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商学院建设与发展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兰州商学院建设与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世纪之交,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高等学校面临着严峻挑战。“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在21世纪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学、科研、管理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根据中央“十五”计划提出的教育改革任务和发展目标以及《甘肃省教育事业“十五”计划》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兰州商学院建设与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一、兰州商学院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西北地区及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机构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培养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二、兰州商学院建设与发展的目标(一)总体目标21世纪的前十五年,我校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高等教育改革和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为保证,以加快发展为目的”,重点发展本科生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成人教育,逐步压缩专科生(高职专科)教育。经过十五年的建设与发展,使我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合理,教学质量和科研、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形成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以专科生和成人教育为补充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将兰州商学院建成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学、文学、工学、理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在西北地区占重要地位、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大学。(二)具体目标根据《甘肃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的要求,我校将通过征地、扩建、合并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经过十五年的艰苦努力,使学校的占地面积达到2000亩以上,建筑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量达到230万册,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到8000万元,普通高校在校生数稳定在23000人左右。届时,兰州商学院将成为一所独具特色的多科性的“兰州财经大学”。1.办学条件(1)占地面积。通过与甘肃省职工财经学院、甘肃冶金工业学校及其周边学校的合并和新征土地等多种途径,使我校的占地面积由现在的300亩,增加到2005年的1200亩以上,到2010年增加到1600亩以上,到2015年增加到2000亩以上。(2)建筑面积。通过与有关学校的合并,增加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通过与兰州益通房地产公司共建“兰益学生村”,增加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新建教学大楼、电教实验楼、图书馆各一座和运动场一个,新增20万平方米,使我校的建筑面积由现在的13万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50万平方米以上。2006-2010年间,新建综合实验楼、体育馆各一座和游泳馆一个,建筑面积由2005年的50万平方米增加到60万平方米。2010-2015年间,建筑面积由2010年的60万平方米增加到70万平方米。(3)图书馆藏书量。由现在的36万册增加到2005年的130万册(含电子图书)。到2010年,图书馆藏书量由2005年的130万册增加到180万册(含电子图书)。到2015年,图书馆藏书量由2010年的180万册增加到230万册以上(含电子图书)。(4)教学科研设备总值。由现在的1600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4000万元。到2010年,教学科研设备总值由2005年的4000万元增加到6000万元。到2015年,教学科研设备总值由2010年的6000万元增加到8000万元。2.办学规模为主动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校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办学规模和结构的调整。到2005年,在校本专科生由现在的5022人增加到11000人;成教生由现在的4901人增加到7800人;在我校取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后,到2005年,在校硕士研究生达到100人。将研究生、成教生按全日制本科学生当量计算,全校在校学生达到13000人的规模。到2010年,在校本专科生、成教生和研究生分别由2005年的11000人、7800人和100人增加到15000人、10300人和600人。将研究生、成教生按全日制本科学生当量计算,全校在校学生达到18000人的规模。到2015年,在校本专科生、成教生和研究生分别由2010年的15000人、10300人和600人增加到17000人、15000人和1600人。将研究生、成教生按全日制本科学生当量计算,全校在校学生达到23000人的规模。3.学科建设我校现已形成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兼有法学、文学、工学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其中,应用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学科的优势已较为突出,统计学、会计学分别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扶持学科。今后,在保持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兴学科、应用学科。到2005年,再建设省级重点学科或相当于省级重点学科3-5个,校级重点学科8-10个,使省级重点学科达到5-7个、校级重点学科达到12-14个。到2010年,省级重点学科由2005年的5-7个增加到8-10个,校级重点学科由12-14个增加到16-18个,使省级重点学科在基础条件、学科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学术交流、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到2015年,省级重点学科由2010年的8-10个增加到12-15个,校级重点学科由16-18个增加到20-25个,并力争在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文科研究基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有所发展。4.积极开办研究生教育,提升办学档次目前,我校已具备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条件和能力。初步计划与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从现在起,积极进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各项准备工作,务求在2002年取得工作突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和授权学科3-5个。到2005年,使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增加到5-8个。同时,从研究生的专业培养和教学管理两方面入手,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水平和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到2010年,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由2005年的5-8个增加到10-14个,并确保取得专业学位(MBA、MPA)授予资格。到2015年,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由2010年的10-14个增加到15-18个,并力争在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方面有突破性进展。5.努力开拓新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根据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西部大开发和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在目前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兼有法学、文学、工学五大学科门类23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拓尚属空缺的新专业,积极发展和建设工学、理学、文学类专业。如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绘画、音乐等专业。到2005年,使我校的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发展到35-45个。到2010年,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由2005年的35-40个增加到50-55个,形成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学、文学、工学、理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综合发展的专业体系。到2015年,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由2010年的50-55个增加到55-60个,并在教育学、农学等专业方面有所拓展。6.加强科研工作,不断提高科研的档次和水平我校科研工作的重点是积极申请国家级课题,勇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结合甘肃及西北地区实际,争取在填补空白方面有所建树,进一步提高科研的档次和水平。在2001-2005年间,承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纵向科研经费年均以5%的速度递增;积极承担各类横向科研课题,使横向科研经费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每年出版、发表的学术专著、论文以10%的速度递增,其中国家权威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国家级刊物发表的论文数量,占到每年科研成果的20%;论文转载率每年达到10%;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项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在2006-2010年间,承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纵向科研经费年均以10%的速度递增;横向科研经费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每年出版、发表的学术专著、论文以15%的速度递增,其中国家权威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国家级刊物发表的论文数量,占到每年科研成果的20%;论文转载率每年达到15%;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项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在2010-2015年间,承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纵向科研经费年均以10%的速度递增;横向科研经费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每年出版、发表的学术专著、论文以15%的速度递增,其中国家权威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国家级刊物发表的论文数量,占到每年科研成果的20%;论文转载率每年达到15%;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项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7.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对我校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按照提高效能、合理组合、定编定岗的原则,到2005年,专任教师人数由现在的366人增加到700人。其中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35%,青年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数达到45%。到2010年,专任教师人数由2005年的700人增加到1000人。其中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40%,青年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数达到60%。到2015年,专任教师人数由2010年的1000人增加到1300人。其中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45%以上,青年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数达到80%以上。8.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以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为基础,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以信息化带动我校教育的现代化。争取在1-2年内完成校园网建设,3-5年内建立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和管理平台,加强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实现校园办公自动化、网上教学、图书资料共享、数字图书馆,为广大师生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全面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三、兰州商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工作重点和保证措施(一)工作重点1.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1)构建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标准,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2)教学内容改革。用现代教育观念审视、精选和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统一。贯彻整体优化原则,从量度、广度和深度三个层面上,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对各门课程的要求。结合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适时修订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3)课程建设。坚持整体提高、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对全校开设的所有课程进行一次基础性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根据不同课程自身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建设标准、措施、步骤、要求等,在现有基础上,分期分批建设60门校级重点课程,并力争有15-20门达到省级优秀课程的标准。(4)教材建设。实施“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建设规划”,3-5年内,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教材建设上,选用国家统编和省部级优秀教材,积极使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形成科学的教材编写、评估和选用制度。(5)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标。在教学手段创新上,大力引进和开发多媒体课件,促进和推广CAI、CAD在教学中的运用。争取在1-2年内建成多媒体电视教学播控系统,加快校园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设网上教学平台,实现网络教学。(6)主动适应我国加入WTO以后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加快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国际化进程,尽快实现与国外高等教育的接轨,培养一批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外向型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及甘肃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2.积极开展科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