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评价现代主义设计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20世纪20年代前后,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了一个强力集团,推动所谓的新建筑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也包括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的运用,从而把千年以来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也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予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继而,从建筑革命出发,又影响到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传达设计等等,形成真正完整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以建筑为例,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以来,就坚持面向大众的基本立场。为了改变传统的、昂贵的建筑材料和建设方法,而大量采用工业建筑材料,比如水泥、玻璃、钢材等,大幅度的降低了建筑的成本,同时,还改变了建筑的基本结构和建筑方法,采用大量预制件、现场组装等方式。为了降低成本和达到新时代面貌,现代主义完全取消装饰,实现奥地利建筑家阿道夫?鲁斯提出的“装饰即罪恶”原则。在形式上,出现了简单的立体主义外形,色彩基本是白色、黑色为中心的工业化的中性色,建筑由柱支撑,全部采用所谓的幕墙结构,遵守功能主义的基本原则,形成一种单纯到极点、冷漠而理性的立体主义新建筑形式。我们可以把它的风格特点简单总结如下:1.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与方便性。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受到艺术上的立体主义影响,推广六面建筑和幕墙架构,提倡标准化原则、中性色彩计划与反装饰主义立场。3.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反对在图板上、预想图上设计,而主张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规划,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分析艺术设计中追求科技主义的后果科技主义:就是指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等做为“手段和工具”推动市场经济之商品生产手段、分配手段、交换手段、消费手段的不断进步,提高商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其四个环节循环和演变过程的“效率、效果和效益”,以便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更舒适、更享受的“衣食住行用娱乐”等生存、生活、享受和发展平台、空间的一种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次级别类型”的文化思想潮流,或是叫“发展模式”,或是叫“人类的现代化追求”或是叫“现代主义文化”。科学主义的流行导致了事实与价值、科学与人文的分离和对立。人们认为只有科学才提供客观知识,人文学科只能为人们提供情感慰藉。道德只涉及人类的情感、意志,道德规范只是人类共同体内部的约定,于是在现实中道德规范只被当作现代商业游戏的游戏规则。我们应着力消解事实与价值的截然二分,并在批判科学主义的同时谋求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与融合。事实与价值在特定语境中是可以区分的,但当我们进入尽可能大的语境中时,就会发现二者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消解了事实与价值的截然二分,我们就可以通过应用伦理学研究为道德规范提供认识论基础,即把道德规范奠定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把价值论奠定在本体论和知识论的基础上。当然,这里所说的“基础”不是永世不变的基础,而是一直处于思想审视中的基础。我国的科学主义者说,“科技是脚,道德是鞋”,“道德是必要的罪恶”,道德、民主、法律都没有科学可靠,所以,没有资格约束科2技进步,他们试图证明科技是超越于道德和民主法治之上的事业。如果要谋求科学与人文的平等对话则应当坚决反对这种观点,认为科技没有任何理由凌驾于道德和民主法治之上。科技若坚持“以人为本”,就没有理由要求大众无条件地服从。克服了科学主义,才能谋求科学与人文的平等对话和融合。计算机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在环境设计中,计算机的三维建模及渲染技术使得设计师在设计制图时能时时观测到具有变化的微缩模型和丰富的材质灯光,因视点具有移动性,所以它能表现出物体的各个侧面及细部,同时能在空间的视点中对形体进行修改,同时还可以对材质效果、灯光的类型及分布做合理的设置,这使设计者对于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够从接近现实的三维空间入手,帮助设计师高水平地完成建筑艺术设计图纸,方便后期的施工和效果再现。由于动画软件的出现,就更方便了人类对动态物体的研究,比如物体之间的穿行、运动状态、爆炸效果等等,都可以将设计结果更直观更生动地表现出来。计算机这一新的设计工具所产生的冲击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文化和生活,设计(艺术)会因计算机的辅助设计经历深刻的变化。但其本质将会保持不变,将始终致力于为人类服务。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使设计师依靠自身的艺术修养和科学技术,保持敏锐的觉察力和艺术设计能力,在未来的世界中更好地满足人们追求时尚、追求科学的心理需求,使人类走向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