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顺磁共振(EPR2011秋-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导论(EPR/ESR)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理化科学中心顺磁室二0一一年十一月2011研究生课程—EPR陈家富索尔维会议地点: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索尔维物理研究所第五次索尔维会议——可能最著名的一次索尔维会议是1927年10月召开的第五次索尔维会议。此次会议主题为“电子和光子”,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学家聚在一起讨论重新阐明的量子理论。会议上最出众的角色是爱因斯坦和波尔。前者以“上帝不会掷骰子”的观点反对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而波尔反驳道,“爱因斯坦,不要告诉上帝怎么做”——这一争论被称为波尔—爱因斯坦论战。参加这次会议的二十九人中有十七人获得或后来获得诺贝尔奖。号称汇集全球三分之一智慧的一张照片!电子顺磁共振课堂作业:针对自己专业方向,请上网检索有关ESR/EPR技术在材料表征方面的应用实例(英文文献),并把文章中有关EPR/ESR实验及相关结论部分翻译成中文,电子版上传。(相关得分纳入最终考试成绩!)截止时间:2012年1月6日前,逾期不收。jfchen@ustc.edu.cn二、电子顺磁共振的基本原理EPR—基本原理1、概述电子自旋的磁特性EPR—基本原理EPR—基本原理做自旋运动的电子可视为一个微小磁体。EPR—基本原理Question:为什么EPR/ESR研究的对象必须具有未成对(unpaired)的电子呢?EPR—基本原理物质自旋磁矩轨道磁矩电子磁矩+电子运动轨道运动和自旋运动轨道角动量自旋角动量(原子核及核外电子)原子(本征磁矩)EPR—基本原理若轨道中所有的电子都已成对,则它们的自旋磁矩就完全抵消,导致分子无顺磁性。若至少有一个电子未成对,其自旋就会产生自旋磁矩。因此,EPR研究的对象必须具有未偶电子。EPR—基本原理H=0时,自旋磁矩的方向是随机的,并处于同一个平均能态。H≠0时,自旋磁矩就有规则地排列起来(平行外磁场—对应能级的能量较低,或反平行于外磁场—对应能级的能量较高)。回答了哪些物质是顺磁性的!若物质分子(原子、离子)中存在未成对电子,其自旋产生磁矩,亦称永久磁矩。通常情况下,该分子磁矩的方向是随机的,不呈现顺磁性。当其处于外加磁场中,分子的永久磁矩随外磁场取向,产生与外磁场同向的内磁场,这就是物质顺磁性的来源。EPR—基本原理物质的磁性EPR—基本原理宏观物质的磁性是由构成原子的电子、质子、中子所携带的内禀自旋所导致的。电子:电子轨道磁矩,电子自旋磁矩(本征磁矩)原子核的磁性:质子,中子(无轨道磁矩)。斯特恩OttoStem发现质子磁矩,1943年获Nobel物理奖。EPR—基本原理构成原子的电子、质子、中子都是携带有内禀自旋磁矩,所以宏观物质都毫无一例外的是磁性物质。•共线的物质的磁性有:抗磁性顺磁性铁磁性反铁磁性亚铁磁性EPR—基本原理物质的磁性是物质的宏观物性,它是分子内部微观结构的总体反映。参考书《凝聚态磁性物理》抗磁性顺磁性铁磁性反铁磁性亚铁磁性c:磁化率TC:居里点/温度Θp:顺磁居里点/温度TN:尼尔温度EPR—基本原理2、共振条件(ResonantCondition)EPR—基本原理S(S+1)h=S(S+1)h/2Ms=顺磁性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离子)中存在未成对电子,其电子自旋角动量Ms不为零。其中,S是电子总自旋量子数,其值取决于未成对电子的数目n(S=n/2),式中ћ=h/2π(Planck’sconstanth=6.626×10-34J.s)Ms在z轴方向(磁场方向)的分量Ms,z是:Ms,z=msh/2π=msћ其中:ms为自旋磁量子数,其值ms=S,S-1,S-2,…,-S。EPR—基本原理e,z=-γMs,z=-γmsћ=-gbms分子磁矩在z方向的分量:分子磁距在z方向的分量值与ms符号相反!分子磁矩为:e=γMsMs-电子自旋角动量γ-电子旋磁比γ=gee/2mec,电子旋磁比;b(μB)—Bohr磁子(轨道角动量最小单位)b=eћ/2me=9.2741×10-24J/T;ge因子:自由电子2.0023,无量纲;e电子电荷;me电子质量,c光速。EPR—基本原理其中:对含有未成对电子的分子而言,其磁矩为将此分子置于一外磁场中,则与之间就有相互作用,产生能级分裂,即Zeeman分裂。HHE=-·=-μHcosθ=-μzH=-(-gbms)H=gbmsHH可见,能级分裂随外磁场H增强而增大!EPR—基本原理作用能为:电子自旋能级在外场中被分裂成两个能级的现象EPR—基本原理如果体系中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ms只取±1/2两个值,其两种可能状态的能量分别是:Eα=(1/2)gbH;Eβ=-(1/2)gbHH=0时,Eα=Eβ=0,两种自旋的电子具有相同的能量EPR—基本原理H≠0时:分裂为两个能级Eα和Eβ,能级分裂的大小与H成正比。ΔE=Eα-Eβ=gbHEPR—基本原理若在垂直于磁场H的方向上施加频率为的电磁波,根据磁能级跃迁的选择定律Δms=±1,h=gbH……EPR共振条件当满足下面条件(Planck’slaw):电子发生受激跃迁,即低能级电子吸收电磁波能量而跃迁到高能级中。EPR—基本原理电子自旋磁矩在外加磁场H0中的进动。在xy平面内存在一个以频率w旋转的弱磁场H1。如果w=w0,这个磁矩可以和磁场H1相互作用(其中H1H0)。h=gbH关系式β=eћ/2m,也即β与m有关(成反比),由此也可以了解为什么核磁共振所使用的激发能(射频MHz)比顺磁共振的激发能(微波GHz)要小得多(小~103),因为mN≈1836me(βN=eћ/2mN)共振条件可简化为:Hr(Gs)=h/gb=714.484×(GHz)/g或写:g=h/Hb=0.0714484×(MHz)/H(mT)h=gbHEPR—基本原理电子自旋Zeeman分裂能与500nm可见光的能量Evis比较:E=hν=6.63×10-34J.s×9.5×109s×6.02×1023/mol=3.8J/mol(X波段)500nm可见光的能量Evis:239KJ/mol分子热运动时的动能E(假设为单原子时)是:E=3/2RT(R气体常数,300K)=3.74KJ/mol这说明,ESR分裂能级是很小的。(可以看成自旋电子处于灼热的火场中),因此,温度对ESR实验影响大。EPR—基本原理电子自旋在Zeeman分裂能级Ea、Eb上的分布满足BoltzmannDistributionRule:(k—Boltzmann常数1.38×10-23J/K,Ea、Eb能级上对应的电子自旋数分别为na、nb,)当T=300K时,H~0.34T,(na/nb)=0.9985~999/1000,即在常温下,高低能级自旋数差仅千分之一;但这对ESR具有重要意义,否则,当na=nb时,ESR共振现象观测在理论上就不可能。anbn/=exp(gbH/kT)EPR—基本原理若温度降低至77K即液氮温度时:(na/nb)=0.994~994/1000若温度降低至4K即液氦温度区:(na/nb)=0.892~892/1000即降低温度,ESR信号增强,是因为高低能级上的电子自旋差额增加的缘故。EPR—基本原理EPR—基本原理A:受激激发,表现为吸收微波;E:受激辐射,表现为发射微波EPR现象的严格论述,必须运用量子力学!EPR—基本原理自旋哈密顿函数EPR—基本原理Ĥ=gβHŜz电子自旋体系的哈密顿算符为:Ŝz的自旋本征函数为│a和│b,其本征值分别为1/2和-1/2。Ŝz│a=1/2│aŜz│b=-1/2│bEPR—基本原理因此,两自旋态的能量为:Eα=a│Ĥ│a=a│gbHŜz│a=(1/2)gbHΔE=Eα-Eβ=gbH两能级差:Eβ=b│Ĥ│b=b│gbHzb=-(1/2)gbH若在与H垂直的方向施加一微波h,使得h=gβH,即产生磁共振吸收。EPR—基本原理电子自旋能级的分裂hΔE=gbHh=gbHEPR—基本原理顺磁性物质铁磁性物质反铁磁物质MicrowaveBandFrequency(GHz)LSXKQW1.13.09.525.034.094.03921070339089001200034000Hres(G)EPR—基本原理例如:采用=9.5GHz的微波频率,对自由电子Hr=714.484(/g)=714.4849.5/2.0023=3390Gs=339mT或=h/gb=6.62610-349.5109/2.00239.27410-28(J.s)(1/s)/J/Gs=3390GsEPR—基本原理Frequencies:1.6-30GHzWavelengths:187-10mmQuantumenergies:0.66x10-5-0.12x10-3eVEPR—基本原理EPR谱仪常使用的微波频率EPR—基本原理L波段:有机体、小动物等大生物和水溶液样品;(波长:~30cm)S波段:生物,水溶液和过渡金属络合物样品;X波段:一般的液、固态样品,是最常用的微波频率;(波长:~3cm)K波段:过渡金属络合物和多频率工作;Q波段:小样品高灵敏度的测量和多频率的研究;(波长:~8mm)W波段:极小样品和多频率样品的测量。EPR—基本原理3、一般系统从共振条件:h=gbH可知,实现共振,有两种办法:1)固定,改变H—扫场法2)固定H,改变—扫频法EPR—基本原理原则上,这两种方法均可实现共振,但由于技术原因,现代EPR谱仪总是采用扫场法,因为磁场的变化可以很容易地做到均匀、连续、易控(细微改变);技术上,频率ν较难以做到大范围的均匀变化。问题:为什么常见的EPR谱都是一次微分谱?EPR谱的表示方式:横轴H用磁场强度(1mT=10G=28.02495MHz)或者g因子/张量表示,前者方便于分析A张量,后者便于分析g因子。纵轴用DA/DB或任意单位(arbitraryunit,a.u.)表示信号相对强度,或不标。EPR—基本原理通常情况下,EPR波谱仪记录的是吸收信号的一次微分线形,即一次微分谱线。EPR—共振波谱三、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共振波谱EPR信号强弱的决定因素:1)跃迁磁矩大小的开方;2)外加辐射微波光量子的频率和数量;3)跃迁能级的布居数差ΔN;4)谱仪的技术参量,增益、Q值、timeconversion等。高频高场EPR的优势:分辨率增大,信号强度增大。EPR—共振波谱DE=hEPR—共振波谱1、线宽固定微波频率,改变H,当H=Hr=h/gβ时,产生EPR共振吸收信号,即EPR吸收线。电子受激跃迁产生的吸收信号经处理可以得到EPR吸收谱线,EPR谱线的形状反映了共振吸收强度随磁场变化的关系。EPR—共振波谱理论上讲,这EPR吸收谱线应该是无限窄的,而实际上EPR谱线都有一定的宽度,且不同的样品,线宽也不同,这是为什么呢?a、寿命增宽(Lifetimebroadening)(自旋—晶格,S—L作用)电子停留在某一能级上的寿命只能是个有限值。根据海森堡测不准关系式:EPR—共振波谱δt·δE~ћ即δE~ћ/δt又因δE=gβδH,δH=δE/gβ=(ћ/gβ)·1/δt自旋—晶格作用越强,δt越小,则δH越大,即谱线越宽。EPR—共振波谱对过度金属离子而言,其自旋—轨道偶合作用一般很强,t很短(小),从而导致谱线线宽很宽。因此,要尽可能减少自旋—晶格作用,如:使用降温方法。b、久期增宽(Secularbroadening)(自旋—自旋,S—S相互作用)EPR—共振波谱顺磁粒子本身周围存在许多小磁体,每个小磁体除处在外加磁场H中外,还处于由其它小磁体所形成的局部磁场H’中,真正的共振磁场为:Hr=H+H’=h/gb因一定,所以Hr=h/gb一定,而H’有一个分布,即不同顺磁粒子周围变化的局部磁场也不同,则H也因此有一个分布,不再为一定值。影响H’的因素:空间因素:∝(1-3cos2θ)/r3r—自旋体之间的距离通过降低溶液浓度,使自旋体的r增加,则H’减少。θ=(r·H)EPR—共振波谱减少H’值的方法:稀

1 / 6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