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战略及其对策研究姓名:金雪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指导教师:李钟林20060510关于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战略及其对策研究作者:金雪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相似文献(10条)1.会议论文周运源.李潇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粤港经济合作问题2008随着CEPA的分阶段实施,粤港之间的经济合作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本文分析了粤港经济合作发展的状况,揭示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加快粤港经济合作应当采取的对策:包括变粤港高层一年一度的联席会议为常设机制、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和拓宽双方合作领域等方面的建议。2.期刊论文靖学青西部开发之东西部经济合作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0,(9)西部大开发中,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核心内容是生产领域里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和重新配置、优化组合,其特点主要是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经济信息、经济管理知识经验等向西部移动,与西部极其丰富的土地、自然资源及其初加工品、劳动力相结合。这种经济合作可以增加和提高整个生产要素的总产出和收益率,可以取得多种经济效应,既有利于东部地区也有利于西部地区,特别是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中央和东西部各级政府及经济主体应积极推动和参与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3.学位论文姜运仓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2005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特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并行的发展趋势下,区域合作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正不断被加强。作为处理区域问题的有力手段,区域合作能够使得国家集中力量并从积极的外部效应中获取最佳利益,并能使国家减轻外部效应的负面影响。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冷战前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发展并不充分,冷战后,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步伐明显加快,各种区域和次区域合作形式不断出现,但包含区域内所有国家的经济合作组织却迟迟没有出现,个中原因值得探讨;人们对东亚国家将走向经济合作,并最终形成区域一体化的前景比较乐观,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走向合作问题上,各国学者的看法却见仁见智,本论文将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在不断发展的东亚地区化浪潮中,中国如何应对才能有效维护自己的利益,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赢得发展?提出对策性建议也是本论文的写作目的之一。本论文由导论和九章组成,其具体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是论文的选题和相关概念的澄清两部分组成,分别从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等方面说明了这一题目的研究价值,并对本论文涉及的重要概念进行了严格界定。论文的第一章回顾了东亚经济合作的历史,时间跨度是从东盟的成立到2004年,其主要线索是以时间为顺序,但同时也兼顾了经济合作形式的质变及合作范围的扩大等因素。第二章对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中使用了层次法,即从全球、地区和国家三个层次展开,全球是东亚经济合作得以发生的大环境,区际日益紧密的联系是经济合作的客观推动力,而各国在对其国家利益的认识的基础上做出推动和参与地区经济合作的选择,则是经济合作的主观推动力。第三章主要分析东亚经济合作的区内制约因素,这一分析是分领域进行的,即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展示其对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制约,并就如何克服这些因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四章主要论述东亚经济合作同区外大国和国际组织以及区域内的重要关系,其分析的重点是世界第一大国——美国以及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同东亚经济合作的关系,主要因为东亚国家同美国有太深的渊源,而大多数东亚国家都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此外,本章还分析了东亚经济合作同欧盟等国际组织以及俄罗斯等大国的关系,最后本章还浓笔论述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中日关系,因为它直接关乎合作的成败。论文的第五、六章主要介绍当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各种模式:其中第五章以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这一东亚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进行分析,分析了其从拟议到形成再到其影响的过程,旨在为整个地区的合作提供一种模式、一种理念、一种探索。第六章则接上章对东亚的其它次区域经济合作形式进行了分析,重点是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第七章主要内容是对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前景做一预测,包括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可能形式和最终走向东亚共同体的可能性。第八章则借用了新功能主义外溢的概念,从地域和功能两个方面分析了东亚经济合作的影响。第九章在对中国进行身份定位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在东亚经济合作的作用,并对中国的因应之策提出了作者的建议。最后是本论文的结论部分,本文的结论是:东亚经济合作的进程是复杂而曲折的,但前景是光明的,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磨合之后,东亚各国不但在经济上将走向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重要一极,在政治、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合作也将日渐紧密,并逐渐机制化,东亚共同体的设想并不是水花镜月,而是未来东亚国家共同走向全球化的平台。中国作为一个日渐崛起的大国,担负着推动并主导东亚地区化的重任,中国应把自己的周边外交战略同区域经济合作联系起来,不断提出新倡议,并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参与合作实践,为自己也为东亚地区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4.期刊论文刘伟.黄勇浅析区域经济集团化下的国家经济安全-中国外资2008,(12)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盛行的今天,如何从国际经济合作中获益已成为各国的共识.而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的多米勒效应,告诉我们,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保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区域经济集团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几条政策意见.5.期刊论文王丽艳.WANGLi-yan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京津经济合作-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5,11(2)通过考察京津分工与合作的现状,分析京津经济合作及协调发展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将京津地区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北京与天津城市职能分工与协作,以及城市产业的区域市场化导向联系起来,探求加强、深化京津经济合作及促进京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6.学位论文祝滨滨东北亚区域经济演变的过程、格局与机理研究2009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特征,参加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各国发展的战略性选择。近年来,欧盟和北美的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迅猛发展,东北亚各国也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各种经济合作机制,积极追赶区域经济的发展潮流。由于历史时期东北亚地区国家政治经济关系复杂多变,导致现实条件下的地缘政治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较欧美地区更为复杂,这也为区域的整合发展留下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对东北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不无影响。如果不能从根源上找到各国发展的症结所在,则表面化的问题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br 学术界始终关注并积极推动东北亚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展开多方面的探索,但大都针对现实提出的问题或问题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热点也多集中在东北亚经济合作问题上,基本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大体一致,即从背景、条件、制约因素到问题、对策、展望等,但现有条件产生由来是什么?制约因素是如何生成的?经济演变的动因何在?诸如此类的深层次问题尚未获得系统性、机理性的解答,缺乏从时空角度对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及格局演变的系统分析。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基于相关理论深入研究东北亚区域经济关系与格局的演变过程,探究影响这个过程和格局形成的各种因素和作用机理,从而把握各国关系的主要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加科学的提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br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br 绪论:根据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国际社会背景和各国对东北亚经济合作问题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研究的课题;阐述研究价值、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br 第一章:国内外研究综述。本章首先对与国际区域经济理论和实践相关的国际区域分工理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等理论进行综述;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阶段的总结和概括。br 第二章:相关的区域经济演变理论。以国际分工理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支撑,从概念入手,将分工与合作的演变历程纳入理论体系进行阐述。br 第三章:东北亚区域经济关系的演变。本章概括阐述了东北亚区域经济演变的历史过程,即从古代到近代时期东北亚地区区域关系的巨大变化,再到冷战时期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关系,最后是开放与合作时期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及地区合作开发情况。br 第四章:东北亚区域经济演变的格局。这一部分所表达的核心内容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和演变的结局,即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变化,它包括:东北亚区域经济要素配置格局,区域产业结构格局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格局三部分。br 第五章:东北亚区域经济演变与格局形成的机理分析。分析地理位置的相关联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促进区域经济关联与合作的影响;分析古代的人口迁徙和文化交流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关系变化存在现实的意义;阐述近代东北亚的政治关系对现代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从现代经济关系角度分析生产要素、产业梯度差异对东北亚各国经济合作关系的影响;揭示出现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利益需求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合作时各方博弈的要点所在;研究制度、体制的差异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关系的约束:分析东北亚区域经济协调机制的形成与完善。br 第六章:分析东北亚区域经济演进的发展趋势。在分析区域产业分工体系转变的基础上,选择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分析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路径;最后为区域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整治、东北亚区域协调机制的形成和完善提出建议。br7.会议论文徐长文东亚经济合作的趋势与课题2006本文对东亚经济合作的趋势进行了分析。文章围绕东亚经济合作的发展、东亚经济合作的课题、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前景等进行了阐述。8.期刊论文崔颖中俄经济合作特征与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的发展-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3)中俄两国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已有几百年时间,在这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特征.中俄经济交往与合作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对目前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内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处于起步阶段的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发展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规律,又要发挥原有优势的新思路.9.期刊论文刘丁.LIUDing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加大沿边开放力度--董藩教授在《构建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中的对策创意-嘉兴学院学报2005,17(4)董藩教授从中国实际需要出发,加强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站在时代高度做出了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构建的科学研究成果;注重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刻意求新,在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这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导方向上突显出了自己的学术品质;而从未来发展要求来看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因为作者在构建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这一重大课题上还留有空间.10.学位论文梁莉娜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研究——现状、问题、突破方向的选择2009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也在加快,相形之下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进程显得不尽如人意,东北亚是一个具有较大差异性的地区,由于其政治、历史的特殊性,使推进其区域经济合作更加困难。所以研究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合作的突破口,进而推进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加速发展,增强各国间的相互经济联系,扩大彼此的共同利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这不仅有利于各国的经济发展,也将促进该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基于上述因素,本文以东北亚特定地理空间为背景和研究客体,运用区位理论对东北亚地区进行分析,说明东北亚地区存在区位优势,具有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和潜力。进一步研究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从而探讨推进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突破方向。本文共分五章内容来论述: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综述、本文的主要贡献等内容。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问题提出以来,我国学者及东北亚各国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不少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的观点和主张。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