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务报表分析作业:资产负债表分析资料中给出的表格为公司2007年12月31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由于资料有限,无法进行纵向比较,本文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企业的管理给出几点建议。一、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表2:资产结构表单位:万元金额比例流动资产合计44,820.0068.86%非流动资产总计12,242.0031.14%资产总计65,089.00100.00%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公司流动资产合计占资产总计的比例为68.86%,非流动资产总计占资产总计的比例为31.41%,公司流动资产比重较高,非流动资产比重较低。流动资产比重较高会占用大量资金,降低流动资产周转率,从而影响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非流动资产比例过低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从而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2.负债与权益结构分析表3:资本结构表单位:万元金额比例流动负债合计11,730.0018.02%长期负债合计12,000.0018.44%所有者权益41,359.0063.54%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计65,089.00100.00%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司流动负债占资本总计的18.02%,长期负债占资本总计的18.44%,所有者权益占资本总计的63.54%。由此我们得出,公司的债务资本比例为36.46%,权益资本比例为63.54%,公司负债资本较低,权益资本较高。低负债资本、高权益资本可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减少企业发生债务危机的比率,但是会增加企业资本成本,不能有效发挥债务资本的财务杠杆效益。3.资产与负债匹配分析表3:资产与负债匹配结构图流动资产临时性占用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非流动负债永久性占用流动资产所有者权益非流动资产通过公司资产与负债匹配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出,公司资产与负债的匹配方式为稳健型的匹配结构,在这一结构形式中,企业长期资产的资金需要依靠长期资金来解决,短期资产的资金需要则使用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共同解决(见表3)。在稳健型的匹配结构下,公司融资风险相对较小,融资成本较高,因此股东的收益水平也就不高。二、资产构成要素分析企业总资产为65089万元,其中流动性资产为44820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68.86%;非流动资产为20269万元,占据的资产份额为31.14%。通过对企业资产各要素的数据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的资产构成要素存在以下问题:1.现金金额较大企业货币资金的金额为8437万元,占资产总额的12.96%。这个表明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规模偏大。过高的货币资金持有量会浪费企业的投资机会,增加企业的筹资资本、企业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2.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比例较高公司2007年应收账款为5424万元,占资产总额的8.33%。应收账款高于应付账款数倍,全部应收款也高于全部应付款的数倍,表明其对外融资(短期借款)获得的资金完全被外部占用。此外,企业的坏账准备为1425万元,坏账准备占应收账款的比例为26.27%,坏账损失比例相当高,这说明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已经出现了问题,企业的信用政策可能过于宽松。3.存货比率较大公司2007年的存货净值为31183万元,占流动资产合计的比率为69.57%,占资产总计的比率万为47.91%,存货项目在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过多的存货会带来一系列不利的影响。首先,一次性大量采购存货商品不仅会增加企业保管、整理费用,还会增加存货损耗、丢失、被盗的危险;其次,大量存货会占用过多资金,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增加利息,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再次,现代市场经济中,新材料、新产品层出不穷,更新换代非常迅速,拥有大量存货不便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4.固定资产比率较低公司07年包括在建工程在内的固定资产合计为10471万元,占资产总计的3比例为16.09%。企业的固定资产比重与行业特征有关,但一般认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比重为40%,商业企业固定资产比重为30%较为适宜,公司固定资产比重过低。表4:固定资产结构表单位:万元金额比例固定资产原值29,393.00100.00%减去:固定资产折旧13,721.0046.68%固定资产净值15,672.0053.32%减去:固定资产减值6,875.0023.39%固定资产净额8,797.0029.93%在进一步分析固定资产构成(见表4),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个结论:第一,公司固定资产折旧程度较高。公司固定资产折旧总计为13721万元,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为46.68%,折旧金额较大,这说明公司固定资产老化较为严重。第二,公司固定资产减值较高。公司固定资产减值金额为15672万元,占公司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为23.39%,占固定资产净值比例为43.87%,这说明公司现有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或现值较低,固定资产已经落后,需要更新换代。在建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换代的力度,公司2007年在建工程价值为1674万元,仅占固定资产净额的19.03%,固定资产净值的10.68%,固定资产原值的5.70%,固定资产更新力度较小。三、偿债能力分析(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44820/11730*100%=382%根据西方企业的长期经验,,一般认为200%的比率较为适宜,公司流动比率过高。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是流动比率过高则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进而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司的流动资产中很大比例的存货,占到了流动资产的69.57%。除了存在大额订单的情况下,过多存货往往是因为产销不平衡,存货积压造成的,这种情况下的存货变现能力不强,因此虽然公司的流动比率较高,但并不一定就代表较高的偿债能力。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净额)/流动负债*100%4=(44820-31183)/11730*100%=116%西方传统经验认为,速动比率为100%时是安全边际,公司速动比率较高。速动比例较高说明公司不用动用存货,仅仅依靠速动资产就能偿还债务,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较强,但过高的速动比率也会造成资金的闲置,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3.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100%=8437/11730*100%=72%一般情况下,现金比率达到20%左右,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因此公司72%的现金比率较高。现金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直接偿付能力越强,信用也就越可靠。但是由于现金是企业收益率最低的资产,现金比率过高将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1.资产负债率=负责总额/资产总额*100%=23730/65089*100%=36.46%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在40%-60%之间较为适宜,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这说明公司的负债比重较低。负债比重较低,一方面说明公司资金中来自债权人的部分较小,公司还本付息的压力较小,财务状况较为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公司对前途信心不足,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活动的能力较差。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23730/41359*100%=57.38%一般认为企业产权比率为100%最为合适,如果认为资产负债率应当在40%-60%之间,则意味着产权比率应该在0.7-1.5之间,公司的产权比率较低。较低的产权比率表明企业采用了低风险、低报酬的资本结构,债权人的利益受保护程度较高,企业财务风险较小。但是过低的产权比率也意味着企业不能充分发挥负债带来的财务杠杆作用。四、管理建议1.降低货币资金比例货币资金拥有量过多会降低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增加企业成本。所以公司应当在08年注意根据自身需求,确定一个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以合理调度货币5资金余缺,避免货币资金持有量的不适当给企业造成的不良后果。2.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减少坏账损失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利,在造成应收款项过高的同时,还会使坏账损失的大量增加,降低应收账款质量。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司的坏帐准备占应收账款的比例很高,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已经出现了问题。公司在08年应该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首先要建立起科学的信用政策,树立起公司的赊销门槛。也就是说要通过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将客户分为不同的信用等级,相应的等级给予不同的信用额度。其次,公司应收账款管理还应做好应收账款的日常监控工作。通过对各项债权进行账龄分析,为企业制定或者调整信用政策、组织催账工作以及估计坏账损失提供依据。3.加强存货管理,降低流动资产比例流动资产过多将会占用大量资金,降低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因此公司在08年应该尽量减少流动资产的比重。从上面分析中我们看出,流动资产中很大一部分是存货项目,占到了流动资产的69.57%,过多的存货增大了流动资产比重。存货是企业收益形成的直接基础或直接来源,保持适量的存货是企业维持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条件。但是存货过多将会占用大量资金,产生大量储存、管理费用,因此,公司应该尽可能的采用各种管理手段来降低存货规模,减少资金占用和仓储费用,降低市场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4.加快固定资产更新换代固定资产是决定企业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满足市场对企业产品的要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必须不断更新固定资产,增加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以便用先进的技术装备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本公司的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较低,固定资产折旧严重,并且已经老化,需要更新换代,但是公司对固定资产的更新程度远远不足。因此,公司在以后年度应该加快固定资产的构建,通过更新换代保证企业未来的生产能力。5.提高负债比率,合理运用财务杠杆利益与权益资本相比,债务资本成本较低,又可以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利益。因此虽然债务资本具有一定风险,但是企业还是应该适度的拥有债务资本,以降低总的资本成本,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因此企业08年应该适度增加债务资本,提高负债比率,从而获得较低的资本成本,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