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维度2景观1112景观1113《城市设计的维度:公共场所--城市空间》[英]MatthewCarmona卡莫纳等.冯江等译.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本书展示了城市设计的多个维度,它们各不相同,但又密切相关。本书提供了全面的概述。城市设计通常被认为是这样一个设计过程:其答案没有正误之分,只有好坏之别,其质量只能通过时间来检验。因此,有必要对城市设计项目不断进行质疑与探索,而不能自以为是。本书无意从时髦的视角创造“新”的城市设计理论,也不提供万能的灵丹。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六个关键维度1.形态维度2.认知维度3.社会维度4.视觉维度5.功能维度6.时间维度城市设计的维度4——视觉维度视觉维度:一.审美偏好二.模式与美学秩序三.动态体验四.城市空间五.城市建筑六.“硬质”和“软质”造景视觉维度——审美偏好城市环境的美学评价主要是视觉的和运动知觉的,尽管体验城市环境包括了我们所有的感觉,但在一些情况下,听觉、嗅觉和触觉会比视觉更重要。正如VonMeiss激发设计师时说的那样:“让我们试着想象我们正在设计的空间中的回音,那些材料将散发出的气味或将在那里活动,以及它们将引起的触觉体验。”城市环境的视觉评价也是理解和认识的产物——也就是说,我们所感知的是什么刺激、如何感知,我们是怎样处理、翻译和判断所收集的信息,以及它是如何吸引我们的思想和感情的。这样的信息是与我们如何感觉特定的环境,以及它对我们的意义是不可分割的额,并且明显被其所影响。美学评价不仅作为重要的个人成分,还具有社会的和文化的认识成分,它们超越了简单的个人品味的表达。正如“美”的概念构成是社会性和文化性的,美至少是部分地存在于对象之中,而不仅仅存在于观者的脑海里。视觉维度——审美偏好自然:自然的环境或是自然因素比建筑因素更优越。维护/教养:看上去被照料和关心的环境。开放和被限定的空间:被限定的开放空间,融合了有悦目元素的视野和景深。历史意义/情境:激发美好联想的环境。秩序:有组织协调性、一致性、易识别性和清晰性。我们应该认识到普通大众对某些环境的喜爱要比美学标准宽泛。JackNasar(1998)定义了“受人喜爱的”环境的五个特征,不受人喜爱的环境往往具有相反的特点。在每个案例中,观察者对这些特征的感知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特征转化为一系列普遍的偏好:视觉维度——模式与美学秩序因为我们总是体验“整体”而不是孤立的任何一部分,所以我们把环境看作合奏,为了使它们更加有秩序,视觉上更加连贯、和谐,我们挑出并选定了一些特征,格式塔心理学家(GestaltPsychologists)已经提出美学的秩序与和谐,我们运用组织或分组的原理从局部开始创造“好”的形式。基于格式塔理论,VonMeiss提到:“我们在建成环境中所体验的愉悦和困难可以用精神上将视野中的不同元素分组为概略单元的难易程度来解释。”一些基本的“协调元素”或分组原则已经确立(如图),大多数环境下几个原则会同时起作用,尽管有时某个原则处于主导地位。组织与一致的原理视觉维度——模式与美学秩序更普遍的,Smith(1980)认为,我们对美学评价的直觉能力具有四个明显的成分,它们超越了时间和文化。对韵律和图案的感觉:韵律包括元素中的一些相似性,并预示着复合体和图案的同时存在。Smith提出,这些有节奏的图案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构成了一个比“一一对应”更具有“牢固亲缘关系”的系统。(如右上图)对节奏的理解:和韵律不同,节奏依赖严格的自身重复。节奏产生于创造强音、间隔、重音或指引等元素的分组。(如右下图)对平衡的识别:平衡是一种秩序,通常与视觉场景或环境中各部分的“和谐”相关,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明显,是最重要的一点。对和谐关系的敏感:关注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如何一起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博洛尼亚中心,柱廊产生的“韵律”和模式,塑造了其特征。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正立面的“节奏”视觉维度——动态体验对城市环境的体验是一个包含运动和时间的动态活动,穿越空间的动感体验成为了城市设计视觉维度的重要部分,环境以一种动态的显现的随着时间而展现的形式被阅读——在描述城镇风光的视觉呈现时GordonCullen设想了“序列景观”的概念。1、增加“既有景色”和“不同景色”的暗示,在“这里(某个特定地点)”和“那里(其他场所)”之间。2、城市变成一种可塑性体验,一个经历压力和真空的旅行,一个开敞和围合、收缩和释放的序列。GordonCullen景观序列视觉维度——动态体验波塞尔曼的四次步行,分别是意大利罗马,英国伦敦,丹麦哥本哈根和日本东京。这些步行图显示了在距离上同样长度但是所用时间的感受和步行经历的不同。同一比例的绘图如同一系列的阅读,这些图表是关于组织的研究,显示了不同的肌理、街区的规模和不同城市的背景。视觉维度——城市空间•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户外空间可被分成两类:1】相对围合,有明确边界,独特形状的积极空间;2】无形状,“不能被想象”的消极空间。Trabcik将城市空间分为由建筑学意义上的墙壁组成的硬空间和包括花园、公园、林荫道等多为自然环境的——软空间。视觉维度——城市空间•创造积极的空间对于所有的城市硬空间,存在主要的三个空间限定元素:周边建筑、地面和想象的天穹半径,Zucker认为人们常能感知的半径时最高建筑物的3~4倍。围合的数量和最终围合程度,部分取决于空间的宽度和围合墙面的高度之比。观察一栋建筑的最合适距离是它高度2倍处。视觉维度——城市建筑1】秩序和统一;2】表达功能;3】完整性;4】平面和剖面要与立面一起考虑;5】细节;6】建筑于周围整合。太原龙城双塔。这两座分别为40层和23层的高层塔楼位于太原市汾河西安。经过精心的考究与雕琢,这座较高办公楼的延伸部位将人们的视线带到街景,同时视觉上巧妙地压低其建筑真实高度。视觉维度——“硬质”和“软质”造景地面景观是和谐、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空间中分为“硬质”铺底和“软质”景观区域。•街道家具包括于地面景观不同的各种硬质景观元素;Gillespies在《格拉斯哥市中心的公共领域,策略和指引》中提出六项原则:1】通过设计组织最少的街道家具;2】只要有可能,将元素合并为一个整体;3】移除所有过剩的街道家具;4】把街道家具视为环境的一部分,使它们与环境质量相配,有助于给环境一致的特征;5】街道家具的放置有助于描述空间;6】街道家具的放置不能妨碍行人和交通。城市设计的维度5——功能维度功能维度:一.私密性二.混合使用和密度三.环境设计四.基础网络ContentsStreetGrounduseBuildingGround公共空间网络的边界提供了公共领域和私密领域之间的交界面。交界面不但要能交互还要能保护私密性比起介于公共领域和私密领域之间坚硬的、不可渗透的分界面,一个更为柔和的、渗透性强的界面更加理想功能维度——私密性足够的人群和活动密度常常被认为是有活力的先决条件,也是创造和维持可行的混合使用的先决条件。另一个关键条件不同的土地用途和运动在空间与时间上集中。功能维度——混合使用和密度TextinhereLlewelyn——Davies确定了混合用途开发的好处:1、更便捷地使用设施;2、上班的拥挤程度最小化;3、更多社会交往的机会;4、多种多样的的社会团体;5、“街道眼”到来更多的安全感;6、节能,对建筑与空间更高效的利用;7、对生活方式、地点和建筑类型更多的消费选择;8、更好的城市活力和街道生活;9、提升城市设施的生存能力和对小企业的支持;10、缓解功能分区和单一功能造成了对小汽车出行需求的加剧。MacCormac指出土地用途在跨越空间时具有对称趋势,而在跨越街区时有不对称趋势。Llewelyn——Davies确定了高密度开发的好处:1、社会的:鼓励良性的互动和多样性;2、经济的:提升开发的经济活力并为基础设施提供驱动力;3、交通的:支持公交,减少小汽车出行;4、环境的:节能,减少污染。微气候风环境其他阳光与阴影照明功能维度——环境设计风环境风玫瑰图:根据某一地区气象台观测的风向资料,绘制出的图形。风向玫瑰图表示风向的频率。根据各个方向风出现的频率,以相应的比例长度按风向描在用8个或16个方位所表示的图上,然后将各相邻方向的端点用直线连接起来。风向类型和分区季风区:风向稳定,夏偏南,冬偏北,冬夏风向频率为20~40%。主导风向区:一年中基本上吹一个方向的风,频率在50%以上。新疆、内蒙、黑龙江西北——偏西风;广西、云南南部——西南风;青藏高原——夏季偏东,冬季偏西(大)无主导风向区:全年风向多变,均在10%以下。陕北、宁夏准静风区:风速小于1.5m/s的频率大于50%。四川盆地(静稳偏东风区)局部环流类型山谷风、海陆风、过山风和下坡风市区风环境整体而言:平均风速比同高度开阔郊区小,但市区内部风的局地性差异较大特征:平均风速比同高度开阔郊区小,风向不规则公共空间的供给,车道和人行道的设计,停车和服务,其他基础设施。当代的设计思潮提倡行人优先:在无需排斥汽车的前提下,让步行优先。车道与步行道设计的要求:1】通过降低车速来保障行人的安全,不鼓励人车分流,提高被动监督;2】增加渗透性,认可交通模式都能达到,尤其是步行;3】通过获知和强调“期望路径”(到达目的地的最便捷路线),在开发中鼓励直达性和良好联系周边环境的车道;4】呼应文脉,足够吸引人,建筑和风景占主导而不是车占主导;5】增加识别性,整体结构和局部视觉参照明确。功能维度——基础网络新设计思潮新的设计思想考虑从安全和车流效率提高到包括对环境质量、步行渗透性以及三维空间设计包括进来:1、空间先行,在加入道路;2、居住区制定限时速32KM的区域;3、采用空间网络,而不是道路等级;4、采纳一个好的交通框架,以使得能很好的适应公交系统与多用途整合;5、采用相互联系的道路布局而不是尽端路。尽管降低对私人汽车的依赖的观点得到大力宣扬,但是停车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是现代生活的需要,而且哪里都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将停车成功的整合进街景与周边的发展中去:1】充分满足当前需要;2】就近方便所有使用者;3】通过限制它的视觉侵入来增加吸引力;4】安全与治安。停车问题一、停车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1、降低道路通行能力2、诱发交通事故3、降低城市的活力4、破坏景观、环境二、关于立体停车库三、停车场规划规划内容:路外停车场、库(公共的和专用的)和路边停车用地的布置,不同地点或小区停车需求预测及停车设施容量估计。城市设计的维度6——时间维度时间维度:1、时间周期2、公共空间的时间管理3、对变化的经营人们对一个城市的感知不仅取决于它的空间、形态、规模和尺度,同样也取决于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时间是我们体验城市的一个主要的内容。一栋建筑可以成为过去与现在、现在与将来之间的桥梁;一所大学的图书馆既可以强调学习的延续性和研究的渐进性,又可以体现出学校的传统。同样,城市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可以体现出历史的留存、生动的现在和发展的未来,并向我们传递这样一种信息我们生活在一个流动、特殊的现在,它的过去和未来与我们相连接。城市设计的维度6——时间维度城市设计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三维的工作,实际上它是四维的:第四个维度是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成为居住的场所,并经过时间的积淀具有更多的意义。KevinLynch在他的《场所中的时间》一书中提出,时间和空间是我们“体验环境的基本框架,我们生活于时空之中。”对PatrickGeddes而言,城市“不仅是空间中的场所,还是在时间上上演的戏剧。”时间维度——时间周期我们最先通过节奏性的重复现象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主要的一些时间周期是基于自然循环的周期,其中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形成一个主导的时间周期,影响人的作息和其他生理循环。为促进和鼓励城市空间的利用,城市设计师需要理解时间的周期现象:昼夜交替、季节变化,以及相应的活动周期,城市环境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以不同的方式被人们感知和使用。作为一个有益和启发性体验,城市设计师可以观察一个公共空间一天的生活或者它的季节变化,即研究它的社会人类学现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