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广州市民族宗教综合分析应用平台项目采购需求建设单位: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2/32一、项目概述(一)项目背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信仰的国家,民宗宗教事务管理是关系到人民团结、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工作。随着国内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在推动政府管理方式转变与服务方式创新方面作用越发重要。年月,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基础数据库,加强涉及宗教的大数据分析应用”。国家宗教事务局年发布的《宗教工作的总体要求》中也明确提出“加强宗教工作信息化建设,推动宗教工作大数据开发与应用,建设宗教专业数据库,推进宗教基础信息数据库全国联网工作”,同时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并要求加强网络宗教事务管理,开设国家宗教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正确应对重大网络宗教舆情。年底的全国民委主任会议也指出,年民族工作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推动整个民族工作再上新台阶,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抓好民族系统信息工作,加强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进一步推动中央关于城市民族工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切实搞好清真食品服务管理,依法维护各民族平等合法权益。因此,建设民族宗教系统大数据,推动民族宗教工作信息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的必然要求。(二)项目现状广州市现有民族族别个,少数民族人口余万人,市、区、街道先后成立个民族团体,广州市现有民族族别个,少数民族人口余万人,市、区、街道先后成立个民族团体。目前,经政府批准依法登记开发的宗教活动场所共处,其中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个,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全市有个市级的宗教团体,个宗教背景的社会团体,个宗教慈善服务团体,还有个宗教文化交流的社会团体,全市有宗教教3/32职人员约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大宗教信教群众约万人。作为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的直属政府部门,我局承担了全市民族宗教的信息化管理和数据统计分析工作。但目前我局信息化建设相对薄弱,仅建立了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门户网站、协同办公平台、基层民族宗教工作指导及信息交换平台系统等少数信息系统。业务部门及其管理工作没有相应的系统进行支撑,与各民族宗教团体、场所之间业务协同效率不高。已建的各系统独立运行,不能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大量的业务数据无法得到及时、高效的利用。在采用新技术、提供多渠道服务、资源整合、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共享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电子政务服务要求,尤其是在数据采集汇总、数据处理和分析应用与实际需求存在很大差距,总体上存在着民族宗教团体和人员数量不清、宗教场所团体活动不能及时掌握、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流动动向不明等问题,使得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工作面临挑战。(三)建设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习总书记全国宗教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宗教事务局和全国民委的工作指示要求,落实《广州市民族工作“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广州市宗教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围绕民族宗教业务部门与各民族宗教团体、场所、人员之间的业务管理职能与相关活动,建设广州市民族宗教综合分析应用平台,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民族和宗教的工作管理方式,完善少数民族和宗教的服务机制。提高广州市及其各区民族宗教局与各民族宗教协会团体、场所的协同工作效率,加强对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的动态管理,提高对民族宗教事务的管控能力。加强民族宗教数据采集和共享,并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辅助决策手段解决市民族宗教管理和监管问题,全面提升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和服务水平。(四)建设内容本次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为:1)数据采集交换系统建设建立数据采集的渠道和机制,制定数据采集管理办法,根据数据资源目录和数据标准规范,通过广州市政府信息共享平台、数据开放平台、广州数据交易平台采集我市4/32各机关单位已有的民族宗教相关数据,为大数据应用分析提供完整、实时的原始数据。实现与省民宗委、广州市其他单位的信息共享,推进我市民族宗教监管工作实现“跨应用、跨部门、跨平台”的业务联动。2)民宗大数据资源库建设整合各类民族宗教信息资源,实现民族宗教基础数据、分析数据、共享数据的信息大集中,利用数据处理与数据仓库技术,搭建一个覆盖范围广、整合程度高、利用价值大的综合性民族宗教数据仓库,为民族宗教相关业务系统搭建奠定数据基础,为领导辅助决策提供数据支撑。3)民宗大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建立民宗大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市局及区局的相关处(科)室对场所或团体的人员、财务、活动、基建、文化等情况,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清真食品的实时掌控、全面管理,消除传统模式下层层书面审批、信息上传滞后的弊端,扫除管理盲区。4)民宗大数据应用系统建设建设大数据应用系统,应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利用通用的大数据算法与模型,对大量数据进行加工、汇总、整合、存储和分享,实现民族宗教系统全方位信息资源的有效集成,为市、局领导提供民族宗教系统全局性、宏观性决策的数据支撑,及时预测民宗工作中现存乃至潜在的一些问题,把握解决问题的切入点。5)应用支撑与开发平台建设建设基于分布式多层构架和组件技术的应用支撑与开发平台,具备跨领域和通用性的特质。充分兼顾可扩展性、易用性、稳定性、开放性、安全性、移动性以及效率等方面的要求,并充分考虑未来长远发展的需要,保证系统完整性,保护用户投资,做到统一标准、统一交换、统一管理、统一认证、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五)建设原则商务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的建设,将遵循“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筹规划、逐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建设原则,通过系统性建设,提升全市商务统计分析和经济形势分析应对能力。(1)统一标准,统一平台。对民族宗教相关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梳理,建立民宗信5/32息标准资源库和数据规范。(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发挥政府的政策和规划优势,结合广州市民宗宗教业务领域实际需要,明确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系统规划,首先完成基础支撑平台建设,构建基础资源库,建立民族、宗教、社会组织的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和业务协同机制,然后逐步深化扩充数据资源,建立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挖掘体系,实现民宗大数据利用。(3)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结合广州市民族宗教发展环境和实际工作情况,重点在民族宗教机构、团体、场所、人员、活动的网格化管理、移动互联手段支撑和科学的大数据利用。二、总体建设要求民族和宗教管理业务复杂多变,政府部门业务职能和国家政策指导、社会发展动态形势都将推动信息系统的需求不断变化,因此本项目民族宗教综合分析应用平台要求在使用当前先进的主流技术基础上,引入应用支撑与开发平台设计理念,在确保系统的优越性的同时,满足民宗业务发展的随需应变需求。整个系统支持跨平台和跨数据库,适用、实用,设置灵活,操作简便。系统必须采用架构,以方便使用和系统的维护与升级。同时,鉴于手机应用已经日趋成熟,本系统必须要支持手机端的移动应用,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日常的信息浏览和待办业务处理,从而方便领导的日常工作。6/32(一)总体框架模型(1)基础设施层:项目建设需基于市政府信息化云平台的软硬件环境进行设计和部署,包括硬件、基础软件及公共应用平台。(2)数据采集层:通过数据采集交换系统采集局内部、团体、场所、相关部门的数据。(3)数据层:数据层主要包括基础库、分析库、共享库,为领导辅助决策提供数据支撑。(4)支撑层:基于支撑系统实现应用及数据支撑,包括工作流组件、表单组件、报表组件、大数据引擎等;(5)应用层:应用层包括大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大数据查询服务系统、领导辅助决策系统。(6)展示层:可通过门户网站、终端、移动终端、视频终端进行民族宗教综合分析应用平台的功能使用。(二)系统设计要求本次项目建设的民族宗教综合分析应用平台应具备以下特性:7/32业务驱动:围绕民族宗教管理和服务的业务范围、工作职能、发展现状,依据《广州市民族工作“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广州市宗教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梳理相关业务,进行业务构建及资源规划;平台化:为保障平台系统的延展性和满足未来可变需求的灵活性,要求开发商需采用“平台应用”的开发模式,在平台软件之上再部署业务应用,要求核心的平台软件要能够与具体的业务无关;模块化:系统必须支持二次开发,高度模块化,当业务需求发生改变时能迅速响应,只修改单一模块即可,不需要更改系统中的其他模块。安全性:政府单位信息化属于国家安全保护范围内,因此系统必须具备高安全性能,保障系统不受到攻击。开放性:未来的信息化发展方向是朝着大数据方向发展,因此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将尤为重要,所以新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开放性才能实现信息交互。扩展性:系统的建设必须考虑未来五到八年的发展,因此系统除了满足当前需求外,还应考虑未来的需求,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以满足未来需求。规范性: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建设应遵循政府信息共享相关标准,与市场监管、政务服务和社会信用等相关联的应用系统及自然人、法人、地理空间等基础数据库应符合全市统一建设要求。稳定性: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要求系统必须具备高稳定性,保障系统的稳定使用。易操作性:系统应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充分体现系统的易操作性。用户接口及界面设计将充分考虑人体结构特征及视觉特征进行优化设计,界面友好、美观,操作符合日常工作流程需要,易学习、易操作,系统提示和帮助信息准确、及时。易维护性:遇到系统故障时,能快速定位到问题原因,迅速处理故障。简单的业务调整可以通过修改配置菜单选项来完成,无需修改程序代码。提供系统安装文件、安装配置文档、运行维护文档,方便系统运维人员对系统进行运行维护工作。可靠性:项目承担着对企业和机关的日常业务和信息交换任务,影响很大,应采取成熟可靠的技术和体系结构,采用具有质量保证体系的产品。系统应能保证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时持续可靠运行。移动性:我单位的工作人员需随时外出处理事务,外出公干是常态工作模式,因此新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移动性能,保障单位工作人员能实现随时随地办公。8/32同时系统还应做到统一标准、统一交换、统一管理、统一认证、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三)技术架构要求)采用技术体系系统必须采用基于平台的相当于技术体系,系统构建于三层应用体系结构之上,将复杂的业务逻辑、流程控制逻辑和数据存取逻辑通过在不同的技术层面上实现,在应用服务器之上,实现业务逻辑的快速部署和灵活调整,充分保证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可靠访问。)基于大型的关系型数据库采用主流成熟的中间件系统,支持各类主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支持、、等各种主流关系型数据库;中间件支持、、等应用中间件;同时要求支持、及等各种主流操作系统;)支持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系统支持全文检索服务单独部署,能对各模块中的正文以及、、、、等格式的信息的采集、存储,提供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混合搜索和信息推送、钻取挖掘利用。)采用平台化的设计及开发思路为保障平台系统的延展性和满足未来可变需求的灵活性,要求采用“平台应用”的模式,各软件系统应在统一的应用支撑与开发平台基础上进行构建。)采用标准的服务接口要求采用和作为系统接口的数据交换标准,符合的规范要求,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具备权限控制体系要求具备严格的权限管理及控制体系,可根据角色灵活定义权限,支持设定任何人员、角色的数据权限及功能权限。(四)关键技术要求1)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应用分析包括业务建模、数据准备、数据清洗、数据建模、数据挖掘分析、价值呈现和效果评估等环节。根据现有民宗局业务特点(数据、分类、接口、应用),9/32在充分理解项目现状,项目目标、项目建设内容,以及未来建设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广州市民族宗教综合分析应用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兼顾信息资源整合、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数据分析及应用等众多的要求,根据数据量的特点和现有资源的分配,支持跨系统跨部门的多种数据源采集,具备对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的采集能力,以及将来对海量数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