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何谓领导者?很难想象这个世界会没有领导者。领导活动的主体是由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构成的。大多数人总是把领导者视为是领导活动的主体,这仅仅是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角度着眼的。实际上一项完整的领导活动必须依赖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有机结合才能顺利展开,因此从领导活动与领导目标的关系着眼,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构成了领导活动的主体。在社会共同活动中.经过选举、任命或从群体中涌现出来的能够指导和协调群体成员向着既定目标努力的、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就是领导者。“推动帆船前进的,不是帆,而是看不见的风。实际上领导者就是推动帆船前进的风。领导者通过计划、组织、指导和监督群体成员的活动,发展和维持成员之间的团结以及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1,领导者所备的要素领导者自身的某些特质是不容忽视的。所谓领导特质是指领导者自身所具有的某些品格和特征,或者说是领导者必备的要素。自然特征、社会背景、智力与能力、社会特性等。“6C”标准:可信、品质、关心人、勇气、沉着、能力。“7C”标准:沟通、信心、品质、综合、可信、勇气与能力。有学者把领导者必备的要素分为以下8种:前瞻性、信任、参与意识、求知欲、多样性、创造性、笃实精神、集体意识。一、领导者的形成哪些因素决定了一个人会成为领导者。至少有如下三种类型的要素是不容忽视的:第一,“先天性”要素。领导特质所塑就的一种魅力仍然是领导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敢于承担责任和敢于开拓对于一个人成为领导者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这样一种气质和禀性往往是来自他的性格。我们把领导学称为“责任之学”。第二,修炼性要素。经过自身修炼而具有的气质,经过学习所建立起来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及通过实践和摹仿所累积起来的经验,是决定一个人成为领导者的首要因素。领导学实际上是一门“修炼之学”。第三,“经验性”要素。即从漫长的领导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领导技巧、领导手段和领导智慧。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是一个人成为领导者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是居于超脱地位的“组织型人才’。更多地是依赖经验,这就决定了领导成为有效组织下属以实现目标的一门艺术。从这个角度来说领导学是一门“艺术之学”。领导者的特质来自领导者自身的性格、气质、修炼和积累,而一个人成为领导者的资源则是来自外界的赋予和投放。2,领导者的能力要素结构将领导者的能力素质概括为以下四种:(l)有预见力。(2)善于沟通。(3)授权于人。(4)理解自我。因此如果从领导者自身素质的容量来看,这一能力要素结构至少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技术技能或业务技能。2.人文技能或交际技能。3.观念技能或概念形成技能。二、领导者的分类领导者的类型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三种类型的领导者:(1)依靠理性和正义统治大众的哲学王;(2)保卫国家和节制欲望的军事领导者;(3)为公民提供物质需要和满足最低欲望的商人领导者。按照领导者的性格和行为分为:仁人型领导者与能人型领导者按照领导的生成过程:正式领导者与非正式领导者(一)仁人型领导者与能人型领导者从领导特征的角度,可以将个体领导者分为仁人型领导者与能人型领导者两种类型。譬如在社会安定时期,有德行的领导者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多事之秋,有能力的领导者则会力挽狂澜。再譬如说,在对外开拓、需要较多变通的事务方面,能人型的领导者就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而在组织内部的程序化运行方面,责任心、原则性强的仁人型领导者,就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两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第一,在领导权威的基础方面:A.仁人型领导者:以德服人。B.能人型领导者:以能取威。对于仁人型领导者来说他们权威的基础在于其高尚的人格。而能人型领导者则依赖其高超的能力培植其权威的基础。仁人型领导者崇尚“王道”,能人型领导者崇尚“霸道”。因为纯粹的仁人型领导者由于过分注重“德服”,在无章可循的情况下,往往“仁有余而严不足;而纯粹的能人型领导者由于过分重视“力服”,往往威有余而宽不足。故而,应交替使用德服、力服这两种手段。第二,在领导原则方面:A.仁人型领导者:不动如山岳。B.能人型领导者:难知有阴阳。指应当具备坚定不移的原则性和因时而变的灵活性。第三,在领导作风方面:A.仁人型领导者: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B.能人型领导者:大礼不辞小让,大行不顾细谨。仁人型领导者在以身作则方面是相当注意的,他们认为禁令如果能够约束自身,就能行之于民众。为了干成一件大事,细小的地方不必拘谨,不必推辞谦让。对于最高领导者来说,一般都是仁人型的领导者,而那些执行政策的领导者,可能就以能人型领导者为宜。第四,在决策方面:A.仁人型领导者:临事而惧,好谋而成。B.能人型领导者:暴虎冯河,死而无悔。孔子不屑于与空手打虎、徒步涉水的勇敢者为伍。他主张与遇到事情要小心谨慎、喜欢思考、并能把各种不利条件估计充足的人做朋友。第五,在与下属关系方面:A.仁人型领导者:为政以大德,不以小惠。B.能人型领导者:侠义精神。(二)正式领导者与非正式领导者在那些自发组合起来的人群中尽管有领导现象的存在,但它不属于行政领导。人们平常所说的行政领导指的是正式领导者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正式领导者的活动。1.正式领导者与非正式领导者的区别。第一,产生方式不同。第二,职能不同。第三,对组织的影响程度不同。正式组织中的领导职位并不因某一领导者的去职而消失,这一职位可以由他人填补;非正式领导者的离去很可能导致整个非正式组织的解体。第四,权威基础不同而非正式领导者的影响力完全基于组织内部成员对他的信赖,因此,其号召力和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2.正式领导者与非正式领导者的联系。第一,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集正式领导与非正式领导干一身。非正式组织是一把双刃剑。应该充分开掘非正式组织的建设性作用,将其凝聚性力量纳入到组织运作和开发能量这一轨道上来。因此,一个明智的领导者在发挥其正式领导作用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和功能,即尽可能地满足下级人员的精神方面的需要。第二,注意协调同非正式领导者的关系,注意使他们的作用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完成。对于那些德才兼备的非正式领导者,可以把他们吸纳到正式结构中来。第三,改善正式领导,消除港伏在等级体制中的对抗性因素。第四,在必要情况下对那些妨碍正式组织达成的非正式领导者加以取代,从而促成整个非正式组织的瓦解,或改变非正式组织的影响,使其向着有利于组织目标的方向转化。三、领导者的权威(一)权威的内涵领导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影响力的展现。影响力构成了领导者的权威。因此,对领导权威基础的研究就成为领导学的重要内容。什么是权威呢?所谓职权是无视人们的反对,强迫人们服从的能力;而权威则意味着人们在接受命令时出于自愿,可见在权威制度下,下级把上级发出的命令看作是合法的。既然领导是一种影响力的展现,领导权威的基础就在于他是否具有影响力,那么,是哪些要素构成了领导权威的基础呢?答日:是权力。权力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影响力。正是由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这双重因素构成了领导权威的基激——综合影响力。(二)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权力下的定义:权力是指“一个人或几个人所拥有的机会,这些机会使他们通过集体行为,甚至是在他人反对的情况下,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权力是一种影响他人做某事的一种力量。从领导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力量可能是强制性的(如职权),也可能是来自领导者自身的人格感召力,因此它就表现为下属的自愿服从与自愿归依。个体领导者的权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职位权威二是人格权威。职位权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积极职位权威,二是消极职位权威。所谓积极职位权威,是指人们对领导者的职权有一种合法化的认可,故领导者的行为就可以取得积极的效果。人们实现了内在化认可与外在化服从的统一。所谓消极职位权威,是指人们对领导者的职权没有一种合法化的认可,故领导者只能运用奖惩、强制手段去支配下属,其结果必然是消极的、被动的,在这种权威类型中,被领导者只能被动服从。人格权威是建立在个人魅力、知识、才能、资力等要素之上的,它带动的是能领导者自愿服从和主动追随。2.职位/角色权力第一,合法权。合法权,指一个人占据了组织等级中正式职位而拥有的权力,它代表一个人通过组织中正式层级结构中的职位所获得的权力。合法权包括下面讲的强制权和奖赏权。合法权既来源于他的职位及其权力容量,又来源于人们的认可。第二,强制权。强制权是通过威胁或惩罚迫使人们服从的权力。但它和惩罚的应用一样,会产生如下长远结果:抑制和报复、破坏信任、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三,奖赏权。奖赏权就是领导者决定提供还是取消奖赏的权力。(三)权力的类型与领导权威的构成要素1.权力类型: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非职位权力)。3.个人权力。第一,专长权。专长权来源于专长、技能和知识。那些具有专长的人虽不占据某一职位,但他们却拥有权力,这一权力就是基于知识和专长而形成的影响力。第二,参照性权力。它一般包括以下三种类型:(1)个人魅力权。(2)背景权。(3)感情权。下面从如何获取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两个方面分而论之,重新进行归纳:l.如何获取职位权力。A.通过完成关键工作而获取职位权力B.通过正常的晋升而获取职位权力C.在克服危机中获取职位权力D.通过上级领导者的赏识、信任而获取职位权力2.如何获取个人权力。A.通过人格感染力获取个人权力B.通过自身专长的提高获取个人权力C.通过感情和利益的投放获取个人权力D.通过特殊关系获取个人权力三种不同权威的理想类型:魅力型权威。传统型权威。理性权威。权威所以被接受,是在于:(1)下级信任行使权威的人;(2)下级接受并鉴别其他领导者的态度建议;(3)下级担心如不接受会遭到惩罚;(4)在权威被接受之前.下级往往感到必须这样做。领导者所拥有的权力,并不是赋予其社会优势地位的资源,从其本源上来说来源于人民,领导者的身份从根本上来说是服务者而不是一个指挥者和命令者(尽管他要行使指挥和命令的职能)。四,领导者的素质构成(一)领导者的修养原理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修身养德,明志致远。2.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对德与才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于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原理二:公生明,廉生威风。1.不贵无欲,而贵无私。2.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原理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驾行之。要多方面学习,认真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晰地辨别.坚定地执行。1.愽学;2.慎思;孔子曾经提出九思。魏微提出的“十思”对于领导者更具有价值3.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二)领导的品格特质自信正直诚实真挚执着顽强(三)领导者的形象特质领导形象可分为个人形象和组织形象的两个层面。领导者如何塑造良好的道德形象呢?主要是通过两种渠道:一是言词,二是行为。“眼睛可以容纳一个美丽的世界,而嘴巴则能描绘一个精彩的世界。”一是情感丰富,二是富有激励和鼓动作用。首先,领导者的言词要富有情感,这是展示领导者形象之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情感的号召力比理智性的号召力要大。其次,领导者通过言词来激励和鼓动下属,也是领导者展示其领导形象的一种手段。所谓行为就是通过态势语言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的。(四)领导者的责任特质领导者一直被视为是组织的核心,因此,领导者也就担负起了关于组织发展的一系列责任。1.职位责任:(1)确定组织方向,规划远景目标。(2)阐明领导立场,传达组织目标。(3)处理各种关系,为目标的实现组织,配备人员。(4)建立各种激励机制,为组织注入连续性的动力,保证领导活动的连续性。(5)控制和解决各种突发性的重大问题,化解组织面临的危机。(6)推动组织的变革,改变组织的面貌。2.非职位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员工提供一种希望;(2)通过自己人格的力量培养一种组织精神;(3)处理各种非工作关系,满足下属和员工工作之外的需求;(4)创建领导文化,培养新一代的领导者,为那些年轻有为的下属提供面对挑战的机会。(五)领导人的素质修炼智能结构:知识+经验心理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