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的目标初步实现——《决定》出台的背景一、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二、完善管理体制,保障经费投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四、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五、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力量办学健康发展六、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保障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内容全面,指导性强《决定》共有六个部分:一、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原则: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十五”期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坚持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扩大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范围,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0%以上,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5%以上;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60%左右,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不同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任务:(1)占全国人口15%左右、未实现“两基”的贫困地区要打好“两基”攻坚战,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积极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适度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学前一年教育。(2)占全国人口50%左右、已实现“两基”的农村地区,重点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有较大发展,积极发展学前三年教育。(3)占全国人口35%左右的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满足社会对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的需求,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到2010年,基础教育总体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全国乡(镇)以上有条件的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有步骤地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二、完善管理体制,保障经费投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量大面广、基础薄弱、任务重、难度大,是实施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农村学校建设列入基础设施建设的统一规划,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危房的改造,统筹安排相应的校舍建设资金。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刹住一些地方和学校的乱收费,控制学校收费标准,切实减轻学生家长特别是农村学生家长负担;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检查,完善举报制度,对违反规定乱收费和挪用挤占中小学收费资金的行为,要及时严肃查处。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范义务教育学制;抓住西部大开发有利时机,推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巩固扩大扫除青壮年文盲成果,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和妇女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一)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性。小学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重点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集体以及社会、生活常识教育。初中加强国情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和品格修养。高中阶段注重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观点教育。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要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二)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普通高中要设置技术类课程。中小学都要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区别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三)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增加体育课时并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四)中小学要按照国家规定开设艺术课程,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五)教材编写核准、教材审查实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两级管理,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六)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广大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奖励并推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成果。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七)继续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要加强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向学校搭售或强迫学校订购教辅材料,中小学校不得组织学生统一购买各种形式的教辅材料。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八)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重视实验操作能力考查。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结果公开排队。推动各地积极改革省级普通高中毕业会考。(九)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各地要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以多种方式逐步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加强学校信息网络管理,提供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十)要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推广普通话、用字规范化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者要把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工作纳入教育教学要求,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规范意识。四、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是重点。1、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等教师培训计划,培养一大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和一批教育名师。2、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各地要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规范学校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加强编制管理。对违反编制规定擅自增加教职工人数的,要严肃处理。3、大力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调整优化教师队伍。推行教师聘任制,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师任用新机制。根据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实现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任的统一。建立激励机制,健全和完善考核制度,辞退不能履行职责的教师。4、依法完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管理体制。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中小学教师的管理权限。改革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五、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力量办学健康发展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学前教育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普通高中教育在继续发展公办学校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对民办学校在招生、教师职务评聘、教研活动、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政府要对办学成绩显著者予以表彰奖励。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对基础教育捐赠,捐赠者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稳妥地搞好国有企业中小学分离工作,统筹安排好编制内具备教师资格的企业中小学教师。加强对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的领导和管理。六、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保障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各级人民政府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保证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优先发展。1.坚持依法治教,将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紧密结合,完善基础教育法制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体教育工作者,要提高以德治教的自觉性,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2.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建立健全确保师生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学校管理,狠抓落实,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重点防范危及师生安全的危房倒塌、食物中毒、交通、溺水等事故。要重视和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3.加强和完善教育督导制度,积极开展对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督导检查。4.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家庭访问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5.学校要加强和社区的沟通与合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丰富多彩、文明健康的教育活动,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区环境。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继续支持开展“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及城镇居民对农村贫困学生进行“一帮一”等多种形式的助学活动。新闻媒体要进一步加大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宣传力度。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要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基础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谢谢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