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学的发展与演变(二)主讲人:王永平2011年12月9日三、魏晋南北朝隋唐:儒学发展的低谷时代1、儒学的危机(1)率先表现在经学的失落上。经学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受到前所未有的冷落。《后汉书·儒林传》:“自中智以下,靡不审其崩离”,“百余年间,儒教尽矣”。《南史·儒林传》:“汉师拘虚迂阔之义,已为世人所厌”;“高门子弟,耻非其伦”;“公卿士大夫罕通经业”。《宋书·臧寿传》:“为儒者盖寡”;《梁书·儒林传》:“儒者之风益衰”;《隋书·高祖纪》:“素无学术,好为小数”,“又不悦诗书,废除学校”。《旧唐书·儒学传》上:“近代重文轻儒,或参以法律,儒道既丧,淳风大衰,故近理国多劣于前古。……高宗嗣位,政教渐衰,薄于儒术,尤重文吏。……因是生徒不复以经学为意。”(2)儒学的危机,还表现在名教的危机上。所谓名教,亦即礼教,是儒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道德文化形态。而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动违礼法之举比比皆是。鲍敬言“非君论”、孔融与祢衡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对话、四大爱情小说(梁祝、牛郎织女、董永七仙女、孔雀东南飞焦仲卿刘兰芝及花木兰故事)(3)儒学的危机还表现在受到来自玄学、佛教、道教等思想的挑战和冲击。玄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的,《老子》在论述“有”、“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庄子》、《周易》,合称“三玄”。而“老”、“庄”则合称“玄宗”。“越名教而任自然”是魏晋时期嵇康提出的最富有代表性的口号,所谓“任自然”就是让人的本性得到自由伸展,而将伦理纲常放在一个从属的位置上。儒家关注现世社会,不讲天命、鬼神,这样就给宗教的发展留下了空间。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宗教试图解决人对生死的困惑问题。佛教讲得是彼岸世界、来生转世。道教讲得是长生久视、神仙不老。(4)儒学受到人们的嘲弄李白:“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杜甫:“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优伶《弄孔子》、《三教论衡》中优人李可及用“待价而沽”这个成语来嘲弄孔子:“《论语》中言:‘沽之哉,沽之哉,吾待价者也。’若非妇人,待‘嫁’奚为?”(高彦休《唐阙史》)李白杜甫2、三教斗争与融合儒、佛、道三教斗争(玄学与佛学合流)。三武一宗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三教论衡:“始三家若矛盾然,卒而同归于善。”东晋道士葛洪融合儒、道,代表作《抱朴子》内篇言神仙方药,属道教;外篇言世事变化,属儒教。隋代大儒王通(文中子《中说》)提出“三教可一”。3、儒学复兴唐初孔颖达《五经正义》与颜师古《五经定本》。韩愈复兴儒学的努力:(1)天命论;(2)道统论(尧、舜、禹、汤、文、武、周、孔、孟代代相传的儒家之道);(3)人性论,亦称性情说。性,即人性,人的本性,由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内涵组成。性三品说(上、中、下)。情,即人的感情,由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要素组成。李翱提出“性善情恶说。”韩愈四、宋明理学1、理学的开创理学,亦称新儒学、“道学”或“宋学”。“理学”,是因为两宋诸子所创建的思想体系是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已在融合佛、道思想精粹中被加以改造,具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道学”,是因为宋代理学诸子自认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的道统,并宣称他的学问是以“明道”为目标;“宋学”,是因为清代乾嘉年间,考据学大兴,清儒们推崇汉儒,攻击宋代理学家解经空疏,遂以“汉学”与“宋学”对称。理学虽然名目众多,但究其特质,实是一种以儒学为主体,吸收、改造释、道哲学,在吸取三方思想精粹之上建立起来的伦理主体性的本体论。理学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开创期(周敦颐、邵雍)、奠基期(张载和二程)和集大成期(朱熹)三个阶段: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周一向被视为“道学宗主”、“理学开山”,人称“濂溪先生”。他借释、道宇宙论、认识论的理论成果提出了关于宇宙万物起源的学说,认为宇宙的本源是太极,太极动和静产生阴阳,由阴阳而立天地。他还提出“太极即理”的主张和“主静”的修养方法。“主静”即“无欲”《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周敦颐像太极图邵雍长于象数学,重数术,后人不视他为理学正统,而以他为修仙、占卜、算命的宗师。其实,他的致思趋向与其他理学诸子相似,为后世诸子开启了“天理”、“人欲”对立论的道路。邵雍在儒家《易经》基础上建立了象数学体系,用一个完整的图式来阐述说明宇宙演化和社会、人生的全部运行程式。他是第一个把象数学理论和方法同理学思想相结合的理学大家,邵雍在理学史上的地位很高,影响很大。邵雍张载,陕西凤翔横渠人,人称张横渠,其学称“关学”:他强调万物的本源是“气”;每一个人都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分别属于善和恶的本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像张载名言2、程朱理学二程:程颢(1032-1085年)、程颐(1032-1085年),洛阳人,其学称“洛学”。受业于周敦颐。二程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或“天理”。程颢说:“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二程外书》卷十二)。程颢程颐二程的“理”或“天理”,是周敦颐的“太极”说的继承与发展。他们认为“理”是世界的本体,先于“物”而存在,每一事物都产生于“理”,“天下只有一个理”(《二程遗书》卷十八)。他们认为阴阳二气和五行只是“理”或“天理”创生万物的材料。“理”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君臣父子之道都是“理”的具体体现。这就是中学教科书上所说的:“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等级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规范,也都是“天理”在人类社会的具体表现形态。二程提出“灭私欲,则天理明。”(《二程遗书》卷二四)“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二程遗书》卷二二:“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在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所谓“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就是说,格就是深刻探究、穷尽,物就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的本原是什么?就是“理”,他认为“物皆有理”。所以“格物致知”就是深刻探究,穷尽万物之本原,也就是理。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1130-1200年),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福建,其学称“闽学”。他特别强调“道”,所以他的理学又称为“道学”。《朱子语类》、《晦庵文集》、《朱子遗书》、《四书集注》。朱熹像朱熹书法朱熹继承和发扬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建构起了一套严密的理学思想体系,“理”或“天理”是朱熹思想的最高哲学范畴。他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理”也是人类社会最高的道德伦理原则。他认为三纲五常就是天理,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人性与天理是一致的,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去人欲,存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天之生此人,无不与之仁义礼智之理。”朱熹也强调“格物致知”,即“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朱子文集·答陈齐仲》)。也就是说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近思录·致知》:“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其理也。”或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曰:怎得便会贯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颜回)亦不敢如此道。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他一生致力于宣扬理学,建立了庞大而精深的新理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形态。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南宋理宗时期,运用皇权,竭力提高理学的地位。指斥王安石“为万世之罪人”,把他的神主赶出孔庙。表彰周、张、二程、朱,确认其道统地位。淳祐元年(1251),理宗亲撰《道统十三赞》,正式肯定从二程、朱熹是孔孟道统的继承人。程朱理学成为官学。2、陆王心学陆九渊(1139-1193),号象山,字子静,江西金溪人。他把儒家思孟学派和佛教禅宗思想结合起来,提出“心即理”的主张,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他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谚语:心中自有天地宽。他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这就把心和理、心和封建伦理纲常等同起来。企图由此证明所谓“天理”即封建等级秩序、封建道德教条,都是人心所固有,是恒久不变的。人们将他的这种哲学思想称为“心学”。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即“发明本心”。什么是“本心”?他提出“心”有三个概念:即心(人脑)、心之所为(心理)和本心(一种心理形式)。“本心”即“仁义之心”,仁义即人道。天、地、人并为三极,天道、地道、人道都是宇宙万物本质性法则。仁义之心就是作为社会存在的与天道、地道合一的社会伦理道德(人道)在人心中的反映。人如果能保有“本心”,就能大做一个人。发明,即“发而明之”,意即“启发,开扩”。人的“至大、至刚、至直、至平、至公”的本心,虽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贵学、尽心。提倡怀疑精神。“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第一,以心求道,而不要执迷于六经的言论。第二,借助六经,为我服务。他还提出了“存心”、“去欲”的主张。他说:“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则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存者必多。……欲去,则心处自存矣。”他主张“力行”,重视人的自尊自信。鹅湖之会:淳熙三年(1176),陆九渊和朱熹在江西信州(上饶)鹅湖寺进行了一场辩论。朱把伦理纲常说成是客观存在的天理,而陆则把伦理纲常说成是人人所固有的“本心”;朱认为道德修养要做“格物致知”的功夫,包括读圣贤书,陆认为“此心此理,我固有之”,只须存心养性即可。于是朱说陆的学问是“易简功夫”,陆说朱的学问是“支离事业”。鹅湖书院王阳明(1472-1528),名守仁,号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他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所以这一学派也被称为“陆王心学”。王阳明王阳明书法“心外无物”,人心是一切事物的本源。“心之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理”,“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心外无善”,“至善是心之本体”。“致良知”,在他看来,伦理纲常等所谓的“良知”,是人们心中所固有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即要“致良知”。“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