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时蓉华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性质、对象、范围分类1、社会心理学概念: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或群体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2、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个体层面(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动机)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群体层面(侵犯、助人、极化、去个性)大众层面(流行、流言、舆论)4、社会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比较:类别研究重点研究立场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生理心理学个体心理(生理心理)个人角度个人心理的各种过程及生理机制实验、观察社会学社会生活的本质整个社会生活的总体各类社会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社会的发展与变化社会调查、理论分析社会心理学个体及群体的社会心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社会相互作用)和人们相互作用有关的个体、小团体、大型群体(包括各种社会及个人的现象)实验、调查观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5、两种倾向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用心理学方法研究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心理学或心理学家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用社会学方法研究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心理学或社会学家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得社会心理学两者的区别: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偏重于阐明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等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首先要分析心理变化与过程,找出影响个人行为的社会条件,还要揭示制约个人行为的动机与自我概念等是如何发生作用的。6、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实验室实验法(二)现场调查(三)现场研究法(1)现场实验(2)现场观察研究:现场观察是围绕着团体生活的正常活动进行的系统观察,以获得数据作出结论。(进行连续性观察;进行轮换性观察;进行隐蔽性观察)(四)模拟研究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动向1、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一、早期孕育(哲学思辨期)(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基本特征:根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们的社会行为。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孟二、初创时期(经验描述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1875,德舍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1908:罗斯(E.A.Ross,美国)《社会心理学》麦独孤(W.McDougall,英国)《社会心理学导论》三、确立时期(实证分析期)(20世纪20年代~至今)特征:描述——实证定性——定量理论——应用大群体—小群体、个体普遍论——特殊论20-30年代:团体、小群体、个体研究40年代:信仰、偏见、劝导、宣传50年代:社会交际60年代: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70年代:重点涉及归因研究80年代:日益重视认知、应用的研究代表人物:勒温2、第二章中相关的理论(了解)第三章社会化(重点)一、社会化的定义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就叫做社会化。二、社会化的特点(1)个人的社会化是以其生物的遗传素质为基础的(2)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个性化过程(3)个体的社会化具有某种共性一生完成的(4)社会化是通过人的三、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一)社会文化的影响(二)学校的影响(三)家庭父母的影响四、社会化的类别(自己看一下就行)五、社会角色的获得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对个人提出恰如其分的希望与要求,就会产生良好的期待效果。(了解)六:社会化的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了解,看几遍)(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主要内容:1.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2.道德判断从效果到动机3.对于错误行为的处理,从为惩罚而惩罚到采取有针对性的惩罚方式。(三)柯而堡的道德发展理论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掌握)(1)前世俗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对于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结果,或权威成人的建议。包括两个阶段: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他们怕受惩罚,或表现为服从权威。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判断是非以能否满足需要为标准,有实用主义倾向。(2)世俗水平。判断是非能注意家庭与社会的期望。包括两个阶段:好孩子或好公民的定向阶段:非常重视社会对他的评价,而不是考虑行为本身的正确与否。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认为判断是非应该尊重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3)后世俗水平。发展出一套独立的、超越社团的道德标准。两个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从法律上、道义上比较灵活地判断是非,认为如果法律、规则不合理,可以修改。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根据尊重人权的平等,人性的尊严,相互信赖等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来判断是非。第四章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定义是人对自己存在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特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二、自我意识的特点:社会性、形象性、主客观的统一性(主观性和客观性)三、自我意识形成的三个阶段: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好好看看具体的内容)P81四、埃里克逊的自我发展观(掌握)1.婴儿期(出生到18个月左右),这阶段是获得基本信任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2.童年期(18个月到三四岁),这阶段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3.学前期(四到五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4.学龄初期(六岁到十一二岁)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5.青春期(相当于高中阶段)这个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与自我角色的形成,主要是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6.成年早期(18到30岁)建立家庭的阶段,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7.成年期(中年期到壮年期)成家立业的阶段,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8.成熟期(老年期)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五、对人关系中的自我表现(了解)P92六、相互关系中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了解)1.相互关系中对方的特点2.当时情镜3.所属团体的参照七、自我评价:是一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八、自我评价的特点:主观性,内容的多样性(了解)第五章性别角色差异心理一、男女性别角色定义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社会规定了的行为方式。二、性别角色的特点:(1)多样性(2)相对稳定性三、性别角色的相关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的两性观------弗洛伊德所倡,埃里克逊发展弗洛伊德的尚男抑女论,埃里克逊的内部空间观(掌握)P1212.社会学习理论的两性观3.认知发展理论的两性观四、性别认同的三个阶段:性别认同、性别分化、亲长认同五、男女两性角色心理差异(着重了解)P1291.两性在认知活动中的表现2.情感、意志活动中的两性差异(1)男子的支配欲(2)女性的忍耐心和依赖心(3)自我满意感的两性差异:女性在各个年龄阶段中的自我满意感均低于男性。3.人际交往中的两性差异4.成就动机方面的两性差异第六章社会动机一、动机(一)定义: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二)含义:1.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2.动机为个人行为提出目标。3.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其体内平衡。4.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三)特征:复杂性、可知性(四)动机与需要的关系:1.动机由机体的需要激发2.需要的情感成分与认知成分具有动机作用(五)动机的分类1.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对活动本身感兴趣外:由活动外的刺激诱发出来的2.初级的原发动机和高级的习得的社会性动机社会动机分为:交往性动机与威信性动机二、彼得罗夫斯基的动机系统理论主要包括:兴趣、信念、意图、未被意识到的动机——意向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内容包括哪些P156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体系分为五个层次:从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自尊的需要,一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七章社会认知一、社会认知(即社会认识过程)1、概念: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特征有:认知的选择性、认知反应的显著性、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2、进行社会认知时的参照依据:(1)自身经验、思维活动、信息加工…(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3)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4)认知者的情绪二、社会认知的范围1、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1)非言语信息(2)面部表情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①对他人性格的真正了解有赖于长期的接触、交往和共同生活②人们倾向于在短暂接触的基础上对他人性格进行推测和评价③性格判断中的“以貌取人”现象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依据意见、态度、表情.推测彼此关系情感成分参与极多三、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1.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2.当时的情境3.认知者本身的特点(1)认知者的经验(2)认知者的性格(3)认知者的需要四、七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1、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2、归因的参照点(1)根据他人行为的特殊性、连续性与一致性等原则进行归因(2)结合他人的其他条件进行归因(3)根据认知者切身利益关系对他人行为归因五、刻板印象(了解)P182第八章社会态度一、社会态度(一)定义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内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发出反应受其态度所调节。认知因素规定了态度的对象;情感因素是对态度对象的感受体验;意向因素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二、社会态度转变的方法(1)实事求是的提供信息(2)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3)双方面宣传和单方面宣传(4)逐步提出要求(5)积极参加活动(6)团体规定三、影响社会态度转变的因素1、宣传者的威信:专业性、可信性2、态度改变的个人因素:自尊心的强度、权威主义倾向的强度、想象力的丰富性、性别、智力水平、当时的需要。3、对态度变化的心理上的抵抗客观原因:宣传者的宣传如果单纯的为宣传而宣传,以命令的形式进行宣传,或宣传言过其实或强调的太过分,宣传效果会适得其反。主观原因:(1)心理上的抵抗是个人感觉到在某些方面羊油自由行动的权力被剥夺是,自身激发出的一种动机状态,目的是想确保行动的自由(2)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而产生了与宣传意图相反的效果。四、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人有许多认知因素,这些认知因素之间有些相互独立的,有些相互关联。协调——保持不协调——解除或减轻五、偏见具有的特征1.偏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2.偏见的认知成分就是刻板印象3.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4.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第九章大众心理的连锁反应一、模仿:指个人受非控制的社会刺激引起的一种行为,其行为与社会上其他人的行为相类似。它不是通过社会或团体的命令而发生,被人们模仿的对象具有一种榜样作用,模仿者发生的行为与榜样者行为相似。二、流行1、概念:指社会上许多人都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使这种生活方式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到处可见,从而导致彼此之间连锁感染的现象。2、特点:(1)突然迅速的扩展与蔓延,又在较短时间内消失(2)有循环的特点(3)不同于风俗习惯,流行是一种风气,风行一时(4)不同于伦理道德,比道德威力小,但可破坏道德,也可起巩固行为规范的作用。(5)没有强制性,(6)风尚发生在权威身上,流传速度更快。三、流言1、流言——指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确切的依据,而在人们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的消息2、流言与谣言的区别谣言是恶意的攻击,是谣言制造者故意捏造、散步的假消息。两者的区别在于动机不同。其共同点是,它们都缺乏明确而可靠的事实依据,但都能广为传播。3、流言产生与传播的条件:(1):缺乏可靠消息(2)不安与忧虑(3)社会危机状态第十章相符行为一、从众1、概念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2、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一)团体的条件与特点(团体人数;团体的吸引力;个人在团体中的位置)。(二)团体中个别人的反从众行为是抵消从众行为的一个因素。当个体感觉到社会或团体压力很大的时候,只要团体中有一个或几个吃不同意见者出来反对,就能减少压力,个人从众行为也会减少。(三)个人的心理特点如需要、情绪、智力、自尊心等与其从众行为有关。重视社会对自己的评价的人易发生从众,智力水平低而自尊心弱的人易发生从众。(四)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