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流的定义、分类、功能1.定义:物流是供应链活动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规划、实施、控制过程。表1-2物流的分类分类标准或方法物流种类或名称其他名称空间范围国际物流、国内物流、区域物流、城市物流、企业物流—物流主体生产企业物流、流通企业物流、专业化物流、消费者物流制造商物流、批发商物流、零售商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物流业种铁路物流、公路物流、航运物流、航空物流、邮政物流行业物流物流阶段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退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采购物流、厂内物流、正向物流、逆向物流物流客体生产资料物流、消费品物流、散装货物流、包装货物流—其他宏观物流、中观物流、微观物流—2.物流的基本职能:需求预测、订单处理、客户服务、分销配送、物料采购、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业包装、物资搬运、工厂和仓库或配送中心的选址、零配件和技术服务支持、退货处理、废弃物和废弃产品的回收处理等,以及与上述职能相关的情报信息等。二、物流中心的定义、分类、功能1.定义: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面向社会服务;物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大;少品种、大批量;存储、吞吐能力强;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2.分类:1)根据商品流通的阶段划分位于生产地附近属于制造商的物资调达或产品存放的物流中心;处于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属于广域厂商或批发商的流通中心;位于消费地附近,隶属于批发商或零售商的旨在为零售店铺服务的商品中心;面向不特定多数消费者,从事商品配送功能的配送中心;2)根据运营主体划分厂商运营的物流中心;批发商运营的物流中心;零售商运营的物流中心;第三方运营的物流中心;3)根据功能划分转运型物流中心;储存型物流中心;流通型物流中心;综合性物流中心;3.功能:衔接功能;信息功能;管理功能;三、配送中心的定义、分类、功能1.定义: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2.分类:按配送中心的经济功能分类1)供应配送中心2)销售配送中心3)储存型配送中心4)流通型配送中心5)加工配送中心3.功能:1)储存功能。2)集散功能。3)分拣、理货功能。4)加工功能。5)衔接功能。6)信息功能。四、物流园区的定义、分类、功能1.定义:物流园区是指在城市周围集中建设的配送中心、货物中转站、仓库园区、批发园区以及流通加工厂等与流通相关的设施群。2.分类:按物流园区的功能划分:存储配送型物流园区、流通加工型物流园区、转运型物流园区、综合型物流园区;按物流园区战略定位和辐射范围划分:区域物流园区、城市物流园区、国际物流园区;按投资兴办主体划分:企业自办专业型、市场自发形成、政府规划、企业运作型、政府引导型。3.功能:商业流通中心;流通型仓储中心;公路货物集散中心;五、供应链1.定义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2.构成要素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3.流程物资流通、信息流通、商业流通、资金流通4主要活动商品的开发和制造;商品的配送;商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5.供应链管理目标总成本最低化,客户服务最优化,总库存存最小化,总周期时间最短化,物流质量最优化,实现供应链绩效最优化六、不合理运输1.现象:目前我国存在主要不合理运输形式有:(1)空载行驶。(2)对流运输。(3)迂回运输。(4)重复运输(5)倒流运输。(6)过远运输。(7)运力选择不当。(8)托运方式选择不当2.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求得合理化。(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6)配载运输。(7)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8)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七、物流成本1.构成按费用项目分类:材料费、人工费、公益费、维护费、一般经费按物流活动的构成分类:物流活动成本:包括包装费、运输费、保管费、装卸搬运费、流通加工费。信息处理成本:支付外部信息处理费、本企业内部信息处理费。物流管理成本:现场物流管理费、其他物流管理费。按职能范围分类:供应物流费、企业内物流费、销售物流费、回收物流费、废弃物料费、特别经费、委托物流费、其他企业支付物流费2.控制方法1)降低运输费用的措施:通过商流和物流的分离,使物流途径简短化;扩大工厂直接运送;减少运输次数;提高车辆的装载效率;设定最低的接受订货量等2)降低保管费(库存费)的措施:减少库存点;切实管理好库存物资,维持合理的库存量;提高保管效率。3)降低包装费用的措施:采用价格便宜的包装材料;包装简易、朴素化;包装作业机械化。4)降低装卸费用的措施:减少装卸次数;引进集装箱和托盘,利用机械化达到省力化。八、物流信息化条形码1.概念:条形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不同宽度的条和空以及字符组成的,用以表示一定信息的标记或代码。“条”指对光线反射率较低的部分,“空”指对光线反射率较高的部分。2.编码规则1)唯一性,是指商品项目与其标识代码一一对应。2)无含义性,是指商品标识代码中的每一位数字不表示任何与商品有关的特定信息。3)永久性,产品代码一经分配,就不再更改,即使商品停止生产、停止供应了,在一段时间内也不得将该代码给其他商品项目,而只能搁置。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特点:读取方便快捷;识别速度快;数据容量大;标签数据可动态更改;更好的安全性;动态实时通信;全球定位系统(GPS)1.GPS的物流功能实时监控功能;双向通讯功能;动态调度功能;数据存储、分析功能;2.GPS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用于汽车自定位、跟踪调度;用于铁路运输管理及用于军事物流3.GPS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GPS导航系统与电子地图、无线电通信网络、计算机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车辆跟踪和交通管理等许多功能,这些功能包括:车辆跟踪;提供出行路线规划和导航;信息查询;话务指挥;紧急援助。GIS——地理信息系统1.概念: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在地球上存在的东西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GIS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2.组成硬件:GIS所操作的计算机。软件:输入和处理地理信息的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地理查询、分析和视觉化的工具,容易使用这些工具的图形化界面(GUI)。数据:自己采集或者从商业数据提供者处购买的地理数据和相关的表格数据。电子数据交换(EDI)1.概念:EDI是信息技术向商贸领域渗透并与国际商贸实务相结合的产物。相对于目前通用的电子商务,EDI是一种大企业专有的“特权电子商务”。2.组成1)数据标准EDI标准是由各企业、各地区代表共同讨论、制订的电子数据交换统一标准,可以使各组织之间的不同文件格式,通过共同的标准获得彼此之间文件交换的目的。2)EDI软件及硬件软件:转换软件、翻译软件、通信软件硬件:计算机、调制解调器、电话线3.特点EDI传输的是格式化的标准文件,并具有格式校验功能;EDI是实现计算机到计算机的自动传输和自动处理,无人工处理;EDI以传输的文件具有跟踪,确认,防篡改,防冒领,电子签名等一系列安全保密功能;EDI文本具有法律效力;EDI具有存储转发功能。九、绿色物流1.概念: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或消除物流对环境造成及可能扩大的危害,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净化,减少资源消耗,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2.如何实现绿色化树立绿色物流观念;推行绿色物流经营;开发绿色物流技术;制定绿色物流法规;加强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3.物流各环节对环境的影响1)输送对环境的影响交通运输工具的大量能耗、对大气的污染和噪声污染。大量的流通导致道路需求面积的增加,道路修建是对生态平衡的一种破坏。输送的商品也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2)保管对环境的影响商品保管中心必须对之进行养护,一些化学方法,如喷洒杀虫剂,对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一些商品,如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3)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加工中资源的浪费或过度消耗;加工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都对环境和人体构成危害;4)包装对环境的影响包材料的环境污染;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5)装卸对环境的影响装卸不当;商品体的损坏;6)信息对环境的影响信息活动是通过收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信息,使物流活动能有效、顺利的进行。信息流对环境几乎无损害或无直接的损害。十、逆向物流1.产品退回管理的原则加强对产品退回物流起始点控制;尽量缩短产品退回处理周期;建立一套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组建集中的退回产品处理中心;实行零返回产品流策略;对退回产品实行资产恢复;2.产品退回的处理方法把产品退回至制造商;将退回产品作为新产品出售;将退回产品打折扣出售;将退回产品卖给耳机市场;将退回产品捐赠给慈善机构;将退回产品进行重造,整修后在出售;将退回产品中的物料进行回收、循环、掩埋;十一、经济订货批量、订货周期1.整批间隔进货的模型Q*=Q*称为经济订货批量;单位时间内的需求量是R;保管费是C1,订货费是C2T*=T*为最佳订货周期;RT=Q2.分批连续进货单位时间内的进货量是P图6—2整批间隔进货模型12C2RC12RC2C图6-5分批连续进货模型)4-6(式23-6(式21212RPPRCCTRPPCRCQ**)十二、我国物流发展现状主要业务量增速回落,快递行业高速发展,物流费用率有所回升,物流外包比例持续提高,物流基础设施拥有量持续增长。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不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相关行业各自形成一套标准体系,致使现有技术标准形式多样、版本不一、标龄老化、水平较低,存在多方面差异与缺陷,物流标准化滞后于物流业的发展;涉及多行业的通用性、基础性标准薄弱,物流服务标准缺乏。当前急需填补有关物流服务、物流统计、物流企业、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基础性标准;涉及物流标准化的专业技术组织与科研机构分散在众多部门、行业中,虽然都重视物流标准化工作,但依然按照传统的部门分工,在各自产业领域推进物流标准化,相互之间缺少交流合作机制,协调性较差;物流标准化实施的市场基础比较薄弱,直接影响物流标准化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