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华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十一五”是北华大学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定位、合理规划,逐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提高对社会的综合贡献率,提高学校在全省高等教育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十一五”期间所面临的形势(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一五”期间是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时期。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在引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我省将进一步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35%以上,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将位于全国各省(市、区)上游。“十一五”期间也是吉林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腾飞的关键期,吉林市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等发展战略,将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和更具竞争力的技术成果。作为吉林省规模最大和吉林地区唯一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我们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等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已从规模扩张转移到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上,学校人才培养、资源整合、学科建设等内涵建设任重道远。在教育整体上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学校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将要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困难。(二)自身优势与特色北华大学前身的四所院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浓郁的文化底蕴,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合并组建后,集中并整合原四校办学资源和优势,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后发优势初步显现,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学校发挥规模大、学科全和综合性的优势,在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2会进步服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个性”,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特色的探索和总结取得积极成效,并形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二、学校发展的战略要点(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把学校建成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二)办学定位总体目标定位——建设具有鲜明特色与优势、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办学类型定位——教学型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学科发展定位——以医学、林学、历史学学科为重点,突出工学学科应用性和文学、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师教育特色,加强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学科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目标定位——培养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服务面向定位——面向全国,立足吉林,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三)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完成教学型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的整体构建,努力建设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再用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完成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过渡,初步形3成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格局。三、“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工作目标(一)教育教学改革办学规模。到2010年,全日制在校生22500人,其中本科生20200人,高职学生800人,研究生1500人。成人教育学生8000人。外国留学生500人。学科建设。集中省、校两级学科建设专项投入,重点建设一批重点资助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使其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办学效益和管理水平等方面有较大提高,成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解决本省、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基地,逐步形成学科结构相对合理,优势明显,主干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基础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按照“强医科、精林科、特色史学科和工学科、办优与教师教育相关的各学科,拓宽经、管、法等学科,发挥综合性大学基础学科优势,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的学科建设思路,扩大学位点建设规模,提高学位点办学层次和水平,为把学校建成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到2010年,争取8-10个校级重点学科达到省重点学科水平,优势特色学科接近国家重点学科水平,建设50—60个校级重点学科,并使学校整体学科水平有一个大幅度提升;实现1—2个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实现2-3个学科获得一级学科硕士授权,部分学科获得专业硕士授权,硕士点达到55个左右,在校研究生达到1500人。专业建设。根据学科门类齐全的特点,构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体系。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学校定位,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新设置专业建设和管理,把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要科学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根据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修订培养方案,4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到2010年,本科专业达到60个,建成10个校级示范专业,3-5个品牌专业,3-5个体现我校特色、学科交叉、融合度高的特色专业。课程建设。以“突出重点,择优支持,分期分批”为原则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功能结构,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加大选修课程开设比例,完善学分制管理办法,推进弹性学制,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与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推动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到2010年所有课程均达到合格标准;积极引进教育部推荐的教学资源库,开设5-10门网络课程;建设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0门省精品课程,70-80门省优秀课程,210-240门校优秀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全面促进教学改革。继续以立项的形式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理论研究、教学实践探索和优质教学资源开发。积极推广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各级各类教学研究项目,将好的教学成果应用于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力争在2010年以前,取得1-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到2010年,实验室整体水平达到省内高校先进水平,部分实验室达到领先水平,逐步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效益显著、管理科学的资源共享型创新实验室体系。按照“科教兴省、人才兴业”的战略,结合学校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建设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力争建设1个国家级实验室;完成日贷项目的实验中心建设,强化和完善“基础课实验中心”建设,并且使之成为质量较高、规范系统的实习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建设2个省示范教学实验中心和1个省示范工程训练中心。根据各专业发展方向和其办学规模,统筹规划、建设可满足需要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按教学大纲要求,使实验开出率达到98%以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题目达到80%以上。建设300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17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经过努力,使学校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水平得以大幅提升。教材建设。逐年提高国家级规划教材、优秀教材的选用率。完善教材立项的评审制度,严格把关,编写出一批能够代表学校教学科研水平、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同时在国内有一定选用范围、有一定影响的精品教材。到2010年,计划公开出版教材40部,争取获得3-5部国家级优秀教材奖。逐年增加图书和电子文献的采购数量,到2010年初步实现与学校发展建设相适应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切实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学风和教风建设。从教师的师德、师风和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入手,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促教风,构建完善的校风建设体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建立保证体系,开展宣传和表彰活动,在广大教师中树立师德高尚、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科学严谨的优良教风。以正确的学习目的、刻苦的学习态度、严明的学习纪律、优秀的学习效果要求学生,采取强化学生管理、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考试纪律、加强考风建设等措施,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二)科学研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行动的推动下,科研工作要在实现高水平立项、高质量成果、高级别奖励、高效益转化的基础上争取大的突破,要在积极参与吉林省生态省建设、五大基地建设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与改造中争取更多的科研立项,取得更多、更高水平的成果。进一步整合科研团队、凝练科研方向,重点支持原创性研究,争取高水平研究成果,形成一批具有标志性成果的优势学科,为争取博士学位授予权创造必要的条件。力争承担更多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2005年科研立项的基础上,确保国家级立项呈每年递增的趋势,到2010年,国家级立项达到20—30项,省6部级项目每年达到70—100项,纵向项目经费达到500—1000万元/年,年增长率达到15—30%。争取更多的横向科研项目,实现项目经费达到1500—2000万元。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力争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20—30%以上,办好北华大学科技园,鼓励创办科技型企业,提高科技为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努力争取国家级科研奖励,省部级科研奖励达到15—30项/年,取得授权发明专利30—50项左右。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和高水平学术论文明显增加。以科研促进学科、带动学科、保障学科发展,逐渐实现科研与学科交融。充分发挥现有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工程训练中心的带动作用,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新建科研(实习、实训)基地20个、研究所(中心)10个左右,为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有利条件。(三)师资队伍建设以优化结构、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中心,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载体,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平台,建设一支适应学校发展需要和相对稳定的高水平、高质量教师队伍。到2010年学校专任教师人数达到1660人,生师比控制在16:1以下;优化职务结构,教授、副教授比例达到教师总数的50%左右,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比例为2:3:3:2;提高学历层次,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10%以上,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要求取得硕士及其以上学位;改善学缘结构,多元化、多渠道地引进和送培教师,在校外完成硕士学历(学位)教育达到教师总数的80%左右;改善学科结构,保证基础学科教学、基础研究力量,充实新兴学科教师,加强重点学科队伍建设,逐年缓解紧缺学科教师匮乏的矛盾,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双语”教学能力明显增强;加强学术梯队建设,每位主讲教师都能讲授两门以上课程,每门主干课、学位课都有两名以上教师开课,每名教师授课质量优秀率达90%以上,实现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梯7队的合理化。选拔培养各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实现学术梯队综合结构合理化。力争使学校优秀学科带头人进入“教学名师”等有关行列,5—10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成为国家“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奖励基金”的获得者。每位教师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大部分教师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在国内同类院校中综合评价位次前移。(四)校园规划、基本建设和后勤产业改革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建设的原则,搞好校园总体规划,本着“完善东校区、改造南校区、稳定北校区、开发西校区”的基本思路,遵循“布局合理、功能突出、综合效益显著,资源合理利用、相互关系协调”的宗旨,对各校区布局及功能定位。将西校区的办学主体迁入东校区,使办学格局由“一校四区”变为“一校三区”。以东校区作为我校的主校区,南、北两校区为辅校区,做好西校区开发工作。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为学校后续发展做好土地预留等工作。围绕教学用房、学生宿舍、体育场馆及职工住宅等方面进行基本建设。在东校区建设50000m2的教学用房,在二道基地建设1600m2林学科科研实习用房;建设12400m2学生宿舍,其中东校区7200m2,南校区5200m2;在东、南校区分别建设400米塑胶跑道及人工草坪足球场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