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5年(送审稿)黄陂是楚剧的发源地,黄陂楚剧团建团六十年来,经过几代艺术人的努力耕耘,不断将黄陂楚剧团发展壮大到今天。为了黄陂楚剧的长足发展,并创造出更辉煌的明天,在未来五年里,黄陂楚剧团将继续努力,秉承老一辈的优秀传统,开拓前进,特制定此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未来五年里,黄陂区楚剧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按照“三贴近”原则,以繁荣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确定目标、找准坐标、设立路标,形成一个以舞台表演为主体、演出经营为中介、艺术教育为基地的三位一体的新型文艺团体。1、确定目标把与时俱进、持续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具有实力、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黄陂区楚剧团为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出名人、出名戏、创名团,将黄陂区楚剧团建设成为楚剧界一流的演出团队作为未来五年的总体目标。2、找准坐标黄陂楚剧团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曾取得过辉煌的成绩,特别是两个阶段:一是《四下河南》打出了黄陂楚剧的牌子;二是《少年花木兰》产生了可观的边际效应。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发展环境和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体制创新,黄陂楚剧团所面临的不仅仅是生存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如何找准自己的坐标,迎接挑战。结合剧团目前社会基础稳固,经济状况良好,基础设施齐全,人员结构年轻的实际情况,应从三个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突出核心优势,达到更高层目标。一是聘请资深编剧、导演座客黄陂,按照专业艺术的高标准、严要求规范演员行为,特别是年轻演员。二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选送部分优秀人员到高等学府深造,学习编剧、导演、音乐、舞美、表演及营销经纪等方面专业知识,使编导专业过硬、演员行当齐全、乐队实力雄厚、舞美技术精谌,彻底解决剧团人员的结构问题。三是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及文化知识学习,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真正做到文化人有文化,而且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3、设立路标根据剧团工作实际,将未来五年分三个阶段来完成全面工作,即“抓当前建设,全面入轨阶段”,“夯实基础,及时提速阶段”和“又好又快,实施跨越阶段”。(1)抓当前建设,全面入轨阶段(2011——2012年)。一是舞台艺术上,恢复提高现有剧目20台,其中精加工折子戏10个,新生产单本戏4台、连台本戏8台,排演综艺性节目2台,营业性演出400场以上。深加工提高《少年花木兰》、《少年吴光浩》及《木兰山组歌》等已成型的经典剧目,逐步扩大在省内外的演出场次。二是创作剧目的打造上,2010年启动以盘龙文化为题材的文艺新品创作,2011年实施排演,力争参加“中国第十届艺术节”的比赛演出,并取得优异成绩。同时2011年启动以“二程”文化为题材的文艺新品创作,2012年实施排演。三是人员队伍建设上,通过开展演研活动,学习戏剧理论,开展岗位练兵,提高演职员工的专业艺术素养;选派基础条件好,有发展潜力的人员到外深造,培养剧团自身的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设计等主创人员;并根据剧团岗位需求,重点加大对青年演员的培养力度,使2——3名演员在楚剧届中名列前茅。(2)夯实基础,及时提速阶段(2013—2014年)。一是舞台艺术上,恢复提高现有剧目20台,其中精品折子戏10个,新生产单本戏4台、连台本戏8台,排演综艺性节目2台,营业性演出400场以上,演出收入以20%的幅度逐年提高。继续加大对《少年花木兰》、《少年吴光浩》、《木兰山组歌》等已成型经典剧目的演出。二是创作剧目的打造上,以现有楚剧《少年花木兰》为基础,继续围绕以木兰文化为创作题材的精品剧目打造,创作排演反映花木兰中年、老年时期生活的剧目1台,并参加省市及国家级比赛,力争夺金。三是艺术队伍建设上,继续加大剧团自身编剧、导演、音乐、舞美设计等方面主创人员的培养力度,并达到省级艺术院团专业水平;并根据岗位需求,新吸收艺术专业人才5——10名。(3)又好又快,实现跨越阶段(2015年)。对照规划要求全面检查落实各项工作,在成绩中总结经验,在差距中查找问题,理清剧团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剧团新发展、新跨越。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新型的管理运营机制,大胆尝试新的分配制度,激活内部潜力,增强发展活力,激发演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变“输血”为“造血”,剧团自身机能得到强健。二是人员队伍建设上,达到一级演(奏)员4人,二级演(奏)员20人,3——5名演员获国家级奖项,争取5——8名有突出贡献的演(奏)员享受区政府津贴;不断提升艺术生产力,演出剧目达到100台以上,其中精品剧目8——10台。三是以精品树形象、占市场,实现以社会效益提升品牌形象,品牌形象促进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形成日益明显的“黄陂楚剧团”品牌效应。四是开拓演出市场,积极打造有创新意识、市场眼光和独特艺术感染力的自主知识产权剧目,使剧团“走出去”,具有底气和品牌,进军国内市场,部分优秀剧目推出国门。五是延长演艺产业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尝试形成集演出、吃喝玩乐、休闲一体化的产业链,使演出收入、员工收入成倍增长,强化剧团实力,谋求长远发展,实现剧团新跨越。六是做好资料建档工作,成立验收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对剧目的剧本、音乐、服装、化妆、道具、相片、影像资料等建立全面的档案资料库。二、以舞台表演为主体黄陂楚剧团要达到楚剧界一流演出团队的总体目标,必须以四类剧目建设为根本,加强楚剧舞台艺术的建设,在统筹安排的情况下,重点抓好创作剧目建设。1、创作剧目出精品。以“夯实木兰文化、创新盘龙文化、发掘‘二程’文化”为中心,突出楚剧,发展曲艺,提升歌舞,打造黄陂区楚剧团代表性的精品剧目。具体排演计划为:(1)2010年9月——2011年3月邀请省市专家开始以盘龙文化为题材的剧本创作,2011年4月前完成定稿并准备投排,2011年5——7月正式投入排练,参加“中国第十届艺术节”的比赛演出,并夺取大奖。(2)同时2011年启动以“二程”文化为题材的文艺新品创作,2012年实施排演。(3)2013年,在恢复提高楚剧《少年花木兰》的基础上,继续围绕以木兰文化为创作题材的精品剧目打造,创作排演反映花木兰中年、老年时期生活的剧目。(4)在打造楚剧精品剧目的同时,新编排湖北大鼓、湖北渔鼓等形式的歌舞、曲艺类节目,形成两条腿走路,使戏曲类、综艺类节目双提高。2、保留剧目显实力。恢复提高楚剧《少年花木兰》、《宝莲灯》等楚剧精典剧目,用艺术质量来彰显剧团实力。3、折子戏夯基础。排演《赶会》、《庵堂认母》等折子戏30出,夯实演员基本功,优选其中3——5出参加江花杯比赛,夺取一、二等奖。逐步规范折子戏精品剧目,使其成为楚剧“模板”,并录制影像资料并在全国发行。4、连台本戏走市场。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连台本戏《四下河南》、《郭丁香》等剧目来扩大演出市场。*黄陂区楚剧团演出剧目一览表附后(见附件1)*黄陂区楚剧团业务创作生产规划表附后(见附件2)三、以演出经营为中介1、新建楚剧团多功能排演厅,使剧团演员排演有场地,楚剧观众看戏有场所。2、按现代舞台的高科技要求,新增灯光、音响、桁架等舞美基础设施,以适应各类演出活动的需求。3、加大艺术生产经营,开拓演出市场,以武汉市为中心,以武汉8+1城市圈为基地,以湖北生态旅游区为渗透点,巩固并拓展现有市场。4、积极打造有创新意识和独特艺术感染力的自主知识产权剧目,具有黄陂独特地域特色的艺术品牌,逐步发展国内市场,并将部分优秀剧目推出国门。5、多元化、多渠道开展多类演出市场,形成产业链模式。四、以艺术教育为基地1、积极争取政府支持,解决“黄陂艺校”的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2、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校址所有权并新建教学综合楼。3、继续办好黄陂艺校,加强现有后备人才的培养。4、做好2008级学员毕业后的就业安置工作,其中为剧团输送专业艺术人才15——20名,进一步解决剧团人员年龄结构问题。5、结合市场需求,扩大教学范围,增设导游、模特、DJ等学科。6、坚持出人、出戏、出精品的基本理念,将培养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作为剧团发展的重点项目,对剧团年轻演员进行跟踪再教育培训,加强专业及思想政治、文化知识学习,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五、保障措施1、健全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剧团工作全过程,逐步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机制。*黄陂区楚剧团管理制度附后(见附件3)2、完善规划体系坚持以“创新发展思路,规范剧团管理,狠抓艺术质量,拓宽演出市场,强化队伍建设,提高艺术素质,打造艺术精品,争创国家级艺术院团”办团理念为引导,以剧目建设为龙头,以演出质量为根本,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和谐剧团为保障,为五年发展规划提供有力保障。3、强化规定管理按照“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健全责任制,加强考核评价和民主监督,动员和引导全体职工广泛参与,确保规划分阶段有效落实和如期实现发展目标。(1)落实规划目标。各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好规划纲要的相关任务,把规划纲要与制定和实施有关建设计划、各类行动计划以及年度计划紧密结合起来,使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切实得到贯彻落实。(2)加强规划考核。建立严格的考核工作责任制,把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指标和主要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作为年度考核要内容。(3)注重规划调整。因其他原因对规划进行修订的,由剧团团委会提出规划修订方案,并征得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实施。五年发展规划自制定之日起,在剧团班子成员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附件1:黄陂区楚剧团演出剧目一览表类别剧目名称折子戏《赶会》《庵堂认母》《杀狗惊妻》《杨绊讨亲》《打豆腐》《双下山》《送友》《忆十八》《葛麻》《百日缘》《打金枝》《打神告庙》《盘肠大战》《断桥》《访友》《盗仙草》《打焦赞》《小姑贤》《夜梦冠带》《送香茶》《拦马》《拾玉镯》《贺端阳》《唐知县审诰命》《站花墙》《九相公闹馆》《艾虎除霸》《薛礼探月》单本戏《少年花木兰》《宝莲灯》《蝴蝶杯》《李三娘》《白扇记》《李慧娘》《江姐》《双玉蝉》《杨乃武与小白菜》《双揭榜》《荞麦馍赶寿》《三世仇》《乌金记》《打龙袍》连台本戏《四下河南》《郭丁香》《狸猫换太子》《薛仁贵征东》《薛平贵征西》附2:黄陂区楚剧团业务创作生产规划表(2010年9月——2015年12月)时间剧目名称类别参加人员责任人目标定位2010.9.20——2010.10.19日黄陂版《木兰山组歌》恢复提高、演出剧团部分演员及艺校部分学员高文根宋小清达到并超过“八艺节”演出水平,圆满完成上海松江文化交流演出。2010.10.20——2010.11.10庆祝区人大成立30周年文艺演出排演综艺性节目剧团部分演员高文根宋小清高质量、高水平完成演出任务。日同时,创作2011年春节团拜会节目创作综艺节目刘建新、胡中裕、胡庆华等高文根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创作有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2010.11.11——2011.1.26日单本戏《》、《》连台本戏《蜜蜂计》恢复提高传统剧目剧团演出团人员谌志军高质量、高要求完成排练,参加2011年灯戏演出。同时,排练演出2011年春节团拜会节目排演综艺节目剧团演出团人员孙刚宋小清在2010年团拜会基础上,提高创新水平,圆满完成演出任务。2011.2.5——2011.4.30日2011年春节灯戏演出扩大演出市场剧团演出团人员高文根宋小清演出80场以上,创收36万元。2011.3月前以“盘龙文化”为题材的剧本创作精品剧目创作高文根创新盘龙文化,打造楚剧精品2011.5——7月投入排练以“盘龙文化”为题材的剧目精品剧目打造谌志军参加“十艺节”比赛并荣获大奖同时,排练折子戏2——3出夯实基础演出团部分演员谌志军规范戏曲要求,高水平参加江花杯比赛并夺大奖。同时,完成以“二程理学文化”为题材的剧本创作精品剧目创作高文根发掘二程理学文化,打造楚剧精品2011.8——11月单本戏《》、《》连台本戏《》恢复提高传统剧目谌志军高质量、高要求完成排练,参加2012年灯戏演出。同时,创作2012年春节团拜会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