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农业方面应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机械大国之一,拥有18亿亩基本农田,大量的农业植保需要作业,随着土地改革,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管理的加快,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航空事业的发展,无人机参与农业生产已经成为中国农业选择和发展趋势。近年来,农业科技化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智能机器人取代人工进行劳作与监察逐渐入大众的视野。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应用,使喷洒农药、播种等农用技术变得更简便、精确有效。无论是土壤红外遥感、农作物生长评估还是农业喷药,无人机在精准农业正发挥着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精准农业的尖兵,并将掀开精准农业的新篇章。农田药物喷洒药物喷洒是农用无人机最为广泛的应用,与传统植保作业相比,植保无人机具有精准作业、高效环保、智能化、操作简单等特点,为农户节省大型机械和大量人力的成本,全国各地不少地区都已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药物作业,受到了人们的肯定。农田信息监测无人机农田信息监测主要包括病虫监测、灌溉情况监测及农作物生长情况监测等,是利用以遥感技术为主的空间信息技术通过对大面积农田、土地进行航拍,从航拍的图片、摄像资料中充分、全面地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周期等各项指标,从灌溉到土壤变异,再到肉眼无法发现的病虫害、细菌侵袭,指出出现问题的区域,从而便于农民更好地进行田间管理。无人机农田信息监测具有范围大、时效强和客观准确的优势,是常规监测手段无法企及的。农业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1)弥补传统监测设备作业范围小、实时监测难等问题;2)弥补卫星遥感成本高、受天气状况影响大等问题;3)可获取土壤养分、作物长势、病虫害监测等农业生产信息;4)通过数据解析,进行变量施肥、科学施药、预测病虫害、预测作物产量等。农业保险勘察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难免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使得农民受损。对于拥有小面积农作物的农户来说,受灾区域勘察并非难事,但是当农作物大面积受到自然侵害时,农作物查勘定损工作量极大,其中最难以准确界定的就是损失面积问题。农业保险公司为了更为有效地测定实际受灾面积,进行农业保险灾害损失勘察,将无人机应用到农业保险赔付中。无人机具有机动快速的响应能力、高分辨率图像和高精度定位数据获取能力、多种任务设备的应用拓展能力、便利的系统维护等技术特点,可以高效地进行受灾定损任务。通过航拍查勘获取数据、对航拍图片进行后期处理与技术分析,并与实地量结果进行比较校正,保险公司可以更为准确地测定实际受灾面积。无人机受灾定损,解决了农业保险赔付中勘察定损难、缺少时效性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勘查工作的速度,节约了大的人力物力,在提高效率的同时确保了农田赔付勘察的准确性。植保无人机的优势1、高效安全:农用无人直升机飞行速度快,规模作业能达到每小时60-100亩,其效率比常规喷洒至少高出60倍;植保无人机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操作,喷洒作业人员远距离作避免暴露于农药下的危险,提高了喷洒作业的安全性。2、节约水药,降低成本:电动无人直升机喷洒技术采用喷雾喷洒方式至少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很大程度的降低资源成本。3、防治效果显着:无人机直升机具有作业高度低,飘移少,可空中悬停等特点,喷洒农药时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物流对农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好。4、成本低,易操作:电动无人机整体尺寸小,重量轻,折旧率低,易保养,单位作业人成本低;容易操作,操作人员一般经过10天左右的训练即可掌握要领并执行任务。无人机植保和传统植保方式的对比植保无人机和农业政策农业部在京召的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农业部农业机械化司司长李伟国在会议上指出,2017年将继续稳步实施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允许在适宜地区开展植保无人飞机补贴试点,这意味着植保无人机将首次被纳入国家农机补贴,但具体补贴目录尚未公布。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6年6月,我国农用无人机保有量为4890架;2015年底,我国农用无人机保有量为2324架。2015年真正做植保的农用无人机并不多,更多是在演示。2016年,农用无人机才真正承担起了农业植保作业的任务,且发展速度加快。会议要求,试点区域将从重要农业省市开始推进,逐步向全国推广。目前,河南、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已经陆续将植保无人机纳入地方补贴范畴。根据试点方案,地方省市试点的无人机只能用于农业生产领域,补贴资金直接给予购机者。大疆MG-1S植保无人机MG-1S农业植保机集成大疆最新技术,全新的A3飞控和雷达感知系统为飞行可靠性保驾护航,水泵喷洒系统和流量传感器让植保作业更精准,配合全新MG智能规划作业系统和大疆农业管理平台,可实现作业规划、飞行实时管理和工作统计。MG-1S不仅是一款高性能无人机,还为您提供了一整套智能便捷的农业植保解决方案。甘肃兰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电话:地址:兰州市城关区雁东路红星国际广场1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