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证和我国认证发展趋势的介绍一、认证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认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最早出现在20世纪之初代机器工业发达的英国,当时诸如锅炉等与人身和财产安全相关的工业产品不断出现严重质量事故,给社会和企业造成了很大损失。1903年英国政府为了遏制伪劣工业产品,首先对锅炉产品实施以“认证”为必备过程的市场准入制度,凡生产制造的锅炉通过认证授予“BS”标志才能进入市场。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产品认证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逐步推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军需产品大量生产,从军服到飞机虽然都有严格的标准,工厂也有检验控制,但仍然存在不少质量问题,如战斗机在使用中事故率高达24%。针对诸如飞机、坦克、军舰等技术和结构复杂、零部件很多、产品形成流程长、性能保证要求高、仅靠检验控制方式已不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军需产品,美国国防部第一次对军需产品生产商提出了工厂质量体系的保证能力要求,并将其作为军需产品供应招标的基本资格条件,由国防部官员和技术专家到生产供应商的工厂现场检查评价后,再在质量体系符合要求的供应商中选择军需产品生产供应者。这种从基础的质量保证能力评价来选择供应商的做法,不仅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水平,增强了产品可靠性,而且大大减少了产品生产成本和检验成本。这种方法在二战后为英国、加拿大等运用,成为后来的质量体系认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经济复苏,西方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活跃起来,由于贸易不平衡而产生的贸易保护措施也增多,最主要的一个是关税壁垒、一个是技术壁垒。在技术壁垒方面,就是用“标准”来限制他国产品输入。1948年,“世界企业标准化联盟”成立,着力于产品标准的国际协调统一工作。1964年这个组织更名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即“ISO”。在此期间,另一个制定产品标准的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也建立起来。他们都是致力于建立国际协调统一的产品标准,促进世界贸易的国际间组织,也是联合国的甲级咨询机构。从20世纪的初期至80年代初,世界上的认证都是产品认证,ISO和IEC所制定的产品标准,给国际贸易中消除技术壁垒提供了很好的支持。随着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关矛盾的突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ISO在制定了14000多个产品标准后,面对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发现,如果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不解决,不仅制定标准的任务越来越大,而且标准的推广也困难。为此,ISO从1979年着手制定“管理标准”,以英国BS5750标准和加拿大CASZ299标准为参照制定质量保证的要求,1987年,ISO发布了ISO9000系列标准,即质量体系标准,到现在这套标准已经过了两次修订(1994年、2000年)。ISO9000标准的推出,对国际贸易中评价供应商持续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提供了可测量的模式,迅速为许多成员国引用为国家标准并用于认证。此后,ISO和IEC应联合国的要求,于1996年出台了ISO14000系列标准,即环境管理系列标准。ISO在2002年还出台了ISO18000标准(草案),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因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涉及敏感的人权问题未获大会表决通过),但我国采用了这个标准并用于认证。我国的认证工作是在改革开放以后,90年代初期才开始的,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认证事业也迅速发展,促进了我国企业素质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国际和国内贸易的发展。二、认证的意义和作用1、认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公平和信用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匮乏、商品交换还不活跃的阶段,没有认证。而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商品贸易出现竞争,维护市场秩序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强烈。维护市场秩序的方法和手段不外乎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个方面。政府监管是运用法律法规约束和产业政策引导。市场经济越发达,企业和产品越多,政府不可能做到全天候、全面覆盖式的产品监督和市场控制。况且,实施市场经济体制是“小政府、大市场”,在法律规范基础上,主要运用市场机制来调控。而没有公平公正的评价制度和社会信用体系来支持,则无法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企业自律需要企业内因和市场环境共同作用。即便是在法制较为完备、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程度高的西方国家,知名企业违法违规的案例也并不鲜见。因而企业自律必须以市场公平与有效监督为前提。社会监督包括舆论监督、行业监督、消费者监督、认证监督等。前三种监督早已有之,而认证监督则是由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经国家认可、与市场中的买卖双方既无行政隶属关系业务经济利害关系的公正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来进行的。认证机构的社会职能就是依据法律法规和标准,独立、系统、客观、公正地对组织的产品、服务或管理体系作出合格评定结论,并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方式明示于社会,给企业或产品是否符合某一特定要求出据“证明”。这种证明是直接运用于市场和贸易的“信用证”。认证监督是市场机制中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信用、实现公平有序竞争的一种有效评价监督。2、认证是一种投资,是促进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改善的一种有效途径认证是一种社会服务,世界上所有的认证都实行有偿服务原则。企业获取这种服务,实际上是在进行产品、管理和销售的投资。无论是产品认证还是体系认证,企业除了获得产品或管理体系的“证明”,增进顾客信赖,有利于产品销售和提升企业形象以外,还可以通过认证监督检查得到客观公正评价,发现存在的缺陷和问题,进而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改善企业管理,并由此提高产品和企业的竞争能力。在食品市场,行业进入的门槛相对较低,竞争相当激烈,不法之徒防不胜防。对于这些离不了又难放心,五花八门、林琅满目、极具诱惑的食品,老百姓最关注的是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对此,不同的经营理念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据对国内500家大中型食品企业的不记名调查,认为产品质量没有问题的占98.5%,认为有时存在问题的占1.2%;认为产品销售最重要的因素是包装和广告的占71%,是质量和价格的占39%;认为企业管理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占26%,认为基本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占63%,认为有较大差距的占12%;认为认证对企业发展有意义和作用的占18%,认为意义和作用不大的占70%,认为没有意义和作用的占12%。从这些数据可以大体发现我国食品企业的基本问题,一是存在盲目自大倾向;二是重“外功”轻“内功”的投机倾向。这也就难怪许多食品企业愿意花巨额资金去做广告,不惜挤占成本搞包装,削尖脑袋去钻“名牌”、“免检”“驰名”,甚至花钱去买一些根本不具证明效力的“奖牌”,而不愿花小钱搞认证了。大中型企业如此,日子艰难的小型企业也就可想而知,这也就难免食品安全质量事故累抓不绝。3、认证是消除贸易技术壁垒,促进贸易发展,节约社会成本的有效方法当今世界是信息大爆炸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跨国贸易十分活跃。在世界贸易中,用关税和非关税要求来阻碍对方保护自己是主要的贸易壁垒方式,称为“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主要的方式是“配额限制”和“技术标准限制”。为建立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环境,促进自由贸易,建立了国际关税和贸易自由化组织,后来更名为世界贸易组织(WTO)。关税、配额问题在关税协定的总框架下通过双边和多边谈判解决,贸易技术壁垒问题通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由各国签定认证制度的国际多边承认协议互认解决。我国2002年加入WTO,当时我国的世界贸易额排名为第11位,现在已前进到世界第3位,在这个飞跃中,也包含着认证给贸易提供的消除技术壁垒支持。认证制度的实施和推广,不仅普及了现代管理知识,促进了现代科技的运用,提升了民族产业素质,提高了产品质量水平,增强了商品贸易打入国际市场的信心,提供了贸易过程的方便,节约了大量的社会成本。在建筑工程投标,电子、电工、机械、化工、医疗、轻工产品和食品的国际贸易中,认证证书和产品认证标志已成为许多企业和产品的通行证和信誉证,免除了贸易谈判的冗长过程,方便了客户识别,增强了客户信任,减少了重复检查,提高了贸易效率。三、我国认证发展的基本情况1、我国的认证起步晚,但发展快我国是在80年代进行关贸总协定谈判时发现国际贸易中的关于标准和认证的要求的。为加快经济发展,尽快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国际贸易,我国从实施标准化入手将认证纳入法制化轨道。1988《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年底首次就质量认证工作的管理、采用的标准及认证的形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以专项法规的形式全面具体到规范了我国的产品质量认证工作;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认证工作作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在此期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有关认证的6个配套规章。中国产品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批准了19个产品质量认证机构(电子元器件、电工产品、卫星地球站设备、水泥产品、汽车用安全玻璃、乳胶制品、方圆标志、消防产品、玩具产品、汽车产品、轮胎产品、环境标志产品、药品、医疗器械、纤维产品、烟草产品、包装产品、机械产品、计算机网络),1997年底增加了水产品认证。到1998年底,我国8519家企业获得产品认证证书32080张(没有食品)。我国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于1992年起步,1993年试点,1994年建立质量体系认证国家认可委,当年建立质量体系认证机构12家,到1997年底共34家质量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企业4002家(其中食品、饮料和烟草企业333家)。继后,我国1998年推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2002年推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OO3年推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HACCP);此间,在产品认证方面开展了节能产品、节水产品、环保产品、饲料产品、安全饮品等自愿性产品认证和20大类139种产品的安全强制性认证。2002年在国家机构改革中,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建立,2003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我国的认证工作进入了规范化发展阶段。国家实行统一的认证制度、统一认证标准、统一认证收费、统一认证监管,对认证行业出现的混乱进行整顿。截止2004年10月,我国已有各类认证机构133家(获得认可99家),培训机构31家,各类注册审核员69090人,实验室评审员2114人,检查机构评审员88人,国家认可实验室1707个。12家强制性认证机构认证国内企业产品29939家,颁发3C证书140504张;认证国外企业2169家,颁发3C证书11792张。国内自愿性产品认证46家机构颁发产品认证证书11679张,获证企业5226家。累计132891个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8849个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3589个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获得了认证证书。11225家食品企业获得出口食品卫生注册,其中4428家或外国政府注册。在认证认可方面,我国与4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效磋商或双边合作关系,与27个国家的34个政府机构或认证认可机构签署了42个双边合作协议或合作谅解备忘录。我国已成为世界认证大国,虽然还不是认证强国,认证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我们仅用1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100年的认证发展历程。2、专业化是当前我国认证机构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企业素质参差不其,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环境还处于不断完善中,在发展中提高认证机构素质也是认证行业面临的一项严肃要求。认证机构所进行的合格评定活动,集法规、技术于一体,经济社会和科技越发达,认证门类越多并且要求越严格。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一个认证机构的业务范围过宽,不利于把认证做好做精,无法保证认证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因此,在行业引导上,国家鼓励认证机构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做出有国际国内良好声誉的认证品牌。3、我国认证行业正在由追求认证数量向追求认证质量转变我国的认证企业和认证证书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但认证的质量水平还有待提高。2004年11月,国家认监委在认证认可年会上要求端正工作方向,从严管理,把重点转移到认证的质量上来,抓好认证的有效性,提高认证的权威性,坚决查处违纪违规违法行为。继去年查处11个认证机构后,今年又撤消了三个机构的认证资格。目前,各认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