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一、产业经济学学科简介及国内外研究状况二、产业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三、产业经济学的方法论更趋实证和实用四、当前特别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一、产业经济学学科简介及国内外研究状况“产经”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背景、地位、对象、范围、方法等。一、“产经”的兴起与发展它是以产业理论分析和产业政策实践为背景新兴的应用经济学科,是西经的应用分支(杨治85年产业经济学导论)。“产经”在西方是经济学和管理学最重要的专业学科之一。许多学校必考最多的四门课程是:宏观、微观、计量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西方指产业组织学,西方形成发展较早。我国98年专业调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将“产经”作为新设学科。在经济学下设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下设6个二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下设10个二级学科,其中包括“产经”。规定高校、科研单位本科专业名称,硕士点、博士点均按二级学科设立,为此,“产经”涵盖和取代了原有的部门经济专业。“产经”在中国是新兴学科,发展势头很好。国内研究的代表人物和著作,国外研究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我研究产业经济学的起因和历程。“产经”的兴起与发展与产业经济发展、产业政策实践、产业理论研究直接相关:1.产业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2.产业政策20世纪70年代席卷全球;3.产业经济思想反映产业理论研究的历史沿革。代表人物:配弟、马歇尔、费希尔、克拉克、库茨涅兹、钱纳里、罗斯托、里昂节夫、霍夫曼、梅森、贝恩、泰勒尔、卡尔顿等。从结构学派到行为学派到新制度学派。二、产经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地位现代经济学是一个拥有大量分支学科的理论体系,从窄的含义讲一般指西方经济学:微观和宏观,各有各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观层次在宏观和微观经济学中是被抽象掉的。几种学科的比较。古典:均衡价格;微观:企业、个人,厂商理论;宏观:总量分析。凯恩斯的贡献和局限,打破“微观”的一统天下,总量分析揭示了经济的不平衡性和市场调节的有限性。凯局限在于:1.短期静态分析,无法容纳长期经济变动;2.总量而不是部门分析;3.总量主要涉及需求不足及对策。产业及产业结构既不在古典,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也不在凯恩斯的经济学视野里。结构主义和结构学派的兴起和发展。发展经济学主要限于二元结构。20世纪60年代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自称采用的既不同于古典的“个量”,也不同于凯恩斯的“总量”分析,而采用的是部门分析。提出主导产业理论。库茨涅兹、线纳里都对结构进行了研究。对一个产业内部企业结构的研究是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的集合是产业,产业的集合是国民经济。产业是介于宏观和微观的中观层次,是联结宏观和微观经济的中介。微观在于搞活;宏观在于协调;结构在于增长和效益。产业理论本质上是供给理论。产业经济理论把国民经济理解为一个整体的同时,又赋予这一整体以多重的结构内容,结构性的特点。三、“产经”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研究对象,意味着有与众不同的分析角度和方法,向人们揭示事物不同侧面的性质和特征。“产经”是一门研究在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以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企业的集合”的形式存在的人类经济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具有相同属性的企业集合叫着产业或生产同类产品,或具有替代性的产品的企业的集合。企业、产业、部门、行业等概念比较。“产经”下至企业,上至国民经济之间划分出若干层次建立产业概念,形成结构系统(产业间、产业内、地区间),并以结构为中心形成基本研究领域。其目的是追求结构效益,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从产业间讲,协调各产业间关系,结构合理、高度化;从地区讲,发挥优势,资源区域配置公平有效率;从产业内讲,企业结构合理。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几大理论板块:1.以同一商品市场(产业)的企业关系结构为对象形成产业组织理论,即同一商品市场中产业发展问题,如何使产业组织保持有效竞争的合理化状态。在内容上似乎相当于微观部分,但研究侧重占及体系框架不同。2.以生产技术和工艺的相似性、相关性为依据的产业关联结构为对象,形成产业联系“理论”,即产业间关联、联锁、传递和波及关系,反映这类问题的产业发展理论称“产业联系理论”。这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里昂节夫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和方法将一国一定时期内的产业关联活动借助一个表,产业联系表,即投入产出表,对产业之间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上发生的关系进行分析,主要反映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出的关系。亦可叫纵向一体化。产业经济以其结构和关系为中心形成的研究领域企业产业部门国民经济等同微观经济学产业内产业间纵向关系产业联系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价格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产业横向关系产业结构理论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微观中观宏观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二、产业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一)产业结构理论的新发展1、结构的重要性:(1).产业结构是“产经”的基本内容,其地位和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2)结构的功能。经济发展一是总量增长,二是构优化。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变量,不同的结构有不同的经济增长效应。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研究报告:“结构性变化与产业绩效”,揭示结构变化与国内最终需求、进出口、技术变化,经济增长的密切关系。结构是一个国家资源禀赋的转换器,结构调整是让比较优势发挥作用;(3)结构的地位。是国民经济深层次问题,是经济结构的基础和核心;(4)当前结构调整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世界产业转移和调整在深化。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由适应性调整转入战略性调整。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题和主线。2.产业结构理论的近期发展60年代后进入近期发展阶段。库兹涅茨(美)1965年《经济增长与结构》,1966年《现代经济增长》,1971年《各国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总量,速度及结构进行研究,提示结构在增长中的作用。库还对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中的转移进行研究。钱纳里的研究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产业和部门的生产活动的系统变化,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所作的工业化过程的国际比较分析成为产业结构分析方面的成功典范,其代表著作有《部门间经济学》,《发展模型,1950~1970年》,《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比较研究》、《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等。钱纳里等人还把产业部门划分成23个部门。罗斯托(美)的主导产业理论,罗提出著名的“近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部门的过程”的命题。经济增长率常常取决于一些关键部门,罗称之为主导产业部门,其特点是:引入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即引入新的生产函数,该部门增长率远远高于其他部门,对其它部门有较大诱导作用。日本对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日本作为后起国以赶超欧美为目标,在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上有代表性。(1)筱原三代平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50年代为规划日本产业结构而提出的“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称“筱原两基准,”筱的“动态比较费用论”和“扶持幼小产业说”。按照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应生产收益多的产品,放弃相对劣势的产品,筱认为:按照这个理论,发达国家生产收入弹性高的产品,发展中国家生产收入弹性低的农副产品,差距会进一步拉大(现在中国理论界如林毅夫、郭克沙也在争论比较优势选择还是逆比较优势选择),日本不能接受这种“静态的比较成本论”,他借鉴德国李斯特的观点,李在反对自由贸易学说基础上建立起保护贸易学说。购买外国商品要从属别国。自己生产开始价高,后来会降,即“动态比较费用”,筱认为可以转化为优势产品,所以要扶持幼小产业,典型例子是日本的汽车业,1955年日本的小轿车产量是美国的1/135,一点优势都没有,25年后的1980年超过美国,在美国市场上每出售4-5辆,就有一辆日本车,家电也是如此,如果因为处于劣势不去发展就没有今日的日本经济。筱也是“非均衡增长理论”和“重化工业论”的倡导者。(2)雁形产业发展理论。动态比较费用论只是从理论上论证后进国的幼小产业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得到发展,实践中通过什么途径?赤松要60年代通过日本棉纺工业发展研究提出了“雁形形态说”,后起国利用低工资优势,即“进口——国内生产——出口”,在图形上象三只雁在飞翔。在许多产业结构著述中还可以用该“形态”作为产业发展序列,从消费资料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从农业到轻工业再到重工业。(3)佐贯利雄的高加工度化理论。指在重化工业化中,工业结构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向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一般加工向深、精加工为中心转化。表明工业增长对原材料依赖程度相对下降,对技术依赖程度相对增加,迂回生产增多,生产结构呈层次化,附加值率增高。对自然资源和能源依赖程度农业为90%,工业为60%,信息业为20%。佐贯利雄的战略产业(主导产业)领先增长理论,分析了电力工业、机械工业及电子工业三组主导产业的变迁。、产业结构演进的两种方式:渐进式和突变式(跨越式)1、结构演进的一般性:渐进式指按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内在要求而循序推进的模式,如先行国英、法,是上述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英、法工业化前后用了近200年。2.结构演进的特殊性:跨越式(1)含义。结构演进在时间上并非匀质过程,是渐进和突变的统一。跨越式是一种非连续方式演进,其间跳过一些阶段和步骤。跨越最早用于技术跨越。在技术创新、跨越的基础上,基于特定条件(如后发优势),后进国(或后起国)通过选择某种先进技术,促进某些产业,如主导产业优先发展,缩短结构演进中某些发展阶段的时间,比先行国更短的时间,更低的成本完成某一阶段的升级;后进国还可跳过先行国曾经出现的后进国不必重复的某些环节,超常规发展。这两种方式都是跨越的内含。日本、韩国分别用了15-30年完成。(2)跨越式原因或理论依据a.产业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其演进是一系列非均衡发展的结果。主导产业更替和结构变动部门差异的结果。b.创新:技术与制度。熊彼特:创新是“导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包括5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新原料、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创新是对均衡的突破。科斯认为,制度创新就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c.后发优势。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学说。后进国可以吸收,引进和模仿先行国的成熟技术和制度,吸取失败教训,模式设计可有选择性。没有技术经济范式和制度路径依赖的制约。把本国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缩短演进时间,也可同时完成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任务。世界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外部条件和外溢效应。从世界发展来看,出现三次后进国追赶先行国的成功范例:第一次,美国用43年追上英国,1820年美国人均GDP相当于英国的73.3%,尔后起飞,到1913年超过英国。第二次二战后日本用40年赶上美国,1950年人均GDP相当美国的19.6%,到1992年相当美国的90.1%;第三次6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龙(韩、台曾是殖民地,典型农业国)用30年追赶西欧。20世纪70年代以后,面临后发优势向后发劣势转换的困境。原因是没有将潜在的后发优势转换为现实竞争优势。D.信息化。信息化优化了诸生产要素;促进了技术和制度的创新,信息产业成主导产业;信息技术改造了传统技术。中国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2000年十五计划建议:“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行跨越式发展”。4、产业结构演进的软化趋势背景:“软化”一词源于计算机软件,1981年日本教授田地龙一郎正式将“软化”一词用于经济领域,并建议创立“软产业经济学”。信息时代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结构正在发生巨变,世界经济模式正由过去的刚性结构向柔性结构逐步转化,即从生产重、厚、长、大的重型化的硬件产品为中心的时代,向以高效、智能化的知识和信息服务活动为主的软件化产业结构时代过渡。产业结构软化的含义和表现,一是指整个产业结构的软化,即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比重上升,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软产业兴起,即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软产业比重上升,硬产业比重下降;二是从产业内部讲,是指各产业内部的软化。有形产品和资源等硬生产要素的作用在日益降低,而知识、技术、服务和信息等软生产要素的作用在日益提高,同时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