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科学发展工业经济的调查与思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方式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也包含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经济结构的优化等内容。近年来,我街道工业在发展进程中,经济总量和效益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要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还要更多的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去研究和探索,以期找到解决工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问题的有效途径。为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加快推进工业经济科学发展的步伐,前期到部分企业进行了调研,形成该调研报告。一、我街道工业发展的基本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xx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认真分析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要特征的定位,确立了“全民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指导思想,把工业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坚定不移地走工业振兴的路子,大力实施“壮大一批支柱产业,发展一批大型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的“三个一批”发展战略,科学、和谐、率先发展工业经济,推动我街道工业走上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从产业看,我街道工业已形成以机械装备、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和新型建筑材料、包装印染等产业为2主体的体系,三大支柱产业综合竞争力居全街道前列,其中机械装备同行业拥有资源丰富、技术领先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从企业看,全街道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x户,有x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万元,其中x等x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x亿元。有x家企业进入全街道大中型工业企业行列。从产业集群情况来看,xx街道工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几大产业集群,具体可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集群。典型的是机械装备产业集群,依托我街道紧靠xx诸城车辆厂的地缘优势,充分加以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了以xx、xx等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二是在传统优势工业基础上发展壮大形成产业集群。典型的有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长久以来,xx街道一直是全街道重要的纺织、针织和服装工业基地,不断提升档次、规模、水平,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了集群态势;三是农业产业化培育出的产业集群。如我街道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作为全街道农业产业化的先行和领头燕,在儜业生产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逐渐培育和壮大起来;四是新兴的电子原件产业集群。如,近几年,xx街道通过不懈努力,汽车电子零部件制造业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品序列。二、近年来推进工业发展的主要做法(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结合工业发展实际和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全街道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3xx街道机械装备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编制了《工业结构调整与发展规划研究》,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企业招商引资、加快企业上市、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等方面营造政策“洼地”,支持和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xx、xx、xx等大企业实现了快速膨胀。(二)强化科学投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土地、资金制约加剧的情况下,紧紧抓住投量、投速、投向和投效四个关键,广泛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把有限的要素配置到科学投入上来,着力解决好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等问题,重点加大技改投入。各企业也把加大投入作为加快发展的首要举措,多渠道融资、全方位加大投入,长期的大规模投入,使重点企业主导产品产量提高很快,市场主导地位和竞争实力明显增强。(三)强力推进招商引资。近年来,充分发挥工业门类全、规模大、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资本转移的有利时机,认真研究和把握国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趋势,突出产业链、产品链、基地型项目的招商,突出产权转让和利用外资,争取将支柱产业融入国内分工体系。(四)引导产业聚集。积极导入循环经济理念,按照“大企业—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成长规律,明确园区功能定位,突出行业特点,最大限度的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着力构筑以大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科技含量驘、产业链条完整的工业园区。通过产业聚集,促进了专业化分工,降低了产4业内部交易运行成本,不断壮大了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和竞争优势。(五)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项目评审暂行办法》等,积极推进重点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技术能力已经能够跟踪国际先进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源制约是影响我街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瓶颈。为此,党工委、办事处确立了“小循环”抓节约型企业、“大循环”抓特色产业(园区)的总体思路。坚持以循环经济理念推进结构优化升级,促进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三、制约工业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结构性矛盾的制约。我街道工业虽然门类比较齐全,但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一是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全街道工业主要以轻工、机械、纺织等传统产业为主,占全街道的比重达x生产的多是一些低附加值、盈利水平较低的产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二是产品关联性不够强。在主导产业中,除汽车及配套零部件、纺织外,多数关联性不强,产业链条较短,企业间相互配套、协作生产的能力较弱。三是缺少产业带动性强的终端龙头产业。几大支柱产业虽然企业数量众多,不少单体企业规模实力居市内同行5业前列,但产业链不完整,特别是缺乏高端产品的带动。相比之下,我们xx街道工业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培育发展方面没有跟上,错过了多次机遇。(二)资源短缺的制约。一方面,我街道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另一方面,企业能源消费量非常大。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调控力度加大,企业生产能否达到能耗基本定额成为企业生存的“生死线”。同时,我街道在节能降耗方面与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也较大,主要原因是高耗能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偏少。(三)自主创新能力弱的制约。我街道工业竞争力不够强,集中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上。近年来,全街道工业技术开发投入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由于技术基础水平偏低,加上技术开发投入不足,造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相当一部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已成为提高我街道工业整体竞争力的很大障碍。(四)人才不足的制约。我街道人才密度不高,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全从全街道重点企业领导班子情况看,高学历管理技术人才短缺,尤其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极为短缺。同时,熟练技术工人队伍也正在萎缩。近年来,随着发展的加快,企业装备升级换代步伐也明显加快,很多企业相继引入了具有先进设备,但由于缺少熟练的技术工人,却生产不出高质量的合格产品。(五)资金市场制约。受金融危机影响,当前,资金和市场的制约也十分突出。据对全街道工业企业的调查,已签订的合6同中,短期合同多,长期合同少;小额合同多,大额合同少,开拓市场的任务相当艰巨。资金方面,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但银行贷款的门槛依然很高。同时,受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四、推进工业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及建议针对当前制约工业经济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一)着眼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工业结构。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既是立足当前渡难关,也是着眼长远大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工业结构调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努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一是加快区域结构调整。围绕“青潍一体化”,重点搞好布局调整,进一步明确各工业园区功能定位和分工。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立足我街道实际,重点支持电子原件、生物医药及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汽车机械、农业机械等装备制造业,积极开拓高档针织服装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潜力产业。同时,对机械、纺织、建材、食品等优势传统产业,以提升信息化水平、技术升级、保护环境、保障安全、降低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大力提升传7统产业的设计、制造、装备和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传统产业高新化。三是加快组织结构调整。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支持大企业带头用信息化引领企业发展、带头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带头发展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带头建立创新平台和技术联盟、带头实施“走出去”战略;实施小企业培育计划、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和特色产业集群提升计划,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发挥大企业的技术和产业溢出效应,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产业产品为链条、中小企业紧密配套的现代产业组织体系。四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壮大现有主导产品实力,对农业装备、家用纺织品、汽车电子器件等优势产品,进一步扩大产能和市场占有份额;积极增创新的竞争优势,在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型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和传统产业中实施技术和装备研发项目,集中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优势产品和名牌产品;大力发展与固定资产关联度较低的食品类新产品,进一步优化提升产业产品结构,分散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二)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当前,无论是宏观政策约束、责任制考核,还是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都要求我们把节能减排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投入更大的精力,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一是要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落实好国家《单位GDP能耗统8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的实施方案》,建立完善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每季公布进展情况,严格进行考核奖惩。二是要加强节能技术改造。深化“对标降耗”活动,对单位能耗指标超出全市平均水平的企业和产品,逐一落实改造的期限,完不成改造任务的坚决关停。要继续抓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建筑节能工程,积极组织好节能技术改造奖励项目、示范工程项目、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实施。三是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落实好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突出抓好“大循环”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和园区、“小循环”建设循环经济企业。四是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充分利用好国家和省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有一定基础的节能设备、新能源设备和产品、水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等制造业。五是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促进节能减排。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核,建立能耗增量控制制度。(三)着眼于提高经济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大力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要全力推进企业的三项创新。一是技术创新。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继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深入推进产学研联合,力争在人才队伍建设、技术来源拓展、技术开发投入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不断提高原始9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推动“制造”向“创造”转变。要完善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保障体系。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加强政策引导激励,引导企业用足用好现有自主创新方面的有关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对创新体系建设和研发的投入。要正确选择技术创新支撑战略,注重立足产业发展现状和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态势,积极搞好制造技术发展方向和创新方向定位,全面实施原始创新,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二是管理创新。要以大型企业为重点,分类指导,科学指导,减少管理层次,努力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要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在产品生产制造、物资采购、市场营销等环节,提高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产品智能化各环节的信息化水平。要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快培养一批产业化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和一支高素质的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企业家是最宝贵的财富、最稀缺的资源,要努力营造企业家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不断加强企业家队伍的职业能力建设,化对企业家的激励约束,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三是体制机制创新。要努力探讨培强做活企业的机制创新和配套措施。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经理人职业化,企业离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