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易仆生的《玩偶之家》摘要:19世纪挪威的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真实地反映了诺威社会当时的生活,剖析了欧洲资本主义的特点,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肮脏、腐朽的本质,提出了许多重大社会问题。关键词:易卜生;性格魅力;结构艺术;艺术魅力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年),挪威戏剧家。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易卜生为审视社会和心理问题,摆脱了19世纪的写作传统,使用口语化的散文体进行写作,不愧为一代戏剧大师。《玩偶之家》是亨利克·易卜生的代表作,被比做“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在这个“宣言书”里,娜拉终于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向丈夫严正地宣称:“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以此做为对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玩偶之家》中鲜活的人物、矛盾冲突的营造、戏剧的结构艺术都体现了易卜生作品的艺术魅力。一、人物的性格魅力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分别描写了人物鲜明的个性,文章中,娜拉美丽、善良、活泼、热情,外柔内刚,有内在的毅力和刚强的个性。她爱丈夫,一切都为了丈夫,甚至打算献出生命。但生活现实使她看清了她在家里没有独立的地位。娜拉经历了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的自我觉醒过程。海尔茂开始时勤奋努力,似乎很爱妻子。但在妻子心中丈夫的地位至高无上,男人利益不容侵犯,妻子必须顺从丈夫。娜拉的丈夫可以在生活中变出四张脸:温存,打算牺牲;看信后勃然大怒,恶毒辱骂;危机消除时装出笑脸,“饶恕”娜拉决定出走时收起笑脸、诘问。暴露出市侩的虚伪及自私的男权主义。文章中人物的性格造就了剧情发展的必然。二、矛盾冲突营造的艺术效果《玩偶之家》中的矛盾冲突是复杂的,作者根据戏剧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人物群像的刻画,确立了以娜拉与海尔茂矛盾冲突为主线,围绕着“冒名签字”引发的各种矛盾冲突为副线。主线与副线交织纠缠在一起,将戏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到了极致,从而营造出跌宕有致的艺术效果。第一、《玩偶之家》矛盾冲突的线索。一是海尔茂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维护者,是资产阶级男权中心思想的代表,他与娜拉争取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二是娜拉“冒名签字”与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矛盾。三是林丹太太为了养活弟弟和妹妹,不得已嫁给自己不爱的富人,突出了生存与爱情的矛盾。四是柯洛克斯泰为了给妻子治病和娜拉一样被迫伪造签字,从此被认为是“邪恶的小人”,突出了贫穷与人品道德的矛盾。第二、艺术效果揭示了写作目的。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对矛盾冲突安排得既紧凑又波澜起伏、有张有弛。债权人柯洛克斯泰利用借据来要挟娜拉为他保住职位,这件事成了戏剧冲突的关键,引发了娜拉和海尔茂的矛盾冲突,使人感受到剧情忽而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忽而局势趋于缓和。林丹太太出面调解,矛盾解决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但易仆生却又将解决矛盾安排成忽而山重水复,忽而柳暗花明,最后娜拉终于认清了海尔茂的真面目,离家出走,矛盾急转直下,却又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收到了大起大落的艺术效果。从当时的时代背景看,易卜生写《玩偶之家》的目的是为了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严厉的批判。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特定背景下的“木偶人”。《玩偶之家》写的是“19世纪挪威资本主义总体的社会制度”。在易卜生笔下,社会法律制度既反映了剥削阶级的意志又是为剥削阶级利益服务的,它们都是镇压人民的工具。挪威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从内部操纵“法律”,法律则从外部制约人,在内部操纵与外部制约之间,人们彻底失去了自由与自我。《玩偶之家》中的海尔茂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者,是资产阶级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宗教和法律这个“固有的模式”的拥护者。他的复杂多变使他失去自我的性格特征,顺应了“适者生存”的两难处境。娜拉却是争取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挣脱“固有的模式”活在真实中的自由人,表现了易卜生《玩偶之家》的社会讽刺性,凸现了易卜生作品的反社会性。二是娜拉性格特征的局限性。《玩偶之家》尖锐地提出妇女解放的问题,他写作的目的是把这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呈现给读者,让读者与欣赏者展开讨论,因此他笔下对娜拉性格特征的描写具有局限性。三、《玩偶之家》的结构艺术易仆生《玩偶之家》的结构艺术具有两重性:一是它的文学性、二是它的舞台艺术魅力。第一、剧本结构艺术的文学性。一是情节的单纯与集中。从情节中透视了觉醒中的娜拉性格的发展变化。娜拉精神觉醒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平静——波澜阶段:丈夫生病,她为救丈夫伪造父亲签字向柯洛克斯泰借钱。柯洛克斯泰以娜拉“冒名借债”之事要挟娜拉的丈夫海尔茂不要辞退他。这使娜拉的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平静的心中起了波澜。烦乱——幻想阶段:由烦乱到幻想。她准备自己承担责任,牺牲自己来保全丈夫的名誉。她天真地认为,到时候丈夫会来“挑起那副担子”。娜拉的幻想表现出她的单纯和对丈夫的深情。幻想——现实阶段:当海尔茂看到柯洛克斯泰的揭发信时,对娜拉破口大骂。娜拉的幻想完全破灭了,她完全醒悟过来了,知道往日的欢乐都是假的,自己不过是丈夫的“玩偶”,她看穿了丈夫的伪善,她的心平静了,毅然出走。娜拉的出走体现了《玩偶之家》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法律、道德、宗教的全面批判,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二是结构严密,集中紧张。文章从债主柯洛克斯泰利用“娜拉冒名签字”的借据威胁娜拉这一危机开幕,不是渐次展开剧情,而是在后果的猝然爆发中交代复杂的前因,将现在进行的事件和过去发生的事件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并以人物的对白推动现在的戏。以人物矛盾冲突为中心,层次清晰地展现了错综复杂的六条主要矛盾冲突线,其中,娜拉与海尔茂的矛盾冲突是全剧的主干,它牵出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使全剧的五个人物都卷入紧张的矛盾冲突之中,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集中严密的结构。三是明暗双线、纵横交错、引人人胜。《玩偶之家》的矛盾冲突尖锐复杂,有明线和暗线的不同处理。娜拉和海尔茂的矛盾冲突,柯洛克斯泰用“借据”威胁娜拉并要告发海尔茂引发的纠葛是明线;林丹太太和柯洛克斯泰的关系,娜拉“冒名签字”与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矛盾、阮克大夫因得了传染性花柳病无人救助断送了性命是暗线。这两条线索同时并存、彼此交织、互为影响、互相牵制,使剧情紧张曲折、引人人胜。最后,娜拉离家出走“砰”的关门声,将剧情矛盾推向高潮,引发了一连串的社会问题,突出了《玩偶之家》的主题。第二、舞台艺术魅力。易卜生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使《玩偶之家》的舞台艺术充满魅力。它产生在镜框式舞台逐渐普及并发展为匣式布景的l9世纪中叶。首先强调舞台幻觉,调动灯光、布景、道具等一系列手段。再现剧中人物生活时代和活动场所。其次是在戏剧思相内容上真实反映生活,并富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呐喊出以娜拉为代表的妇女要求独立与解放的心声。一是从舞台风格出发。《玩偶之家》的舞台布置追求生活细节的真实,倒影般的戏剧结构,人物矛盾集中、突出,充满哲理,角色的语言生活化,呈现易卜生剧场的美学。首先,制造出酷似现实生活的场景。《玩偶之家》的舞台生活场景布置极富层次感,把这个收入良好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居室以开放跳跃的模式呈现在舞台上。我们从主人公的服饰,房间的布置、钢琴等家具的摆设、墙上的版画,什锦架上摆着瓷器和小古玩等生活用品可以看出,娜拉把房间布置的舒服、雅致可是并不奢华,她完全是资产阶级社会合乎理想的女性,为结局娜拉离家出走埋下伏笔。其次,空间环境。《玩偶之家》舞台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情节的单纯与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高度集中,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向观众展示一定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他采用了“追溯法”,使剧情结构集中、紧凑。整部剧才三幕,剧中描写的人物并不多,但事情发生的时间跨度较大,三幕剧只表现了一个空间环境,都在海尔茂家里。最后从演员与观众的关系上看。一般戏剧要求演员真正“生活”在四堵墙内,制造生活幻觉,忘记观众与剧场的存在。《玩偶之家》首次在挪威剧院上演曾震动剧坛,“观众不仅疯狂地喝彩,还脚跺地板,并且把椅子摇得嘎嘎做响。”由此可见易生的戏剧可以调动观众的情绪,使观众身在剧场而不忘现实,这种通过理智思索后的冲动,使欣赏者与欣赏对象之间就处在了一个共同的时空里,剧情的发展给人以正在发生的真实感,演员直观的表演与观众微观的心理感应互动,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心理环境一观众在演员的表演中看到自己内心世界的展现。参考文献:【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聂珍钊.悲凄而刚毅的艺术家:托玛斯·哈代小说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杜,1992.【3】任一鸣.“社会性别”学术研究的必要性[J].昌吉学院学报,2004,2.【4】易卜生.玩偶之家【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