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数据库】中国商业报告库在线词典【行业分类】新技术【地区分类】北京【时间分类】20000217【文献出处】北京经济报【标题】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0文献)(10850)【正文】为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及中共北京市委八届四次会议的精神,抓住国务院决定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促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一、发展现状(一)产业规模扩大,在首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拉动作用以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为标志,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199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38.7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15.7%增加到22.7%,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7%增加到6.9%。1998年,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6%,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二)科技发展水平提高,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北京是全国科技和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地区,科技水平和科研成果居全国领先地位。北京地区独立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拥有量均居全国第一,1998年,全市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3.7万人,签定技术合同金额81.6亿元,专利授权3800项。中关村地区是北京市智力资源和科技人员最密集地区,拥有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68所,有以中科院为代表的各类研究机构213家,两院院士人数占全国的36%。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成长起以联想、方正、四通为代表的6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教育、文化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相互渗透中,初步形成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以企业为产业化主体,以民营科技企业为先导的“产、学、研”互为联动的区域创新体系。(三)行业发展重点突出,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北京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环保、航空航天及地球空间技术等行业。据统计,1998年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中,电子信息产业占70.4%,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占13.3%,新能源产业占7.9%,新材料产业占3.7%,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占2.2%,环保设备产业占1.3%,航空航天及地球空间技术行业占1.2%。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国有、集体、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私营等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态势。按销售收入划分,1998年国有经济占44.8%,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占34.3%,股份制企业占4.7%,集体经济占4.1%,其他类型企业占3.1%。(四)企业发展水平提高,重点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在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都占有重要地位。按销售收入划分,大型企业占44.1%,中型企业占3.1%,小型企业占52.8%。涌现出联想集团公司、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四通集团、北京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国际交换系统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北京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软件、微型计算机、自动柜员机、数字广播发射机、无线寻呼设备、电子彩色排版印刷系统、电力电子功率器件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排名第一位。国外市场是北京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市场。1998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59亿元人民币。(五)试验区发展成就显著,奠定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基础以中关村为核心的试验区成立以来,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从无到有,产业规模由小变大,发展水平由低变高,取得了显著成就。1998年,试验区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72.9%。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全国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和示范作用。尤为重要的是,试验区促进了中关村地区的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高新技术的产业优势,同世界科技、经济同步发展,具备了发展知识经济的明显优势和巨大潜力,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形成和再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发展指导思想与目标(一)发展环境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时,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以科技和人才为焦点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北京是全国的科技、文化中心,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不仅对于发展首都经济有巨大的带动作用,而且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在世界科技领域中的地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北京高新技术产业既面临着国际国内有利的发展环境,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国际发展环境:首先,世界高新技术研究将更加活跃,信息技术将继续发挥先导作用,生物工程技术加速商品化,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氢能等新能源技术的开发研究将有新进展,新材料技术向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环保技术开发将成为新的竞争热点。其次,世界范围内对高新技术产品的消费需求处于旺盛阶段。世界高新技术市场容量本世纪末将达到数万亿美元,今后十几年内,将继续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不利因素是,国际高技术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大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居于技术垄断的地位,对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引进、创新发展和市场开拓方面形成较大的压力。国内发展环境:首先,国家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第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即,使中国全面加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对外开放程度更高,并促进全国产业结构面向国际分工进行优化调整,高新技术产品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三,人民生活将实现“小康”,向更加宽裕的方向迈进,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步伐加快,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增加,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面临的挑战是,国内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竞争趋于激烈,主要省市均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列为新的发展重点,且发展方向趋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外高科技大企业、大集团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产业构成严重威胁。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产品技术中来自于国外的技术较多,属于自主技术的产品少,因而受到日趋激烈的同水平产品竞争的挑战。第二,同国内外高新技术大企业相比,我市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承受市场风险和技术开发风险的能力比较弱。第三,开发经营人才短缺,人才流失严重,国内外企业对本市人才的争夺日益升级,对企业发展造成直接影响。第四,全社会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缺乏协调配套的支撑。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体制不活的反映,只有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深化改革才能不断加以解决。(二)发展的指导思想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为龙头,构建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发展动力,集中北京地区的科教优势和产业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高新技术五大产业的发展,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把北京建设成国家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基地。(三)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今后十年,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要以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为突破口,围绕“一个龙头,两大重点”加快发展,即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重点发展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五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首都产业升级的进程。具体发展进程分三个阶段:从目前到2002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全面展开,建成一批重大项目,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05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初具规模,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成为工业支柱产业,促进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到2010年,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主体,在总体效益水平、科研开发水平、产品技术水平、企业经营水平等方面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某些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总量发展目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000年达到190亿元,从2000年到2010年期间,保持平均15%的增长速度。到2002年增加值达到250亿元左右,占全市工业的30%;到2005年占全市工业的3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到2010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左右。产业结构目标:形成以信息产业为主体,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到2000年,上述五大产业工业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的比重为90%左右,到2010年比重为85%左右,在产业结构内部,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航空航天技术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目标:在区域布局上建立起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龙头、辐射全市的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布局。到2005年初步完成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区为核心、包括海淀园、昌平园、丰台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电子城在内的“一区五园”的开发建设。到2010年完成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总体目标,使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企业发展目标:继续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企业,到2000年北京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联想集团成为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特大型企业;到2010年形成北大方正等十家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同时,进一步促进小型企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其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到2010年,在全市高新技术产品销售额中,小型企业所占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技术创新目标:到2005年,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关村地区初步建设成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全市新建20个左右国家级和市级研究开发中心、设计中心、工程中心和30个左右高新技术孵化器。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体系,产生一批世界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和有较高市场份额的高新技术产品。改造传统产业目标:到2005年使我市重点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九十年代中后期水平;到2010年,通过淘汰落后技术,大力进行技术创新,使重点企业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在产品质量、工艺技术、生产装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三、发展重点(一)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是我国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创新能力的重大措施,是全面提高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重大部署。全市要把中关村科技园区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力争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具有我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1、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是21世纪初期首都建设的首要工程,要以“一路、一城、一园、一网”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扩大投融资渠道,积极利用社会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建成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市政设施完善的环境支撑体系。中关村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在300亿元左右,园区建设、土地开发、住宅开发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投资预计约1200亿元。2、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中关村科技园区要以已具有一定优势的软件产业和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为主体,培育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主导产业。到2010年,要建成国家级软件园和生物城,扶植和鼓励联想、方正、四通等十多家企业成为有重要影响的高新技术企业。从2000年到2010年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发展投资约1100亿元。3、建设有利于创新的科技支撑体系。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要突出以人为本、鼓励创新的原则,大胆试验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各种政策、体制,建立完整的创业服务和支撑体系,建成对全国和世界科技人才有吸引力的创业区域。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的创业投资,要推动民营科技企业的改革,到2005年完成现有骨干民营科技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并继续探索多种形式的企业制度形式。园区内的教育事业要有更大的发展,2010年前,清华、北大要完成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中科院通过知识创新工程,成为有民办影响的科学城。4、形成中关村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