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前言按照市科教党委、市教委对我院发展定位的要求,为了不断提高我院教育科研水平和实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在广泛听取院内各方面意见、建议和在各所、各部门已分别制订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编制我院“十一五”发展规划。本规划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状况,第二部分为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第三部分为主要任务与工作重点,第四部分为主要对策和保障措施。第一部分分析了我院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状况,总结了四个方面的优势与特色、四个方面的问题与挑战。我院发挥教育科研机构的比较优势,在应用研究与政策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方法、鲜明的特色和广泛的影响力,形成了一批重大的科研成果。四个方面的优势与特色是:——宏观系统研究:把教育发展问题置于社会经济大背景下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用国际比较的多视角系统进行研究;——决策咨询研究:与政府部门密切合作,为加快推进宏观教育管理和教育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教育实践研究:积极开展教育实践研究,推广教育科研成果,为各级各类学校、区县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指导;1——数据分析研究:以系统的数据信息处理分析为基础,不断强化教育实证研究,有效提升了我院决策咨询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四个方面的问题与挑战:——以学科为支撑的研究领域优势不够明显,尚不能满足决策科学发展的要求;——研究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结构及水平存在差距,不适应科学研究与咨询服务任务日益繁复的变化趋势;——科研管理与学术发展机制不健全,尚未建立起符合我院特点的、以学术激励为基础的科研导向机制;——尚未形成围绕全院科研能力和队伍建设的、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与公共服务机制。第二部分提出了我院规划、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指导思想:继往开来,牢牢把握院的发展定位这个大方向;与时俱进,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开创我院科研工作新局面;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力争对教育改革发展做出更加突出的实际贡献;根据学习型组织建设理论和实践要求,加强高效能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总体目标: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与发展,使我院成为在国内具有一流平台、一流队伍、一流成果的专业教育科研机构;力争到2020年,成为国际知名的专业化教育研究机构。我院“十一五”发展目标:——显著提升我院若干重点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建设创新型与高效能科研团队;——增强服务于政府重大教育改革和决策的能力;——提升指导基层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水平;2——推进教育科研成果的传播与转化;——拓展教育科研的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扩大国际影响。第三部分从六个方面提出我院“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与工作重点:——确定和建设若干个院重点研究领域;——服务政府,建设并办好部、市级教育发展研究与咨询中心;——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盟,形成人才培养与教育科研一体的新机制;——加强海内外多种方式的合作与学术交流;——整合资源,提升我院学术期刊的总体实力;——加强信息中心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第四部分从实现规划目标和重点工作需要出发,提出六个方面的主要对策与保障措施。主要是:——规范科研管理,强化学术引导机制建设;——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促进科研人员及职工的全面发展;——加强图文信息网络建设;——深化院所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加强与完善职代会的制度建设;——建设绩效导向的院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第一部分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状况我院在原有四个相对独立、隶属于不同部门的研究机构合并建设的基础上于1995年成立。在市科教党委、市教委的领导和支持下,3我院坚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发展,研究能力与水平逐步提高,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得到教育部以及本市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好评,受到国内外同类机构和同行的称赞。我院由一个地方性的教育研究院,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对国家和本市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发展宏观研究具有显著影响力,并在国内外同类研究机构中有一定声望的综合性政策咨询机构。“十五”期间,我院按照市科教党委书记李宣海同志提出的“坚持以科教兴市为中心,做好为基层、为全国服务的教育科研,加强一流学科、一流平台、一流团队的建设,把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教育科研机构和智囊库作为奋斗目标”的要求,积极承担本市的教育科研课题以及社会事业改革研究,而且主动参与和承担中组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多部门委托的数百项研究课题和重点工作,不断开展教育科研的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民办教育、终身教育以及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发展规划、教育经济与财政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为国家和本市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一、建院十年取得的成就:优势与特色从全国和上海教育研究的力量布局以及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我院主动参与到教育政策研究与制订工作中,逐步形成了我院有别于一些大学及其它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风格和特长。从我院及各所承担的大量研究课题、完成的成果及影响力诸方面看,已经在广泛运用多学科理论、多种方法、坚持应用研究和政策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和优势。这既是我院的立院之基,也是我院面向未4来的发展之本。“十五”期间,我院主持、参与并完成了数十项上海和全国的重大教育科研项目,如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研究、中国教育经费年度发展报告、新世纪上海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机构能力建设与APEC地区的合作办学研究、上海新一轮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及其调整对策研究、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教育和中小学校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研究、民办教育发展研究等重大课题,为上海和全国教育决策、基层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科研成果。1.宏观系统研究:把教育发展问题置于社会经济大背景下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国际比较的多视角系统研究长期以来,我院及各所都已形成各具特色的研究风格、研究领域和服务对象,坚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多视角系统研究教育发展问题。十多年来我院承担并完成的一批重大宏观课题,例如,各所承担的上海发改委、教委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历年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战略规划研究,都突出体现了这一特色。我院各所通过对教育发展的大环境进行仿真模拟,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复杂性因素,结合实际,从国情、市情出发,在教育决策咨询、教育政策研究过程中,努力研究和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发展的需求变化,把教育问题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人口、劳动力市场联系起来,进行多视角研究。正是由于注重了将教育问题研究置于复杂、系统的社会经济背景之下,我院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才更加具备了针对性和实5用性,并受到政府部门及委托者的广泛好评。2.决策咨询研究:不断加强与政府部门密切合作,努力为教育宏观管理和政府决策服务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结合本市教育部门和国家教育重点工作,深入教育改革一线,围绕制订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教育经费与财政,推进教育改革与宏观政策等咨询课题研究,以及实施重大教育工程项目的方案研究,我院各所与国家、上海市及区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形成了相互密切配合、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甚至深度介入到政府部门的决策过程,一定程度上直接参与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点专项工作。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互动”、“面对面研讨”,能通过实现行政部门与研究机构的双方优势互补,有效提高政府治理、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例如,2003年,我院与中科院、社科院、清华、北大、教育部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等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共同合作,联合攻关,完成了教育部重大社科项目—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教育部及本市领导曾在听取我院承担的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时,多次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种行政部门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互动模式。为了进一步强化应用研究与政策研究的优势,我院注重引导研究人员树立大局观念,加强前瞻性研究。积极组织精兵强将集体攻关,给予配套经费支持,切实保证了一批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研究课题高质量地如期完成,对国家和上海制订重大教育政策,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3.教育实践研究:积极开展教育实践研究,推广科研成果,为6各级各类学校和地区基层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指导围绕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学校层面的实际问题、地区教育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我院各所主动为基层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研究服务和实践指导。近年来,结合相关课题研究,我院先后在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100多个实验或项目基地,并与上海市一批区县教育局合作,共同创建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基地,进一步强化了我院研发团队的集成创新机制。“十五”期间,我院在市科教党委和市教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教育信息调查队,面向上海各区县、中小学、幼儿园实施专项调查,并配合市教委有关部门进行中小学和高校师资信息库建设,为政府决策和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科学支撑。此外,我院还为本市和周边地区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发展规划和定位发展研究,通过建设实验实习基地,为一线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与社区教育发展研究。4.数据分析研究:以系统的数据信息处理分析为基础,不断强化教育实证研究,有效提升了我院决策咨询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为了提高课题研究、咨询服务的质量和增强科研工作的科学性,我院各所非常重视充分运用国内外多种宏观数据,并在不断完善全国教育事业、教育经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数据信息库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收集并努力建立本市、全国及各地相关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人口、劳动力等方面的数据系统,为综合进行实证研究构筑了坚实的信息平台。理论联系实际、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实地调研和7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使得我院在建院伊始就从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上与单一的教育理论研究机构区别开来,占领了应用性、实证性教育科研的制高点。随着十多年来教育科研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我院以数据信息系统分析为教育决策咨询基础,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特色,不断得到强化。二、“十一五”期间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回顾过去,我院及各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赢得了一些赞誉。但是,教育改革宏观发展形势正在不断变化,面对课题委托方对研究成果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来自国内大学及同类研究院所的激烈竞争,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待取得的成绩,清醒地看到我们存在的差距与不足,积极地应对我们面临的形势与挑战。1.以学科为支撑的应用研究比较优势仍不够突出,尚不能满足决策科学发展的要求受学科建设水平、理论创新能力、研究方法改进以及研究人员队伍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院各所在宏观研究和重大教育决策咨询项目研究中,对事关长远发展的学科建设重视不够,没有学科资源支撑优势,缺乏深入的理论应用和研究方法的开发创新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通常显得相对简单、不够深入;实证研究不够系统,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第一线的实地调查。另外,在系统了解、掌握和充分运用基本统计数据以外的定性、定量指标以及各类信息方面,依然显得比较薄弱,既不利于全面、系统反映教育问题的复杂性,也不利于准确监测或预测本市、全国及各地的教育发展情况。82.研究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结构及水平存在差距,不适应咨询研究愈益繁复的态势整体而言,我院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数量不多,影响力不大,缺乏优秀中青年人才的储备。在研究人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学科背景方面,大部分研究人员毕业于师范院校的教育专业,整体上研究人员的学科知识缺乏交叉,知识面不宽,相关的专业理论水平不高、研究能力不强、自我学习不充分,制约了团队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全院范围内,尚未培育出一批有课题组织能力、有独到的思想与见解,具备承接本市和国家教育部门重大课题能力,且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青年骨干研究人员。部分研究人员研究特长不突出,在一定方向及相关重点问题的研究和认识上,缺乏长期积累,对政治、经济、社会、人口、产业、科技等与教育发展相关的学科知识,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有深度的研究;对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以及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及热点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