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1小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17——120。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单名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等相关知识。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3、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测量、猜想等学习活动,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2、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能读写小数;3、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二、说教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1、从生活中了解小数,明确要用小数表示的必要性。2、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理解、抽象小数的意义。3、通过观察、测量,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4、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广泛运用,体验数学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三、说学法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四、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创设“5.1”假期情景,使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念相吻合1、在假期里你买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钱?2、老师买了一本书,同学们猜一猜要多少元?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归纳出不能用整元数表示的这种数,要用小数表示。引入课题。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2(二)明确目标探索新知同学们都知道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那么同学们想了解小数的什么?我预设学生的提问(预设)1、小数是怎么来的。(怎么产生的)2、什么叫小数?(小数的意义)3、小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师生分析问题1、师生小结小数的意义(1)象“0.1、0.3、0.9”这些小数叫1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1位小数。1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2)象“0.01、0.04、0.18”这些小数叫2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2位小数。2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3)象“0.001、0.015、0.219”这些小数叫3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3位小数。3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2、学习小数的写法(三)巩固新知1、练习“考考你”;(练一练)第1题2、用米做单位测量同桌的高度;3、菜市场买菜统计表。【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四)小结1、了解小数的历史。(小资料)【了解小数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学了小数这节课,能谈谈你知道了些什么吗?(五)作业布置1、从生活中记录一些小数,明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2、完成《作业本》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1.2《测量活动》教学设计案例学生特点分析:我校是一所城郊小学,学生通过近四年来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基本的测量方法,因此,本节课知识的认识过程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同学交流等方式来获取新知。教学内容分析:“测量活动”这一内容,教材呈现的是在教室里进行测量活动的一个情境。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让学生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课桌等物体来进一步感受体会小数的意义。通过自己动手测量,学生将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小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通过活动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并能进行3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这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以后学习有关小数的其它知识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活动课(板书课题)。你们已经学会了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活动,测量我们的课桌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并记录下来。学生测量后汇报:小组1:长6分米,宽45厘米。小组2:长60厘米,宽45厘米。小组3:长6分米,宽4分米5厘米(师板书记录)(二)探索新知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结果,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生1:三个小组的结果生2:不是结果不同,而是单位不同生3:我同意他的意见,因为三个小组使用的单位不同,所以我们一眼看不出他们的结果是否相同,只有将他们的结果化成同一个单位才能看出他们的结果是否相同。师:这个同学的意见很好,同学们想一想长度单位除厘米和分米以外,还有哪些?生:米和千米师:请同学们用“米”为单位表示出课桌的长和宽。(小组内讨论活动)交流汇报:生1:我们小组用“米”作单位表示。我们测量的课桌长是6分米,1米=10分米,1分米=米,那么6分米=米,也就是0.6米。宽是45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米,45厘米就是米,也就是0.45米。生2::我们用厘米作单位表示。我们测量的课桌长是6分米,1分米=10厘米,6分米=60厘米,60厘米=米,也就是0.60米,宽是4分米5厘米,4分米=40厘米,4分米5厘米=45厘米,45厘米是米,也就是0.45米。生3:(提出质疑)课桌的长怎么一个是0.6米,一个是0.60米?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生:0.60米等于60厘米,也就是6分米;0.6米等于6分米0.60米和0.6米是相等的。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所以小数末尾的0一般可以省略不写,就像我们过去学习的0.50元和0.5元是相等的。(三)巩固应用师:下面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出自己身边物体的长度,然后把测量结果填入表格。(师每组发一张表格)名称测量结果用米作单位(学生立刻投入到活动中去,气氛活跃)活动完毕,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纠正错误,教师巡视指导。(四)拓展练习1.称质量4师:通过刚才的测量活动,同学们掌握了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现在同学们在小组内用天平称一下数学课本、文具盒的重量,并用“千克”表示出来。(生自由活动,师巡视指导)生汇报:小组1:数学课本260克=0.26千克。文具盒180克=0.18千克师:你是怎样想的?小组1:我们认为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是一样的,因为1千克=1000克,数学课本是260克=千克=0.26千克,文具盒180克=千克=0.18千克。(其他小组表示认同)2.猜体重。师:大家来猜一猜我的体重是多少?生争先恐后的猜测)生1:50千克生2:55千克师:告诉你们吧,老师的体重是58千克300克,谁能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出来?生:300克=0.3千克,58千克+0.3千克=58.3千克。师: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学会了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大家表现得都非常出色。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五)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生1:我觉得在课堂上自己动手操作,很有意思,我学得很快乐。生2:我不但学会了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还知道了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生3:我知道了无论是长度单位还是质量单位都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教学反思:这节课,我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学的主导作用,引入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课前引导学生复习了以往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我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获取新知,并且敢于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体验测量,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尝试主动获取新知喜悦,这样的教学,便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使理解深刻、记忆深刻。1.3《比大小》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比大小。52、教材简析:教材以情景的形式呈现出郑强和李明参加演讲比赛,郑强得9.87分,李明得9.90分,让学生比一比谁的得分高,然后给出张华得9.96,让学生排出名次,最后是道理解题,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与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相同,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在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情节,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学习,并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方法,本节课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的加、减、乘、除打下基础。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知识与技能方面:⑴通过活动,掌握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⑵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掌握比较几个数大小的策略、方法能将几个小数按顺序排列。⑶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推理能力。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交流中探索新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学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顺序进行排列,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难点:能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并且正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说教法与学法】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小数的比较大小,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内容也比较枯燥,但其内容又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新课程注重小数的现实意义,适当让学生经历一些现实情景,使学生通过活动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意义。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我在本节课的教学法上力求做到以下几点:⑴创设生动具体的教育情景,激活学生的有关经验和体验。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投入,使他们自主的投入学习。我在本节中首先通过展示少年演讲这一情景,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愿望。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我们应该转变角色,开展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6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不同的学习效果因为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时,应给学生消化吸收的空间,不强加给学生,让他们自然而然的接受新知识。【教学程序】设计这一课时,我以学生亲自参与的“自主探索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情景导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引导学生观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素材,也隐含着数学知识的生长点。2、立足探索发现,在合作交流中获得新知识在引入的基础上,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活动贯穿始终,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是在“做数学”而不是“学数学”。在小组交流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已的想法,恰当给予肯定,然后通过引导,概括出比较的方法,实现知识的整合。3、巩固练习新的学习成果的强化,主要是通

1 / 9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