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的发展综述[摘要]本文对“十二五”区域规划研讨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这些观点涉及区域规划与政策取向、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与中国城市化以及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创新等前沿内容,反映了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关键词]区域规划;产业转型;区域发展2010年6月12—13日,“十二五”区域规划学术研讨会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会议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和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主办。大会共收到论文近80篇,2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采取了主题演讲、专题分组研讨、集中点评与自由提问的方式进行,与会学者就“十二五”区域规划与政策取向、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方式转变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此外,会议就区域发展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展开了深刻讨论,对区域经济领域的学术交流发挥了良好作用,并且对“十二五”区域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议。一、关于区域规划与政策取向2009年至今,国务院先后批复了13个区域规划,区域经济规划正以空前的密集度出台,并跃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与会者就关于区域规划与政策取向相关问题进行了集中探讨。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就中国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认为区域规划就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对经济要素进行布局、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性安排,并分析了区域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间的关系,指出区域规划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区域发展战略、区域政策中存在的异同,认为区域规划主要包括规划的范围、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区域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政策与保障措施等几方面内容。中国人民大学孙久文教授则系统分析了近期我国区域规划的特点,即突出区域的发展定位、增强区域规划的发展目标的战略性、正确认识规划的发展环境、形成地区发展特色和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针对未来区域规划的生产力布局安排,孙久文教授认为应当具有“三个重要依据”的作用:作为产业选择的重要依据,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依据,作为企业选址的重要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周民良研究员认为,以往在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形成中,比较重视产业规划编制和产业政策制定,对于区域规划重视不够。从“十一五”时期开始,国家重视制定区域规划,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才有可能在国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需要在区域层面有效扩大内需时,把区域规划作为重要手段。他指出今后应加快区域规划方式的转变,把完善区域规划的形成机制作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给我国区域规划带来了多重的冲击,区域规划面临重要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多重挑战。在转型期需要构建区域规划新的模式,以解决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温锋华博士后以及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沈体雁副教授认为,首先是在意识层次上,确立价值理性回归下的新区域主义作为新时期区域规划的核心指导思想;其次,是在行动层面上以城乡总体规划作为区域规划的主线,确立区域规划在城乡规划体系中的法理地位;再次,倡导多学科参与区域规划,促使区域规划从单一的技术学科向旨在维护社会公平、空间公正的综合学科转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孙翠兰教授认为,“十二五”时期区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协调发展,应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区域特点和低碳环保的要求,分三个阶段,有步骤、分层次地将“四大板块”和“类型区”中的经济社会资源进行挖掘、整合、调整,以达到总体综合实力的提高。关于“十二五”期间的区域规划工作重点,肖金成认为对于已经出台国家级规划的地区,应加强规划的贯彻实施,国家有关部门也要对规划所提出的重点任务的推进情况进行全面跟踪,一方面发挥规划应有的指导性和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也保障规划的严肃性和实施效果,切实发挥区域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应敦促各地从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体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意图的高度出发,结合本区域的发展实际,做好实施方案。政府各部门应按照规划要求,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具体落实相关的政策措施。当然,区域规划的重点和难点仍然是跨行政区的规划,省域内部的区域规划只是一种尝试,是一个基础,应在此基础上编制跨行政区的规划直至编制全国性规划。“十二五”期间,应把城市群和经济圈作为区域规划的重点,并加快制定和颁布一批跨省区重点区域的发展规划。区域政策则是政府调控区域经济发展和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一个手段,涉及到利益的转移,通过政府的集中安排,有目的地对某些类型的问题区域实行倾斜,以改变由市场机制作用所形成的一些空间结果。针对“十一五”时期区域政策所产生的效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李平书记和石碧华副研究员指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呈现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速、区域经济增长相对均衡的格局,地区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差距有缩小的趋势和区域经济在空间布局上由集中走向分散等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孙承平助理研究员则认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区域结构发展中仍存在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较大等问题,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仍较重。通过对“十一五”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的评价,多位专家为“十二五”区域规划政策提供了大量建议。其中,李平、石碧华认为应主要关注缩小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和政策、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继续加快重点优势区域开发开放步伐、解决问题区域的发展问题等。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树伟教授则认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政策调整方向应包括进一步规范区域政策调控手段、着力解决区域关键问题、提高东部和东北的城市化质量、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差别化政策等方面。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闽榕则从省区层面进行分析,他认为“十一五”时期是福建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和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基本实现“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已成定局。“十二五”时期是福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求福建省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战略导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迎头赶上周边沿海发达省份。天津科技大学经济研究所杨海田教授认为,中国经济的空间布局和政策导向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建议我国空间经济研究机构和实际部门联合起来,成立空间经济研究联盟,为优化中国经济的空间结构进行持续研究和不懈努力。区域经济学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探讨和解决区域问题过程中,借鉴西方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甚至转轨和制度经济学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针对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作了主题演讲,主要围绕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阶段演进、区域经济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区域经济政策与规划研究三个方面展开。他认为跨入21世纪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学进入深入发展期。这个时期,国家区域政策从上个时期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转变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学研究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即实践和理论难题“双力”驱动、接轨世界前沿,以及理论和实践全面繁荣。他指出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和重点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新经济地理学与计算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的融合发展;新经济地理学与新增长理论、公共经济理论的整合是未来的热点;多尺度、多区域系统协同演化模型与方法需要突破;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模拟模型研究迫在眉睫;区域社会经济空间信息栅格模型与方法研究。二、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手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李平书记就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变”与“不变”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认为此次危机充分暴露了全球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金融治理的分散化。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呈现低速增长的特点,在这一形势下,他指出全球需求与经济发展模式急需调整,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变革要求迫切。同时气候因素正成为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革命的最主要推动力,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当今最引人注目的国际政治问题,并迅速发展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各利益攸关方瞩目的焦点。气候变化议题正在改变整个世界,也对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气候政治已堂皇走进国际战略博弈的中心。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院邹璇副主任从外汇储备过高、产能严重过剩与通货膨胀压力角度出发,认为由于治理全球金融危机的扩张性政策刺激,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自2009年11月开始由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转变。原材料价格、农产品价格、股价、房价急速上扬,这些使人明显地感受到前段时间的经济衰退正在演变成资产经济泡沫和通货膨胀。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当前外汇储备过高和产能严重过剩形成通货膨胀压力的机制,并就如何缓解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提出了初步建议。中国工业增长与投资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室陈耀主任、王东升博士认为最早表现在外向度比较高的沿海发达地区,随后渐次向内陆地区蔓延。在工业下滑时期,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增幅下降最大;进入复苏时期,中部地区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工业在全国的份额相应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北上西进”的趋势依然强劲,新的增长点正在涌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沿海地区增长过于依赖外需,中西部地区对投资依赖程度高,粗放型增长的区域特征依然突出。后危机时代,中国地区工业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有针对性地刺激内需,实现外需拉动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损害型向低碳生态型转变;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现“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变。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李双双教授则从轻工业区域发展格局演变出发,认为2009年,轻工业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行业认真贯彻“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方针,取得了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决定性成果。行业整体呈现区域产业升级转移,区域结构调整深化,中西部展现发展潜力等特点。后危机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与路径选择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河南科技学院刘荣增副院长认为坚持“四统筹”的发展路径,统筹投资、出口与内需三大动力的关系;统筹区域产业间的双向主动互动;统筹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域的协调发展;统筹全球城市等级的重组与变迁。中国景冈山干部管理学院周金堂副院长认为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继续深入的大背景下,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对我国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倒逼机制,同时也提供了新的重大的机遇。他从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其战略取向。地区产业转型是指对该地区已有产业进行提升或发展新兴替代产业。不同地区发展的特点及其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决定着地区产业转型时表现为多种类型。嘉兴学院商学院钱方明院长测度了1999—2007年长三角制造业结构变动的幅度和方向。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999—2007年长三角制造业结构经历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正在向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转型,但高端化、生态化程度不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喻新安副院长,则从地区转型发展来分析河南“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选择。他认为实现转型发展,要统一思想认识,解决“想不想转”的问题;谋划方略和大计,解决“能不能转”的问题;寻求路径和方法,解决“敢不敢转”的问题。同时,应采取一系列战略举措: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城镇化步伐,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加快技术进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推进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三、城市经济、城乡发展与中国城市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魏后凯副所长就中国城镇化转型的战略作了主题演讲,他认为中国城镇化仍处于快速推进时期,但目前已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将处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但相比较而言,城镇化率每年提高的幅度将会有所减慢,预计年均提高幅度将保持在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