4.有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现状感到满意,对前景也觉得光明美好。•5.能冷静、理智地去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的打击。学会用正确方法和态度去对待错误,对强弱不同的刺激能做到适度的反应,有忍受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6.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患得患失。能扬长避短,•有切合实际的志向水平;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不把获得的成绩看作高于一切或毫无意义,不自卑,不过分自责,有安全感。•7.有从事各种活动的兴趣、信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8.在有利于社会或集体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个性的独立性,保持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和统一。能独立地作出决定,并对决定负•责任,而不受别人的任意控制和支配。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婴儿期,0-1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2、学步期,2-3岁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3、儿童早期,3-6岁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4、学龄期,6-12岁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5、青年期,12-18岁建立自我认同和防止认同的混乱,•6、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7、中年期,约至50岁,为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8、老年期(成年晚期),直至死亡,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自我的构成什么是情绪?•通常我们所说的情绪,是指感觉及其特有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状态和行动的倾向性。•情绪的主要特征:无所谓对错,常常是短暂的,会推动行为,易夸大其辞,可以累积,也可以经疏导而加速消散。•我国古代有“内伤七情”之说,认为当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过度时,就会发生生理疾病。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而消极的情绪状态会对身体构成伤害。引起情绪失衡的常见原因•客观因素:不期而至的挫折、困难和重大突发事件。如天灾人祸,自然灾害,意外事件,婚姻与家庭问题,高危人群的失学,失恋,失业等。•主观因素:个性特点如性格内向,不善沟通、克制忍耐、过分认真、争强好胜、自尊心过强(好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以自我为中心(不安全感,多疑,嫉妒、自卑),偏执(认死理,好钻牛角尖、不灵活)等。值得注意的是,引起情绪障碍的往往不是诱发事物的本身(客观因素),而是当事人对该事物的认识和态度。怎样让心理更健康?读懂自己、照顾自己、提升自己•认识和掌握自己的情绪•学习几种积极调适不良情绪的方法•注重培养和训练三种能力•重视和防止家庭情绪污染主动培养健康情绪•要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体验发自内心的满足;•积极参与社会交往,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应对应激事件;•设法增加生活的情趣,增加愉快的生活体验;•学习从光明的一面去观察事物;•对问题当机立断,不要太追求完美;•给情绪以适当发泄的机会;•培养幽默感;•珍惜此时此刻。调试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回避法•转视法•宣泄法•自我激励法•低调法升华法语言暗示法创造欢乐法求助他人法回避法也叫时间推移法,这种方法是淡化或转移不良情绪。常言道“眼不见心不乱,耳不闻心不烦”,这是人们陷入心理困境时,最先也最容易采取的简单可行的自我解脱方式,也是解压、解除困惑的良方。把令人不快的一些人、一些事的关注转移到令自己赏心悦目的事物上去,例如:遇到繁恼的琐事,“惹不起还躲得起”,离开不愉快的环境,听音乐、看电影、游公园、逛商场、写字、画画等。转视法并不是任何客观现实都可以逃避或回避,但是同一件事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意向和结果,“横看成岭侧成峰”、“凡事就看你怎么想”,包括“换位思维”,往往容易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沟通。通过调整看问题的角度,从积极的方面出发,多看光明和主流,避免“一叶障目”,避免以偏概全。宣泄法俗语说得好“大雨过后有晴空”,心理重压只有宣泄出来,才能赢得心理上的一片晴空。愤怒如果强行抑制,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时刻有毁灭自己或他人的危险。悲痛如果不及时地宣泄出来,不仅会危害心身健康,甚至气绝身亡。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方法,释放和排解心理压力,求得心理平衡,才是最佳途径。低调法“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每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理想的我,一个是现实的我。理想、目标、期望值,这是每个人前进的一种心理驱动力。但是,期望值越高,越容易引起较大的心理冲突,有了“平常人”的心态,就拥有了“小草”的世界,就会告别心理困境。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只有一个珠峰。群星虽然没有太阳耀眼,同样闪烁生辉;群山虽然没有珠峰高大,同样勃勃挺拔。自我激励法寻求“合理化”的理由,达到维护心理平衡,实现心理自拔、心理自助的功效,用这种精神胜利法宽慰自己、承认现实,比垂头丧气、痛不欲生不知好多少倍,不仅可以减轻因动机冲突或失败挫折产生的紧张、焦虑、抑郁,而且维护了个人的自尊。俗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生不能过多攀比,“天外有天”,“能人背后有能人”,人要控制好自己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知足常乐”(不是消极的满足),知足的人就不会总抱怨社会对自己的不公平,知足的人不会埋怨自己没有机遇,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知足,无忧无虑过日子,自然有乐。升华法困难和挫折,绝非人们所求,但也是不能一味回避的,升华是一种力量。善于自我心理调整、把压抑和焦虑等不利情绪,升华为一种力量,引向对已、对人、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寻找具有延续性的崇高目标。与此同时,可以消除了心理压抑和焦虑,还能达到动态的积极的心理平衡,例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化悲痛为力量”、“坏事变好事”等等,都是升华的一种表现,化挫折、失败为动力,从心理困境中奋起,做生活的强者。语言暗示法例如在发怒的时候,重述达尔文的名言“愤怒总是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或告诫自己“别做蠢事,发怒是无能的表现”,从而调整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状态,使不良情绪得以缓解。创造欢乐法情绪不佳时,更要积极创造快乐、酿造笑容。笑,能瞬间击溃所有的烦恼,调解精神,促进身体健康。或者,到景色怡人的大自然中走一走,能有效调节人的心理状态。求助他人法培根说过:“如果把你的苦恼与朋友分担,你就剩下一半的苦恼了”。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往往是有限的,甚至是模糊的,如果把烦恼吐露出来,寻求亲人和朋友的理解、关心、指点和支持,将得到心理上的极大安慰。注重培养和训练三种能力(一)承受压力(抗压力)的能力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培养一个良好的性格,对待事情,保持情绪的稳定性,这样当冲突和压力到来时,就不会有大起大落的情绪反应。要有坚定的意志品质,营造坦荡胸怀、豁达心境。注重培养和训练三种能力(二)社会适应能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的一生实际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适应是一种接受也是一种放弃,是新的选择和新的组合,与其被动适应不如主动适应,努力去认识客观规律的不可抗拒,变压力为动力,才能从逆境走向成功。一个善于及时调节自己心态的人保持惯常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标志着具备心理平衡免疫能力的高低。注重培养和训练三种能力(三)精神创伤的自我康复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生活节奏在加快,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人们心理负荷在增加,人们有了更多的自由,有了更多的约束,人们有了更多的希望和选择,也有了选择时的烦恼和冲突。人们有了成功与发展的可能,也潜伏着更多对失败的恐惧和焦

1 / 5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