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教材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是化学知识的基础,是从大量的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化学现象的本质,它对学习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否准确、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注意分析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体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理解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涵义。熟记常见的元素符号。2.理解化合物的涵义,能根据化合价书写分子式,并能根据分子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3.理解单质和化合物、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能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混合物和纯净物。4.理解酸、碱、盐(正盐、酸式盐、碱式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的概念。二、化学中常用的量1.理解原子量、分子量的涵义。2.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涵义,能判断一些典型的、易分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能判断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学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包括中和反应)。能应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反应能否发生。4.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涵义,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5.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和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能判断并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理解反应热的概念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四、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2.理解离子键、共价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涵义。并能用电子式表示典型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理解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涵义。了解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的涵义。3.了解晶体的基本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及典型的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在熔点、沸点方面的差异,学会根据熔点、沸点高低判断晶体类型。4.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及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理解同主族元素和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理解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作综合运用。5.了解电子云的概念,能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排布。五、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1.了解化学反应速度的概念。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2.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及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六、溶液1.了解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结晶、结晶水合物等概念。2.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温度、压强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3.理解质量百分比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4.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应用,并能用实验方法区别悬(乳)浊液、溶液和胶体。七、电解质溶液1.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以及电解质的电离。能区别常见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正确书写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2.了解电离平衡和电离度的概念。3.掌握PH值的涵义,并能对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与溶液PH值进行简单换算。掌握酸碱指示剂(石蕊、酚酞、甲基橙)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了解酸碱滴定的概念。4.理解并能应用盐类的水解原理,判断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强酸强碱盐溶液的酸碱性。5.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并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解释电极反应。了解立式隔膜电解槽示意图。掌握电解原理的应用。[学法指导]一、化学基本概念的复习方法1.熟练掌握概念的涵义,力求准确、严密化学概念是反映物质极其变化的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基础,掌握了基本概念就可以从本质上掌握物质的性质、变化、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掌握一个概念必须弄清它应用的对象、前提条件、表达方法和它与其他概念的关系。如气体摩尔体积,它应用的对象是气体,那么它对固体、液体就不适用。前提条件是标准状况。2.在分析、理解概念的内涵时,还必须注意:(1)要切实弄懂概念中的一些字和词的含义。例如氧化反应的定义;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这里所说的氧包括游离态的氧和化合态的氧,不要把氧误认为只是氧气。(2)要重视数量词在概念中的作用。有些概念如果忽略了数量词,就会失去原来的含义,它的内涵就变了。如“一个”、“几个”、“一种”、“全部”、“任何”、“多种”、“一部分”、“少数”、“多数”等等。(3)不可忽视概念中的注释语。化学概念中的注语的形式是加括号,如,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融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做合金。(4)不仅要搞清概念的内涵,还必须搞清概念的外延,即了解概念的引申、联系和发展3.要注意分析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质量百分比浓度(质量百分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都是表示溶液浓度的概念,这二种浓度中溶质、溶剂、溶液浓度三个之间的关系是相同的,这是二种浓度概念的共同点,但从二者具体表示方法来分析,他们又是不同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质量百分比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可以进行相互间换算,反映了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及适当的计算练习,对这一组概念就会有比较明确的了解和有可能达到灵活地运用。有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也可以通过对比搞清他们的区别和联系,从而达到加深和巩固的目的。二、化学基础理论的复习方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在中学化学基础理论中,物质结构理论是重点。结构理论是化学理论的基础,它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教材,指导着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其它理论知识的学习。[典型例题分析]例1.设某元素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3(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原子量(B)这种元素的原子量为m+n(C)若碳原子质量为Wg,此原子的总质量为(m+n)Wg(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分析]本题设置的意图在于考查考生对原子量的认识,原子量是化学科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本题最常见的错误是对原子量与质量数混淆不清。原子量全称是元素的平均原子量,不是某一个原子的原子量,因此选项(B)看上去似乎是正确的,实际上是错误的。任一原子的质量不可能是碳原子质量与此原子质子与中子数之和的乘积,而且碳原子有许多种同位素,选项(C)中的W是没有被指定的数值,选项(C)也不能成立。题目没有指定是哪一种核,无法确切知道此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的相对多少,故选项(D)也不对。由于本题是单选题,如能一开始就判断出选项(A)是正确答案,其它选项都可以立即排除。[答案]A例2.已知一种[H]=1×103mol/l的酸和一种[OH]=1×103mol/l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1×103mol/l(A)浓的强酸溶液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B)浓的弱酸溶液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C)等浓度的强酸和弱碱溶液反应(D)生成了一种强酸弱减盐[分析]酸和碱之间的反应是最常见的化学反应之一,本题意在于以这类最常见的反应为素材,多角度的考查与之相关的知识。酸和碱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成酸性,其原因有下列两种可能:其一,这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但参与反应的是弱碱和强酸,生成强酸弱碱盐容易水解而显酸性。其二,酸和碱并没有恰好完全反应,反应以后酸有剩余,因而溶液显酸性。本题中的酸溶液H离子浓度只有1×103mol/l,如果此酸是强酸,它是完全电离的,可见它是一种稀溶液;如果是弱酸,因为它只有少部分电离,则弱酸的浓度可能较大。碱溶液的OH离子浓度也是1×103mol/l,当然也适于上述分析,即或是强碱的稀溶液,或是弱碱的较浓溶液。如上所述,可立即排除选项(A),并确定选项(B)是符合条件的答案,混合后的溶液呈酸性这表明所用的是较浓的弱酸实际上是过量的。由于题目处于第二大题,还有可能有正确的选项,需继续分析(C)、(D)两选项。如果酸是强酸、碱是弱碱,按前分析,两者不可能是等浓度的,可判断选项(C)不对。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混合溶液呈酸性肯定不是从生成的盐水解而来的,这样,选项(D)也不正确。[答案]B例3.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mol氙气和7.5mol氟气,于400℃和2633kPa压强下加热数小时,然后冷却至25℃,容器内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mol氟气,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和氟的原子个数比是(A)1:2(B)1:3(C)1:4(D)1:6[分析]从题设条件可看出,1.5molXe气在此合成中完全进入了氟化氙晶体,进入此晶体中2F的物质的量为:7.5-4.5=3mol即在氟化氙晶体内氙的物质的量为1.5mol,氟的物质的量为6mol,由于元素的物质的量与它们的原子数成正比,可知氟化氙中氙、氟原子数为1.5:6=1:44因此这样形成的氟化氙化学式应是4FXe。[答案]C例4.在1L浓度为cmol/L的弱酸HA溶液中,HA、H和A的物质的量之和为ncmol,则HA的电离度是(A)n×100%(B)n/2×100%(C)(n-1)×100%(D)n%[分析]电离度的定义可以用下式表示:子数溶液中原有电解质的分数已电离的电解质的分子上式中分子和分母内都涉及到分子数,因为物质的量和分子数密切相关,可以立即完成这种从分子数向物质的量的转换。因为溶液中原有电解质HA物质的量为cmol,按题意,电离前后HA、H和A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关系,可以分别表示如下:HAH+A电离前c00平衡时c(1-α)cαcα式中α为HA的电离度。由于平衡时HA、H和A的物质的量之和为nα,这样,可以写出下式:c(1-α)+cα+cα=nc即1+α=n因此α=n-1=(n-1)×100%[答案]C例5.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为VL,其中C气体得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L;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L;③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④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L。(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分析]本题对化学平衡的知识是通过简单的定量关系进行考查的,属于理解层次的试题。它涉及到气体体积、物质的量、压强。依反应,生成气体C的体积等于反应中混合气体减少的总体积;气体A所消耗的体积,等于混合气体减少的总体积的一半;气体B所消耗的体积,等于混合气体减少的总体积的1.5倍。由于平衡时总体积减少10%VL,则原混合气体的体积应为1VL+10%VL=1.1VL建立平衡时,气体A的消耗为:21×10%VL=0.05VL气体B的消耗为:5×10%VL=0.15VL[答案]A例6.下列①~③小题中都隐含着2个数字。请比较这2个数字的大小,用A、B、C、D分别表示前者和后者的关系。A表示“大于”,B表示“小于”,C表示“等于”,D表示“不能肯定”。①K4019和Ca4020原子的质量数②在相同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的无水硫酸钠和芒硝的质量③纯水在20℃和80℃时的pH值[分析]本题所列出的三个事实都比较简单,但是它们也有一定的梯度。电离度α=×100%5(1)只要认识到质量数的含义及表示方法,对所给出的两种原子的质量数对比很容易解决。众所周知,在书写同位素时,是把原子的质量数写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K4019和Ca4020当然属于质量数相等的两种不同原子,也有人称它们是“同质异位原子”或“同质异位素”。(2)芒硝是十水硫酸钠,化学式为OHSONa24210。无水硫酸钠和芒硝各在100g水中溶解,无水硫酸钠的质量明显地小于芒硝的质量。(3)水是很弱的电解质,按下式电离:OHHOH2众所周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那么,作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水的电离当然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水的电离程度增大,H离子浓度因而也增加,则水的pH值应