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君宇解说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君宇生平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高君宇1896年10月22日出生在娄烦县(原静乐县)峰岭底村。名尚德、字锡山。五四运动后,取均分寰宇之意,自号“君宇”。兄妹五人,君宇排行老二。受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其父高配天早期同盟会会员革新思想及家大业大的景况,使幼小的尚德从小就懂得了关心国家兴旺的道理。1903年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1909年入县立高等学堂读书,期间响应辛亥革命,与其父兄带头剪掉了辫子,以示革故鼎新,同时设法说服母亲,将妹妹缠好的脚放开。1912年1月13日,怀着立意深造的决心,考入太原模范中学校,该校后改为山西省立第一中,现太原五中之前生。省立一中学习期间,袁世凯窃国称帝,消息传到太原,他目击时艰,痛国沉沦,辄愤懑填胸,积极响应蔡锷将军的讨袁运动。同一中同学上街宣传,揭露袁世凯卖国、专制、独裁罪行,并将《袁世窃国记》等反袁资料寄回家乡,激发家乡人民的爱国热情。同时给父兄写信指出:“洪宪过不了百日”。1916年7月考入北京大学。北大学习期间,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特别是蔡元培的“敬德会”,陈独秀创办的“新潮社”,李大钊传播马列主义,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使高君宇更加坚定了马列主义的信念。立志传播马列主义,解放全人类。1918年5月21日,日本政府和段祺瑞政府秘密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协定》。中国留日学生抗议归国,高君宇等北大学生积极响应,并参与请愿活动。1919年五四运动,他以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的身份,率领学生带头冲进曹宅,痛打张宗祥,火烧赵家楼,被称为“五四健将”。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在北大成立,高君宇是最早的会员,曾参于过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的翻译工作,任英文组长。11月,首届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被选为书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他是全国57名党员之一。7月,“少年中国学会”在南京召开会议。他以北京会员的身份参加了这一次会议。1922年1月20日,高君宇等代表中国共产党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接见。会后高君宇等部分中国代表留苏数月,考察苏联十月革命后的政治经济状况和革命经验,还参观了部分工厂、学校、部队和农庄,并参加了“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4月绕道柏林、巴黎从海路归国。参加此次会议,其父高配天捐赠大洋一千元。归国后,以北京代表身份出席了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为二届执行委员。“二大”后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出版,高君宇任编辑兼记者,并为《向导》等刊物积极撰,揭露和反对帝国主义奴役中国人民企图瓜分中国的罪行,号召人民起来摆脱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等。内容有:关于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和以工农为主体的革命群众运动的论述;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论述;关于中国革命的目标是“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论述等。他对中国革命的理论观点,不仅在当时是切合实际和富有远见的,就是对后来的中国革命实践也有重要的价值。他还组织和领导过1923年2月4日——7日京汉铁路总同盟罢工的领导工作,在极其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和罗章龙等在骑河楼等处秘密编印和发行《京汉工人流血记》一书,高君宇为该书撰写后序《工人需要一个政党》。该书的出版对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加强国共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年,北京大学聘他为助教、校长室秘书。1924年1月20日,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他参与过会议的文件起草工作。后北京市国民党特别总部成立,任总务股主任。为北方地区的国共合作做了大量的工作。5月21日,他和张国焘秘密工作的北京腊库胡同16号被北洋军警包围,张国焘被捕。他化装成厨师,智脱虎口。在铁路工人的掩护下,乘车前去石家庄后返回太原,带着北京区委和李大钊的指示于5月26日在省立第一中学的青年学会里,秘密进行建党活动。期间介绍李毓堂、侯士敏、潘恩博等人入党,建立了山西第一个党小组。6月5日回到家乡峰岭底村,向李寒心提出离婚问题,决心结束这一婚姻悲剧。回太原后给其岳父李存祥写信正式言明离婚之事,为解放妇女带了好头。后在铁路工人掩护下前赴上海。7月由上海到达广州参加了党所领导的广州商面工人大罢工,并任孙中山的政治秘书,10月协助孙中山平息了商团叛乱。11月初,冯玉祥北京政变成功,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下旬,高君宇随孙中山离开广州,先期抵达北京,因积劳成疾咳血不止,住德国医院治疗。1925年1月11日,列席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的第四次代表大会。会后,受周恩来委托往天津面交邓颖超一封信。成为周、邓热忱的“红娘”。3月1日出席了孙中山为了反对段祺瑞善后会议,在共产党的支持下在北京召开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并和李大钊等30人为大会主席团成员。3月2日忽感腹部疼痛,仍坚持工作。4日腹痛加剧,难以支持,由北京区委兰辛陪送到协和医院,诊断为急性盲肠炎,决定手术治疗,他毅然亲自签字。因医治无效于6日凌晨2时40分逝世。以他29岁的年华践行了他:“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的辉煌人生。3月29日,由中共北京区委书记赵世炎主持,在北大礼堂举行追悼大会。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范鸿劼、王若飞等送了花圈、挽联。5月8日,遗体安葬于北京陶然亭,墓碑文字由党组织安排拟就审查,以其弟高全德的名义刊刻,他的骨灰于1973年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高君宇不但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精神伟大,他与石评梅的爱情更是当代年轻人的典范。他俩的爱情道路是很坎坷的。高君宇是父母包办,石评梅是初恋受骗,评梅因初恋受骗,曾发誓永不嫁人要过独生生活,是高君宇从苏联开会回来,山西老乡在北京召开了同乡会,同乡会上高君宇的讲演激发了石评梅。同乡会后高君宇在西山养病期间向石评梅求爱,高君宇摘了一片红叶,在红叶上写上了:“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寄给了石评梅。评梅接到这片红叶因独生主义思想已定,就在红叶的背面写上了:“枯萎的花篮不敢承受这鲜红的叶儿”寄回高君宇。君宇接到退回的红叶也没有泄气,心想我们不能在一起生活,但可以在一起谈工作,谈学习。后来的书信来往也比较频繁,还互赠礼物。直到高君宇躺在病床上时,石评梅前去探望,答应嫁给高君宇,可是第二天早上就接到了高君宇逝世的噩耗。君宇逝世后,评梅将高君宇的那首自题诗刊在碑的侧面,并在后面写了:“这是君宇身前照片后面的几句话,死后我替他刊在碑上。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的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君宇逝世后,评梅极度悲伤,每个星期天、每年的清明节都要去君宇墓旁守墓。三年后,她也悲伤过度,离开人世,根据遗愿同志们将她葬在君宇墓旁。后人亲切称之“高石之墓”。一、高君宇纪念馆讲解词高君宇纪念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静游镇峰岭底村(原属静乐县),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著名政治活动家高君宇的诞生地及他16岁以前一直生活和学习的地方。高君宇奔走革命后,也曾多次回乡在这里秘密从事党的活峰岭底村座落在汾河上游,距太原市城区131公里、娄烦县城东北20余公里处。省道宁白公路自太原,经古交、汾河水库从本村通过,北上静乐、宁武。村东是海拔1378米的峰岭山,山顶上北宋时娄烦人民抗击外敌入侵所建的烽火台至今巍然屹立,因村居山脚,故名峰岭底村(“烽”被后人误写为“峰”)。高君宇纪念馆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以房窑为主,皆为灰砖青瓦,体现了晋西北农村特有的建筑风貌。始建于清咸丰年间高君宇曾祖时,除了住宅外,还有药店、油坊、粉坊、酿酒等作坊和菜园、小花园。整个大院又分为东上院、东下院、中院、南院、西院和园子6座院落,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中院又分上下两层,东上院和东下院以长工住宅和作坊为主。中院下层东西侧有厢房,北向有一排整洁的窑洞,东数第一孔内设砖砌楼梯可达二层平台,第二孔窑洞便是高君宇的出生地。后来这排窑洞成为管家、伙计们的住宅和帐房、药房等贸易场所。二层平台上,东西原先都有厢房,北向的四孔窑洞是后来建成的,是高君宇父母亲和兄妹们的住房。西院有与中院的下层紧连的两孔窑洞和一些小平房及畜圈。中院门旁偏西的南院有几间平房,也是一处作坊。1996年高君宇纪高君宇的父亲高配天,1900年参加义和团运动,后来加入同盟会,倡导新思想,在村里行医卖药,乐施好善,深受乡民尊重爱戴。因为高君宇的家庭是当地有名的大财主,1947年晋绥解放区土地改革时,除东上院的4孔长工窑外,其余房窑全部分给了群众,共住了10多户人家。到20世纪80年代初,大院大门、中院大门、中院上下层的4套厢房、上层窑洞前出檐卷棚,已全部被拆除掉,门窗大部分更换改造,失去了原貌。所有房窑大部分已砖凋瓦裂,破烂不堪,1995年,在迎接高君宇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修复高君宇纪念馆。到1996年10月22日,高君宇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的日子里,修复后的“高君宇纪念馆”正式向游人开放,成为对广大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并被列入山西省人民政开放的“高君宇纪念馆”的主体为原“高家大院”的中院,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中院的院门上悬挂着彭真同志亲笔题写的“高君宇故居红色旅游景区”木质牌匾。下院窑洞,西侧第一孔的窑内悬挂着4幅大型玻璃镜框,镶嵌着彭真、薄一波、许德珩等同志的题词。彭真同志的题词是“高君宇同志是山西省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和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太原的共产党共(社)青团是在他的联系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他毕生为共产主义事业艰苦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薄一波同志的题词是:“革命先驱。”许德珩同志的题词是:“革命先驱,青年楷模。”其余三孔窑内全部悬挂着介绍高君宇生平事迹和进行革命活动的照片镜框和文物展柜。照片共100余幅,展柜共20余个。展览共分为11部分。(一)英雄自古出少年;(二)五四运动的健将;(三)神州大地播火手;(四)中共早期领导人;(五)工人运动的领袖;(六)国共合作呕心血;(七)山西党团创建者;(八)情系周邓当“红娘”;(九)彗星迅忽英年逝;(十)洁玉爱情万古传;(十一)故乡人民的业绩。上院四孔窑洞从西往东每孔窑前分别制挂着“高君宇大哥高俊德居室”、“高君宇父母亲居室”、“高君宇读书室”、“高君宇三弟高全德居室”的小牌匾。窑内陈列着高家当年的家俱、灶具、用品等文物。包括:文房四宝、古籍图书、桌、椅、柜、箱、被、褥、席、毡和锅、碗、瓢、盆、壶、瓶、杯、盘等大小家俱及复制品共112件。大型的直接摆放在窑四孔窑内还分别挂着高君宇父亲高配天、母亲赵娥则、妹妹高志娴、大哥高俊德、三弟高全德全家、高君宇过继子高培存全家及旅居台湾的高君宇四弟高玄德的照片。每幅照片下都标注着照片上人的姓名、生卒时间、与高君宇的关系及主要生平。在高君宇父母亲的居室内还悬挂着一面高君宇家世系列花名表的镜框。由国家文化部捐赠的高君宇全身铜像矗立在纪念馆下院的中央,再现了高君宇当年为共产主义事业奔走呼号的风貌。二、高君宇故居解说词故居门前高君宇,原名高尚德,字锡三,号君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山西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的创始人。高君宇故居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峰岭底村,是高君宇出生以及16岁之前成长学习的地方。峰岭底村坐落在汾河上游,位于娄烦县城东北20公里处,距太原市城区97公里。村东是海拔1378米的峰岭山,山顶上现在还保留着北宋时所建的烽火台,故名峰岭底村。高君宇故居始建于清咸丰年间,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以房窑为主,皆为青砖灰瓦,体现了晋西北农村特有的建筑风貌。除了住宅外,还有药店、油坊、粉坊、酿酒等作坊和菜园、小花园。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高君宇故居大门前悬挂的匾额上“高君宇故居纪念馆”这几个大字是由彭真同志亲笔题写的。彭真是山西省曲沃县人,1922年考入高君宇的母校——山西省立第一中学,他在当时这个山西革命斗争的摇篮里很快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高君宇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彭真同志对高君宇的革命业绩曾有过高度的评价,他说:“高君宇同志是山西省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和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太原的共产党、共青团是在他的联系指导下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