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呼包鄂区域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是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以下简称呼包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好呼包鄂区域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对于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我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统筹城乡发展,实现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三个率先”目标,带动全区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呼包鄂三市位于我区中部,土地面积13.1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1%,辖26个旗县区、107个建制镇。2005年末常住人口650.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7.3%。一、发展基础“十五”时期,呼包鄂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在全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先行示范作用,成为全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综合经济实力最强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2005年,三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51.4亿元,占全区的比重为51.8%;三次产业结构为5.9:47.9:46.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850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近1倍;财政总收入达到277.4亿元,占全区的比重为5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23.7亿元,占全区的比重为53.6%;城镇化率为62%,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近15个百分点。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具备十分有利的发展条件。一是自然资源富集。煤炭保有储量1256.5亿吨,占全区的56%;天然气已探明保有储量7000亿立方米;稀土储量逾亿吨,占世界的50%;黄河横贯整个区域,过境里程830公里,区域内黄河水的配给水量为58.6亿立方米。二是区位优势明显。呼包鄂是沟通华北、东北和西北经济联系的枢纽,距首都北京不到500公里,距天津出海口仅有600公里,毗邻俄罗斯和蒙古国,是连接京津冀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节点,是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三是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强劲。2005年,能源、冶金、装备制造、化工、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完成增加值630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6%,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的比重达到60%。四是科技人才集中。普通高等院校占全区的65%,国有研究与开发机构占全区的60%,科技活动人员占全区的75%。五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十五”期间三市外商直接投资额累计达到22.1亿美元,占全区的比重为87.8%。2005年,引进国内区外资金445亿元,占全区的比重为40.6%,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3.7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2.8倍,年均增长30.5%,高于全区平均增速15.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呼包鄂区域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同时呼包鄂区域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仍然较小,可用财力有限;区域内部协调机制不健全,内在联系不紧密,大范围、宽领域、高起点配置资源的格局尚未形成;产业同构化现象趋于明显,整体竞争力不足;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小,城乡差距较大,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产业等创新机制尚未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压力仍然较大。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在实现率先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不断加以解决。二、发展环境“十一五”时期,呼包鄂区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我国进入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资本、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为呼包鄂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经济布局,全面提高在国内的区域分工地位带来机遇。二是京津冀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和中部地区的崛起,为呼包鄂参与区域间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三是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阶段,为呼包鄂进一步加快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四是随着与国内外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层次和规模的逐步提高,为呼包鄂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在更宽领域促进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五是自治区提出鼓励西部优势地区率先发展,促进东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战略部署,明确了呼包鄂的发展方向,使区域内良好的自然资源、科技人才和组合优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得到进一步放大。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按照自治区“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构建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强化产业关联,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通过布局基地化、产业集群化、城镇组团化,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共同解决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全力打造呼包鄂城市群,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进程,为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快速高效发展发挥更好的作用。二、基本原则(一)推进区域一体化。按照三市城市功能定位的要求,走区域协调、统筹、错位和特色发展之路,促进产业互动互补、市场互融互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生态环境共促共保。发挥呼包鄂区域的核心带动作用,增强对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等周边地区的辐射,形成“泛呼包鄂经济合作圈”。(二)加快城乡统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有效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建立城乡互补、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发展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促进农村牧区繁荣、农牧业发达和农牧民富裕。(三)提高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呼包鄂科技教育优势,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优化自主创新的环境,加强科技与经济、教育的紧密结合,全面提高科技整体实力和产业技术水平,以技术跨越带动经济跨越。(四)坚持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着力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和环境的可承载能力。三、战略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和优化配置,形成发展合力,取得“六个突破”,建成全国重要的“四个产业基地”,实现“三个率先”,不断提升区域产业的国内分工地位,在全区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六个突破。在构筑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共建共享基础设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市场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六个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四个产业基地。建成以煤、电、天然气和煤化工为主的能源化工产业基地;以钢铁、铝和运输机械、工程机械、机电装备等为主的冶金及装备制造业基地;以乳业和羊绒制品、肉业为主的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基地;以稀土、制药及发酵、电子信息业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力争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级次区域中心。——三个率先。在全区率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主要目标经济实力明显壮大,在全国的产业分工地位不断提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以上,达到4700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6000元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达到700亿元。基本形成呼包鄂城市群,区域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大型产业基地和重点工业园区的配套条件更加完善,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度和整体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研究与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农牧业转化增值水平进一步提升,农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牧业产值的比达到2:1。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7%,区域内产业分工更趋合理,逐步形成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空间格局。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共享水平明显提高。加快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进一步开放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领域,提高市场化、社会化水平,建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配套齐全、保障有力的市政、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构建集约高效、便捷通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3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年平均大于300天,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重点治理区域全面好转,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显著提高,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社会全面进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达到240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达到8200元。城乡统筹发展,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自主增长能力不断增强。建立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逐步消除制约区域合作的各种体制性障碍,形成统一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5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0亿美元,引进区外国内资金达到1500亿元以上。第三章产业集群与布局按照区域集聚、产业延伸、服务配套的产业集群化要求,继续扩大资源型产业规模,加快特色优势产业产品延伸加工,引进培育非资源型产业,大力发展配套型中小企业,推动产业重点向黄河沿线、资源聚集地和交通干线的工业园区集中布局。一、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实施大产业、大集群、大基地战略,促进产业多元、产业升级和产业延伸,形成产业集中度高、相互关联密切、区域特色鲜明的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特色农畜产品和稀土、制药、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等主导产业集群。(一)能源化工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煤炭深加工和就地转化能力,重点发展煤炭、电力、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盐碱化工等下游产业,形成以能源转换为重点,以煤化工为龙头,以天然气化工和盐碱化工为补充的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基地。煤炭重点建设准格尔煤田、东胜万利煤田两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调整改造重组中小煤矿,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依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和环境的煤矿,原煤产量达到2.5亿吨,井工矿单井规模年产达到120万吨以上、露天矿单井规模年产达到300万吨以上。提高煤炭就地转化和深加工能力,就地转化率达到60%以上。发展煤炭气化和液化等洁净煤技术,加快煤炭综采、机采技术应用,煤炭洗选比重达到60%,回采率达到70%以上。电力以煤电热联营和西电东送电源点建设为重点,发展大型坑口、路口电厂,建设单机60万千瓦机组及以上大型空冷火力发电项目,在沿黄河区域和煤炭富集区建设托克托、准格尔、达拉特电站群,成为亚洲最大的火电群。建设一批为大型企业、工业园区配套的动力车间、自备电厂和热电联产项目。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及垃圾发电、煤矸石发电等项目,推进循环流化床燃烧等洁净煤发电示范工程。重点建设达茂旗巴音风场120万千瓦风电、毛乌素沙漠太阳能长廊、棋盘井双兴30万千瓦煤矸石等新能源及发电项目。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2500万千瓦。加快电网建设,开辟至京津唐第二通道、准格尔至河北南网交流送电等500千伏外送电通道,积极拓展电力市场。煤化工依托神华煤制油、中海油聚甲醛等大项目,加快建设乌兰木伦、大路新区等特色煤化工工业区。注重煤的洁净、高效利用,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为主,重点发展煤制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和煤制甲醇、二甲醚等替代燃料,以及芳香烃类等煤化工系列深加工产品,构建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形成500万吨煤制油、600万吨煤制甲醇和600万吨煤焦化的生产能力。发展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等新型煤化工项目,加强对副产煤气、合成尾气、煤气化及燃烧灰渣等废物和余能的利用。天然气及化工以苏里格、乌审和大牛地气田为基础,加快天然气开发,天然气产量达到120亿立方米。提高输气能力,建设长庆—蒙西、长庆—乌海—临河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以博源联合化工、鄂尔多斯联合化工、天野化工等为依托,加快合成氨、甲醇和乙炔等天然气产品的生产,发展以合成氨为原料的尿素和氨等深加工产品;以甲醇为原料的甲醛、醋酸和聚丙烯等产品;以乙炔为原料的醋酸乙烯和聚乙烯醇等产品。盐碱化工依托伊化、亿利、三联化工等企业集团,重点发展煤电—电石—氯碱—聚氯乙烯联合生产项目,稳步发展金属钠、氯丁橡胶、甲烷氯化物和高效无污染漂白、消毒剂等产品。充分利用稀土优势和纳米技术,加强涂料工业、染料工业新产品开发及现有产品的深加工。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经表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