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三部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三部曲词语是构成课文的细胞。词语的理解离不开它所在的特定语境,一旦离开,它就如同搁浅在沙滩上的小鱼,没有生命力。因此,课标中对第一学段的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对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但是对第一、二学段的学生而言,“联系上下文”还是个抽象的概念。该联系哪些句段?找到相关的句段后该怎么做?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后怎么概括?这些都需要教师一一指导。笔者指导学生通过“找语境,知外延,悟内涵”三个步骤来理解词义的。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理解的一般都是实词,而每个实词表达的是一个概念。每个概念既有明确的外延,也有其特定的内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就是要在语境里把握词语的外延和内涵。以上三步怎么操作?下文以理解《秋天的雨》一文中的“五彩缤纷”为例,浅述如下:一、找语境——哪些句段即读课文找出能诠释所要理解的词语意思的句段。师:“五彩缤纷”在课文的哪一自然段里?生:在第二自然段里。师:读读第二自然段。生:“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词语具有概括性的特点,而小学生又具有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理解词语必须要依托文本中具体形象的语言环境。因为语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知识,能把第二信号系统和第一信号系统联系起来,使抽象的词语成为可感知的对象。再者,有些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其浓郁的情感色彩和特定的含义。因此,只有在语境里,词义的学习才能水到渠成。二、知外延——写什么的读词语所在的句段或跟词语有关的句段,思考词语在语境里是写什么的或写谁的?每个词语都有它描述的对象。这对象就是它的外延。了解了词语的外延,其一可让学生知道词语可使用的对象、范围,使用时才不会张冠李戴。其二可让学生顺着外延由表及里地深入到词语的内涵。师:“五彩缤纷”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里是写什么的?生:秋天的雨的师:写秋天的雨的什么的?再读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五彩缤纷”写秋雨的什么?生:“五彩缤纷”写秋雨的颜色。三、悟内涵——怎么样每个词语貌似静止的符号,却有着无比深刻的内涵。词语的内涵是词语的本质,是它区别于其他词语的分界点。到了第二、三学段,学生不仅要把握词语的内涵,还要将其用语言概括出来。(试卷上会出现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的题目)把握和概括词语的内涵都需要教师花大力气指导。一是,词语的内涵隐含在句段里,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对有关句段进行抽丝剥茧,才能揭开词语的真面目。二是,概括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要用恰当的语言提炼词语的内涵,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容易。怎么指导学生概括呢?笔者采用的是“问题导路”的方式,指引学生概括。师: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五彩缤纷”在这里是写秋天的雨怎么样的?要知道答案要先找到描写秋天的雨的颜色的词语,找到后用笔划出来。师:秋雨有哪些颜色?你们说,我写(板书):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淡黄、雪白师:秋雨只有这些颜色吗?生:还有很多,因为这里有省略号。师:还有哪些颜色?生补充教师板书:翠绿、浅蓝……师:秋雨的颜色有()。(要求学生把黑板上写秋雨颜色的词填进括号说一说)这些只是秋雨一部分的颜色,秋天大自然有多少种颜色,秋雨就有多少种颜色,可见秋雨的颜色怎么样?生:很多师:秋雨有很多颜色,课文用哪个词来概括?生:五彩缤纷师:“五彩缤纷”在这篇课文里是什么意思?生:“五彩缤纷”在这篇课文里的意思是秋雨的颜色很多。师:服装店里衣服的颜色很多,可用(),春天,大自然的颜色很多,可说()的春天。生:五彩缤纷。师:再读第二自然段,作者用“五彩缤纷”写出了秋天怎样?生:“五彩缤纷”写出了秋天很美。师:朗读“五彩缤纷”,读出它的意思来。理解词语也需走个来回。当学生把握了词语的外延和内涵后,须让学生反复朗读词语或词语所在的句段,读出词句蕴含的意味。“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只有这样在词语中“出生入死”,才能让一个个无生命的抽象的符号融化为学生的血肉,深入到学生的骨髓里,才能成为学生表达的鲜活元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阅读基本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通过“手把手”地教授,让学生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步骤及每步的方法,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有正确的方法的引领,并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内化,逐渐熟能生巧。(一)“找—找—读”既然要解释文中某个词语,首先就要学生在文中找到该词语,找到词语后,还要将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找到,然后反复的读。当然,有时仅读一句话可能还不够,这就需要去读更多的话,这样才能找到这个词语的意思。并且,老师在教学时,对于一些很难的词语,要学会用生活中的事例将其通俗化,简单化。(二)替代法有时,一些词语的意思很难判定,反复读它所在的句子也难判定,这时,我们可以采用“替代法”来解决,这一方法对形容词尤其管用。替代法是指当一个词语很难说出它的意思时,我们可以先不看这个词语,而是根据全文,用另外的语言(一句话或词语等)去替代它,只要与全文表达的意思不矛盾、把它与“词语”所在的句子连起来读的通顺,那么,这句话就是这个词语在本文的意思。当然,这需要在正确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进行。这也正说明“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对理解全文有重要的作用。教学案例一:有一篇描写漓江的短文,第一句话是:“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漓江”,然后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讲漓江的美。文章最后:漓江的景色“美不胜收”……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美不胜收”的意思。对于这道题,可以采用“替代法”,按下面步骤进行:(1)先暂不看这个词语,则该词语所在的句子就只剩下:漓江的景色()(2)本文主要描写漓江的景色,我们就该自问:“漓江的景色到底怎样呢?”(3)从文章一开始就知道漓江美丽,学生读了全文后也很容易知道漓江景色美,这时,我们把“美”放到括号中去,就变成“漓江的景色(美),与全文不矛盾,因此,就能判定“美不胜收”的意思与“美”相关。(4)如果只写一个“美”字,显得不够理想,我们只需加一些修饰词:“非常,特别”,该词语的意思就是:“非常美,特别美”。(5)强调其在文中的意思:本文指“漓江的景色非常非常的美,特别的美”。学生理解到这个程度就很不错了,我们不能苛求。(三)搭配法搭配法是同学们根据已拥有的知识,根据词语搭配规律判断某个词语后面该搭配什么,如生活,可以表示两种情况:好或者不好。教学案例二:课文《中彩那天》中有一句话: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在引导学生理解“拮据”的意思时,我强调不能翻工具书,学生先把这段话反复读。师:“同学们,如果问生活怎么样?该怎样回答呢?”,生:有幸福、快乐、富有;贫穷、困难、艰难等。师:同学们的答案可以简单归纳为两类:生活“好”或者“不好”,到底是什么呢?同学们再把这段话读几遍。(学生开始读)生:应该是不好。师:为什么是“不好”?学生:因为在这个家里,父亲一个人工作,却要养活全家六口人。老师:如果父亲的工作非常好,工资很高呢?照样可以过得很富有呀!(学生又开始思考)学生:后面还有一句话: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师:同学们真聪明,在这里的确说明生活不好,现在知道拮据的意思了吗?学生:生活困难,不富有,贫穷,没有钱……老师:根据同学们的理解,拮据就是“不富有,贫穷,缺钱”,现在请同学们翻开“字词句篇”,检验一下我们的解释与书上解释接近吗?学生:接近(学生很兴奋)。老师:意思接近说明我们的解释是正确的。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取长补短,如搭配法,虽然能判断后面可能是什么,这还不够,需要用基本方法或者替代法来确定最终意思。(5)教给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也有方法可循,教师善于将自己获得的方法告诉学生,班级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就会让学生获得认识、体验和提高。1.解字法。解释词语时,有的词语,只要把关键字的含义讲清楚,词语的意思也就出来了。比如:咒骂,先解释“咒”,是“说别人坏话,或者用恶毒的话骂人”,整个词义也就出来了。2.组词法。解释词语时,有的只要把构成词语的每一个字分别组成与原词意思相近的词,就能将原词的意思表达出来。比如:柔美,柔——柔软;美——美好。因此,柔美的词义一般可解释为“柔软,美好”。3.近义词法。解释词语时,有的只要找出这个词语的近义词,就可以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比如:胆怯,它的近义词是“害怕”,因此,胆怯的词义就可解释为“害怕”。4.反义词法。解释词语时,有的可以找出这个词的反义词,再加以否定,就可以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比如:虚伪,它的反义词是“真实”,加以否定是“不真实”,因此,虚伪的词义可以解释为“不真实”。5.近义词、反义词综合法。解释词语时,有的为了更确切地理解词义,可以把“近义词法”和“反义词法”综合运用。比如:充实,可以解释为“充足,不空虚”。6.比喻揭示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通过打比方来揭示很难用确切语言释义的抽象概念。如:血洗——像用血洗了一样,形容残酷的屠杀人民。7.分析综合法有些词语,语素意义和词义之间关系比较明显,可以先分析语素意义,然后综合起来解释词语整体意义;也可以先综合解释,后分析语素意义。如:漠然置之——漠然,冷淡,不关心;置之,把它放在一边。指对人对事物态度冷淡,毫不关心。8.联系语境法将词语本义同其所处语言环境联系起来揭示词语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的意义。如试卷中“九死一生”一词,可以联系上文“蟑螂父亲从冰箱中逃跑”这一段内容理解为“形容经历极大危险而幸存”。以上所介绍的几种方法,并不能包括所有词语的解释。在解释词语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联系一定的语言环境,努力培养自己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这样可以具体地形象地确切地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感情色彩,掌握词语的应用范围。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