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发伤的护理常规1一.一般监护:“一问、二看、三摸、四测、五穿刺”一问:询问伤情、受伤部位及伤后做过何种处理。二看:看面色、呼吸、瞳孔及伤部情况。三摸:感觉皮肤温度和湿度、腹部压痛、反跳痛及四肢有无异常活动情况。四测: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五穿刺:对疑有胸腹伤者应行胸腹穿刺,并做好记录。二.实验室监测1.尿液监测:应每小时测量尿量,尿量小于30ml/h提示肾灌注不足。如血压稳定,血容量已补足而尿量仍少,应考虑存在急性肾小管坏死。2.血常规:在休克早期未进行液体复苏时,虽丢失大量红细胞,但由于血液浓缩,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仍可保持在正常范围,液体复苏后,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均下降,如果动态监测发现两者进行性下降,要考虑存在活动性出血的可能。3.电解质:创伤休克时血清电解质往往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使内环境紊乱,加重休克,另一方面亦影响抗休克治疗,因此应重点监测。4.血气分析:严重多发伤时,大多存在酸碱平衡紊乱。一般来说,休克时的酸碱平衡紊乱多为代谢性酸中毒。5.血糖:严重创伤时机体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血糖升高。6.血乳糖:严重休克时,血中的乳酸水平上升。三.重要脏器监护1.呼吸系统监护:包括临床观察和人工气道的管理;临床观察包括呼2吸变化、神志变化、肤色变化等。2.循环系统监护: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皮肤色泽、体温和尿量,以判断循环功能的状况。还应根据病情监测病人的心率、脉搏、无创血压、动脉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等。3.肾功能监护:监护指标包括尿量、尿比重、尿渗透压、内生肌酣清除率及生化检验。4.中枢神经系统监护:颅脑损伤者病情变化快,因此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是关系到患者生与死的重要环节。中枢神经系统监护内容包括对意识、瞳孔的观察与判断。观察意识的方法是呼叫患者、询问问题,了解患者回答问题是否正确。观察瞳孔主要看瞳孔的大小、双侧瞳孔是否等大对称、对光反应是否灵敏。质量标准1.ICU护士与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交班是否详尽,符合要求。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各重要脏器有无严重的复合伤,尽早预防和处理。3.严密观察病人末梢循环、皮肤温度、肢体活动度,对病人损伤程度进行评估。4.评估疼痛程度,适时进行止痛。5.准确、合理输入胶体和晶体。6.及时准确用药。7.基础护理合格率≥95%。意识障碍(昏迷)的护理常规一.护理措施1.严密监测意识和生命体征变化。此外还应注意观察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及压眶反射,全身情况、神经系统变化等并作详细记录,当3昏迷加深、瞳孔进行性散大,呼吸不规则,血压不稳定时应及时报告医生。2.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给患者翻身、叩背、吸痰,吸痰时动作应轻柔,每次吸痰时间应小于15秒,旋转提拉将痰吸出,若呼吸道不畅,缺氧加重,应行气管切开或使用呼吸机,有假牙者用取出假牙,以防误入气管。3.注意安全:烦躁不安的病人应加床档,以防坠床,床头横立一枕头以防头部撞伤,痉挛、抽搐者用开口器、压舌板,以防舌咬伤,舌后缀者及时用拉舌钳牵出,女病人应除去头上的发夹,修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肤,平卧时应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严格记录24h出入量,静脉输液可维持患者水分及能量代谢的需要,保证重要脏器有足够的血流灌注,防止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昏迷患者2-5天内予禁食,定时检测钾、钠、氯等,密切观察有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5.饮食:长期昏迷予鼻饲流质,保持营养及体液平衡。鼻饲饮食的内容及量应根据患者的消化功能及热量需要而定,每次鼻饲量以100-200ml为宜,鼻饲饮食温度应适宜,每次灌注前回抽胃液或向胃内注入5-10ml气体,听气过水声,确定胃管在胃内,灌注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呃逆或呕吐,必要时用营养泵匀速泵入;鼻饲结束后应用温开水冲洗胃管,以防胃管堵塞。6.吸氧:脑组织缺氧加重脑水肿使昏迷加重,吸氧有利于维持全身重要脏器的功能并可预防潜在的并发症。鼻导管吸氧应注意插入的深度,4鼻导管应及时更换避免堵塞,气切后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应调节氧浓度,同时湿化吸氧。7.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棉球或漱口液清洁口腔,每日2-3次;对于张口呼吸的患者应用双层湿纱布盖於口鼻,以使吸入的空气湿化,口唇可用甘油或石蜡涂擦以防干裂。8.眼部护理:对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者,应用凡士林纱布、眼罩保护或涂以抗生素眼膏,有结膜水肿者可予氯霉素眼药滴眼。9.皮肤护理:注意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有无发红、苍白;保持床单元清洁;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大小便后应用清水及时清洁皮肤,搬动病人时应将其抬离床面不要拖拉;骨隆突处应加垫软垫,每2h翻身一次。10.泌尿系统护理:昏迷病人需留置导尿管,每2-4h放尿一次,及时清洁尿道口分泌物,每日用0.1%新洁尔灭擦洗会阴部;大便后肛门及周围皮肤应及时清洗以防污染尿管;尿袋应低于膀胱,以防尿液回流引起全身感染;注意观察尿液的性质、尿量、颜色、有无絮状物。11.保持大便通畅:如患者3天无大便,可遵医嘱予缓泻剂;每日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同时观察大便的颜色、性质、量、气味,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12.颅内压增高引起的昏迷应遵医嘱予脱水剂降颅压,常用20%甘露醇250ml15-30min内滴入。质量标准1.卧位是否安全、舒适,符合标准。52.皮肤清洁无破损,头发清洁,口腔、会阴清洁无异味,各项基础护理合格率≥90%。3.呼吸道是否保持通畅状态,气管切开及使用呼吸机者操作符合规程。4.病情观察是否严密、详尽、报告及时,抢救及时。5.护理安全合格率100%。6.护理记录及时准确。7.准确及时执行医嘱。8.及时评估病人的病情,转归情况,随时调整护理计划,制定护理措施。气管插管护理常规1.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或除去异物。2.给予高浓度吸氧。3.妥善固定并记录插管深度。4.勿使用门齿为着力点。5.插管完成后应听诊腹部、胸部呼吸音,确定插管的正确位置。6.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避免压迫时间过久引起气管黏膜水肿、溃疡、坏死。7.气管插管气囊须定时检查气囊压力。8.备齐气管插管用物以防脱落。质量标准1.插管动作要准确、轻柔、迅速。62.气管导管型号选择要适当。3.无常见并发症如器械性损伤、气道梗阻、误入食管。4.导管插入深度合适。TEN的护理常规1.妥善固定胃管或鼻肠管,防止滑脱移动,盘绕扭曲。2.每日输注前后,均以温开水冲洗管道,防止营养液残留堵塞管腔。3.保证营养液合适温度,一般保持在37°。4.注意浓度、容量与速度。浓度应从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滴速逐渐加快,开始40-60ml/h,以后每12-24小时增加25ml,最大速度为100-125ml/h。5.体位要合适,经胃灌饲多采用半坐卧位,发现有胃潴留时应暂停灌注,防止反流入呼吸道引起肺部并发症。6.观察反应,如出现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应考虑是否供应量不适当,膳食温度、速度是否适宜,喂养管是否合适等。7.正确记录24h出入量,观察患者有无口渴、皮肤粘膜弹性以及尿量的变化。8.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及白蛋白的变化。准确留24h尿测定氨平衡以评价肠内营养效果,观察患者的血糖、血脂的变化。9.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了解有无肠道感染。质量标准1.TEN前应对病人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2.营养管在位、通畅、妥善固定。73.注意观察不同种营养液病人适应情况(病人的主诉、腹部体症及大便情况),选择病人最易接受的营养液。4.输注营养液时速度均匀,温度符合要求。5.消除发生误吸的危险因子。6.定期评价营养效果。7.未发生与留置营养管或营养支持相关的并发症。TPN的应用及护理1.深静脉管道检查:常用抽吸回血、观察插管处有无渗出,周围有无皮下肿胀、X线检查等方法证实静脉导管是否在预期的位置。2.输液速度应匀速缓慢,一般控制在150~180ml/h一下。3.病情监测:每日留取标本,作好记录和资料的登记工作,肠外营养前称体重,监测各种营养指标,评定各种营养状况,观察治疗反应,正确记录出入量(PN量与其它摄入量分开记)。每天收集24h尿送检UUN,根据医嘱定期监测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以及血、尿常规。4.常见病并症的监测与处理:肠外营养的并发症有置管并发症、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及代谢并发症。下面详述代谢并发症(1)高血糖:由于营养液内葡萄糖浓度高,输注快,患者耐受差所致。其可导致渗透性利尿及诱发脱水,若不及时处理可发展为高渗性非酮性昏迷而致命。防治:①降低葡萄糖的输注速度②用脂肪乳剂满足部分能量,减少葡萄糖用量③一旦发生高渗性高血糖症,应停肠外营养,并纠正高渗状态,输注等渗或低渗盐水加用胰岛素,输胶体维持血容量,控制血糖浓度在11mmol/l一下④对糖尿病、胰腺炎、8胰腺手术、肝病等特别注意。(2)低血糖:由于突然停止使用,此时胰岛素的作用仍然存在。防治:①TNA应持续慢速滴入②停输高渗糖时应继续补充5%或10%葡萄糖2-3小时后再停输并监测血糖。(3)脂肪代谢异常:①必需脂肪酸缺乏症,由于补充不足所致,应每天补充脂肪乳剂②高脂血症(4)氨基酸代谢异常:①高氨血症:输注大量含甘氨酸的氨基酸溶液,或给新生儿、肝病人输注缺乏精氨酸的氨基酸溶液,可导致尿素合成障碍引起血氨升高。防治是按需选择氨基酸的输注模式②代酸:由于氨基酸大多为氯化物化盐酸化合物,因此输入过多,代谢障碍使体内大量积聚,引起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预防:使用平衡氨基酸溶液代替。(5)水电解质失衡:①脱水或水潴留:主要是计算或统计失误造成②钠不平衡、钾不平衡均由补充不足或丢失过多造成。(6)其它:应注意补钙、镁等微量元素,防治缺乏。5.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定时监测。质量标准1.TPN应用前对病人病情及营养状况进行完整的评估。2.TPN应用过程中监测出入量、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定时评价营养效果。3.静脉留置导管护理规范、符合要求。未发生深静脉置管并发症。4.三升营养液输入速度均匀,温度符合要求。95.TPN的并发症,及时发现、迅速处理。6.感染管理合格率100%。机械通气的护理常规1.向清醒患者做好解释,使其配合,对患儿应约束四肢,必要时应用镇静剂,防止导管脱出。2.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或套管,严防脱出、移位,一旦出现应立即重建人工气道,并同时面罩加压给氧气或口对口人工呼吸,保持氧供。3.接呼吸机后应立即观察呼吸机的供养情况:(1)胸廓起伏是否对称。(2)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对称。(3)观察指(趾)甲、末梢是否转红润。(4)血氧饱和度是否逐渐上升。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肺部听诊有痰鸣音时应及时吸痰,吸痰前给予吸氧2分钟,翻身叩背,对痰液粘稠者,气道内注入5-10ml生理盐水,以冲洗气道。吸痰过程中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严重缺氧等情况,协助医生处理。5.注意气源、电源有无异常,如气源电源突然中断,应立即将呼吸机管道与患者分离,用呼吸囊控制呼吸,以免窒息。6.根据不同的呼吸模式选择合适的参数值,动脉血气结果是监测呼吸机疗效的重要指标。7.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呼吸机管道定时更换,使用完毕彻底消毒后备用。8.呼吸机管道内冷凝水集聚、摆动,引起患者不适,需及时倾倒处理。9.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如通气过度、通气不足、循环功能障碍、气道损伤、呼吸道感染、呼吸机肺等。1010.脱机训练应安排在白天人多时,由专人负责,脱机后30分钟复查血气。呼吸机依赖者白天间断脱机,夜间进行机械通气,保证患者休息。逐渐延长脱机时间,直至完全脱机。11.撤机指标:(1)一般情况稳定,神志恢复,原发病已达到有效控制。(2)呼吸次数<35次/分,自主呼吸潮气量≥400ml.(3)血气分析PaO2>60mmHg,PaCO2<50mmHg,PH值基本正常。(4)肺功能肺活量达10-15ml/Kg以上,最大呼气压>20cmH2O.。质量标准1.环境整洁,护士操作熟练,了解常用呼吸机的性能,呼吸机管道齐全。2.神志清醒的病人能理解使用的目的,并能很好的配合。能使用非语言沟通与护士进行简单的交流。3.完好的电源与插座。4.护士能正确处理呼吸机报警及简单故障。5.护士能加强气道管理,保持病人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