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99年世界60亿,05年中国13亿)1.决定自然增长的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时间和空间均不平衡。时间:不断增加(总趋势),不同时期特点不同,20C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空间:发达国家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增长迅速。3.世界人口增长地区分异增长数量低到高:亚、非、拉美、欧、北美、大洋增长速度低到高:非、拉美、亚、大洋、北美、欧2002人口前10名:中、印、美、印尼、巴西、巴~坦、俄、孟、尼日~人口逐渐减少者:俄、德、日、匈4.影响人口增长因素:生产力及经济水平、科教文卫/政策、宗教、人口基数。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类型: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注意:高于3%则认为出生/死亡率高,低于1%则认为自然增长率低。模式转变的标志:死亡率的下降。2.地区差异(二战后更明显)发达国家:现代型发展中国家:传统现代型转变的过渡时期世界整体:过渡时期我国:现代型(中/韩/古/乌是发展中国家里的现代型)3.影响增长模式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生育观念、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等。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标准:跨越行政区,一年以上,居住地发生改变。2.分类及特点(1)国际人口迁移——按是否跨越国境划分(2)国内人口迁移——按是否跨越国境划分时间原因特点流向时间特点迁出地迁入地原因意义19C前集团化、大批亚非拉美洲大洋洲殖民扩张殖民招工奴隶买卖开发新大陆,传播工业文明,改变人种空间分布。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定居少、短期多拉美东亚非洲欧/北美北非西亚经济发达:劳务/科技移民/难民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古代政治强迁、战争、灾害大批次自然条件较好地区建国后至80s中计划经济严格户籍管理有组织有计划东部向西部、东北80s中至今改革开放流量大、自发内地向沿海及工矿区(3)农村→城市,城市→农村,农村→农村,城市→城市——按迁移方向划分3.人口迁移的意义迁出地:缓解人地矛盾,减轻人口压力;造成人才流失,农田荒废。迁入地:解决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环境/住房等问题。意义:调整人口分布及余缺,加强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促进发展/缩小差距。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源、矿产。社会经济因素:经济水平、交通通讯、婚姻家庭、文化教育。政治因素:国家政策、政治中心的转移、战争个人需求变化(往往起重要作用)我国古代:“永嘉之乱”后第一次北方居民南迁高潮;“安史之乱”后第二次,南方人口首次多于北方,重心在长江流域;“靖康之难”后第三次。美国:第一次南北战争,第二次工业/城市化,第三次农业危机(南→北/西),第四次老工业区衰落(东北→西南“阳光地带”),第五次老区改善。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环境承载力:环境可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研究某种资源与人口的关系)。2.环境人口容量:某地在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条件下,利用资源及其他条件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研究某一地区整体环境与人口数量的关系)。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首要因素):正相关科技水平:正相关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水平:负相关4.全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悲观者,乐观者,中间论(100~110亿)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1.人口的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生活方式和健康生活水平,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条件下,某国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人口合理容量对于制定区域的人口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都有重大意义。3.当前全球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城市化/老龄化→环境与资源问题。全人类实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任务艰巨。措施:尽可能控制人口,保障发展的平等权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形态(受地形/水系/交通线等影响)团块状:成都、合肥、华盛顿——平原地区组团状:重庆——山区或丘陵条带状:兰州、洛阳、西宁、宜昌——河谷地带(污染几率大)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商住市政工,服务仓储通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工业/交通/政府机关/住宅用地/休憩/绿化及园林/农业用地等。2.城市功能分区(由集聚效应形成)住宅区:城市土地最广泛的利用方式,工业革命后出现。现多分化为高级区(城市外缘)和低级区(内城及工业区)。商业区:市中心、交通线两侧点状或条状分布,占地面积小。(CBD:昼夜人数相差大,建筑物高大密集,商业/服务中心二合一)工业区:靠近交通便捷地带,有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势。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2.形成因素(受交通便捷程度和距市中心远近影响)经济(地租高低):商业付租能力最强,住宅次之,工业最弱。工资水平、历史文化、民族宗教、原始设计、其他。3.城市内部结构在不断变化之中。不同等级和城市的服务功能一、城市的不同等级1.划分依据:人口规模(我国标准:市区和郊区非农业人口)。2.分类:集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2-10,10-20,20-50,50-100,100+(单位:万人)3.城市级别低,服务种类少,范围小;城市级别高,服务种类多,范围大。4.影响城市等级高低的因素:地理位置、交通、资源。(以上海为例:海岸线中点、长江口、国际港口、铁路发达、人口、三角洲)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1.等级较高城市数量较少,相距较远;反之数量较多,相距较近。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六边形理论)。第三节城市化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a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b的过程。以人口城市化和地区城市化为主要表现形式。2.衡量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成因推力:使人离开乡村(人口增长快/土地压力大/抗灾差/收入低)拉力:吸引人至城市(易就业/社会保障好/交通便捷/文化设施全)4.意义: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二、世界城市化进程:欧洲——北美——发展中国家水平发展特点常见问题初期低(30%-)进程缓慢功能区混杂布置中期较高(30-70%)城市化迅速推进(人口聚集/郊区城市化)住房拥挤、环境污染后期高(70%+)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但局地城市地域仍在扩展逆城市化(大城市中心空洞)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剧烈的地区,城市的四大圈层均发生改变。(土壤受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水循环受影响)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2.城市常见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大气污染: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工矿废气。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噪声污染:交通出行、工业生产施工、社会活动(50dB+)。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及生活垃圾。其他:电磁污染、光污染、光化学烟雾(C、H化合物)等。四、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建设生态城市可减少污染并使城市与自然保持协调。2.我国城市发展战略:严控大城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着重发展小城镇。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生产选定的地理位置(绝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相对区位)实质:对农业土地和合理利用2.农业基本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气候(光照/降水)、水源——基本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机械和科技水平——变化较快(市场的需求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3.农业地域的形成——这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概念:一定地域/历史发展阶段,在各种条件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特点: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基本相同。二、混合农业——例: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1.混合农业多为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分布于西欧、北美、南非、澳、新。2.澳洲混合农业主要模式:麦→草→休→麦3.优点:良性生态系统(羊/麦/草互养)、有效利用时间、灵活应对市场(风险小)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季风水田农业——性质:种植业、自给农业(极少市场)、劳动密集农业1.分布:亚洲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亚洲热带雨林气候区2.地位:所产稻米占世界总产量90%+,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稻米生产国。3.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水稻土)社会因素:劳动力丰富廉价,种植史长,人均耕地少/单产高,饮食习惯4.特点:小农经营,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水利工程量大。附: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鸭稻混合模式二、商品谷物农业1.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2.分布:美、加、阿根廷、俄罗斯、澳大利亚、乌克兰、我国东北华北。3.经营方式:多为家庭大农场经营,我国国营。4.区位条件自然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社会因素: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科技水平高5.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1)区位条件:上述所有条件。(2)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与季风水田农业的最大区别),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实现了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3)示意图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大牧场放牧业——性质:畜牧业、市场农业、密集农业1.分布:美国、阿根廷——牧牛业,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牧羊业(牛和羊的适应能力不同)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3.区位因素:以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为例(1)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湿润气候),草场茂盛。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地租便宜;交通便利,距海港近。(2)阿根廷人对该产业的改良改善交通,合理利用草场,种植饲料,开辟水源,培养良种牛。(3)该产业由粗放农业向密集农业转变,由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变。附:我国内蒙古、新疆发展大牧场放牧业需要改善交通,加大科技投入。二、乳畜业——性质:畜牧业、商品农业、密集农业1.生产对象:奶牛2.产品:牛奶及其制品3.分布:城市郊区(运输不便、不耐储藏,需靠近市场)4.典型地域:北美五大湖周边,西欧、中欧,澳/新(另:荷兰/丹麦)。5.区位因素——以西欧为例饲料因素: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多雾短日照,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地势平坦,利于牧草和饲料的种植。市场因素: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饮食习惯6.特点: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7.比较:大牧场放牧业Vs乳畜业气候干旱半干旱温和湿润草场天然人工分布地广人稀地区城市周边产品肉、皮毛乳及乳制品市场远离市场(外地市场)靠近市场(本地市场)第四章工业企业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分类:按生产部门分为采掘/加工业,按产品用途分为重工业/轻工业。2.生产过程:投入原料,产出产品和“三废”。3.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动力(燃料)*、原料*社会因素:政策、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4.主要导向型工业——区别于各密集型工业(前者针对区位,后者针对投入)(1)原料导向型:制糖、水产品加工、罐头加工、采掘业(2)动力导向型:冶炼业、化学工业(3)市场导向型:饮料、家具制造、印刷、面粉、石油加工(4)技术导向型:飞机制造、集成电路、精密仪表(5)劳动力导向型:电子装配、玩具加工、服装加工二、区位因素的变化1.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变化原料和燃料↓劳动力数量↓信息畅通↑市场↑科技↑劳动力素质↑交通仍有吸引力(在发展中国家)例: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动力原料市场近煤近铁临海鲁/伯包/鞍宝/福/塔2.新增区位因素(1)环境因素较严重污染工业分类见右图。无污染或轻污染城内,轻度污染城郊,严重污染远离城市工厂应在盛行风下方向/垂直于季风方向/最小风频上风向布局污水处理厂应在河流最下游,自来水厂应在河流最上游(2)政策因素、乡土情感因素(侨乡)、决策者理念和心理因素等。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区(一定发展传统工业)1.发展基础:煤、铁资源2.核心:大型工业企业3.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