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大量生产与流水生产-共24页PPT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八章大批大量生产与流水生产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计划与控制工作的理论和方法。重点:1、大量流水生产的特征。2、建立流水线的必要条件。3、大量流水生产作业计划工作的特点。4、现场管理。难点:1、单对象流水线的组织设计。资料来源-自由漫步:free-bummel§8-1大量流水生产概述大批大量生产的基本特征是:基于单一品种或很少几个品种进行大量的重复生产。大批大量生产适宜采用流水生产方式。凡是工艺过程连续的流程型生产(如化工、炼油、造纸、制糖等)必然都是流水生产。但是,流水生产并不等于流程生产。工艺离散型的生产,如机械制造,汽车、摩托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尤其是装配线以及建筑业等,都可以建成流水生产。一、流水生产线的特征——简答题归纳起来,流水线具有良好的生产连续性、比例性、平行性和节奏性,因而有较高的生产率,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按节拍生产是流水线生产的最基本特征。二、流水线的分类:移动流水线固定流水线工作式流水线分配式流水线1、按加工对象的移动方式分移动流水线单对象流水线多对象流水线不变流水线可变流水线成组流水线连续流水线间断流水线强制节拍流水线自由节拍流水线粗略节拍流水线各种流水线之间关系见P217页图8-3。2、按生产对象流水线可分为3、按加工对象的移动方式分4、按加工对象的轮换方式分5、按流水线的节奏性衡量分§8-2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一、组织流水线的必要条件:1、生产对象有稳定的社会需求和较大的需求量。2、生产对象有相对成熟的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3、流水线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水线的工序同期化水平。二、单对象流水线的组织设计流水线组织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七个基本步骤:1、计算流水线的节拍。(重难点)2、进行工序同期化。(重点)3、确定各工序的工作地数(或设备数),计算设备负荷量。(重难点)4、计算流水线所需工人人数。5、确定运输方式,选择运输装置。6、流水生产线的平面布置。7、编制流水线标准计划指示图表。一般了解(一)计算流水线的节拍公式:有效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时间有效利用系数,一般取0.9-0.96P218页例1,补充例2。(二)进行工序同期化—即使流水生产线各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等于节拍或是节拍的整倍数先粗算一下各工序的设备负荷,凡工序时间大于节拍或整倍数的,都要采取措施压缩这些工序的工序时间。(采用的措施见P220页。)经工序同期化以后,要求每道工序的单件时间与节拍的差异不超过节拍的10%。γ=ΤеΝ=Τ0βΝΤеΤ0β(三)确定各工序的工作地数(设备数,计算设备的负荷率工作地(设备)数量:工序单件工时定额同期化后的平均节拍计算值Śi不一定是整数,对设备必须取整数设:Si=[Śi]Si是Śi的最小整数。如算出Śi=6.5,则Si=7该工作地(设备)的负荷率:η=Śi/Si=6.5/7=93%设流水线上的工序数为m(i=1.2.3---m)则整条流水线的负荷率为η=ΣŚi/ΣSiŚi=tiγ(四)计算流水线所需工人人数,有两种算法1、按工作地数计算—适用手工作业的装配流水线。2、按生产设备计算—按每台设备配一个工人算。(公式见教材)(五)确定运输方式、选择运输装置连续流水线,采用机械化运输装置(传送带)有两种:分配式传送带—适合自由节拍工作式传送带—适合强制节拍间断流水线,采用辊道、重力滑道、运输小车(六)流水线的平面布置—主要有:直线型、L型、U型、S型、环型等(P223页图8-4)(七)编制流水线标准计划指示图表如P246页图8-11和P249页图8-12流水线的标准计划指示图表规定了流水线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运行的各项期量标准,它是今后编制该流水线生产作业计划的重要依据。三、多对象可变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四、多对象可变流水线产品投产顺序决策五、装配流水线的工序平衡以上三、四、五三部分专科不作要求。§8-3大量流水生产作业计划工作一、大量流水生产作业计划工作的特点大量流水生产作业计划工作比较简单,可事先编制好一套标准计划指示图表,实际生产按标准计划执行就行了。—这就是大量流水生产计划工作的特点。大量流水生产生产计划的核心问题是:1、根据市场需求预测,针对需求波动,制定正确的计划策略;2、编制好各生产线的标准生产计划;3、正确设置和控制在制品的数量。二、针对需求变动,大量生产计划的三种策略(一)均衡策略—即在计划期内按生产能力的正常水平均衡地安排生产。优点:(1)充分利用生产能力;(2)生产秩序和质量稳定;(3)有利于组织好供应;(4)有利于生产管理。缺点:未考虑市场需求波动,易造成产销脱节(极易造成在制品增加,库存管理、占用资金费用增加)(二)跟踪策略—即计划上要使产品的生产量随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使产销尽可能保持一致,尽量降低库存。优点:降低库存风险和费用成本。缺点:管理难度大。(三)混合策略—即综合两者优、缺点,取长补短,在总体上采用跟踪策略,将计划分为若干时段,各时段生产水平跟踪市场,时段内均衡生产。尤其适用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期或衰退期—需求量明显上升或下降时的情况。三、在制品定额法—(略)四、标准生产计划知识图表—(略)§8-4准时生产制与精益生产方式一、丰田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方式准时生产制的意思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数量生产所需的产品”。准时生产制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被发展为丰田生产方式。1985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一项“国际汽车研究计划”,在总结丰田生产方式和各国制造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精益生产方式”。这是一种以丰田生产方式为核心的适用于所有制造业的先进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二、准时生产制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丰田生产方式的成功基于三大支柱和一个基础,即:全面质量管理、准时生产制、全员预防维修制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如图8-16准时生产制是丰田生产方式中最具特色的组成内容。简答题:简述丰田生产方式的主导思想。丰田生产方式的主导思想是:1、消除一切形式的浪费。2、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追求尽善尽美。丰田公司提出了零缺陷、零故障、零库存、零调整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口号。3、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放在一切管理工作的首位。准时生产制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和一整套的实施手段。准时生产制的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的利润。主要实施手段是:通过消除浪费,减低成本来实现其目标。丰田公司副总裁大野耐一提出了应予排除的七种浪费的情况(P257页)准时生产制为了实现其目标,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和实施的措施,构成一个JIT系统。它又依托于三个方面,(1)拉式生产系统.看板管理,(2)同步化生产一个流,(3)改进与供应商关系(零库存、零距离供应)三、拉式生产系统(一)拉式生产系统的工作原理推式系统是靠计划驱动,而拉式系统则是需求驱动。见P259页图8-18和图8-19。1、推式生产过程(P259页)2、拉式生产过程(P260页)(二)拉式生产的优缺点及适用领域优点:生产指令由需求驱动,计划数量与实际销量相近,可大幅度降低库存储备。局限:1、按订单设计制造的单件小批生产类型(如造船、重型机械)无法采用。2、生产标准产品,生产计划推式或拉式区别不大。因此,拉式生产并不适用所有生产类型。最适用的生产类型是按订单装配。(三)拉式生产中的看板管理看板是实施拉式生产的一种管理工具。作用是传递信息,是生产作业的指令卡片。前道工序要按照后道工序传递过来的看板,严格按照看板规定的品种、数量、时间的要求安排生产活动。看板的种类有:生产看板,运输看板,外协看板,临时看板等。看板的使用原则:P261页(1)~(4)。(四)拉式生产与小批量生产丰田生产方式应用拉式生产,成功之处就在于应用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批量少,品种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但给生产系统带来的问题是:生产批量越小,生产线上品种的更换就越频繁,生产线的设备调整也越频繁。解决这个问题,虽然可以运用经济批量原理来确定生产批量,但订单批量并不会就是经济批量。丰田生产方式的第三个支柱是全员预防维修制,主要措施就是改革设备调整工作,大大缩减设备的调整时间和费用。四、同步化生产和一个流同步化生产是实施准时生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一)问答题:简述同步化生产的特征。同步化生产的特征有三点:1、前后相邻工序的生产率相等或非常接近。2、前后相邻工序在生产的时间平行地同步进行。3、上下工序之间采取单件运输,即运输批量等于1,或称一个流。(二)要实现同步化生产,首先就要做到工序同期化,就是使前后工序的生产率相等或非常接近。其次,同步化生产还要解决工序间制品的单件运输问题,即一个流的问题。这涉及到生产线的布置,工作地布置和工序间的运输设施,还与制品的体积、重量有关。五、灵活配置作业人员是在培训具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都是一流工人、多面手的情况下,按照生产任务的松紧。灵活配置作业人员。(见书例)采用灵活配置人力的组织方法,应具备条件:1、要组织工人学习与培训,都成为多面手。2、生产线的布置要符合多机床看管的要求。3、提高设备操作系统的自动化程度。4、工人中建立团队组织,培养工人之间互相协作精神。5、企业要开辟弹性工作任务和岗位,以保证能随时吸纳从生产线上节约下来的工人。§8-5生产监控和现场管理一、生产监控系统(一)针对大量流水生产,进行实时生产监控十分重要,主要依据是生产作业计划—确保每一工序工作按计划进行。(二)生产监控系统的主要内容:1、建立功能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2、建立强有力的生产调度指挥系统。3、编制生产作业准备计划。4、建立完善的设备点检系统。5、建立产品质量监测报警系统。二、现场管理生产现场管理属于基层管理范畴。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制定和贯彻作业标准(包括工艺规程,操作规程,作业方法等)2、组织好现场服务。尤其要建立以生产一线工人为中心的观念。3、建立目视管理。4、建立安全、文明生产保障体系。5、消除无效劳动,不断改进生产。(主要就是要消除无效搬运。)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