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教育科研方法考纲要求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第一节教育科研的含义、特点和意义第二节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第一节教育科研的含义、特点和意义(一)教育科研的含义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学校中的教育科研是指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为了改进学校教育工作,围绕某一主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探究教育现象本质的活动。其目的是在自己工作中研究教育现象,进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需要区分科研和教研两个概念:教研是指教学研究,是教师以各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进行的研究。而科研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不仅要研究教学问题,还要研究学校德育问题、管理问题,以及社会、家庭中发生的教育现象,与教育相关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等。(二)教育科研的特点1.研究角度的多维性教育科研涉及广泛的学科领域,需要与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有机结合,并从多角度进行研究。2.研究目的的针对性教育科研是基于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它是改进中小学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3.研究主体的多元性参加学校教育科研的,不仅包括教育理论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更有广大教育工作者。4.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教育科研属于科学研究范畴,教育现象是一种复杂的人文现象。因此,科研方法是多样的,既有宏观的哲学思考,又有实证研究;既有定性研究,又有定量研究。5.研究成果的滞后性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周期很长的活动,这使得教育研究的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内显现和“量化”。(三)教育科研的意义1.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需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自我更新,增强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和尊严感。3.不断激发教师对工作的热情。4.是教育科学发展内在的需要。(四)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优势1.教师工作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最了解教学的困难、问题域需求,能及时清晰地知觉到问题的存在。2.教师能准确从学生的学习中了解自己教学的成效,了解到需要改进的方面。3.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实践者,能够在实践中尝试、检验知识、建构理论。(五)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素养要求1.有对于教育教学改进的热情,有对于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的意识。2.有终身学习和思考的习惯,能及时把握教育改革的动向和新知识。3.具有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4.掌握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5.具有独立的研究精神。第二节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一)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现象进行系统的连续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的分类(1)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根据对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可以将研究氛围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包括自然行为的偶然现象观察和系统的现象观察,能搜集到客观真实的材料,但材料往往是观察对象的外部行为表现。实验室观察时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在对观察对象发生的环境和条件加以控制或改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这种观察有严密的计划,有利于探讨事物内在的因果联系。(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可以把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观察是凭借人的感官,在现场直接对观察对象进行的感知和描述,因此直观具体。间接观察时利用一定的仪器或其他技术手段作为中介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这类观察突破了直接观察受到人的主观能力的局限,扩展了观察的深度和广度。(3)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以将观察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的群体和活动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地研究观察,它的好处是,不破坏和影响研究对象的原有结构和内部关系,因而能够获得有关深层结构和关系的材料。但由于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处理不当易影响观察的客观性。非参与观察不要求研究人员占到与被观察对象同一地位,而是以“旁观者”身份,可采取公开的,也可以采取秘密的方式进行。每当其一种行为发生时,观察者及时进行观察记录。非参与性观察结论可能比较客观,但易限于表面化,难于获得深层次的材料。(4)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根据是否事先拟定观察的框架,可以讲观察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是有明确的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观察,能获得真实的材料,并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常用于对研究对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的观察。非结构式观察则是对研究问题的范围目标采取弹性态度,观察内容项目于观察步骤没有预先确定,亦无具体记录要求的非控制性观察。其方法比较灵活,但获取材料不系统完整,多用于探索性研究或对观察对象不甚了解的情况。2.观察法的运用(1)事先做好准备,拟定观察计划(2)按计划进行实际观察(3)及时整理材料。(二)调查法1.调查法的含义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2.调查法的分类(1)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普遍调查也叫全面调查,是对某一范围内所有被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这种类型的调查有点是具有普遍性,能全面反映教育的许多现象及其变化发展情况,搜集的资料比较全面。但调查所得到的资料比较肤浅和简单;同时由于范围广,往往耗资大、费时长。抽样调查,即从被调查对象的全体范围(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特征值推断总体特征值的一种调查方法。个案调查,即在对被调查的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地从其中选择某个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进行调查和描述。(2)按调查内容: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现状调查,即对某一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的现状进行调查。如当前学生厌学情况调查。相关调查,主要调查两种或两种以上教育现象的性质和程度,分析与考察它们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否互为变量,目的是寻找某一教育现象的相关因素,以探索解决额问题的方法。发展调查,即对教育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特征变化进行调查,以找出其前后变化与差异。预测调查,主要揭示某一教育现象随时间变化而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推断未来某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趋势与动向。这类调查难度较大,其结果相对来说准确性不高。(3)根据调查工具: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问卷调查,又称问题表格法,指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以邮寄、当面作答或追踪访问方式填答,从而了解对方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访谈调查,指研究者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电话和网络等方式的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搜集资料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测量调查,指用一组测试题(标准化试题或自编试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况,从而搜集数据资料进行量化研究的一种方法。调查表法,指通过向相关的调查对象发放根据研究要求设计好的各种调查表格来搜集有关事实或数据资料的调查。3.调查法的一般步骤(1)确定调查课题(2)选择调查对象(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4)制定调查计划(5)实施调查(6)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三)历史法1.历史法的含义历史法是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演技方法。对于中学教师来说,就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加以回顾,通过分析和思考,将教育措施、教育现象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2.历史法的一般步骤包括搜集资料、史料的鉴别、史料的分类。采用历史法探讨教育现象及问题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拥有与只能在现存的文献与史料中寻找证据,资料数量有限,加之资料本身的可靠性问题,因此在应用上受到限制;二是研究中的史料由于研究者的解释,难免夹带主观成分,客观性不及其他实证研究方法,因此在分析解释结论时要格外小心谨慎。(四)实验法1.实验法的含义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2.实验法的分类(1)根据实验进行的场所: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在经过专门设计的、人工高度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的实验。其优点是能够把实验中的各种变量严格分离出来,并给与确切的操作,提供啊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是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进行的实验。(2)根据实验的目的: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确认性实验的目标主要在于借助实验搜集事实材料,确认所研究的对象是否具有研究假说内容的基本特征,并推动教育实践的发展,也叫试探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是以认识某种教育现象或受教育者个性发展规律为目标,通过揭示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因果关系及问题的解决,来尝试创建某种理论体系,所以具有较强的创新性。验证性实验,是以验证已取得的实验成果为目标,对已经取得的认识成果进行检验、修正和完善。这种实验具有明显的重复性,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反复进行的,关注实验结果的普遍性,追求较高的外在效度。(3)根据同一实验中自变量因素的多少: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单因素实验,指同一实验中研究者只操纵一个自变量的实验,也叫单一变量实验。多因素实验,指在同一实验中需要操纵两个及其以上的自变量的实验,也叫组合变量实验。(4)根据对变量的控制程度: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前实验,指最原始的一种实验类型,是对任何无关变量都不进行控制的实验。准实验,指在实验中未按随机原则来选择和分配被试,只把已有的研究对象作为被试,且只对无关变量作尽可能控制的实验。真实验,指严格按照实验法的科学性要求,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系统地操纵自变量,全面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3.实验法进行的步骤(1)决定实验目的、方法和组织形式,拟定实验计划(2)创造实验条件,准备实验用具(3)实验的进行,在实验过程中要作精确而详尽的记录,在各阶段中要做准确地测验。(4)处理实验结果,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慎重核对结论,力求排除偶然因素作用。4.实验法的优缺点优点:有助于确立因果关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研究结果客观、准确、可靠;能对变量进行控制,提高研究的信度;严密的逻辑性能为理论的构建提供佐证和说明;能将实验变量和其他变量影响分离开。缺点:应用范围有限,有些问题难以用实验方法来解决;可能会有认为造作的痕迹,实验结果与现实结果不一致等。(五)行动研究法1.行动研究法的含义行动研究法是指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它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解决问题。2.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1)确定研究课题:发现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并对问题成因进行分析。(2)拟定研究计划:明确研究课题的总目标,设计研究的方法、程序和监控手段等。(3)实施行动研究:收集资料、拟定并实施有效的教育措施。(4)进行总结评价:汇集资料、做好观察记录,根据各种信息反馈认真修正行动计划,再事实新一轮研究,直至实现研究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