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产生及其体现社会心理学作业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产生及其体现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按照社会心理学家约翰·兰伯思的说法,“社会影响是那类能够改变个人和群体的态度和行为的压力。”从众,顺从和服从等相符行为则是社会影响的结果,在这些现象中,最常见的当属从众行为。从众反映的是一种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一致的行为。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生活范围比较局限,生活方式与其他群体有所区别,更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通过分析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表现及原因,了解其心理规律,可以指导我们促进积极从众行为的发生,抑制消极从众行为的出现,从而创造更加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大学生的学业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研究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产生原因及其体现。文献综述一、从众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所谓从众(conformity),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宋官东(1997)认为,从众是在客观或心理上模糊的情境中,人们不自觉地做出与他人一致的行为或是行为反应的倾向。图一:从众行为的S-R反应模式图图片来源:宋官东,对从众行为的新认识,心理科学,1997,20(1):88-89社会心理学家M·谢里夫最早利用“游动错觉”1研究个人反应如何受其他多数人反应的影响(1935)。在研究中他发现,当被试者单独在黑屋子中接受测试时,被试者估计的移动范围差异较大,然而当黑屋子中的被试者增加至三人时,他们判断的结果便互相趋近了。该实验表明,一个人对于外界的的认识或见解会受到众人的认识或见解的影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阿希在20世纪50年代做了多次从众实验,并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结果。阿希从众实验的过程为:参加实验的被试被分为7人一组,告知他们参加一个知觉判断实验,实验的真正目的并没有被告知。通过专门的分组,这7个人中,只有编号为6的被试是真被试,其他6人都是研究者请来的助手。11游动错觉:在黑暗的环境中,当人们观察一个固定不动的光点片刻后,感觉到光点在来回移动的视错觉。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产生及其体现社会心理学作业实验开始后,实验者依次呈现50套两张一组的卡片。每一组的两张卡片中,一张上画有一条直线,称为标准直线,另一张上画有三条直线,其中一条同标准直线一样长(见图二)。实验者要求被试按照各自编号依次回答,选择出与第一张图片上的标准直线一样长的那条直线,并把这条线段的编号告知实验者。图二:选择开始后,在最先开始的两组卡片的选择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按照真实的情况作答,从第三组卡片的比较开始后,实验助手开始故意给出错误判断。最终实验结果证明,个体单独判断的正确率可以高达99%,但在跟随小组判断时,由于从众情境影响,其判断准确率大大降低,跟随大家一起做出错误判断的总比率达到全部反应的37%。75%的被试至少有过一次从众的行为,和大家一起做出错误的判断。人们认为,从众行为出现的原因在于群体压力。群体压力可分为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Dodge&Gerrard,1955):1)信息压力:人的知识、信息主要通过别人获得,经验证明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正确的,是否同多数人的意见保持一致就成了人们评价自己的判断和行为正确与否的依据。别人提供的意见、信息成为个人行动的重要参照依据,这就是信息压力产生作用的原因。2)规范压力:人处于某一群体之中,就要接受群体规范。成员遵守这些规范就会受到接纳,反之就会受到惩罚冷淡与排斥。希尔迪尼(R.B.Cialdini)等人的看法与之类似,将这两种原因诠释为信息化的社会影响(informationsocialinfluence)和规范的社会影响(normativesocialinfluence)。社会心理学家基斯勒认为,从个体角度来看,从众行为的产生有四种需求和原因:1)与大家保持一致,以形成团体的目标;2)为取得团队其他成员的好感;3)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4)不愿意受到群体不同意见的压力。如今社会心理学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从众行为的基本动因有三种:一是渴望获得正确的信息;二是为了被喜欢和接受;三是缓解群体压力。具体到大学生,则可细化到以下几点:1)害怕孤独,渴望被群体接纳:对个体来说,他与一定群体的从属关系越是重要,群体的纪律越是严格,分歧越是涉及群体的基本价值观,群体的压力就越明显,从众心理就越强烈。如果一个个体总是与群体的意见相违拗,那么这个个体往往会被群体孤立,出于群体压力,该个体往往会改变自身意见,从而与群体相适应,从而表现出从众行2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产生及其体现社会心理学作业3为。2)缺乏自信:当信心不足时,往往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缺乏自信心的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往往只强调适应而忽视创造,只想到服从而忘却自主。3)为适应周围环境:有时面对周围环境,人会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想法来适应环境以求得生存。比如一个人在学校食堂会礼貌谦让、排队等待,但当他来到一个没有秩序的地方时(如在超级市场抢购),他也会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一贯做法。4)观念影响:在中国,传统观念对于大学生的思想也有很大影响。中国的传统思想主张中庸,而不是标新立异,“入乡随俗”、“出头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等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久而久之人们便形成了遇事从众的心理习惯。5)情感脆弱:感情脆弱者经不起外界刺激,有时一点小事会引起较大的情绪波动,主要表现为性格不够坚强,应激能力不强,情感拘束、沮丧、焦虑、郁闷或烦躁。凡是感情脆弱的人,往往以逃避的方式对待刺激,以随波逐流来保持心理平衡。6)安全心理作怪: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从众不仅使个体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而且可以回避责任。二、影响从众的因素影响从众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群体因素、情境因素、个体因素:群体因素从众是群体施加给个人的一种影响结果,因此群体的特点对于个体从众有着很大的影响,现已总结出的影响从众的群体因素主要有三点:1)群体规模:从众行为与群体规模密切相关。实验研究证明,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着群体规模增大而增大的。在阿希的实验中,他将群体人数由2到12进行改变。发现2个人的群体创造出的从众压力要大于一个人的,3个人的要大于2个人的,但是4个人和3个人所创造的群体压力大致相同。杰拉德(H.B.Gerard,1968)和米尔格莱姆等人(S.Milgrametal.,1969)也做过与群体规模有关的从众实验,同样发现群体在4人以下的时候,随着人数的增多,从众行为也增多,但当群体大于4人时,群体规模不在引起从众率的变化。2)群体的凝聚力:群体凝聚力(cohesiveness)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社会心理学家多依奇等人(M.Deutshetal.,1955)做过一个阿希式实验,不过在他的实验中,改变了小组间的关系,让几个小组进行竞争比赛,看哪个小组出现的错误更少,并对优胜的一组进行奖励,以此来增加临时性实验小组的凝聚力及与个人关联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在竞赛的情境中,群体成员会努力地、有意识地、自愿地尽量达成一致意见。实验表明,在一个凝聚力很强的群体里,每个成员都会有很强的压力感,从而引发更多的从众行为。3)群体自身的一致性: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从众行为产生的主要条件。很多从众行为的产生,都是在个体看到群体中的他人采取了相同的行为,个体为了保持和群体的一致性而产生的。同时,很多研究证实,对群体一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从众率的显著下降。小群体的行为表现会非常明显地影响到整个群体从众行为发生的比例。阿希及莫里斯(W.N.Morris&R.S.Miller,1957,参见时蓉华,1996)的研究证实,无论群体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不一致,即使持不同意见的人没有任何权威,都会使从众的比率大大下降。阿希的研究发现,如果判断群体中再加入一名真被试,则从众比例也会明显下降。莫罗夫等人(M.Malof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产生及其体现社会心理学作业4&A.J.Lott,1962)及艾伦(V.L.Allen&J.M.Levin,1971)的研究证明,群体不一致意见一旦出现,无论持不一致意见者与真被试在情感和态度上是否相同,都会导致从众率的下降(参见时蓉华,1996)。情境因素不同的情景对于从众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下是已总结出的五类情境因素:1)刺激物的性质:刺激物的性质是影响从众的情境因素之一,人们更容易对模棱两可的刺激物的判断做出从众反应。心理学家克雷奇等人(D.Krech&R.S.Cruthfield,1963)的研究也表明,在被试可以非常肯定的项目上,从众率只有15%,较为肯定的项目为24%,而难于肯定的项目从众率为36%。阿希的实验研究也发现,当卡片上线段的客观差异变得较小,进行正确回答的客观概率下降,从众的比例上升。这一点意味着在情境的模糊性较大、人们较难做出自信判断时,更容易从众。2)个人地位:人们的从众行为往往因为其在群体中的地位不同而有所不同。权威者往往因为社会角色定位的关系,被认为有权力和能力,常常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能干,信息渠道多,因此易于赢得地位较低的个体的信赖,从而使更多的低地位者跟从。张道田(1999)的一项研究表明,引起从众心理压力的大小,与已经发表过意见的成员人数和威信高低成正比,如果威信高者和多数成员已经发表了一致意见,这时,后发表意见的特别是威信相对低些的成员就会产生从众倾向。3)时间因素:时间因素对从众行为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群体交互作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从众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交互作用的早期阶段更容易发生从众行为,因为这个阶段双方处于互相适应阶段,双方都试图建立规范。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互相接纳对方的程度较高,比较容易说服和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到了交互作用的后期,相互之间会试图巩固自己的地位,从而变得不易接受影响而从众。另外,在早期阶段如果个体自我怀疑,同时又有高群体压力,则易发生从众。这个时候如果表达自己的意见前,先了解别人的想法并写下来,那么轮到自己表达观点的时候,就会表现出较多的从众,但是如果在听别人说之前先思考过,那么表达的时候就会表现出较少的从众(P.Tetlock,L.Skitka&R.Boetter,1989,参见D.T.Gilbert,1998)。4)反馈的匿名性:在阿希的实验中被试的意见是公开的。道奇的实验则要求被试在当众和秘密两种条件下对线段知觉问题做出回答。结果是在公开条件下的从众行为量为30%,而在秘密条件下做出从众行为只有25%,可见匿名情况降低了群体压力,人们越少感受到孤立,做出的独立性行为越多5)承诺感:在阿希的实验中,被试观看卡片后并未立即说出各自的意见,而是在听完多数一致的错误意见后,有32%的被试表现了从众行为。如果被试在听取众人的意见之前,先将自己的意见表明,再听众人一致的错误意见,其从众行为会受到约束。而且有实验表明,承诺感的高低对其从众行为的发生率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见表一)。表一:承诺感和从众组别承诺感从众率甲无24.7%乙低16.3%丙高5.7%丁最高5.7%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产生及其体现社会心理学作业5个体因素从众是发生在个体身上,因此,个体水平的差异也会对从众产生影响,下面是三种个体差异给从众带来的影响。1)个性特质差异:一般情绪不稳、智力较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易受暗示、比较怯懦、患得患失的个体更易表现出从众。反之,比较自信、有较高自尊要求的个体一般不易产生从众行为。施耐德等人(A.Snyderetal.)1960年的研究发现,被试的自我评价越高,从众性越低。艾克斯等人(W.Ickesetal.)1981年的研究发现,被试的果断性越强,则越倾向于不从众。董婉月1986年的研究发现,在中等自我卷入的具体价值取向问题上,认知方式倾向于场独立的被试,从众率明显低于场依存的被试。2)年龄差异:从年龄上看,青少年期及其以前的年龄段被认为是易从众时期,这个时期个体出于发展阶段,通常也被称为可塑期。随着年龄的长大,性格的稳定,在从众行为上年龄差异就不再明显。我国学者杨青、王星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