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课题名称《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关键词小班幼儿、分享行为、自主意识、培养结题报告摘要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要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由此可见幼儿分享行为的养成非常重要,而小班幼儿正处于分享行为养成的关键期,可由于幼儿自身因素和外部的一些环境因素导致了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产生了阻碍。根据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抓住一些影响幼儿分享行为养成的因素,探讨了一些培养小班幼儿的分享观念、动机和训练小班幼儿的分享技能、规则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小班幼儿更好、更快的养成分享行为。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现今社会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日趋成为热点。幼儿心理健康常常表现为:良好的意志;积极的情绪;对现实的态度(如分享、谦让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体地说,“分享”是指儿童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它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分享”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调查表明,我国的学龄前儿童是缺乏分享行为的。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刚从家庭进入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其角色、生活内容、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样的环境里,幼儿需要与同伴相处,与集体融和。但在几年的教学现状中,我发现小班幼儿的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而这些表现出强烈独占倾向的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这使我意识到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初步的分享意识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幼儿的长远发展来看,一个能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同别人分享自己东西的人,才是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幼儿在将来能信心十足地走向社会,立足与人群之中,迎接人生的种种挑战,我认为从小班起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健全人格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二、理论依据及意义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皆在促进幼儿生理、心理、智力和谐发展,为幼儿的一生奠定良好的生活和物质基础。”分享意识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二部分“社会”领域目标中要求要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健全其人格,促进幼儿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已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意义:1、符合当今社会现实的需要。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数量居多,父母对孩子的过多保护、迁就,与同伴交往的减少,也为幼儿“独占”、“独享”行为提供了温床,从而养成了他们不愿与人分享的恶习。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看到两个小孩为争抢一个玩具而大打出手,不愿意将食物分给长辈或同伴等等。许多家长看到这一现象,往往是纵容或不以为然,却忽略了其对幼儿心理和行为的不良影响,这就为幼儿成长后迈入社会埋下了不良因素。因此家长应重视孩子分享行为的培养,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2、符合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最强烈的时期,强调自我为中心,具有非常强烈的独占意识,不愿理解也无法理解他人的想法。但三、四岁的幼儿涉世不深,他们的想法单纯、美好,几乎是一张白纸。这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目标:1、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育,让幼儿愿意和同伴相互分享,体验分享玩具的快乐。2、把分享贯穿到一起生活的每个环节中,让幼儿能主动与大家分享,认识到只有学会了与人分享才会有更多的朋友。3、愿意积极的参与活动,体验与他人分享带来的快乐。研究内容及方法1、分享行为培养的原则(1)以同情尊重为主。要使幼儿具有无私道德行为及动机,在生活中,就要使幼儿形成同情、尊重别人的道德态度。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内在的、自觉的道德动机,人才会发自内心地去与别人分享。为此,我们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分享行为时需要技巧:对事情做评价而不是对人做定性的评判;正面指示和制止相结合。(2)正视分享行为、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坚持正面教育是分享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但是,幼儿有时会有一些所谓“大方”的表现,却不是真正的分享行为;有时一些不起眼、甚至不以为然的举动却正是分享行为的萌芽形式。所以很有必要指导幼儿区分哪些是真正的分享行为,以便让幼儿了解什么是自己所“拥有”的,对良好行为及不当行为有正确的认识。(3)家园共育。家庭历来是幼儿教育共同的承担者,所以我们把家长列为研究的重要参与者。大多家长都认为自己能有意或无意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比如:让孩子分水果给大人吃,将玩具拿出来给同伴玩;但在“什么是真正的分享行为”“如何引导”等方面存在不恰当的认识。所以家长有必要关注此方面专业知识,从而实现家园共育。2.分享行为的培养途径(1)让幼儿正确理解分享的含义。幼儿之所以不愿与人分享,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分享就是失去。对此,我们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形象化的教学材料,利用文学作品中的适当的正面形象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让幼儿明白分享实际是一种互利行为。(2)从生活实践情景入手,为幼儿提供物质分享的机会。以食品为依托,打开幼儿愿意与同伴分享的第一步。以玩具为辅助,增加幼儿分享行为的操作机会。3.树立榜样,激励幼儿分享行为的学习。(1)教师。小班幼儿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在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2)同伴。同伴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要有意识的在同伴中树立好典型,让其他幼儿学习。(3)故事主人公。对小班幼儿来说,他们都非常喜欢听一些有关小动物或身边小朋友的故事,并且无意中就会对故事中的语言和行为进行模仿。(4)教会幼儿一些必要的分享交往技能,促进分享行为的产生。尽量多为幼儿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个别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书和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在过程中,教师适当培养孩子进行合作,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5)家园合作,采取一致教育态度。课题研究步骤及过程:本研究计划用一年的时间,从2017年1月起到2017年12月完成,其基本研究过程如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1月—3月)确定课题研究切入点,制定研究方案。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XX年4月—20XX年10月)1.课题首期实施,修改实施策略,完善课题支撑系统。2.写好阶段计划及小结,完成中期报告3.全面实施课题方案,运用策略,记录观察。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11月—12月)撰写研究报告,整理实践操作方案,并推广。四、研究结果与成效幼儿的分享行为水平呈现出不同的层次。他们的分享行为经历了被动分享—诱发分享—自发分享这样一个过程。开始幼儿在分享行为表现过程中都体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认识,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幼儿开始注意别人的需要和情感,注重行为的结果和意义。在研究前期,幼儿所陈述的分享原因,主要是自利、自我情绪的认识。例如:分给别人玩具是因为“我可以玩别人的玩具”、“他的玩具好玩”;分给别人糖吃是因为“我觉得这糖不好吃”、“这糖吃多了会烂牙齿的”“给他东西吃,老师会表扬我”等。而在研究的后期,有部分幼儿在分享时就有了有利他人的动机和认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自己行为的结果和别人在情境中的感受。例如:把物品给别人是“要跟别人一起快乐”、“他没有会很难受”、“大家要一起分享快乐”等等。经过我们有意识的培养,大多幼儿能够大方的把自己的食物和玩具与同伴分享,出现了自发分享的行为。但是,幼儿的分享行为还是不稳定的,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扰。幼儿的分享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引导和教育。将分享活动贯穿于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幼儿对人对事产生积极的态度和情感体验。在主观上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分享行为逐步由被动分享、诱发分享上升到自发分享,为其一生良好品德打下基础。五、存在问题及改进(一)存在问题:1、幼儿分享的环境不稳定性。幼儿的分享行为在园在家有一定的距离,这与独生子女在家的特殊地位有关,尽管家长知道幼儿园在进行共享教育,很多家长也有意识给予分享机会,但家园有别,特别是共享食品,许多家长总有不与孩子争食的想法。2、幼儿个体差异,大部分幼儿分享行为可以自主完成,个别幼儿还需要老师的提醒才愿意分享。幼儿心理品质的差异性,决定了我们的研究工作在每个孩子身上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新《纲要》理论为支撑,不断探索对交流分享的认识和理解,归纳出不同情景下提高幼儿交流分享能力的一些有效方法和支持性策略。因此,我们还应更全面、更细致地去做好个案方面的工作,在一如既往的努力中,力求有更大的突破与进展!(二)改进:1、分享教育中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以及教师保育员的为人师表、正面教育也很重要,起到隐形影响幼儿的作用。另外,家庭配合幼儿园也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应加强指导家教的工作,避免幼儿产生两面现象。2、对小班幼儿知行不统一特点,注重分享情感的熏陶和移情教育;为幼儿创造分享练习的机会,体验分享的快乐。参考文献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