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德育育人功能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小学阶段是人格形成、人格建设的重要阶段,小学德育工作更需要正确科学的文化引领。本文主要探讨学校德育中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提升德育育人功能。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德育;教育策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性和传承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创新性。当前,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下,不少小学生的思想、心理及行为品质等受到外来文化的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和影响,出现了一些不良表现,如自私自利、拜金主义、盲目攀比、集体意识淡薄等。这些现象及问题对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德育工作更需要正确科学的文化引领。所以,在德育工作中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从而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一、青少年儿童的道德行为现状我们却十分遗憾地发现,当代小学生的道德行为状况堪忧:如,知行脱节,虽然能明善恶,然而在行动上却缺乏具体的体现,知道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关心他人是美德,然而,他们在公共汽车上不愿让座,和同学发生矛盾时不会主动谦;以自我为中心,率性而为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娇生惯养,自立能力比较薄弱,从未经受过狂风暴雨的洗礼,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打击,一些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小的打击而离家出走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二、德育工作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中华传统文化以人为本,崇德尚义,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的思想,对少年儿童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德育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且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学生人格修养,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德育育人功能的策略创设传统文化浓厚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校园里,设计一些能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代表性建筑、人物塑像、园林景观,在宣传栏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传统文化”一角等,通过创设传统文化的育人氛围,潜移默化滋养学生的心灵。有目的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经典,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学生道德水准。学校可以开展以“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的德育系列活动,如经典美文诵读、中华美德故事演讲、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还可以以主题班队会、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如爱国、诚信、知礼、勤俭、修身等主题班队会或专题讲座,“指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品格,“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立德修身,“路漫漫其修�h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踏实勤勉……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让传统美德自小植根于孩子的心灵。对传统经典加以开发作为校本教材,通过诵读的形式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精选出来。我校把《弟子规》《中华道德名言》和一些优秀的古诗词编成《古风雅气》作为校本教材,利用班会课前十分钟和午读时间,让学生进行诵读。为加强对学生诵读名言的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校总结出了几种有效的诵读方法。一是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学生可大声朗诵,也可低吟慢唱地读,还可不求甚解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受到感染熏陶。二是联系扩充法,如读有关爱国的道德名言时,让学生查找有关的爱国人物的故事和爱国诗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三是想象入景法。即将诵读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意境当中。这样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理解、背诵自然水到渠成。挖掘传统节日风俗的内涵,开展传承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挖掘传统节日民风民俗内涵,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了解,开展传承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例如,清明节,大多学生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和扫墓的日子”,为此,学校可以开展以下系列的德育实践活动:1.追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和传说、故事;背诵一两首有关清明的诗。2.郊外踏青,开展植树、赏花、放风筝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3.跟随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姓氏文化来历及祖先的来源等;通过开展这样一系列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清明节的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还要珍爱生命、爱护自然,从而光大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在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了解节日的来历、名人的故事,欣赏经典的诗词歌赋,探讨爱国、团圆、敬老的话题,让学生体验赛龙舟、吃粽子、赏花灯、吃月饼、贴春联、猜灯谜等乐趣。挖掘传统节日风俗的内涵,开展传承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民俗教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家校互动,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渠道学校以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把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计划,包括活动方式、活动内容、家长应做的配合等细节,告知家长,以取得家长的共识、配合,请家长共同参与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同时促进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双方共同体会、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小手拉大手,美德齐步走”。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要通过多渠道调动各种资源优势,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传统文化之花开遍小学德育的花园,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质,真正地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