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阳市体育事业发展状况近年来,信阳市体育局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导具体工作,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努力发挥体育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全市体育工作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艰苦创业,团结奋斗,我市体育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2004年是信阳体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由我市输送的射击运动员贾占波在男子步枪3×40项目上顽强拼搏,发挥出色,荣获冠军,为中国夺得第19块金牌,更是我市体育史上第一块奥运金牌。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人民关注体育、参与体育的热情,不仅带动竞技体育,也带动了群众体育的蓬勃兴起,促进我市体育事业跨越式向前发展。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1、市体育中心续建工程顺利完工。建设完善体育中心不仅是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的需要,也是全市人民体育健身的迫切需要。2004年11月,市体育中心全部竣工,一座设施齐全、功能相对完备、可承接国家-2-和省级大型赛事的标准体育场呈现在信阳人民面前,为信阳城市建设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2、开展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体育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市体育局通过多方努力,积极争取,新县、光山和商城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雪炭工程”受援单位,三县分别建成了一座经济、适用、向广大群众开放的中型规模的体育场馆。其他县区也根据自身条件,相继建设了一批体育场馆。为体现体育事业“亲民、便民、利民”的宗旨,我市体育部门充分利用体彩公益金在广场、社区、居民聚集地等场地实施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安装各种健身器材达3000余件,方便了广大市民强身健体。尤其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强浉河治理,沿河两岸建设了以奥林匹克园、天伦广场等一系列集观光、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园林带,市体育局正逐步为每个公共绿化带安装全民健身器材,供广大市民健身所需,为“六城联创”做出了积极贡献。3、积极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体育局在积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2007年完成了50个行政村的建设任务,2008年实施了106个行政村,2009年计划安排160个行政村,最终达到每个行政村都建设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目标。三、群众体育蓬勃发展。-3-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部门的重要职责。市体育局紧紧抓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历史契机,全力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这一主题,营造“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浓郁体育氛围。以每年的全民健身周活动为主要抓手,以“五个千万人群”为重点,联合各个体育协会,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创新的体育比赛、表演和“体育下乡”活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既有声有色,又扎扎实实,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和文化生活,而且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以更大的热情参加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不断增强人们的健身意识、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为建设文明、和谐的小康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全市常年锻炼人口保持在230万人以上,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0.53㎡,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市体育局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四、发挥地方特色,打造自行车品牌赛事。自行车运动在信阳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自行车运动的发展,提出了将环浉河自行车赛打造成“全省一流、国内知名”的品牌赛事的目标。2008年先后两次举办了环浉河自行车赛,并取得圆满成功。2009年4月26日,由省体育局和信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首届全国公路自行车环浉河大奖赛,第一名奖金达2万元。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其中包括5名国外运-4-动员。首届全国自行车赛盛况空前,圆满成功,市体育局将认真总结经验,努力争取在两三年的时间将自行车赛办成在全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品脾赛事,并依此带动全市体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五、竞技体育迅速崛起。我市竞技体育以实施“奥运增光计划”为目标,以省运会为抓手,深化训练体制改革,整合全市体育资源,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探索出了一套符合本地实际、结构合理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体系,发展了一批具有信阳特色的竞技体育项目。市体育中学两次成功申报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龙头带动作用,全市常年在训运动员人数始终保持在1000人左右,培养了以武术世界冠军刘海波,全国跆拳道冠军张强、全国空手道冠军巩萱伟、全国青少年武术冠军袁诗曼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同时积极加强学习交流,多次承办了全省大型体育比赛,推动了我市竞技体育的进步。-5-信阳市体育局撰稿人:杨俊蒋锐近年来,信阳市体育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旋律,努力发挥体育事业在魅力信阳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市体育事业取得了全面发展。一、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在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我市运动员贾占波勇夺男子步枪3×40项目金牌,实现了我市体育史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人民关注体育、参与体育的热情,促进了我市体育事业跨越式发展。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以市体育中心为代表,各县区相继建设了一批体育场馆。在广场、社区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安装健身器材达4000余件,方便了广大市民强身健体。在新农村建设中,体育部门大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截至2008年,实施了近200个行政村,2009年计划安排160个,最终达到覆盖每个行政村的目标。三、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全市体育部门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营造浓郁的体育氛围。全市常年锻炼人口保持在230万人以上。市体育局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四、竞技体育迅速崛起。市体育局深化训练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科学训练体系,发展了一批优-6-势竞技体育项目。市体育中学2009年再次成功申报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市常年在训运动员人数始终保持在1000人左右,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运动人才,多次承办省级大型体育赛事,推动了我市竞技体育的进步。五、发挥地方特色,打造自行车品牌赛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自行车运动的发展,在2008年两次举办环浉河自行车赛的基础上,2009年4月26日,我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公路自行车环浉河大奖赛,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其中包括5名国外运动员。首届全国自行车赛盛况空前,圆满成功,市体育局努力争取将自行车赛办成“全省一流、国内知名”的品牌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