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组杨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丁肇中zhào这是一篇著名科学家对学习自然科学的经验之谈的议论文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cuò丁肇中()不知所()彷徨()华裔()论语()儒家()措pánɡ一、读一读,写一写yìlúnrú字词积累字词积累1、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2、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急。()3、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4、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2、我能行根据解释写出适当的词语。不知所措彷徨袖手旁观一帆风顺学习目标:1.掌握格物致知的含义并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学习重点】2.抓住论点,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并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学习重点】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学习难点】自学目标•1、认真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三个问题?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提示:从议论文的结构考虑•有疑难的地方同位或小组局部交流。你知道吗•1、议论文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2、论据可分为_____、_____。•3、议论文按结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论点论据论证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引出(2)作者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三个问题?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什么是格物致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怎样才能拥有格物致知精神?1-23-1213整体感知梳理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合作探究自由读课文,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完成下面问题:•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2、本文主要运用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格物致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即通过实地的探索、实验获得对事物的真知。•格物致知精神: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本文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道理论证:•如: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论上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精辟见解,从正面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举例论证所举例子阐述道理作用论述角度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的,头痛失败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作者在美国的学习经历论证传统教育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反面正面反面反面对比论证重点阅读3、6、7、13小节,然后思考: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有何现实意义?•1、这是因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2、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3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合作探究课堂小结结合对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完成填空。•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勇于、大胆的合格人才。探索实践创新格物致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观念。你有过“格物致知”的经历或者你知道这方面的事例吗?请给大家讲一讲,分享你求知的快乐。拓展延伸你是一个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吗?cuò丁()中不知所()()徨华()()语()家措pánɡ一、读一读,写一写yìlúnrú当堂检测裔彷论儒肇当堂检测•二、解释加横线的词语。•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三、阅读6—12节回答下面问题1、请找出本段的中心论点。2、选文采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来阐述这个观点的,有什么作用?1、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2、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3、作者在美国的学习经历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这里的清谈就可以求到的•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伽利略•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狄德罗•2.儒家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3.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四书是指《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主要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当堂检测•二、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1)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格物:。•致知:。•(2)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袖手旁观:。•(3)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不知所措:。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