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二单元月考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北师大密云实验中学2007—200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三模块第一二单元(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共34分,每题2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朱拓.(tà)瘦削.(xuē)悚.然(sǒng)窈.陷(yào)B.澹.然(dàn)桌帏.(wéi)间.或(jiàn)形骸.(hǎi)C.荸.荠(bí)讪.讪(shàn)烟靄.(ǎi)蹙.缩(chú)D.牲醴.(lǐ)谬.种(miù)歆.享(xīn)踌躇.(chú)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万壑.hè渚.清zhǔ猿猱.náo飞湍.tuānB.潦.倒liáo千载.zài扪.参mén咨.嗟zīC.鱼凫.fú青冢.zhǒng巉.岩chán吮.血sǔnD.朔.漠sù不屑xǐe嗟.尔jiē暮砧.zhēn3.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尴尬翠幄厢庑放诞无礼B.摔跤韶光推诿衔玉而生C.梦魇纨绔枯萎顾盼神飞D.忖度招聘诡秘目不交接4.给下面各句的空格处选填最恰当的选项()《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的多虑与自尊,宝玉的功名利禄,凤姐的泼辣和等等,都给读者留下了的印象。A.细心漠视虚伪清晰B.细致蔑视伪装深刻C.细致漠视伪装清晰D.细心蔑视虚伪深刻5.与“秋月春风等闲度”中的“等闲”一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D.不可等闲视之。6.选出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①明年..秋②今漂沦憔悴..③因为..长句④似诉平生..不得志⑤铁骑突出..刀枪鸣⑥暮去朝来颜色..故⑦老大..嫁作商人妇⑧凄凄不似向前..声⑨门前冷落..鞍马稀⑩整顿..衣裳起敛容A.①⑤⑧B.⑦⑨⑩C.③④⑥D.②④⑨7.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寓意是:A.“祝福”是全文故事发展的线索,贯穿始终。B.“祝福”为塑造祥林嫂的性格提供了典型环境。C.祥林嫂出现在祝福之夜,亦死于祝福之夜,突出了主题,又使文章结构谨严。D.题目是“祝福”,内容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富人的“福”和穷人的“苦”两相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8.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B.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2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C.颈联写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孤舟在江上飘走,为漂泊的生活而落泪。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D.尾联写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9.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C.诗歌的颈联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10.下面对《登高》一诗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联勾画出一幅秋肃天下的动人图景。首联“猿啸哀”和“鸟飞回”,画面惨淡,气氛悲凉,以映照诗人心上的凄凉。B.颔联“无边”“不尽”,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气象万千。可以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长年飘泊,人生无常。C.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明朗化。其中“万里”与上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从时、空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D.诗人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又从白发我志不得伸归结时世艰难,抒发了诗人自己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11.下列对作者作品评价不正确的一项A李白,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其诗歌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饱满的青春热情,积极乐观的理想展望,强烈的个性色彩,使他的诗歌呈现出“豪放飘逸”的风格。后人专称他为“诗仙”。B杜甫,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后世称为“诗史”。在诗歌艺术上,他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形成了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后人专称其为“诗圣”。C•鲁迅,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必修三中的文章《祝福》选自《呐喊》。D•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是《老人与海》。二、语段阅读阅读《蜀道难》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1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问君西.游何时还西:向西B.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C.砯崖转.石万壑雷转:使滚动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尔:你1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但.见悲鸟号古木/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3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宋何罪之.有D.其险也.如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4.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开始,诗人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B.接着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夸张想像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着力渲染了惊险的气氛。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作为全诗的主线,在文中多次出现。在本段中的作用中点明全篇主旨,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15.对下面的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A.第一句概括地只介绍了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张本。D.第五、六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伤心情。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16~17题。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6.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C.“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17.对以上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悠然不尽的无穷韵味。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带入了幽雅平静的艺术的境界。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三.背诵默写(10分)18.填写下列名言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2)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3)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4)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⑸夜深忽梦少年事,。⑹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4⑺其间旦暮闻何物?。⑻黄鹤之飞尚不得过,⑼粉面含春威不露,。四、诗歌鉴赏19.(4分)《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寄寓了怎样的情感?2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送杜十四之江南白居易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有人评论这首诗中的“景”和“情”全由第三句关联,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1、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落日怅望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2分)(2)请从语言、表达技巧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5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4分)五、阅读《红楼梦》选段,完成22-25题。(12分)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22.简要说明“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几句话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23.宝玉问“可曾读书”,黛玉的回答与前面回答贾母的不同(她回答贾母的话是“只刚念了《四书》”),试分析这其中的原因。24.作者写宝玉对《四书》以外的书籍的评论,是为了表明什么?25.简要分析作者写贾宝玉“摔玉”的意义。六、作文(50分)26、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史载:三国蜀臣蒋琬在诸葛亮死后升为大将军,成了朝廷重臣。部下杨戏性格狂傲粗疏,蒋琬和他商量事情,他常常不应不理。于是有人便在蒋琬面前陷害杨戏,说:杨戏对您真是太不尊敬了。蒋琬说:人心的不同,正像各人的面孔各异一样。表面上服从,背后又说反5对的话,这是古人引以为戒的啊!要杨戏赞同我,这不是他的本性,要杨戏说反对我的话,又显示了我的错误,因此,他只好沉默,这可正是杨戏耿直的地方啊!结果,三国蜀臣蒋琬赢得众人尊敬拥护,从而做得成事。北师大密云实验中学2007—200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三模块第一二单元(月考)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