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精准翻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了凡四训》精准翻译--袁了凡先生写给儿子的训诫译者:310105197103104411一、命运的创立我童年时父亲就去世了,我的母亲叫我放弃科考的学业,去学习医术,母亲说:“学医既可以养活自己,还可以救济世人,而且靠学成一种技艺来成名,这也是你父亲一直以来的心愿啊!”后来有一天,我在慈云寺遇到一位老人,留着长须,相貌伟岸,飘飘然犹若仙人。我恭敬地向他作礼。他对我说:“你是官场中人,明年就要考中秀才了,为什么不读书呢?”我把不读书的原因告诉了他,并问他姓什么,是哪里人。老人回答我说:“我姓孔,是云南人。我得到了邵康节的《皇极数》正传,这数应该传授给你。”于是我把他带回家里,把他说的话告诉了母亲。母亲说:“你要好好对待他。”试着让这位老人用《皇极数》进行推算,就连很小的事,都推算的很准确。我于是心里升起了读书的念头,便和表兄沈称商量。表兄说:“有位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办私垫,我送你去寄学是很方便的。”这样,我就去私垫读书,拜郁海谷为师。孔先生给我推算:县考童生第十四名,府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等到第二年去考试,三处考试名次完全相符。孔先生还给我占卜终身的吉凶祸福,说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廪生,某年当贡生,当贡生后某年当选为四川的县长,在任三年半就告退回乡,在五十三岁那年的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可惜没有儿子。我把他的话,详细地记录并用心记下来。从此以后,凡遇着考试,名次先后,都逃不出孔先生所算定的。唯独算我吃廪生米九十一石五斗时就会成为贡生,可是吃廪生米到了七十余石的时候,屠宗师就批准我补贡,我心里怀疑怎么不准了。后来,补贡的事果然被代行职权的杨公给驳回了,直到丁卯年,殷秋溟宗师看到我场里的备卷,感叹地说:“这五篇文章就是五篇奏议啊!怎么可使学识渊博的读书人终老在寒窗之下呢?”于是他同意了县里的申请,批准我补贡。这时计算一下所有领到的廪米,正好是九十一石五斗啊!我因此更加相信人生的沉浮都有天命,而进退的快慢也有时运,于是思想就安定下来,不再去追求什么了。出贡以后,到了北京,留京一年,一天到晚只是静坐,并不看书。己巳年回南方,进南京国子监(大学)。在进校以前,我先去栖霞山拜会云谷弹师,和他在同一间房中对坐,三个昼夜没有合眼。云谷禅师问我:“凡夫之所以不能成为圣贤,只是因为他们被各种妄想缠缚。你坐了三天,不见你起一个妄想,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回答说:“我早被孔先生算过了,荣辱死生都已前定,即使要妄想,也没什么可以妄想的了。”禅师笑着说:“我还以为你是一个豪杰,原来也只是一个凡夫呀。”我问他为什么这样说。云谷禅师说:“人们不能达到无心的境界,终究要被阴阳之数所束缚,怎么会没有定数呢?但是只有普通人是有定数的;大善的人,阴阳之数必然不能算定他;大恶的人,阴阳之数也不能算定他。你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有一点偏差,岂不是一个凡夫吗?”我问他:“那么,这个数能逃得了吗?”云谷禅师说:“‘命运由自己创造,福报由自己求取’,诗书里所说的这些话,的确是圣明的教导呀。我们佛教的经典里说:‘求富贵就得富贵,求男女就得男女,求长寿就得长寿。’要知道,不妄语乃是释迦牟尼佛制定的一大戒律,诸佛菩萨是不会拿虚妄的话来欺骗我们的。”我再问他:“孟子说过:‘求则得之’。这是指求那些我们内在的东西。道德和仁义可以努力去求取,但功名富贵,怎么能够求得来呢?”禅师说:“孟子的话没有错,是你自己理会错了。难道你不知道六祖说过:‘一切福报的栽培都离不开自己的心,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求,是没有什么得不到感通的。’要知道,求我们内在的东西,不只得到道德仁义,还会得到功名和富贵呀。内外双得,这种求对得来说才是有益的。倘若不能从内心反省自己,而只是一味追求身外之物,那么虽然这种求取也有方法和途径,但能否得到就要听从命运的安排了。而如果在求取身外之物时,采取了不正当的方法和途径,那命中本有的福报就会减少,内心美好的德性也丢失了,这就是内外双失呀!这种求是徒劳无益的。”禅师问我:“孔公算你终身怎么样?”我照实告诉了他。他又问我:“你自己考虑你应该登科第吗?应该有儿子吗?”我思虑反省了很久,回答道:“我想,我不该登科第,不该有儿子。登科第的这类人,他们都是有福相的。而我生来福薄,又不能积功累德来为大的福报打基础;并且我不能忍耐繁重的事务,不能宽容别人,有时还用自己的才智凌盖别人;率意而行,轻易发言,妄加谈论。像这样的种种作风都是我少福的表现,怎么配得上登科第呢?污秽的土地里,容易滋长生物,而清澈的水里,往往没有鱼类。我却是有好洁之癖的,这是我不应有子的第一个原因;和气能生长万物,我却很容易发怒,这是我不应有子的第二个原因;仁爱是生生不息的根本,残酷是不繁育的原因。我珍惜自己的名节,常常不能舍己救人,这是我不应有子的第三个原因;说话常常滔滔不绝,消耗气力,这是我不应有子的第四个原因;喜欢喝酒,损伤精元,这是我不应有子的第五个原因;喜欢通宵长坐,不知道保护元气、养育精神,这是我不应有子的第六个原因。其它的过恶还有很多,不能全部列举出来了。”云谷禅师说:“不只是科第这类事情呀!世间享有千金财产的人,一定是个千金的人物;享有百金财产的人,一定是个百金的人物;应该饿死的,一定是个饿死的人物。上天只不过根据每个人是何种材料而给他相应的果报,又何曾另外加上一丝一毫自己的用意呢。就比如生孩子,有百世子孙品行的人,一定会有百世子孙;有十世子孙品行的人,一定会有十世子孙;有三世二世子孙品行的人,一定会有三世二世子孙;那些没有后代的人,是因为福德太少呀(这是从世俗的角度而言,那些高僧大德,虽然没有生育儿女,但他们把所有众生都当做儿女看待,他们的功德是非常非常大的)。”“现在你既然知道自己的错误,就应该把一直以来不符合登科第,不符合有孩子的作风,尽情改正。务必要积德行善!务必要宽宏大度!务必要和气仁爱!务必要爱惜精神!从前的种种错误,就好像昨日已经死掉了,以后的种种思想和作风,就好像今天刚刚出生,这是义理再生之身啊(意思是明白了天理和道义,就好像获得了新生)!凡人的血肉之身,当然会有定数;而明白了以上道理,那就是义理之身,怎么会不能感通上天、改变命运呢?”“商朝的贤君太甲说过:‘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孔先生算你不登料第,不生儿子,这是天作之孽(乃是根据自己以前的善恶业所应得的果报),是可以违反它的。你现在扩充自己美好的品德,努力去做善事,多积阴德,这是自己种植福报,怎么能得不到享受呢?”“《易经》是为君子谋划如何趋吉避凶的,如果说天命是不可改变的,吉还怎么可以趋,凶还怎么可以避?《易经》开篇便说出一个最重要的道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你是否能相信这句话呢?”我很信服他说的话,就拜谢他,接受了他的教导。于是我将过去所犯的罪业,在佛像前尽情发露忏悔,写了一篇疏文,先祈求登科,发誓做三千件善事来报答天地和祖先的恩德。云谷禅师取出一本《功过格》给我看,让我把所做的事,每天进行登记,做了善事就加数,做了坏事就减数。并且教我持诵《准提咒》,以期望我的心愿必定实现。云谷禅师对我说:“符家有句话:‘不会画符,被鬼神笑。’画符有一个秘诀,只是不要动杂念而已。执笔画符,先把各种尘缘放下,心里不起一点杂念。在毫无杂念的时候,画下一点,叫做混沌开基,再由此一气呵成,而不夹杂各种思虑,这样画成的符便很灵验。凡是祈祷创立新的命运,都要心无杂念、从无思无虑处来求感应。”“通过修身来等待,是积德从而祈求上天改变命运的正确做法。说到修,所有身口意的过恶,都应当纠正,都应当去除。说到等待,是静候时机的自然成熟,一丝一毫的希图和逢迎的心理都不要有。能做到这样,就可以达到无念无求的先天境界,到此境界便是真实的学问。你不能做到无心的功夫,只要能持诵《准提咒》,不必计较念的遍数,勿令间断。(念佛也有同样功效。)功夫持得纯熟,于持中不持,不持中持,到了念头空寂不动,那就灵验了。”我的号原叫学海,从这一天起就改号为“了凡”。因领悟了立命的道理,不愿再落入凡夫的老框框了。从此以后,一天到晚都小心谨慎,感觉和以前不一样了。从前只是悠哉悠哉地放任自己,到这时开始有些战战兢兢、心怀戒惧了。虽在隐蔽的房间里,也恐怕得罪天地神鬼。遇到别人憎恨我,或是毁谤我,也能安然地宽容忍受了。到第二年去礼部参加科举考试,孔先生原来算我应该考第三名,忽然就考了第一名,他算的就不灵验了。而到秋天的乡试就中了举人。然而这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还是没有达到纯善的境地,检讨自身,还是有许多的错误:或是对于善行不能勇敢去做;或是救助别人时心里不够坚定;或是勉强做些善事,但口中却说错误的话;或是清醒的时候能把握自己,但醉酒后便放纵自己。这样,过错抵消功劳,很多日子白白地度过了。从己巳年发愿,直到已卯年,经过十余年,这三千善行才算完成。三千善行完成以后,就又发起求子的愿,也许诺做三千善事。辛巳年便生下了你这个男孩(天启)。我每做一件善事,就用笔记上。你的母亲不会写字,每做一件善事,就用鹅毛管在日历上面印一个红圈。或是向穷人布施食物,或是买放生命,有时一天能多到十几个红圈。到了癸末年八月,三千善事已经圆满完成。这年九月十三日,我再发求中进士的愿,许诺做善事一万件。到丙戌年我就考中进士,被授予宝砥县长的职位。我准备了一本空格本,取名叫《治心篇》。早晨起来坐堂,家人就携带交给守门人,放在公案之上,所做的善恶事,就是微小的都一定记下来。夜里则在庭院里摆放桌子,效仿赵阅道焚香告天。你母亲见我所做的善事不多,就皱着眉头说:“以前我在家里,帮着一起做善事,所以三千之数才得以完成。现在许下了一万件善事,可是衙门里无事可做,到什么时候才能圆满完成呢?”夜里偶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神仙,我对他讲一万件善事难以完成的缘故。神仙说:“只减粮这一件事,你许的一万件善事都已经圆满了。”事情是这样的:原来宝砥的田,每亩应纳粮二分三厘七毫,我把它改变了一下,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因为确实有这么一回事,我心里感到非常惊奇。恰好幻余弹师从五台山来,我把这个梦告诉他,并问他这个梦可以相信吗?禅师说:“只要善心真切,那么一件善行就可以抵得上一万件,何况全县减粮,万民受惠呢?”我就捐出俸银,请他在五台山用斋饭供养一万僧人,作为我所发誓愿的回向。孔先生算我五十三岁命终,我未曾祈祷增寿,但这一年竟安然无恙,到如今我已六十九岁了。《商书》说:“上天难以相信,命运并非不可改变”。《周书》也说:“命运不是恒常不变的。”这些都不是古人骗人的话。我于是明白:凡是说祸福是自己修来的,这是圣贤之言;如果说祸福是上天的安排,这是世俗的谬论。你(指天启)的前途命运,现在还不知道是怎样的,即使你命里应该荣耀显赫,也要常作冷落寂寞想;即使你时运亨通顺利,也要常作逆境失意想;即使你眼前丰衣足食,也要常作贫穷困苦想;即使别人对你尊敬爱戴,也要常作别人对你憎恨厌恶想;即使你门第高名望重,也要常作卑微低下想;即使你学问优良,也要常作浅陋想。远处想着发扬祖先的优良品德,近处想着弥补父母的过失,对上想着报答国家的恩惠,对下想着创造家庭的幸福,对外想着救济别人的急难,对内想着克制自己的邪念。务必要天天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务必要天天改过自新。倘若一天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那就是一天安于自是;倘若一天无过可改,那就是一天没有进步。天下聪明俊秀的人不少,他们之所以品德不能提高,学业和事业不能进步,只是因为“因循”二字耽误了一生啊。云谷禅师所传授的立命学说,乃是最精、最深、最真、最正的道理,务必要反复品味、努力实行,千万不要耽误了自己!二、错误的改正春秋时代有些官员观察别人的说话和举动,就能凭着自己的推测,来评论这个人未来的吉凶祸福,很少有不应验的。这从《左传》、《国策》这些书里可以看到。大抵吉凶的预兆都萌芽在内心,进而从耳目口鼻身表现出来。那些仁厚的人往往得福,那些刻薄的人往往遇祸。但世俗人们的眼睛常常被各种障碍蒙蔽,说什么吉凶都是不确定的、祸福都是不可预测的。要知道:福报将要来临,只须看到他的善良就可以预先知到了;灾祸将要来临,只须看到他不善良就可以预先知到了。现在,如果想要获得福报、远离灾祸,暂且不谈行善,首先必须改正过错。但是改正过错,第一、要发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