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学设计授课人:陈原【教学内容分析】《蜀道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的课文。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唐代诗歌。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蜀道难》具有一种示范的作用。这种示范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展现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的作品风貌,从而感受时代与文学的联系;另一方面的作用,在于通过引导学生诵读、鉴赏《蜀道难》,进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学会阅读其他唐诗作品。在诗作本身之外,作者李白也是很值得研究的对象。这个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诗人以他的卓然文采和人格魅力点燃了盛唐诗歌的熊熊火焰。因此,把李白的诗歌放在这一单元的第一篇就起到了管中窥豹的作用。通过了解李白的诗了解李白,又进一步了解唐诗的风采。在之前上过的唐诗引导课的基础上,我希图通过诵读与鉴赏两个层面结合李白这位诗人来阅读他的诗。使学生能被古典诗歌的巨大魅力所吸引。【学生学习情况分析】《蜀道难》是一个乐府旧题。在行文上有别于学生经常诵读的格律诗,它不像格律诗一样以对偶句为主,它常常是散句居多,这就增加了诵读时情感把握的难度。高中的学生在思想上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但在表达上却正相反由开放转向了封闭。而诗歌阅读鉴赏恰恰需要的就是学生敢于开口去诵读,在这一点上,诗歌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现了矛盾。在诗歌教学上,学生已经接触过现代诗歌,对诗歌的意象有一定的了解。而要了解唐诗乃至整个古典诗歌的魅力,仅仅了解意象是不足的。因此,在《蜀道难》的教学上,意象是一个跳板,它连接着学生的已知与未知。学生可能会被古奥艰深的用词抑制了兴趣,但诗歌丰富的想象世界与情感世界依然是引导学生主动诵读主动探究的一盏明灯。【设计思想】针对学生对诵读古诗的畏缩情绪,我决定以两条主线贯穿全课。一条主线在于从把握情感、掌握停顿、理解内涵三个有着层层递进关系的角度指导学生如何诵读和感受一首诗歌。另一条主线在于梳理《蜀道难》的写作结构和表现方式上的特点。而这两条线的交汇之处就是诗人“李白”。第一条线属于“表”,第二条线属于“里”,正是如此,让学生表里结合的去理解,去感受大诗人李白之“大”。在授课过程中,采取多样的诵读方式来把握诗歌,让学生从多方面接受朗诵这一艺术表现手法,进而能够主动的去诵读。这样既起到引导学生敢于诵读的作用,又能够有一定深度的理解诗歌。【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把握诗歌参差错落的语言特点,领会诗歌奔放磅礴的气势和宏伟豪迈的情感基调。2、通过朗诵诗歌,加深对李白诗歌特点的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1、从学习诗歌的朗诵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是本课教学的重点;2、体会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是本课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明确学习目的。“行走”在如今说来是一个很文艺很小资的词。我们常说,行走在山水间,行走在都市里。远离工业文明的骚扰,行走成为了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审美追求、一种个性选择。然而在古代,即使是封建时代巅峰的盛唐,行走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没有汽车,没有飞机,有的仅仅是造物赐予我们的双腿。那时的行走,总是跟漂泊,跟落魄推不开干系。贬官才会去边疆,流民才会离家乡,况当时大唐盛世,谁愿意离开繁荣的长安而去那些山水险恶之地呢?大诗人李白却是不一样的。他的骨子里刻着动荡,宿命中写着流离。李白的行走,是他一生的主题。于是《行路难》诞生了,于是《侠客行》诞生了,于是,《蜀道难》诞生了。跨越千年的时光,当我们站在历史的彼岸回望盛唐,回望那个青春豪迈的时代,我们能清晰地看见李白和他的“大诗人”的称号。那么我们今天便从李白行走的足迹开始,探究李白“大诗人”之大,大在何处?是因为他创作的诗歌多吗?还是因为他名气大?我们便从这首《蜀道难》开始,看一个端倪。二、诵读分析。欣赏著名表演艺术家乔榛朗诵的《蜀道难》,提出本课中心问题:1、哪些诗句能引起你的想象,你觉得写得精彩?2、《蜀道难》如何体现着“大诗人”李白之“大”?引导学生在欣赏名家朗诵后,自己尝试诵读本诗。三、理解诵读。(一)指导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理清作者写作思路。1、以第一句为例结合学生诵读与教师范读,把握诗歌情感。“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诵读指导:“噫吁嚱”是表示惊讶的感叹,这三个字要读出疲劳而感叹的感觉。“高”应该比“危”更加强调,这是程度的递进。“乎”“哉”,皆可有延长音。来表示对山高的感叹。头一句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先声夺人,先入为主。让读者一接触诗歌,便被这种磅礴的气势所压倒,由此来营造这种蜀道艰难的氛围。因此,最后“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要读出这种难于登天的困顿。提问:从刚才对开篇这一句的诵读的分析,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李白之“大”的一个原因呢?明确:情感的奔放与率真。(以李白其他诗歌为例,如《将进酒》,稍作分析。)2、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提问:很显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一句在全诗中不只出现了一次,那么三次出现,所蕴含的内涵一样吗?为什么要反复出现呢?明确: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在诗中三次出现。第一次出现,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点出了主题:“蜀道难行”,定下全诗的基调,并从“山高”的角度指明蜀道之难;第二次出现,是写蜀道行走之险;第三次出现,是写国情之险恶,战祸之频繁。这三句分别是感情的爆发、延续和收束。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反复强调蜀道的艰难,使全诗主旨明确。(二)指导学生明确句读,体会诗人的丰富想象。1、诗歌第一句带给大家的强烈情感冲击。大么接下来的这一句,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来诵读呢?(了解接下来诗人所写的内容是神话,体会神话所产生的氛围与情感。)明确: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那是一个洪水刚刚退去的时代,没有高楼大厦,甚至连最简单的棚屋也没有;没有道路,有的只是无尽的山水纵横;火,刚刚为我们所使用,我们的先祖作为那个世界的拓荒者,置身于充满神秘与危险的密林之中,高大的树冠遮蔽了阳光,凄厉的叫声不时传来。天空中,金色的凤凰展翅而过,鸣叫之声响彻寰宇。大海里,青色的巨龙掀起滔天巨浪,龙吟不绝。野蛮、神秘、瑰丽往往是我们最经常使用的形容它的形容词。指导学生把握此处,以及文中其他引用神话处的语句的停顿。诵读指导: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何”应该拉长,“茫然”要读的凝重,表现对远古时代的这种追思以及先民开国的艰难。“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表现这种在历史中长时间的荒凉,四万八千岁要重读拉长,“通人烟”应读出这种无奈。“子规地夜月”要读出千里孤身之感,“愁空山”要读的凝重。2、体会李白诗歌的整体特征。提问:李白是通过什么手法来通过深化写蜀道之难的?明确:丰富的想象与大胆的夸张。李白的夸张大家都很熟悉了,夸张的作用便在于强调突出。无论是“飞流直下三千尺”还是“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的天才想象总给诗歌带来无穷的魅力和丰富的色彩。这首诗中,有哪一些地方运用到了夸张,有怎样的效果?(学生举例)李白的想象是天马行空的,加上受到道教的影响,就更显离奇。通过对诗歌中这些神话的理解,我们体会到李白想象的丰富,夸张的大胆,便是这一点成就了李白之大,他有着宽阔的视野,与流畅的才思。也正是这一点,让所有后辈诗人无法企及。他的想象,他的夸张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因此,后人有学杜甫的,有学李商隐的,有学王维的,但却很少有人能学李白,因为这是一种浑然天成的气韵。(三)深入理解诗歌思想,体会李白丰富人格。要读好一首古诗,除了要带着感情,明确停顿,更重要的是理解诗歌的思想。提问:诗中在三段里分别有三次“叹”的动作:“以手扶膺坐长叹”“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侧身西望长咨嗟”。我们来想想,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内涵?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明确:“以手扶膺坐长叹”,这个叹是对道路艰难,行走费力的感叹,读的时候应带有疲惫无奈之感;“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是带有困惑不解的对友人非理性行为的惊叹,读的时候可到有一点惊讶的语气;“侧身西望长咨嗟”这一叹就比较复杂了,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和乔榛都曾经朗诵过这首诗,但在情感的处理上却不一样,我们一起来听一下两位著名表演艺术家对这最后一句的处理。(放录音,学生讨论两种诵读方式的不同。)明确:这应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结合诗人的生命体验去感受。首先,侧身西望,在蜀道之上侧身西望,看的很明显是长安,长安是唐朝的都城,说明在蜀道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还心念国都。其次,李白的志向就是“奋其志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因此,虽然此时安史之乱还未爆发,但愿为辅弼的李白已经看到了盛唐繁荣下的层层危机,于是“侧身西望长咨嗟”。这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应该读出这种意味深长。一说到李白,可能很多同学土会想到李白的狂傲、飘逸。其实李白的人格是很丰富的。李白有志气、有豪气、又有骨气。李白有志气,当唐玄宗找他入京时,他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有豪气,当他的志向被压抑的时候,他会吟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名句;同时李白也有骨气,当他被权贵打压排挤的时候,他大声唱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从这最后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白之“大”的第三个原因:丰富的性格的饱满展示。(教师配乐朗诵全诗,让学生深入体会诗歌情感与思想)四、总结。李白所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国力得到增强,社会十分安定,政治空前开明,很容易就能激发起像李白这样诗人的自豪感和乐观浪漫的激情。是盛唐成就了李白这位不朽的大诗人,也是李白成就了青春豪迈的盛唐气象。五、布置作业。1、背诵全诗。2、择其中任意一题,自我探究后,作报告一篇:《李白·盛唐》;《李白·明月》;《李白·美酒》;《李白·功名》;《李白·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