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及其防控策略宁夏农科院草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梁小军(研究员)研究方向:反刍动物的繁殖育种和健康养殖口蹄疫口蹄疫病毒口蹄疫临床症状口蹄疫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口蹄疫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侵染对象是猪、牛、羊等主要畜种及其它家养和野生偶蹄动物,易感动物多达70余种。素有“政治经济病”之称。口蹄疫病毒口蹄疫病毒粒子呈球形,无囊膜,粒子直径28-30nm,分子量为6.9×106道儿顿,由结构蛋白VP4、VP2、VP3、和VP1各60分子组成的衣壳包裹一个分子的RNA组成,中心是紧密团集的RNA,外周包裹着一层薄的(约5nm)衣壳。FMDVX-射线衍射图FMDV电镜照片典型口蹄疫病理发生阶段由于多种动物的易感性不同,也由于病毒的数量和毒力以及感染门户不同,潜伏期的长短和病状也不完全一致。浆液性渗出(或原发性水泡)阶段病毒血症阶段继发性水泡阶段转归阶段浆液性渗出(或原发性水泡)阶段口蹄疫病毒由消化道粘摸、呼吸道粘摸或损伤的皮肤三种途径侵入机体后,首先在侵入部位的上皮细胞内迅速繁殖,引起浆液性渗出而形成原发性水泡,称其为第一期水泡,此时,感染动物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或只表现轻度发热,因此往往不容易发现。在第一期水泡的上皮细胞和水泡液内,存有高浓度口蹄疫病毒。人工感染时,浆液性水泡一般出现于感染后14~16小时。病毒血症阶段通常在原发性水泡出现数小时后,大量的病毒由原发性水泡进入淋巴和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病毒血症。此时,机体产生全身性反应,引起体温升高,出现全身症状。人工感染后20~26小时,血液和部分内脏中含有大量病毒,56小时后则显著减少。继发性水泡阶段口蹄疫病毒对口、鼻、蹄、舌、及乳房等处的上皮细胞有极强的亲和力。继病毒血症之后1~3天,病毒随着血液循环,抵达嗜好部位如口腔粘摸、舌面、鼻端、蹄冠状带趾间、趾底等部位的皮肤表层组织内,继续繁殖,形成继发性水泡,称作第二期水泡。此外,病毒还会在全身有关腺体如胰腺、唾液腺、乳房腺泡与腺管上皮细胞、直肠及肾脏的上皮细胞以及心肌细胞内大量繁殖。口蹄疫的特征性症状在该阶段出现。转归阶段随着第二期水泡的发展、融合、破裂,体温一般随即下降,逐渐恢复正常,病毒从血液中逐渐减少以至消失,病畜即进入恢复期。此时,多数病例逐渐好转;部分动物,特别是幼畜,会因恶性口蹄疫而死亡;部分动物,特别是牛可转为持续性感染。口蹄疫临床症状-牛早期症状:奶牛产奶量突然减少,厌食、精神沉郁和发热。1天后,口腔及周围、蹄部和乳房,乳头上可发现水泡。在8-12小时内随着液体的积聚变得更加凸起。在形成水泡的急性病程中,口腔疼痛,感染牛的唇和下腭震颤,分泌过量唾液(流涎),在水泡破裂后流涎更明显严重,常出现白沫状口水,粘稠的唾液。舌面上皮逐渐坏死,并在1-2天内破裂,留下无表皮(露肉)的红色糜烂(烂斑),抓舌(检查)可加速破裂导致大片舌皮脱落。出现水泡的部位还有:鼻孔内和口鼻凸出部。鼻孔中的病损通常很小,愈合后表面形成结痂。蹄部病损造成跛行,不愿意移步和间歇性的抽动腿脚。在感染急性期动物的鼻腔和眼常有浆液性-脓性排泄物。口腔病损消退很快。一旦水泡破裂,血清纤维蛋白就开始填补创面,4天左右整个创面被纤维蛋白组织覆盖,7天后几乎完成全部上皮的重新生成。蹄部病损与口腔病损痊愈过程相似。成年牛口蹄疫的死亡率很少超过5%,但幼小牛犊可达90%。小牛犊突然死亡是由于心肌的多点坏死造成的,通常在水泡病损症状出现之前就发生死亡。口蹄疫临床症状-牛牛的FMD病损A)流涎),白色泡沫状。B)小肉牛蹄部(发白的区域)出现早期水泡C)牛乳房,乳头上出现水泡。D)小肉牛舌面未破裂水泡和齿龈上的破裂水泡牛和猪的FMD病损A)小肉牛口腔,舌面和齿垫上有病损。B)小肉牛口腔,齿垫和齿龈上有烂斑。C)小肉牛舌面、齿垫和齿龈上的病损,D)猪的心脏,心肌坏死(黄色)口蹄疫临床症状-猪早期症状:跛行、发热、精神沉郁、厌食。蹄部表现疼痛,病猪卧躺在地,不愿活动,蜷缩、弓背或者采取犬坐姿势。病猪蹄部发热,沿着趾或附趾的冠状带呈现白色。这些部位很快充满液体而变成水泡。大约1天后水泡破裂,留下红色的、裸露的烂斑。在蹄踵球部和趾间也可能形成水泡。蹄部严重的病损可导致蹄甲脱落。在口鼻吻突上面的水泡在破裂前含有数毫升液体。水泡也可能出现在乳头和乳房上。怀孕母猪可能流产。吃奶仔猪可能死亡但不出现水泡。仔猪死后心脏呈现心肌黄色条纹,俗称‘虎斑心’。猪水泡病损的痊愈过程与上述牛的相同。猪的FMD病损A)猪鼻吻突上有未破裂的大水泡。B)猪蹄部早期未破裂水泡(发白的区域)C)猪蹄趾和附趾沿冠状带上的水泡。D)一只猪蹄的角质组织(蹄甲)脱落拱背吮乳仔猪急性死亡心脏病变口蹄疫临床症状-羊绵羊群或山羊群感染的第一症状通常是突然发现许多羊严重跛行,并伴随有精神沉郁、厌食和发热,或者幼畜的突然死亡,羊羔死亡率很高。在乳头和阴门处可能出现水泡。公羊包皮上可能出现水泡,不能或不愿配种。跛行的羊很可能发现其蹄部发热,触摸时疼痛。在蹄趾间、蹄踵球部和沿冠状带可能发现水泡。齿龈上水泡不常见,即使有水泡,也很快消退。山羊的病损通常比绵羊少且轻,迅速痊愈,尤其是口腔中的病损。羊典型口蹄疫症状较难看到。绵羊的FMD病损A)绵羊蹄部在趾间有一个破裂水泡。B)绵羊蹄沿冠状带有一个破裂水泡C)绵羊舌面和齿垫上的烂斑。D)绵羊口腔,齿垫和上唇有烂斑口蹄疫研究理论突破和技术发展1514在意大利最早记录了口蹄疫,至今已有近五百年历史1546描述(记载)口蹄疫1897确认病原因子,首例由病毒(FMDV)引发的动物疫病1920证实豚鼠对FMDV易感;1922~26确认FMDV三个血清型,O、A、C1925第一次抗FMD免疫接种1927确认血清型内的抗原性变异1930在动物体外培养病毒1931第一次计算病毒的大小1943年发现每个血清型有不同的亚型,1986年后研究减少。1947用舌组织块大规模培养病毒1948确认非洲三个血清型(SAT1,SAT2,SAT3)1951利用乳鼠作为实验动物1952在荷兰大规模免疫接种1954确认第七个血清型,亚洲1型口蹄疫研究理论突破和技术发展1958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病毒1958146S颗粒的免疫作用,分离病毒的感染性核酸,世界口蹄疫参考实验室建立1959从带毒动物分离出病毒,1958年1959年,巴西人VanBekkam等人首次从临床健康牛的食道/咽部(O/P)刮取物中分离到病毒。1962~64用细胞系培养病毒1963提纯病毒粒子1965证实病毒毒株之间的重组1965年Hyslop证实在已感染牛的周围口蹄疫病毒以气溶胶的形式大量存在,而且健康牛也能被人工气溶胶病毒感染。1966用血清学方法确认病毒的聚合酶1968Burrows在潜伏期从感染动物的粘膜、排泄物和分泌物连续采样分析,结果显示咽部是病毒早期定居和增殖的场所,被感染动物在临床症状出现的前后数天内随排泄物和分泌物释放出大量的病毒1969测定病毒蛋白的成分1969确定单个蛋白在免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1972TepIIctpa等研究证实猪在感染了含有病毒的气溶胶后病毒初始复制部位是在肺部,被感染的猪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呼出大量的病毒气溶胶,且比牛和羊呼出的病毒气溶胶更具感染性口蹄疫研究理论突破和技术发展1973证实单个分离的蛋白诱导产生中和抗体(Laporte等)1977病毒基因组生化图谱1978病毒自身的病毒RNA聚合酶1981免疫原性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Kleid等),此后表达技术日益成熟(非结构蛋白)1982可形成保护应答的肽的化学合成1984病毒粒子的第一次结晶1986第一次完成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19892.9Å分辨率病毒结构分析1990感染性cDNA1993Carol首次将聚合酶链反应(PCR)用于O/P液的检测,成功地检测到了口蹄疫病毒。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1995年开始研究应用PCR技术1996~2003确认易感细胞上的受体国际口蹄疫发生格局和发展态势周边国家口蹄疫疫情对我国的威胁国内口蹄疫流行状态及特点我国口蹄疫防控重点(1)一些发达国家和长期无疫国家暴发口蹄疫。欧洲(英国除外)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疫苗接种后,疫情得到了控制,多数西欧国家达到了无疫标准,在欧共体于1991年停止了疫苗的使用。在亚洲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蒙古等多年无疫的国家或地区及已控制了FMD的阿根廷等国2000~2001年后又重新暴发了FMD。(2)流行的血清型有跨区流行的趋势。传统上,欧洲流行O、A、C三个型;亚洲主要流行O、A、C和AsiaⅠ型;非洲不仅有O、A、C三个型,还有独特流行的SAT1、SAT2和SAT3三个型;南美洲流行O、A、C三个型。本世纪初,全世界流行的FMD主要为O、A、Asia1、SAT1和SAT2型。但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南非独特流行的SAT2型已传至中东的科威特和沙特(2000年);亚洲独特流行的AsiaⅠ型已传至欧洲的希腊、土尔其(2000年)和格鲁吉亚(2001年)。总的格局和特点总的格局和特点(3)毒株的流行全球化。在当今交通便利、国际贸易频繁的形式下,加快了毒株传播的速度,并使毒株的传播全球化,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尽管FMD流行态势有所变化,但总的格局依然如故。北美和大洋洲继续保持无FMD状态,重疫区仍为亚洲、非洲和南美洲,欧洲为地方性流行或散发。南美的一些国家通过疫苗接种取得了无FMD国家地位。发达国家继续享受无FMD地位,发展中国家未摆脱FMD危害。印度:因贫困和宗教信仰,使FMD难以控制,O、A、C和Asia1到处流行。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等国情况相同。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流行O、A、和Asia1流行。菲律宾1976年进口南美牛将C型带入。1996年印度和菲律宾暴发发生C型口蹄疫,虽此后再未见有暴发,但C型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日本、南朝鲜、蒙古、俄罗斯于2000年发生O型FMD,毒株属O型泛亚毒株。前苏联解体后与我国相邻的国家,大多流行过或正在流行A型口蹄疫。2005年后,俄罗斯、越南等国与我国接壤的地区先后发生了Asia1型口蹄疫。不丹、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疫情更为严重,尤其是巴基斯坦疫情复杂,同时流行A、O和Asia1型,对我国威胁最大。周边国家疫情对我国的威胁亚洲是口蹄疫的重灾区。多年以来,我国始终处于AsiaI型口蹄疫包围之中。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2002-2004年度)公布的疫情资料显示,在我国周边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伊朗、阿塞拜疆、土耳其、泰国、缅甸、老挝、越南、不丹等12个亚洲国家一直存在AsiaI型口蹄疫疫情。这些国家与我国西藏、新疆的克州和喀什地区与其中的一些国家具有很长的边境线,过境放牧和野生动物季节性迁徙普遍存在,具有传染AsiaI型口蹄疫的机会。周边国家疫情对我国的威胁国内口蹄疫流行状态及特点我国口蹄疫发生特点1、国际贸易及周边疫情对我国威胁很大,周边疫情多次冲击我国;2、新的毒型对我国高频次影响(Asia1江苏05,A),出现多个血清型并存;3、在疫苗免疫政策的影响下,一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4、在疫苗免疫等综合措施的影响下,季节性不明显;但春、秋季相对多发;5、新发毒型呈现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空间聚集性强的暴发态势;6、新的变异毒株对养殖业危害很大(猪O型变异株);7、不同地区饲养模式差距很大,免疫状况不同,部分畜群处于非免疫保护状态,为口蹄疫易感的高风险畜群;部分地区畜群口蹄疫感染抗体较高,具有较大暴发危险。防疫(控)重点(一)O型(泛亚、新猪毒)(二)Asia1型(江苏毒)(三)A型(四)C、SAT2-国家层面,技术储备牛、羊:O、Asia1猪:O型,严密监控Asia1型口蹄疫防制策略口蹄疫难以控制的因素3个策略6种措施技术支撑口蹄疫防控成功事例口蹄疫防控技术规范口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