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师培训内容一、学生的常见类型第一种:基础薄弱型形成原因:由于初期没有建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不得当,导致学员对相应学科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知识出现盲点和断层。具体表现:1、学科基本知识概念模糊。2、学习行为机械,没有适当的学习方法。3、缺乏概括、分析、提炼、归纳和总结的基本能力和技巧。4、对学习缺乏兴趣,排斥甚至抵触情绪比较突出。解决措施:1、制定旨在提高学生基础知识的辅导计划。2、多方式,多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采用循环式教学方式。第二种:动力不足型形成原因:学生不适应学校老师授课方式,成绩差致使形成恶性循环,对学习失去信心;兴趣转移,有别的兴趣爱好,感觉学习太乏味。具体表现:1、无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2、无成就感,无报复和理想,无求知欲和上进心。3、兴趣的中心不在学习上,对学习消极应付。解决措施:1、通过激发学生的理想目标,打开他们的心锁。2、“以德促学”,激发学习动力。3、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锻炼和培养其合作的能力。4、增强耐挫里,激发上进心,从而激发学习动力。第三种:情绪波动型形成原因:青少年具有多血质型、内向、敏感;自卑,不自信等生理和心理特点,形成恶性循环;人际关系方面差,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1、考了高分后,表现出自傲、自满等心理状态;考了低分,表现出焦虑、自卑、等等情绪状态2、成绩忽高忽地,喜欢的科目成绩很好,不喜欢的压根不学,比较感性。解决措施:教学过程中采用扬褒抑贬,在一定范围内扩大学生的优点,缩小缺点。第四种:苦学无效型形成原因:苦学无效型的学生,通常都是没有掌握很好的学习方法;没有掌握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学习没思路没思维,还没“开窍”。具体表现:1、无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2、无成就感,无报复和理想,无求知欲和上进心。3、兴趣的中心不在学习上,对学习消极应付。解决措施:1、通过激发学生的理想目标,打开他们的心锁。2、“以德促学”,激发学习动力。3、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锻炼和培养其合作的能力。4、增强耐挫里,激发上进心,从而激发学习动力。第五种:缺乏思路型形成原因:存在该问题的学生多数是上课不认真听讲,对例题理解不彻底,做不到举一反三;学习不得方法,做题思维单一;眼高手低。具体表现:1、考试恐惧。2、看到试题后不知道从题目整体的角度考虑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审题,不知道怎么运用知识点,不知道解题的方法和步骤,更不知道如何切入题者的思路,知行分离。解决措施:1、培养和训练理解和思维能力,尤其是知识间的联系。2、采用适当合理方式训练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和集中度。3、加强基本解题能力和技巧训练。第六种:一做就错型形成原因:心态不成熟,容易受情绪影响;做题逻辑性差,做题的过程中偏离原来的思路;做题过程中太依赖于答案,不自信,做题时或想多或想少。具体表现:1、对于简单的题掉以轻心,漏题丢分;2、是对于中档题,分析不清楚,是是而非,模棱两可,可能错、可能对。3、是对于复杂题,自身知识结构和思路不到位,缺乏分析能力。解决措施:要透彻理解书本上和课堂上老师补充的内容,有时要反复思考、再三研究,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并在勤学的基础上好问。第七种:粗心大意型形成原因:该类学生都具有胆汁质型、外向、冲动、粗心等生理和心理特点;做题技巧不熟悉,审题会错意;做事浅尝辄止,模棱两可。具体表现:1、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如看错题等;2、解题过程中,越简单的题越能出错;3、做作业或考试中的一些细节把握不好。解决措施:1、帮助孩子找到“粗心点”2、让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3、考前准备:第八种:知识生疏型形成原因:上课不认真听讲,抑或记忆方法不合理;知识系统混乱,知识点脱节;课后不复习等不良的学习习惯。具体表现:1、对教材基本知识点陌生,不熟悉。2、对于常见题型不熟悉。3、对于知识体系不熟悉。解决措施:1、以教材为基础,了解、熟悉教材内容。2、总结典型例题和习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3、帮助学生对知识点梳理,构建知识体系。第九种:极端叛逆型形成原因:孩子逆反的成因主要包括:父母唠叨、要求过高、专制粗暴、过分溺爱、设限过多、没有做好表率、缺少必要的尊重、过分关心、过多批评、要求上的不一致、对孩子的关注过少等。具体表现:1、不服从老师或家长的教育;2、结成同龄群体,寻找“知音”和“朋友”;3、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向社会挑战等。解决措施:1、“退三进一”。2、尊重孩子的自尊心。3、表扬、赞美。第十种:焦躁好动型形成原因:多血质型、外向兴趣广泛而浮躁轻率不踏实;不良的学习习惯,碰到难题家长帮忙解决,使其对自己不自信;对事物敏感,易受环境影响。具体表现:1、缺乏耐力与毅力、易轻率作决定;2、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做一些小动作或有下意识动作3、不能稳下心在家做作业不服从老师或家长的教育;解决措施:1、适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帮助学生对广泛的兴趣进行筛选。第十一种:上课走神型形成原因:学生成长过程中缺乏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对学科不感兴趣,形成恶性循环;知识基础差听不进去;身体不适,疾病、疲劳或饥饿;听课目的不明确;心情过于激动等。具体表现:1、上课或作业过程中常出现“神游”现象;2、学习注意力不集中;3、兴趣注意点容易被转移学习效率差。解决措施:学生课上走神是经常有的现象,应该积极地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根源与解决途径,营造一个轻松、愉悦、高效、和谐的上课氛围。二、常见的家长类型1、易怒的家长:脾气比较暴躁处理方法:针对这样的顾客,要“以柔克刚”。2、古怪的家长:性情难以琢磨处理方法:任着他的性子来。3、霸道的家长:强词夺理处理方法:通过侧面来证实自己的实力和不亢的职业精神。4、知识分子的家长:不温不火头头是道处理方法:见山侃山,见水侃水,水到渠成。5、文化素质差的家长:不懂得欣赏处理方法:员工可以根据其需要着重对其服务。6、喋喋不休的家长:总是说个没完处理方法:耐心倾听。三、各年级段学生、心理特点1、小学一年级学生特点不适应性以玩为主的轻松被学习的压力所代替,有很多学生明显感到不适应,上小学对他们来说,是人生的一大挑战注意多变的事物进入小学后,不管能否适应,学生们都已经开始独立处理周围环境的事情,摆脱对大人的依赖了。由依恋不舍到轻松愉快,这是一年级学生的共同特征。过去听父母讲的一些事,现在可以独自去看、去听、无拘无束地去干自己想干的事。亲社会行为增长显著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如帮助、安慰或救助他人,与他人合作、分享、谦让、甚至包括赞扬他人,使他人愉快。2、小学三年级学生特点大脑发育趋于成熟由于大脑结构的复杂化和功能的日趋成熟,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会有明显变化。学习、能力、纪律容易出现分化开始有自己的主见——既不像低年级学生那样天真,也不如高年级学生那样懂事。小学三年级是学生最容易出现分化的时期。学生的分化会在学业成绩、学习能力和纪律三个方面出现。行为独立性增强学生不再像一、二年级的孩子那样依附于父母和教师了,他们不愿别人打扰自己的学习、干预自己的活动。在对朋友的选择和交往方式上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3、小学四年级学生特点思维转变的关键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关键年龄在小学四年级。因为儿童思维发展的转折点存在可变性。如果教育不得法,这个“关键年龄”也可能推迟到五年级甚至更晚。反之,如果教育得法,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可以提前到三年级。学习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小学一、二年级的学习以记忆、模仿性内容为主,学生多凭机械记忆,学习比较被动。从三年级开始,学习内容趋于复杂,包含大量需要孩子开动脑筋的因素学生学习逐渐由被动转向主动,并开始关注学习的结果。此外认识和兴趣范围日益扩大。情绪情感由易变向稳定性过渡小学四年级是培养孩子情绪控制能力的关键期。情绪情感从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小学四年级也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四年级是培养孩子良好情感能力的关键时期。4、小学五年级学生特点注意力的稳定性逐步提高一般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对最有兴趣的事情注意力只能持续15分钟左右;三、四年级学生会提高到20分钟左右;而五年级的学生就会达到25分钟左右,但是他们还是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而分心。观察力由整体向局部过渡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训练的强化,孩子在观察事物时,就逐步学会运用比较和分析的方法理解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事物。自我意识更为深刻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他们不仅摆脱了对外部控制的依赖,逐渐发展了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开始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5、小学六年级学生特点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到了高年级将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形象思维。有意识记逐渐增强学习目的明确,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和理解能力的提高,他们不仅能主动识记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原理和法则,而且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识记。想象富有创造性和现实感到高年级的时候,创造想象的成分逐渐增大。比如说他们在讲故事时。已经能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编出别出心裁的情节。他们不仅能将看到的、听到的事情说出来,而且增强了故事的概括性、逻辑性,并且能在已有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6、初一年级学生特点不适应性初一是学生一个崭新的过程,学生告别小学,升入初中,学习强度与学习压力骤然增大,学生短时间内会出现不适应,表现在学习方面,很多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学习方法缺乏。处在由小学向中学转变衔接点上的初一学生会最容易出现学习吃力、焦虑、成绩急速下降等现象。进入青春期学生进入到人生中又一次心理变化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有四个特点:成人意识、独立意识、闭锁意识和批判意识。表现在行为上,学生常常莫名其妙地伤感、焦躁、发脾气,不再愿意将心里话向父母倾诉,对身体的某些部分给予比以前更多的关注,对异性的关注开始增加,叛逆心理变得越来越强等。7、初二年级学生特点学业压力增大与初一知识相比,初二的知识内容要深得多﹑难得多。有的学生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感觉学习吃力,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由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也是初二学生学习方面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心理发展呈现矛盾性和复杂性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转折期,而初二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少年到青年的过渡阶段,其心理发展主要特征体现在想的多,坚持做的少、情绪不稳定、意志不坚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这个时期的学生大都具有过渡性、动荡性、社会性的特征,对异性关注、倾向独立,想脱离家长的管束。初二的学生是成长发展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关键期。8、初三年级学生特点思维极具独立性和批判性初三的学生对事物的发生、发展有了自己的看法,开始质疑家长和老师,思维极具独立性和批判性。初三的学生需要在这样的质疑和批判中充分拓展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自我意识。自我意识高涨十分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既追求良好的自我形象,又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由于太过在意他人的看法,他们往往不能坚守自我设计,而对他人的评价过度紧张,容易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常常因为别人嘲笑、指责或一两次错误、失败而对自己丧失信心,自卑、自责;另一种则是容易被他人的肯定和赞许冲昏头脑,忘乎所以。性别观念形成学生们产生了接近异性的愿望,希望得到异性的关注9、高中一年级学生特点抽象思维迅速发展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速度达到历史最高点。能以理论指导去分析、解决各种问题。学习成绩的分水岭高一是一个学习成绩的分水岭。一部分人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更加努力和勤奋。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自己终于从中考的煎熬中走过来了,应该歇一口气。高中生比较容易出现自我评价过高的倾向,因此,他们的自负让他们很难听进师长对他们的规劝。心理断乳期进入高一的学生,在心理上正处于脱离父母的时期,有不少心理学家把它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高一学生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要求独立的愿望日趋强烈。10、高二年级学生特点思维能力进一步完善抽象思维水平已经进入“理论型”发展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